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词训释存在问题举例及其训释原则

2011-08-15 00:51翟志祥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弄臣项王语词

翟志祥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南京 211171)

1 古语词训释存在问题举例

1.1 “旦日”训释之误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旦日,客从外来”的“旦日”,训为“明天”。本文在时间概念上交代颇清楚,先是邹忌“朝服衣冠”,“朝”指日出前,即凌晨,为古代臣子上朝时间;再是写:“旦日,客从外来”,“旦日”当指日出后,即早饭后、上午;继而写:“明日,徐公来”,“明日”指第二天;最后写:“暮寝而思之”,“暮”指第二天晚上。作者把邹忌“问妻妾”、“问客”、“视徐公”、“寝而思”的过程精心安排在“朝”、“旦日”、“明天”、“暮”等时刻,意在表明邹忌发现问题及早向齐王进谏的时间之短。就是说,从领悟到深思到进谏是两天内的事情。若解“旦日”为“明天”,一则与“明日”在概念上雷同,二则时间由两天拉长为三天,这恐怕不合文章的原意。

“旦日”为何训为“清晨”或“白天”呢?从语源上看,“旦”为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故《说文》云:“旦,明也。”“天亮”、“早晨”是其本义,如,《楚辞·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日”为象形字,本义是太阳,太阳早晨东升,傍晚西下,“日”便有“白昼”(或“白天”)义。这样,“旦”与“暮”常相对而言,如,《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日”与“夜”亦常相对而言,如,黄庭坚《思亲汝洲作》:“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这种意义上的联系,便使“旦”、“日”二字往往联用,表达同一意思。有时,“旦日”似乎是“明天”的意思,但细加体味,还是“早晨”或“白天”的意思,如:

例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例2: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例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上述三例均引自《史记·项羽本记》。例1中,项羽之所以大怒,乃由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王”,说“沛公欲王关中”,项羽气极,恨不得一下子“击破沛公军”,因此有“旦日飨士卒”之语。此“旦日”,若训为“明天”,便表现不出项羽当时焦躁的情绪。例2是紧接例1的事,当天晚上项伯向刘邦泄露了军情,与刘邦“约为婚姻”后,站在刘邦的立场上,希望刘邦尽早去“谢项王”。项伯知道项羽“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的部署,于此急切之情可见,此“旦日”也未能训为“明天”,应是“一早儿”、“天一亮”的意思。例3是紧接例2的事,刘邦“从百余骑来谢项王”,正是照夜里项伯的吩咐行事,时间连得很紧,此“旦日”更不能训为一般意义的“明天”,而是“第二天一大早”的意思。

综上所述,“旦日”这个词语往往用在“夜”的延续上,在时间概念上虽同“第二天”有关,但作者用这个词的着眼点并不在“第二天”上,而是在“清晨”或“天一亮”的时间上,以表时间相连之紧,相距之短。准此,“旦日,客从外来”的“旦日”,以训为“早晨”或“早饭后”为妥。

1.2 “戏弄”训释之误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臣。”此句释读,向有争议:一说“戏弄”为动词,“臣”为宾语;一说“戏”为动词,“弄臣”为宾语。此二说皆非。实际上,此“臣”字乃是衍文。首先,看语义:秦王本急欲索壁,此时将玉壁终于弄到手中,喜悦之情自不待言,交给爱妃玩赏,当为顺理成章之事,“戏弄——臣”之说毫无语义根据。至于“戏——弄臣”更是不懂文法之说,像蔺相如这样亢直不阿的人能自贬为“弄臣”吗?“弄臣”乃帝王亲近狎玩之臣,《史记·申屠嘉传》:“文帝度丞相已困(邓)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语弄臣,君释之。”其次,根据古籍异文也可知其为非。据古代类书所引《艺文类聚·十七·人部》引《史记》此文作“今大王见臣,礼节甚倨,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故臣复壁。”又卷八十四“宝玉”部引文作“今大王见臣甚倨,得壁传之美人,以为戏弄,无偿赵王诚意,故臣复取壁。”《太平御览·卷八○六·珍宝部》引文作“今大王得壁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观王无意偿赵王城邑,臣复取壁。”又卷四八三“人事部”引文作“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壁传之,以示美人,以戏弄臣……”。古代类书引书,向以意引为习常,上述四处引文,三例“戏弄”后无“臣”字,仅一例有“臣”字,而出自宋代类书,这不仅充分说明“戏弄臣”之“臣”字为衍文,而且证明早在约一千年前,这种错误便出现了。《史记》一书,传抄千年,又翻刻了千年,版本繁多。中华书局虽以校勘较精的张文虎校刊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为底本,又费了不少功夫重新核定,但肯定会有遗漏处,此即一例,或许有人会问:“戏弄”一语,有无语源根据?回答是肯定的。“戏弄”一语,就在司马迁文章里,《汉书·司马迁传·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年卜祝之问,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戏弄,轻侮捉弄的意思,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把玩的意思,中性词。

