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150025)
透过《论语》浅析孔子的求仕生涯及为政思想
王 博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哈尔滨150025)
孔子一直主张积极地入仕,但其一生的求仕生涯并不顺利,孔子把他的理想转化为他的政治思想表达出来。他主张德治,选举贤才,提倡大一统的国家,始终追求他所说的道,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仁治的美好社会形象。
求仕;政治思想;德治;选贤才;大一统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他在学成之后“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1]2744,进而受到鲁国权臣季氏的赏识,才进入“大夫”的行列。后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业,仍常有不可一日无君之感,也被形容为“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1]271,而他自己也说“君命召,不俟驾而行”[1]2496,这些都反映了孔子的求仕心切,但纵观孔子一生,他的一生却是为求仕奔走,怀才不遇的惨淡情景。
孔子曾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2487来教育他的学生。并夸赞“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2517,对颜渊也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1]2482这些都说明孔子对于入仕、退隐是极为慎重的,然而付诸于实际行动,却又不然。“公山弗扰以费畔”,派人来请,孔子准备去。子路劝阻,孔子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1]2524又如“佛肸以中牟畔”,派人来请,他又准备去。子路又劝阻他并且评价佛肸为人:“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这次孔子则气愤地回道:“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岂能系而不食?”[1]2525除此孔子还慨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2490甚至许诺“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2507可见孔子求仕的心情是多么的急切。事实上,孔子也是“每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1]2456。
为了求仕,孔子曾经面临很多的危险和讽刺。由卫适陈,过匡,匡人错认孔子为阳货而囚禁了他;由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而在陈绝粮,则是几乎连随行的人都一齐饿死。惹得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1]2516至于孔子遭受的讥笑谩骂和冷嘲热讽,那就更多了。有骂他如“累累如丧家之狗”[2]的,有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1]2529的,也有人说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2513的。他派人问津,对方不但不以津告,反而讥笑他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1]2529可见孔子的仕途生涯是多么的不顺畅,在当时与其同道中人甚少!
1.大一统思想
孔子之所以热衷求仕,并不是为了个人的目的或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要找一个平台或者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才能,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这在孟子和万章的对话中也有所体现,万章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孟子曰:“事道也。”[1]2744所以孔子一听到“而谁以易之”这句话,便断然表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2529正因为他处在“无道之世”所以才非要起而“易之”不可。如何“易”?他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1]2521并且多次批评三家僭礼的行为。批评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1]2465主张把治天下的大权还之于周天子,这是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在子贡质疑管仲仁乎的时候,孔子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来称赞管仲,也正是这种思想的表现,以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来权衡管仲的贡献。
孔子还提倡“正名”,试图改变春秋时期名存实变,诸侯僭礼的状况。大约在鲁哀公七年至十年(公元前488—前485)之间,孔子曾带领学生去卫国。他的不少学生在卫国做了官。卫出公也有意重用孔子。于是子路就问孔子,如果他执政了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孔子于是大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2506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匡天下的理想:名正—言顺—事成—礼乐兴—民可措手足。他认为,在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名不正言不顺“的问题就会存在,社会秩序安定了才会“名正言顺”。各自循礼而行,这个国家的政治就理想了。其实也就是维护父权强化君权,进而实现大一统的国家。这一思想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需要,具有进步的意义,便于统治者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也是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期受到推崇的原因之一。
2.为政以德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又强调“爱人”。所以在政治上他不像法家那样用严厉的刑罚来强迫人们服从统治者的统治,而主张用温和的办法,就是所谓的“德治”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2457“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246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2461“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2504这些都看出他非常注意用比较温和的方法来处理社会内部的矛盾。孔子主张施行德政、爱百姓、富之、教之、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在人民中产生一种向心力,无须强令百姓自然归附,犹如众星之拱向北辰一样,国家自然就好治理了,最终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社会。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自身身正克己。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2504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2507强调的都是为政者先端正自身,再去治政,反对世卿权贵贪得无厌,孔子痛斥苛政,当冉求“为之聚敛”以“附益”季氏时,他就号召门人“鸣鼓而攻之”[1]2499。这都说明他重民爱民,使百姓得安宁的愿望。
3.举贤才
为政以德,实行德政的人就十分重要,选贤任能,唯才是举也就成为孔子为政的重要思想。仲弓问政,孔子说:“举贤才!”[1]2506他还说:“举直错诸枉,则使枉者直。”[1]2504孔子的意思就是希望贤者在位使不符合社会秩序的事,或是无道之事改正,不能立足。
对于举贤才,孔子给出了贤才的标准即德才兼备。孔子这一思想在他对弟子的教诲中多有反映。“子以四教,文、行、忠、信。”[1]2483孔子除了对弟子进行文化、射艺方面的教授,更是一向把德才作为施教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规范。颜渊曾感叹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1]2490孔子就是要使学生知古通今,文礼通达,德才兼备。
同时他又主张不拘一格,广开才路,不论亲疏,选贤任能。在谈论仲弓时“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1]2478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主张“学而优则仕”,呼吁统治者要以贤德才干作为选拔官吏的准则,打破过去那种以血缘为基础的世卿世禄制的常规,提倡从中下层中广泛选拔人才,为出身卑贱的“士”开辟得以选任的道路。这个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积极作用不可低估。
孔子的仕途生涯是坎坷的,一生的抱负未能实现,他的才华未能得到施展,但是他提出的治国为政的思想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他的思想在当时都是积极先进的,即使到了今天也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们应该汲取其中先进合理的部分继续发扬光大。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82:1921.
B222.2
A
1001-7836(2011)03-0087-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03.036
2010-08-20
王博(1982-),女,黑龙江密山人,2009级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先秦两汉历史文献研究。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