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玲,刘俊英
(1.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论徽州历史档案与徽州女子文化
刘俊玲1,刘俊英2
(1.安徽大学 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徽州历史档案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从档案学角度研究徽文化主要集中在徽州历史档案的整理研究,研究此类档案可以了解我国封建社会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徽州历史档案中徽州女子档案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仔细考证徽州女子档案材料,思考徽州女子精神品质形成与徽文化之间的关联,进而促进徽文化的多层面,多角度研究。
徽州女子;档案;徽学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徽州文书文献等资料的陆续发现,徽州历史档案逐渐被一些学者列入研究范围;徽州历史档案的研究促进了徽学地位在学术界的确立,推动徽学成为与藏学、敦煌学并列的显学。[1]13
纵观目前学界对徽州历史档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徽州文书档案的整理、归类等方面。徽州文书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第五大发现”[2]21,具有以下特点:1.数量大。多达二三十万件。2.跨时长。跨越近千年历史,涵盖几乎全部文化领域[3]23。3.内容丰富。包括契约文书、合同文书、承继文书、私家帐薄、官府册籍、政令公文、诉讼文案、乡规民约、信函书札等[4]140。近年来,以徽州文书为主的徽州档案研究,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论著的内容主要是徽州文书档案的影印记录,但是对徽州文书档案的史实价值分析及其反映的徽文化精髓归纳整理评述不足,因此,只能称之为徽州文书档案的“录像机”,而并非“传声筒”。事实上,从档案学专业角度而言,档案虽然以文字记录为主,但不仅仅包括文字、图像等,还包括可感知的非文字材料,如果要完整地概括徽历史档案研究的内容,除了徽州文书之类的纸质档案之外,徽州的社会生活、建筑、徽州的民间艺术、徽州的村落布局以及各种实物档案等都应该包括在内;把各种不同形式的档案纳入徽州历史档案的研究范围,无疑将开阔徽州档案研究的“视野”,促进徽学文化更深更广的发展。
而本文所要展开的徽州女子文化研究,则是受到徽州文书档案及各种实物档案研究的启发,试图另辟蹊径,通过文字和非文字档案的整理、归类,找寻徽州女子与徽学的关联,换句话说,本文想通过徽州代表性女子简单的档案辑录,阐述徽文化与徽州女子的相互影响。
提及徽州女子,首先让人联想的就是“节妇烈女”和“贞节牌坊”,这两个词描述的徽州女子让人觉得悲哀,感到痛惜;而这两个名词所印证的实物即是牌坊和女祠。它们也成了记录徽州女子历史生活的非文字档案,永久地保存在徽州地区的青山绿水、灰墙黛瓦之间。当我们走进徽州,走近徽文化,便会惊奇地发现,这些遗存下来的历史文物不仅仅是一些建筑,更是徽州历史档案的一部分。它们的存在不仅仅代表“贞节”与“烈女”,更多地体现着徽州女子的坚毅品质,昭示着徽州文化的内涵。而这些人文意义都在徽州特有的建筑档案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记载,从元朝到明代,就有千余座牌坊竖立于徽州的山山水水之间,数据统计,仅歙县建有的牌坊达四百多座,至今留存下来的也有近百十来座。徽州因此被称为“中国牌坊城”,在这片土地上,许多地方的牌坊都是成群成片的,一个村落、一个家族往往有几座乃至十几座牌坊,连绵一体,蔚为壮观。有名的,除了七座棠樾牌坊,还有许国大学士坊,郑村“贞白里坊”、唐模“同胞翰林坊”,槐塘“丞相状元坊”……这些牌坊不仅作为历史文化古迹存在着,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徽州女子文化的重要历史档案。
树碑立坊是为了旌表德行,承沐后恩,让优良德行流芳百世,能够供万世瞻仰,又怎能仅仅是单纯的守贞节烈?仅就现存的较有名的女子牌坊来看,就可知多数人一贯的对贞节牌坊所产生的悲悯、痛惜之情是不够深刻也不够全面的:
1.“许村双孝节坊”
“旌表故民许俊业继妻金氏妾贺氏双孝节坊”是经过皇家批准修建、如今徽州遗留下来的最小一座牌坊。该坊是为了褒奖歙县许村人许俊业的妻妾,因其年轻时外出经商,客死他乡,家中继妻金氏和妾贺氏,以纳鞋底挣钱为生,每日在千针万线中坚守着清贫的家业,数十年之后守节而终。族人在清点遗物时,发现了一些零碎银子,深受感动,向官府朝廷申请旌表,用这些银子为她们建一座简陋的牌坊,在那个时代,这是对她们最好的褒奖。
2.棠樾“吴氏节孝坊”、“汪氏节孝坊”
这两座牌坊都建于清乾隆年间。鲍文渊继妻吴氏,上海嘉定人,22岁远嫁徽州,29岁守寡后,不思再嫁,视丈夫前妻之子重于亲生,把他们抚养成人并成才,后又修葺了鲍家九代坟茔,树立起了“节劲三冬、抚孤守节”的完美形象。其举动感动了官员,于是打破了继妻不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其建造了一座规模相当的牌坊。鲍文龄妻汪氏,同样是鲍家荣誉。
仅从以上两例我们就可看出,徽州女子贞节牌坊并非仅仅是悲剧牌坊,无论是许家二妻妾,还是棠樾鲍家两贞女,其行为所表现出的品质,除了坚贞,还有贤淑、勤劳、睿智、善良等。透过这些牌坊,我们更多地应该看到其所彰显的徽州文化中坚韧、包容以及忠诚的内涵。这些历史实物档案蕴含着徽州文化的特殊意义,是徽州文化的缩影。
古徽州社会实行宗族管理制,宗族祠堂建得最多,完整保留至今的也最多。然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徽州还有全国罕见的“女祠”,这些“女祠”,既是一种考证徽州女子文化的重要档案,也是徽州宗族社会的一种特色文化现象。