1.3 “璇玑”训释之误

《张衡传》:“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释“妙尽璇玑之正”为“精妙地研究透了测天仪器的道理”,视“璇玑”为“测天仪器”。“璇玑”究竟为何物,这是必须要弄清的。“璇玑”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璿玑”同“璇玑”。对于此词,历来有不同训释:有人认为是玉饰的浑天仪;有人认为是北斗星或北极星。孰是孰非?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埋首《尚书》二十二年,弄清“璇玑玉衡”均为星座名,得出“汉魏人多不以璇玑为浑仪也”的结论。那种释“璇玑”为“浑天仪”的说法实际源于汉代注释家马融、郑玄之说。孙星衍指出,马、郑之说本自纬书,且引《尚书考灵耀》和《春秋文耀钩》为之说。孙氏这种条分缕析,穷源究委的研究,使这一千古疑案得到澄清,同时为学术界普遍接受。

2 古语词训释与文言文语词训义“三性”

学术著作之外的注疏文字,必须做到“三性”:一是正确性,既要采纳历代学者的正确结论,也要吸取最新研究成果,正确无误地传递古代语言信息;二是适度性,根据不同时代的文章、不同的阅读要求采取不同的诠释内容和诠释语言;三是简明性,诠释语言要言简意明,使读者易于领悟和掌握。

为了切实保证文言文语词训义“三性”,增强科学性,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重要方面。

一是,文言文语词训释必须建立在历时语言观的基础上。古今汉语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主要是一种历时语言现象,后者则基本上是共时现象。假如说现代汉语大体上是平面语言的话,那么古汉语便呈现为一种复杂的纵向动态过程,因而无论训解哪篇文章的语词,都必须首先确定其在历史语言过程中的位置,尊重历史,与时俱进,否则望文生义,牵强附会,势必产生不良影响。

如,贾谊《过秦论》中:“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此句中的“逡巡”释为“迟疑徘徊”,这是站不住脚的。秦汉时期的文献里,“逡遁”(“遁”与“巡”同)一词使用的频率颇高。《周礼》、《礼记》、《公羊传》、《荀子》、《晏子春秋》、《列子》、《史记》、《汉书》等典籍都有此语词,但无一例是“迟疑不决”义,它只表“退却”义。甚至一些晚出的语文工具书,如《广雅》、《广韵》都只收“逡巡,退却也”这一义项。因此,《过秦论》里的“逡巡”亦应释为“退却”才是。还可再举几条佐证,《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史公引贾谊此文作“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汉书·项籍传》:“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颜师古注曰:“遁逃,谓疑惧而退却也。”又,嘉庆十四年鄱阳胡氏刻本《文选》中《过秦论》此语为“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另外,“巡”一词,发展到汉代以后,不仅有了“迟疑徘徊”的义项,还可以表示“迅疾”、“短暂”等义,成了多义词,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再如,白居易《琵琶行》中“弦弦掩抑声声思”一句,“思”释为“思绪”,不妥。在上古,“思”便有“忧伤”义,如《诗·小雅·雨无止》:“鼠思泣血。”《淮南子·缪称训》有“春女思,秋士悲”一语,其中“悲”、“思”对举,“思”只能训为悲伤。“思”表“忧伤”,在古汉语里是个常用义项,运用频率高、时间久。马致远的曲作《秋思》标题的意思本是“秋伤”,而中学课本中却训为“秋天的思绪”。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释读古语词,岂能不出问题,由此可见,历时语言理论对文言文语词诠释该有何等重要意义。

二是,文言文语词训释必须区别语言诠释和言语诠释。本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首先区分了“语言”和“言语”的界限。其指出,前者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后者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目前,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即混淆了语词的语言义和言语义。一般来说,语词表现状态有二:其一是贮存状态,主要指词典中的意义,也就是语言义;其二是使用状态,主要指语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即言语义。前者具有多义位性和义值的笼统性的特点,后者具有义位固定和义值具体的特点;前者的目的是贮存,后者的目的是沟通言语含义。一个具有多义性、处于贮存状态的语词在进入一定语境中而呈现使用状态时,只能有一个义位参加,所以,一般来说任何具体文章中的语词训释都是单义项训释。文言文的语词训释是以义项为单位而进行的言语训释,而不是语词的全面训释,也就是说,每一个训释所对应的只能是相贴切的义项,除此无他。

汉语语词多数是多义位的,惟有在一定上下文显现的语词才是言语的,也唯有在此时,语词的意义才是明晰的、确定的。在语词的贮存状态中,对于任何一个义位的训释都是不完全的,具有一定模糊性。国外有语言学家认为,词只有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称为词,才具有生命,此话虽有些偏颇,但主旨是正确的,学习、理解、掌握语词,不能不贯彻“词不离句”的原则。

[1]王力.古代汉语[M].上海:中华书局,1999.

[2]何新波.文言文手册[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邱峰.略论古语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11):61-62.

[5]徐小兵.江苏泰兴方言中的古语词例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70-73.

猜你喜欢
弄臣项王语词
你是那样美 唐心语词
舞台(环球360°)
《老子》“自”类语词哲学范畴释要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浅论歌剧《弄臣》四重唱音乐艺术性
“以戏弄臣”辨析
一首诗开始的时候
亚父之死
试析受话人对语词主观意义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