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剑,李 丹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28)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谈机器翻译译文可接受性
曹 剑,李 丹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28)
奈达——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翻译理论、尤其是功能对等理论在全球翻译理论界影响深远。奈达翻译理论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功能对等理论作为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其理论精髓集中体现在三方面:读者反映论、意义与文体的辩证统一、注重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机器翻译译文的可接受性,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确保信息的等量传递、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接受力、实施译后编辑。
功能对等理论;机器翻译;译文可接受性
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其翻译理论在全球翻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是我国学术门户对外开放后被较早引进的当代外国人的翻译。在中国,奈达的翻译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介绍最早、最多,影响最大。
(一)奈达翻译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奈达发表的著作横跨45年,对他所遇到的大量翻译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奈达的翻译思想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社会符号学阶段。描写语言学阶段的研究只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在第一阶段40—50年代的著作和论文中,奈达主要从语言的词法、句法并结合翻译理论阐述语言的本质和语际翻译关系,试图找出更加科学的语言翻译转换规律。第二阶段为交际理论阶段,时间跨度为10年(1959—1969),标志着第二阶段开始的文章是他在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的翻译看翻译原则》(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as Exemplified by Bible Translating),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著作是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在这一阶段,奈达的语言翻译理论研究达到了高峰,他的系统翻译理论——翻译交际学理论在此阶段形成。尤其是他在这一期间所出版的专著《翻译科学探索》和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奠定了他在语言翻译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崇高地位。奈达最知名的著作,无疑当推集20年研究成果的《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1964)。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翻译过程三个阶段的模式:即分析、转换和重组。他还详尽地论述了自己提出的与形式对等相对立的“动态对等”概念,从而与那些把翻译仅看做是从表层结构中寻找对应成分的比较语言学家划清了界限。第三阶段为社会符号学阶段,在这一阶段形成了新的语言研究模式——社会符号学。在这一阶段,奈达主要关注语义问题和跨文化交际问题。他认为,语言只是一种符号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能脱离语言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原语(source language)在译语(target language)中忠实地表现出来,让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种感受到原文的种种意蕴。
(二)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功能对等理论
奈达的对等理论是其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由动态对等理论发展而来。他认为以前提出的“动态对等”只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内容上的一致优于形式上的一致,有失偏颇,容易给人一种印象:内容和形式矛盾。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中将原来的“动态对等”改成两者兼顾的“功能对等”,即译文不但要求信息内容对等,而且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not only the equivalent content of message,but,in so far as possible equivalent of the form),相比之下,“功能对等”比“动态对等”更具说服力[1]。功能对等理论的思想精髓集中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功能对等的评价标准——读者反映论
奈达认为,评价译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译文接受者对于译文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并把这种反应程度与源语言读者对于源语言的反应进行对比,差异越小,说明译文质量越高。奈达把“对等”分为“最高层次对等”(maximal equivalence)和“最低层次对等”(minimal equivalence)。最高层次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essentially the same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而这种层次的译文,奈达认为永远无法达到,尤其是两种语言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差异较大时,更不可能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低于这一要求的译文就不可能让人接受。”(Anything less than this degree of equivalence should be unacceptable.)[2]
2.功能对等的内容——意义与文体的辩证统一
奈达从意义与文体两方面来考虑对等。奈达认为,“所谓翻译,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3]对于这一定义可以从译文的意义与文体两方面来理解。所谓切近,指意义上译文切近原文;所谓自然,指译文合乎语法规范,不带翻译腔的自然[4]。翻译中奈达所关心的是信息能否等量传递,只有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等量信息才能使“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5]。
3.功能对等的升华——注重语言符号的社会功能
奈达认为在从源语言向目标语转换过程中,意义第一、形式第二。奈达认为,每种语言都具有可译性,一种语言的内容,一定能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只是在语言转换时,要充分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社会背景和接受能力。翻译过程中除了完全对等,即意义和形式完全对等,如as light as leather(轻如鸿毛),还有部分对等和零对等。如,在中国,“老”并不被忌讳,通常还被定义为对老者的尊重。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并不认为如此,“老年人”如果翻译成“old person”,被认为是对老年人的不尊重,所以通常翻译成“senior citizen”。再如,“雪白”一词,在中文中很好理解,看到这个词能立刻转换成“想到像雪花一样白”这一概念。如果翻译成英文“white as snow”,对于看到过雪花的英文接受者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脑海里没有“snow”这一定义的人来说,不知道“snow”为何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带有“white”这一颜色的其他词来替代“snow”,才是相对于这一群体的译文接受者可接受的译文。
