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的心理学分析

2011-08-15 00:48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道德行为品德心理学

伏 干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盐城 224001)

德育论的心理学分析

伏 干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江苏盐城 224001)

德育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德育论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基于此,从品德的构成要素及研究视角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当前的各家德育论体系中存在的心理学思想,从而促使德育工作者积极探索,不断拓展传统的模式,以人为本,把握规律,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切实指导中小学德育实践。

德育论;品德构成要素;心理学分析

德育论是教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历来备受关注。科学的德育论,应建立在现代各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管理科学,特别是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人类文化学、系统科学等。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心理科学。德育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而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德育应遵循一定的心理学规律。当前各家德育论体系蕴涵丰富,理论构建充分体现出心理学思想,本文主要对德育论中的心理学思想从多角度进行剖析。

一、构成要素的心理学分析

(一)静态元素论

道德品德一般是由道德认识 (知)、道德情感 (情)、道德意志 (意)、道德行为 (行)等不同的心理要素构成的整体结构,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知、情、意、行这些形式,负载着不同质的内容,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在阶级社会里还有阶级的烙印。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不同质的心理要素以一定的方式发生联系、组合的整体。它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一种形式和内容的载体,不受时代、民族和阶级特性所制约。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既关系到心理学对品德形成规律的揭示,更关系到德育论中对德育规律的探究以及德育在实践中的运用。

然而,品德的心理结构由于其成分的隐蔽性和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研究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其研究的开始阶段被称之为静态元素论,或因素构成说,最早由潘菽[1]提出,认为品德是由心理过程的道德成分构成的,曾相继提出两要素说、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基于这种静态元素论的缺陷,研究者撷取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逐步把上述静态、分散的元素,当做整体、动态的系统进行研究,克服了静态元素的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步入了品德结构研究的动态系统论阶段。

(二 )动态元素论

静态元素论分析得知,品德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各有特质。知,是道德认知;情,是道德体验;意,是道德自控力;行,是道德行为举止、表现方式。深刻的道德认识与强烈的道德体验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并在顽强的意志、坚定的道德行为中一以贯之地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就是道德信念。同时,上述要素又是相互关联的,构成整体结构。它具有如下特征[2]:

第一,整体相关性。良好的道德品德是四要素的有机组合,缺一不可。

第二,核心层次性。四要素构成以信念为核心的层次结构。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态,它从道德认识发展而成,但它比道德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更坚定;它同时又是构建在道德体验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信念中的道德感受更强烈、更集中;它又与道德意志相关,而道德信念中的意志成分更自觉、更坚韧、更果断、更自制。在道德信念驱使下的道德行为是自觉的、一贯的、持久的行为,不含盲目性、偶然性、冲动性。因此,信念是各种心理要素发展成熟的标志。

第三,动态调节性。各心理要素是整体调节的,要保持协调、动态的平衡。

青少年个体品德发展过程中,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一定时期、一定情境下,某一要素发展较快,而其他要素相对落后,这就造成了不平衡。但是,长期不平衡状态是不可行的,会形成“要素畸形”,必须进行调节,使之保持均衡。因此,品德心理结构就是这样平衡——不平衡——平衡反复运行、不断提高、调节的过程。

二、品德构成要素研究视角的心理学分析

(一)道德价值结构说

随着方法论的多元化,特别是自然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方法论被普遍认同,品德心理结构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视角,相继提出关于品德结构的若干新设想。道德价值结构说,即认为道德价值是指人在一定社会体系中的行为被赋予的好坏、善恶、荣辱、福祸等意义。当一个人接受某一道德规范时,说明他已经赋予其一定的价值,于是外部的道德规范就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而个体的价值观念并非孤立存在的,相互依照一整套原则、标准、信念、理想等等形成个体的道德价值体系,组成道德价值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以一定的形式发生稳定的联系,就形成形式各异的道德价值结构。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以及我国李伯黍教授的研究,都提出道德价值结构的新设想。道德的价值结构说主要是从理想、价值、世界观角度去分析品德的构成体系。

(二)道德行为构成因素说

道德行为构成因素说,即从分解特定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来分析品德结构。美国品德心理学家雷斯特 (J.R.Rest)[3]从分解特定道德行为的构成因素出发,注意各种行为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动的联系,尤其强调道德情感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进而提出了他设想的品德结构。雷斯特指出,品德的主要成分有四种。其一,理解道德情境。其中包括道德敏感性(尤其是敏感到自己的行动对别人权益产生何种影响的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 (推断别人思想情感的能力)。其二,寻找适当的道德行为进程。其三,决定道德行为的计划。其四,执行并实施道德行为的计划。其中包含设想可能碰到的多种阻碍及出乎意料的困难,克服挫折、抗拒诱惑等,这部分的核心是自我力量或自我调节技能等。雷斯特强调,他的品德结构模型不是一种线性的决策模型。主体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内不一定要从一种成分依次转入另一种成分。尽管四种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逻辑顺序,但每一种成分会由于正负反馈回路作用而互相影响。

林崇德[4]于 1989年在总结了国内关于品德结构的不同见解基础上,运用辩证、系统的方法,提出品德结构动态开放系统,亦谓之系统结构说。认为品德结构是人的道德活动特征的整体联系,是“人”这个心理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是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和系统,其结构虽然复杂,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品德的深层和表层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二是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关系的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理特征系统;三是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该构成理论主要是从行为是心理活动的体现,心理离不开行为角度,分析品德同样是人心理活动整合的概括与体现。

