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发展瓶颈助推田藕产业——达县田藕产业发展之我见

2011-08-15 00:51:29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11期
关键词:莲藕生产发展

近几年来,达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沟田多、水源足的实际县情,狠抓田藕生产,倾力打造“百里荷乡”,初步形成了早、中、晚熟配套,周年供应的田藕产业,田藕生产也基本实现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种优良化。

一、产业现状

1.面积与分布 过去,由于生产意识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藕农种植积极性不高,全县田藕种植面积一直徘徊不前。近3年来,由于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县田藕生产发展迅猛,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达4000多亩,2010年达 8000亩,2011年达10000亩,主要分布在达县马家、木子、双庙、赵家、碑高、江阳、亭子等乡镇。

2.品种及模式 栽植品种以鄂莲系列品种为主。栽培模式以露地净作为主,藕鱼混合种养与藕稻轮作为辅。有一部分农户和业主,利用大棚设施栽培,可以提早1~2个月采收,另外,有一部分种藕户实行莲藕在田保鲜技术,延长了采收期和市场供应期,做到了周年供应。

二、制约瓶颈

1.设施瓶颈 一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利条件还跟不上田藕产业发展要求,具体表现在田间沟渠不配套、灌溉条件差,不能很好地抵御干旱天气对生产造成的威胁,一定程度上还得靠天吃饭。一些乡镇基地运输条件差,道路不畅,无形增加了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效益偏低,也限制了发展速度。二是栽培设施面积不大,用于田藕的设施大棚偏少,导致达县田藕提早上市抢占市场的供给量不足,一定程度上造成本地田藕在旺季的市场行情不好。

2.营销瓶颈 一是农户(业主)销售信息不灵,缺乏稳定的市场,更没有强大的中介组织或一支精干的田藕营销队伍。二是加工龙头企业弱,资金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加工保鲜跟不上,带动力不强,基地田藕生产缺乏大的订单。三是过分依赖本地批发市场(塔沱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外部市场开拓能力弱。达州市塔沱农产品批发市场虽是达州市目前最大的批发市场,但莲藕日销量仅在1万kg左右,个别时候可以达1.5万kg或者稍多点,销售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当前大生产、大流通需要。

三、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达县位于达州市中心,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210国道、达万铁路、达陕高速、达渝高速横贯其境,州河、巴河水上运输畅通发达,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2.生态资源 达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粘性紫色土较多,土质肥沃,又保水保肥,常年年平均气温17.2℃,年降水量1205.7mm,平均日照1472.7小时,为田藕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另外,达县许多田藕基地没有大型工矿业,污染少,水源清洁,空气清新,适宜发展无公害及绿色田藕生产。

3.市场潜力 达县早藕能在伏缺时供应市场,老藕可以在春缺时供应市场,在川东地区,可从上年7月收获至次年春季4月左右,供应期长,是夏季很重要的蔬菜品种。按城市规划,在不远的将来,达州将建成80万人口的大城市。随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市民对莲藕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田藕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效益明显 我县丘陵多,梯田层层,地形低洼处排水不畅,而发展莲藕是理想的选择。在暴雨期间,藕田可调蓄0.3~0.5m深的水7~10天,能大幅度缓解水涝威胁。据调查,莲藕市场批发价平均都在2.8~3.0元/kg以上,行情看好,效益较高,符合农业结构调整方向。

四、对策建议

为了把我县万亩水生蔬菜产业做大做强,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笔者结合调研,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育龙头,发展加工业 莲藕生食或熟食均可,老藕一般淀粉含量在20%左右,经加工,可以制成藕粉,切片可以制成蜜饯,另外,莲子亦是上等食品。为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到我镇建设投资集莲藕精包装、加工藕粉、荷叶茶、饮料、藕片于一体的莲藕加工厂,拉长田藕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积极打造知名品牌,不断开拓外围销售市场,扶持龙头企业,实现兴一业带百业的目标。

2.做大规模,发展旅游 按照达县蔬菜“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总要求,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乡一品,多乡一业”的产业格局。

在“江阳-亭子-福善-景市-百节-马家-木子-双庙-赵家(碑高)”沿线,拓展菜藕规模,适度发展以赏花为主的子莲。每年举办一次荷花节,让市民在乡村旅游中赏一次“百里荷乡”美景,玩得尽兴,品一次以莲藕为主的绿色食品,吃得开心,以自然美景吸引游人,以特色饭菜留住游人,使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相得益彰,进一步提高达县田藕知名度。

3.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我县莲藕产业起步较晚,基础差、规模小,县委、县政府要整合各项发展资金,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莲藕基地水利、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将发展规划落到实处。二是加大对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业主的扶持力度。我县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莲藕生产带来了巨大风险,为此,要尽量在种苗上给予适当补贴。同时,扶持政策尽量要有连续性。三是积极开展田藕生产保险试点,尽早把田藕生产纳入农业保险范围,降低藕农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稳定发展面积。

4.搞好服务,提升科技 一是加强生产培训,搞好农技推广。针对藕农普遍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种植水平不高、管理粗放等实情,县农业局配备专人联系基地,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指导,责任落实到人,技术落实到田;县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力量,采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田藕先进实用栽培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莲藕生产、设施栽培等新技术。二是开展试验研究,搞好科技储备。依托四川省农科院和四川省农业厅经作处莲藕科研项目和技术力量,抽调技术人员进行品种提纯与复壮、新品种引进与筛选、贮存与保鲜等生产技术探索,制定《无公害莲藕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和《有机莲藕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进一步促进生产标准化。三是建立示范基地,搞好辐射带动。在田藕主产区建立标准生产示范园,提升我县田藕生产整体水平,把示范基地建成我县优质藕种供应中心、生产技术培训中心、产业咨询服务中心。四是抢占本地市场,积极拓展外销市场。县级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发展田藕生产,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做强达县田藕品牌,抢占市场先机,实现优质优价。同时,积极发展外销,主攻成、渝市场,逐步提高达县田藕的市场份额,真正达到增产增收。

猜你喜欢
莲藕生产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夏季这样管莲藕
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12-14 19:47:34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莲藕
大灰狼(2018年8期)2018-09-03 18:45:42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藏在泥中的莲藕
莲藕这样不易黑
乐活老年(2016年9期)2016-04-11 15: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