1.棠樾“清懿堂”
清代嘉庆年间棠樾的大徽商鲍启运,因为其族内所建鲍氏万四公支祠“敦本堂”,规定“只奉男主”,“不袝女主”,鲍氏的女性祖先都被拒之于祠堂门外,无法得到后人的祭祀,于是就集资在“敦本堂”对面,专门兴造了一座“专奉女主”以“隆享祀”的女祠“清懿堂”。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女祠,建筑宏丽,三进五开间,规模甚至比敦本堂支祠还要大。
2.罗东舒祠之“则内”女祠
该女祠始建于明代,虽然比较简朴,规模也比男祠小,但罗氏宗族祠堂规定其族内女性先祖灵位,可与男性先祖灵位一样,从大祠堂正门进入,“享受”和男主一样的祭祀“待遇”。而且祠堂祭祀,也规定族内女性可同男性一道入祠谒拜先祖,这和徽州其它的宗族祭祀只准“男丁”参加是有区别的。为供奉女主而设的“女祠”,历史上还有呈坎专为未出嫁的早夭的女儿设立的“罗氏姑姑祠”,歙县长龄桥的郑家女祠等等。女祠是徽州的特殊产物,也是记录徽州女子德行的重要历史档案。每一座女祠,都是一个家族杰出女子的丰碑,向世人昭显着徽州女子的美好品德与言行。
徽州女人僻处山区,却有大忠大节。据历史档案考证,被马克思在《资本论》唯一称许的中国人王茂荫,幼年丧父,由其祖母方氏抚养成人。在其赴京就任之际,方氏告诫:“汝宜恪恭尽职,勿躁进,勿营财贿……”,正是因为谨遵祖母教诲,王茂荫为朝廷国事殚精竭虑,直言敢谏,成为载入史册的徽州十大名人代表之一。另外,国学大师胡适,对母亲冯顺弟的教诲终生难忘。“贤母使子贤”在胡适母子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5]47
提到巾帼英雄,据史料可考,人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的原型是安徽亳县人;梁红玉祖籍安徽池州。
正是通过这些保存下来的徽州历史档案使得我们可以得知,当徽州男人叱咤商海时,徽州女人在青砖黛瓦间为了操持自己的家庭家族,巾帼不让须眉,无私无畏、勤劳勇敢。从这些可考证的档案中,我们深刻地研究了徽州女子特有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的形成以及她们鲜明的性格特点都与徽州文化有着莫大的联系,可以说是徽文化衍生出了这些徽州女子的特殊文化内涵。
古徽州文风兴盛,教育发达,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因此历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而这些文人名士中不乏名媛才女。徽州名媛才女往往是名父之女,才士之妻,令子之母。她们的雅名与才情,事迹及杰作被纸笔记录下来,细细梳理,编辑成册。[6]118徽州历史文书档案记录的名媛才女及其著录不在少数,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能简单提名,不作多述。
龚自璋,诗人,龚自珍妹,段玉裁外孙女,歙县朱祖振妻。
吴淑娟,画家,“工花鸟,兼善山水,尤精临摹”,歙县人。[7]96
赛金花,著于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并许多笔记小说,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黟县人。
舒绣文,与秦怡等齐名的表演艺术家,安庆人。
汪瑞英,名医,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绩溪人。
……
从现今留存的历史档案及编集的文学著录可以探知,安徽名媛才女多才多艺,徽州人对才媛文化有着充分的尊重,对家族女性才名的珍爱[8]3,与此同时,这些徽州名媛才女的文化艺术成就又促进了徽文化的发展以及徽州名人大家的出现。因此,充分研究名媛才女的著作辑录,仔细考证徽州名媛才女档案,对其进行编研,无疑对深刻研究徽州文化,促进徽州文化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综上所述,徽州女子档案研究可以从现有的徽州牌坊、女祠等建筑实物着手,但也不可忽视对散见于徽州地方志、古代名媛志等纸质档案的研究。徽州女子档案的研究,有利于从人本位出发研究徽学。徽州地区不论是节妇烈女,还是名媛才女,均受徽文化影响,并在不同程度上传承和弘扬着徽文化,是徽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对徽州女子档案的研究,是徽学研究不容忽视的一环。
[1]马仁杰.关于徽州历史档案的若干问题[J].档案学通讯,2002(3).
[2]严桂夫,王国键.徽州文书档案的特点和价值[J].档案学研究,2001(1).
[3]刘伯山.徽州文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王振忠.民间档案文书与徽州社会史研究的拓展[J].天津社会科学,2001(5).
[5]曹伯言.胡适自传[M].合肥:黄山书社,1986.
[6]潘蓓蓓.徽州才媛节烈之风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7]傅瑛.明清安徽妇女文学著述辑考[M].合肥:黄山书社,2010.
[8]俞晓红,王燕.胡在渭《徽州女子诗选》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
G257.33
A
1671-8275(2011)06-0129-02
2011-11-07
刘俊玲(1985-),女,安徽淮北人,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档案利用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王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