机器翻译(MT)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源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目标语言)的过程。我国著名计算语言学家冯志伟说:“机器翻译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过也有一些现象令我们担忧。从已经推出的实用化机器翻译系统的译文质量来看,还不十分令人满意,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译文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对于一些稍长的句子或结构稍复杂的句子,译文质量就不能令人满意,有时简直是不可卒读。”[6]由此可见,提高机器翻译译文可接受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确保信息的等量传递
根据奈达的理论,任何两种语言之间一定能相互转换,也是说,用一种语言能表达的东西一定能通过另一种语言表达,但要达到绝对的对等是很难或几乎不可能的。机器翻译涉及多个学科,要在机器翻译中实现所有源语言与目标语的最高层次对等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实现最低层次的对等,即目的语读者或听众能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目前机器翻译还没能在所有领域实现这一步,确保信息的等量传递是机器翻译译文是否被接受的基础。
(二)充分考虑译文接受者接受力
译文接受者接受力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译文接受者对于译文信息的了解或领悟力;二是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如上所述,有些地区的人们根本不知道“雪”为何物,在他们的脑海中不存在“雪”的任何概念,所以,如果把“雪白”翻译成“white as snow”根本是无法接受的;或者有些译文读者受到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对于某些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无法理解,只能接受通俗的表达。另外,因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误解也应该是在构建机器翻译系统中必须充分考虑到的重要因素。根据“读者反映论”,机器翻译系统在实现从源语言向目标语的转换时,译文接受者在阅读译文时应该是轻松自然的,更不能有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愉快。
(三)实施译后编辑
从目前机器翻译的技术水平看,自动翻译生成的译文质量对于参照原文进行理解一般还可以做到,但是还难以达到直接输出译文稿而无须人工润色的质量。一般的交流或浏览在目前的机器翻译系统中可以基本实现,但是许多专业性的文字转换,要通过纯粹的机器翻译来实现目前还很难做到。因此,要提高机器翻译的质量实施译后编辑是绝对必要的,机助人译便是译后编辑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译后编辑的实施者,一方面要对翻译理论有必要的了解,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一方面要有熟练的双语转换能力,了解双语的语言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了解源语言使用者和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作为一门涉及多学科领域的技术,机器翻译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翻译理论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一定能对机器翻译的发展起绝对的指导性作用。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反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机器翻译技术一定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资源,从冰冷的机器翻译系统向更人性化方向发展。
[1]熊德米.奈达翻译理论评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2]Eugene A.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1964.Preface.
[3]Nida,Eugene A.& Charles Taber R.1969.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
[4]陈亚丽.超越“直译”、“意译”之争——论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在英汉互译中的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
[5]Nida,Eugene A.1964.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6]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31-37.
The Acceptabilit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Text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f Eugene A.Nida
CAO Jian,LI Dan
(The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28,China)
The theories of Eugene A.Nida,father of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y,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especially his theory of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Nida's theories experienced three phases of development.The essenc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s reflected on three aspects:readers'response theory;the unity of meaning and style;the social function of linguistic notations.The acceptability of machine trans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three aspects:the equivalence of information;the acceptability of translation text and the post-editing.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machine translation;the acceptability of translation text
H059
A
1001-7836(2011)03-0127-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3.051
2010-07-30
湖南农业大学校级青年科学基金项目(08QN74),批注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处
曹剑(1979-),女,湖南南县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