(三)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说

1993年章志光[5]在其 20多项品德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前人成果,加以系统化、理论化,提出“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的新设想,亦称为功能结构说。他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三个维度上进行探讨,当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体环境发生相互制约时,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所谓“生成结构”并非与生俱来,系指个体以非道德状态向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的心理结构。所谓“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所谓“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行为可以是情境性的,也可以是倾向性的。前者多为外部特殊情境及内部不稳定因素驱使而发生,因而具有偶然性,不连贯性,后者则迥然不同,它是由内部先期影响而形成的某种比较稳定的品德心理结构,即定型结构而引发,具有必然性、恒常性。品德是较稳定的道德性,如果个体具备了某种品德,即可预期其在通常或更多情况下必然会作出某种道德行为。这三种结构是品德形成过程中相继出现的不同形式,但又是彼此包括,相互渗透的统一体。前一种结构的形成为后一种结构的出现作了铺垫,后一种结构的形成则是前一种结构因素、序列的发展和功能的跃进,上述结构都是作为个体内部的动力系统而存在的。它包含驱使个人产生各种道德的动力源,以及由许多相互制约的心理因素建构而成,并由于内部矛盾推动自身发展的动力场。个体品德的动力系统是作为大的社会动力系统中的个别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和稳定性,其矛盾也能引起自身的发展。但是造成这种矛盾与推动矛盾解决的真正动力则是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广大的动力场。因而他们认为品德是宏观社会要求,通过群体间的关系及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和处于一定角色地位的个体相互作用,并在后者身上形成的道德需要——动机(由规范认知和道德情感组成并上升成为以道德信念为核心的观念动机)和特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品德结构的心理因素说主要是从影响人品德发展的心理内驱力需要与动机等角度,分析品德形成是一种内部矛盾构建与解决交替、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品德的态度结构模式说

1999年,郭祖仪[6]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将普通心理学的品德心理结构模式转换为社会心理学的态度结构模式。他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1)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中,知、情、意、行等几种心理要素是并列杂陈的,很难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态度结构模式中的知、情及行为倾向则始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即真正具有整体性的特点。(2)前者诸模式的要素很不确定,有三因素、四因素、五因素和六因素之分,从而说明该结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或不确定性;后者突出了其酝酿要素,有明显的确定性和不随意性。(3)普通心理学各种模式试图从结构要素、结构形成过程、结构功能系统等方面揭示品德心理结构的本质和特性,但每种结构模型只能突出一个方面,给人以顾此失彼、繁杂零乱的感觉;后者直截了当,一开始就抓住了品德心理结构的核心和本质,具有逻辑上的严密性和简易性。(4)前者应用于品德教育实践时,显得头绪繁多,内容割裂,难以操作,而且各要素之间的交叉重复很多;后者则较为简单、具体、易于操作。在对比了两者的差异之后,郭祖仪将前者喻之为仅提供了普通心理学的零件或一组又一组的精心组装的半成品,而将后者喻之为结构与功能都比较完整的机器,褒贬迥异。

郭祖仪在肯定了品德的态度结构模式的整体性、确定性、简易性和易操作性等特点之外,还认为它也具备一个科学结构系统所应具备的六种功能:对品德整体描述和认知功能;对品德与人生态度、政治态度的关系陈述清楚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的功能;对品德形成和改变的过程作出科学的说明,对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估;对人们品德形成和改变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测,也可以区分出品德形成中的程度变化和性质改变的问题;对品德发展的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虚假态度产生的原因和品德上的欺骗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品德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加工转换机制,特别是社会文化信息对品德的模型的作用以及现实生活环境对个人品德形成的巨大影响。该理论主要强调人的认知功能,儿童的态度形成是由对成人教育的服从、认同到内化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儿童会形成各种认知模式,一旦形成难以改变。

郭祖仪认为,借鉴社会心理学中有关态度问题研究的丰富成果,自觉实现品德结构模式的转换,接纳和吸收其积极成果,并将其付诸品德教育的实践不仅有助于提高品德教育效率,还可帮助我们克服现行品德教育中的各种误区。这样可以极大地丰富品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扩展德育途径,发现并创造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以克服品德教育中的低效率问题[6]。

多部《教育学》著作[7~8]将德育论作为教育学中的基本组成部分,或作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品德形成的心理学思想对德育规律的揭示,还显得过于浅显且难于实际操作。德育研究离不开人,人的研究离不开心理。知、情、意、行是基本的心理过程,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划分,更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论应建立在知、情、意、行,理想、信念、价值观等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综合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整合多学科,立足多方位、多层次地揭示品德形成和教育规律,切实指导中小学德育实践。

[1]潘菽.教育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48.

[2]睢文龙,廖时人,朱新春.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66-371.

[3]Rest,J.R.Themajor componentsof morality,In W.Kur2 tines,and J.Gewirtz(eds.),Morality,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Behavior New York:W iley,1984:24-38.

[4]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0-43.

[5]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初探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54-461.

[6]郭祖仪.论品德心理结构的社会心理模式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151-157.

[7]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编写组.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230-295.

[8]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0-394.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M oral Education

FU Ga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 224001,China)

The subject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people,so it should follow some psychological theori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mponentsof moral and the study anglesof moral education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theoriesof variousmoral education schools in order to promote active exploration bymoral education workers and expand the traditionalmodel.We should be people2oriented,follow the law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of moral education to truly guide the practice of school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componentsof mor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B849

A

1001-7836(201.)09-0097-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09.042

2010-1.-16

伏干 (1975-),女,江苏盐城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基础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道德行为品德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