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玲,张兴琳
(1.江西师范大学,南昌330022;2.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
浅论20世纪50年代扫盲教育
李秀玲1,张兴琳2
(1.江西师范大学,南昌330022;2.长江大学大学发展研究院,湖北荆州434023)
建国初期,国家教育十分落后,80%的人口属于文盲。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开始向文化大进军,于是在全国掀起了一场扫盲教育运动。20世纪50年代的这场扫盲教育是在文教领域展开的一场运动,对当时乃至当代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对当代教育改革及农村文化建设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建国初期;扫盲运动;特点;启示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因此,依照《共同纲领》中对新中国教育性质的规定,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开始由过去为少数人服务向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转变。中国政府把发展工农教育,培养工农出身的新型知识分子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同时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从扫盲教育做起。
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教育运动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1953年的扫盲教育。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于1949年12月23日召开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针对新中国成立时,文盲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0%这一局面,提出:“要作必要准备,以便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识字教育,扫除文盲的伟大工作。”为全面规划和推进工农教育工作,1950年9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了工农教育的重要性,识字教育的必要性。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次会议召开,通过决议提出成立了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以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扫盲初期的内容是识字教育,以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为指导,采用联系实际,“分散难点”、“逐步占有”的办法对全国工农兵进行教学。1950年批转的《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首次对扫盲教育提出了较为严格、定量化的标准:农业业余初级班要求三年内认识千字以上常用字,并具有初步的读写算能力;高级班要求两年内基本达到相当于高小毕业程度[1]38。正确的教育政策加之合理扫盲措施的颁布与实施,使得扫盲教育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为以后扫盲教育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是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期即1955—1956年的扫盲教育。1955年6月,周恩来总理发布了《关于加强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指示》指出,“要积极有计划地扫除农村中的文盲,并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并提出:“在过渡时期内,基本扫除农村中的青壮年文盲。”[1]43指示发布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进而掀起了建国后的第二次扫盲运动。为确保第二次扫盲运动卓有成效地开展,1956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决定》要求“配合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扫除文盲运动,以求在五年或七年内基本扫除全国文盲。”[1]44-45这次扫盲措施依然是开展识字教育,并确定了在五年或七年内基本扫除全国文盲的目标。此次扫盲运动还有着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民校、小组教学、个别教学三种。这种有组织有目标的扫盲运动,大大提高了我国工农民众的识字水平。
第三次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扫盲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出现,文化教育战线的“大跃进”也紧随其后。为了迎接文教战线“大跃进”的到来,中央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积极准备在全国掀起第三次扫除文盲运动。
20世纪50年代的三次扫盲教育是建国后在文教领域内所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运动,从上面对这三次扫盲过程的总体描述,可以看出此次扫盲教育中所呈现的几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扫盲制度的健全,政府对扫盲工作的正确领导。每次扫盲运动进行之前,国家都要进行一次会议讨论,对扫盲的目标、步骤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使得运动有着明确的目标,保证了扫盲运动有条不紊的进行。此外,还成立专门的扫盲机构,1952年11月设置了中央扫盲工作委员会,下设农村扫盲工作司,首次建立专管农村扫盲工作的统一机构,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这次教育运动的重视[2]。
2.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文盲班学员们居住地方的密集程度及学习程度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如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此外还根据学员们学习时间的不同,布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时制宜”、“农忙少学,农忙多学”,或者组织一段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冬学”运动即为一种根据学员们时间进行的学习运动。这种灵活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时间,既能节约师资,又能使扫盲范围的最大化,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学员。
3.面向全体群众。20世纪50年代的这次扫盲教育运动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其范围涉及全国各个地方,从农村到城市,具体到每个人。尤其是打开了农村妇女自己解放的大门,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扫盲教育使他们摆脱了封建主义造成的愚昧无知状况,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尊严,从而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3]。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的这三次扫盲运动可以说是建国初期国家建设的“及时雨”,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建设。但是论及其影响或是说意义,不仅在当时,即使是对现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也是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1.指导着我国当今的文化教育建设,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建国初期的扫盲教育运动是从工农阶级开始的,从最简单的字词开始,坚持因地制宜、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保证了当时扫盲运动的顺利进行,是广大农民打开知识文化的大门,为他们通过技术革命改变农村的落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条件,迈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初步伐[3]。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村作为我国经济政治的薄弱之地,必须加强其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跟得上社会主义建设前进的步伐。针对当前我国农村的现状,文化人少,受教育的人少,甚至还有部分文盲,政府可以采取建国初期扫盲过程中的一些措施,比如,趁闲暇时间组织起来一块学习,包括知识和技术的学习。提高了农民自身的素质,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我们还可以采取“小先生制”,即让小孩教成人,小孩教自家家长,这样可以保证家长乐于学习,积极学习,从而保证学习的连续性;设立专门的图书馆,并配有专门的老师,帮助农民识字,了解现代科技,带领农民科学种田,科学致富。这样不仅丰富了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保证了农村文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农村的文化建设、文明建设的水平,确保农村、农民的和谐发展。
2.对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起到示范作用。这里所说的教育公平主要指地区之间的公平。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教育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文教领域的运动,涉及范围极广。因此,国家根据各个地方及各个区域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如,在文盲较多的地方,采用班级教学的方法,举办扫盲班,配备较好的教师,把所有文盲组织起来进行集体教学;在文盲居住较分散的地方,则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组织邻里小组进行扫盲学习。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也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的状况,东部教育发展较快,西部相对落后。为此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鼓励大学生去西部支教,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等以帮助中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但是却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帮”、“补”都不是根本性措施,学生支教只是暂时的,再好的教学思想,再好的教学方法都只是暂时的。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实施相应的措施,作为总的指导方针,同时还应给予地方相应的自主权,因为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更好地推进本地教育的展开,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
3.对如何加大我国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借鉴作用。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教育运动不仅涉及到文教领域,更是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政治性运动,因此政府在做工作时,从群众入手,加强宣传力度[4]。因此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党和政府对扫盲工作的重视。这也是这场扫盲运动向我们所证明的一个道理。“扫盲工作虽然有很多困难,但只要领导加以必要的关怀和支持,就完全有可能在合作化运动过程中开展起来并且收到较好的效果。譬如,某村由于区委书记布置工作的时候,认为扫盲工作重要,应该坚持下去,该村的扫盲工作就坚持办下来了,并且办得很好。另一个村由于区委书记布置工作的时候,以为扫盲工作不重要可以不办,这个村的扫盲工作就垮了。由此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5]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制定扫除文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制定规划目标,摸底调查,配备专职人员,使扫盲工作落到实处。目前,我国教育不平衡状况的出现,除了有地域等自然差异的原因,还存在着一些人为方面的因素。有些地方教育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当地政府不按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甚至逆流而行,从而阻碍了教育的发展;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贪污中央划拨的教育经费,造成学校工作运行的困难。教育政策对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策,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为此,国家应认真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并加强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确保我国教育活动健康顺利的发展。
[1]夏杏珍.五十年国事纪要——文化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马云,刘建平.口述视角下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扫盲教育及现代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3]宋洁.建国初期农村扫盲运动的特点[J].党史文苑,2006,(12).
[4]张莉.文化大跃进——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J].安徽文学,2009,(9).
[5]林枫.进一步开展扫盲工作,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N].光明日报,1955-11-16.
G529=71
A
1001-7836(2011)03-0019-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3.008
2010-08-30
李秀玲(1988-),女,山东济宁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张兴琳(1984-),女,山东烟台人,2008级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大学教学与教师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朱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