曹永林,葛振斌
(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于1994年召开了“健康促进与体育”的国际会议,提出了许多体育和健康协调发展的问题,其中“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石”的提出,加深了体育与生活及生活方式的联系。在世界形势的驱动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健康生活方式理论为指导,开展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生活方式的研究,不仅符合我国当前社会改革对体育的需求,也是对国际体育运动发展潮流的一种回应,特别是加深对人的本质属性,提高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质量,都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我国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者和倡导者,苗大培博士在《论体育生活方式》中阐明了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及涵义。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导致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这一概念给出的同时,也给出了对体育生活方式范畴的界定。
生活方式是由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决定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它包含了人的生活活动的诸多领域,其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心灵等关系问题的处理。和谐社会的特征和对生活的界定,要求这种交互关系趋向健康以及稳态化,在全社会有意识地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势必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体育的生活方式。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政府曾多次提出了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任务。和谐社会是人们过着健康、幸福生活的社会,而健康是人们幸福的根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成年人中约有60%~85%的人缺乏体育运动,而每年约有200万人由于缺乏运动而死亡,而在美国,每年由于缺乏运动而死亡的人数可高达30万。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发达国家每年约有10%的人死于缺乏体力劳动,缺乏体力活动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得到国际上的广泛公认[2]。
全民健身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是对人们健康的要求,也是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它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手段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在健康方面,是任何别的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身体,为国家作服务最终将沦为空谈;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民族的繁荣发展其结果也往往是缘木求鱼,更谈不到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健康是民族生存的根本,也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根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社会的特征呈现更加多样化,它所产生的科技变化超过人类前几千年的累积。这种变化既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丰裕和生活舒适,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首先,出门坐汽车、上楼坐电梯,人们很少走或骑自行车,这大大减少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运动机会;信息化、机械化的到来,大大降低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体力劳动的强度;食物充足、饮食结构等发生的变化,大大加快了健康所需营养的过剩,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运动不足、营养过剩”的不良的生活习惯。
其次,随着信息化浪潮的袭来,波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等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直接导致了脑、体分工比例的逆转,使脑力劳动的量在不断加大,工作、生活节奏变快,生存、竞争压力加大,家庭、婚姻琐事增多,等等。人们的心理负荷不断增加,形成了精神疲劳、精神压抑和精神疲劳积累,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人数和发病率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③。这一社会现实,赋予了体育一种全新的功能,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提出开阔了新视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各国的政府和组织都在关心人们的健康。1995年6月20日,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或许基于同样的考虑,2002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缺乏身体活动是每年200万人死亡的直接原因,通过每天30 min的适度锻炼和平衡饮食,这些人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另一项调查显示,人们的身体活动明显减少,有60%~80%的世界人口每天久坐不动,鉴于此,200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就是“为了健康而运动”。
我国对体育生活方式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纪念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取得辉煌的成就,决定今后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向大众推广健康生活的理念,使体育活动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即体育生活化。刘鹏局长曾说:“希望今后每年的8月8日,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所在地,快乐、健康地从事各种体育健身活动。”2010年“全民健身日”其活动主题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大行动”。宣传口号为“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好体魄,好生活”、“全民健身,你我同行”。2011年“全民健身日”活动主题为“每天锻炼一小时”[3]。宣传口号为“我健身,我快乐”、“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好体魄,好生活”、“全民健身,你我同行”、“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参与全民健身,乐享低碳生活”;各地区可以结合实际,提出特色鲜明、具有广泛感召力的其他宣传口号。[4]这表明,党和国家已经将人们的健康问题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是生活,逐步使体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早在古希腊时期,在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这样的一段文字:“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在这段文字中,充分说明了体育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已为人所共知。从运动生物学角度来看,任何体育运动,它不是单一的运动器官在活动,而是呼吸、心血管、内分泌、感觉系统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的全身都产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可以改善它们的机能,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况,从而使人体达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运动能力的完好状态,从而提高了大脑综合分析能力,使人们精力更加充沛、工作效率更加提高,生活质量越有保障。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场景“主人公有了压力或者心情不好时,总会去参与一些体育活动”。这表明,人们通过体育运动来调节人的心理,已成为人们普遍运用的一种方法。体育运动可以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使人在情绪上感到愉悦。人们在锻炼之中或锻炼之后,都有一种“爽快”或“痛快”的感觉,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就是人体在运动时,大脑中有一个被称为是“快感中心”的区域,适量运动所产生的脑电流会剌激这一区域,令大脑产生一种化学物质,使人形成了兴奋无比的精神状态。研究人员发现,当跑步者坚持20 min以上的跑步时,血液中的内啡肽水平增高,而内啡肽在人脑中能够减轻疼痛、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因此跑步具有镇静的效果得到了现代医学的证实。[5]所以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够降低“焦虑状态”,提高人的心理水平,缓减人们的心理压力。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并且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这种状况容易使人产生不良情绪、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结合起来,不用太多的沟通就能够共同进行活动,达到相互认识、相互了解。体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使人们的生活充满活力。
体育这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几千年生活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其娱乐功能给人们带来极高的精神享受。正如亚里斯多德认为,余暇是人生最高幸福之一,余暇的生活形态是纯的生活,生活目的是理性的、自我满足的个人的活动。马克思对于余暇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个体发展的最好空间。站在发展的观点看待余暇和体育的娱乐功能,就不能仅仅把它归结为有消除疲劳、消磨时间这样的功效,而应该看到它是在恢复人性、享受人生,同时也有着发展自身潜能的作用[4]。
体育不仅仅是人们通过身体练习,而是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可以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人们还可以通过间接参与体育运动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使精神更加愉悦。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7.
[2]李可基,张宝慧.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关于运动促进健康政策及措施的分析与比较[J].体育科学,2003(23)1:91-95.
[3]李 明.生活方式与健康体育 [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1):4-7.
[4]杨文轩,杨 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