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修辉平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根据就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指导思想,以专业服从市场、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积极进行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改革。另外,根据社会对电路测绘人才的需求将电路测绘引入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着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应该把教学引入实训场地,以现场应用、企业需求来构建实际应用项目及课题。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教育特点,以企业电子电路测试、测量和测绘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实训流程;以实物为项目载体分阶段、分层次设置,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式目标教学,重构教学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教学中,以教学生“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等过程性的知识为辅,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等陈述性的知识为辅。因而在此要求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电子电路测试与测绘技术是电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毕业生所从事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性和适应性。该课程以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元器件、典型电路、整机及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培养学生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及测试、基本电路性能及参数的测试和电路的测绘能力。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对电子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并通过企业实习的方式,使学习内容得到应用、强化和提高。
1.每个项目都采用从知识点及原理过渡到测试方法的训练方式
课程从知识点及原理着手,最后介绍常用的测试方法,以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点及原理的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融会贯通;测试方法部分培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测试技能;并以测试方法为载体,提高对电子仪器仪表的应用能力及对新式测量仪器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实训培训学生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团队意识,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整个课程均采取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采用从简到难、从零到整的训练方式
《电子电路测试与测绘》从电子元器件测试——单元电路测试——整机电路测试——电路板测绘分阶段、分层次设置,从简到难、从零到整,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式进行教学。
3.合理使用“实验”、“实训”、“网络”等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实训”、“网络”等手段使学生增强电子元器件的测试、单元电路的测试与测绘及整机电路的测试与测绘能力,并且了解它们的工作特性,加强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能力。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先进的仪器设备,这些设备系统庞大、结构复杂、集成度高。经过多年的使用,这些设备在维护修理、备件保障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由于不是技术引进,几乎没有任何关于设备的技术资料,无法获得电子备件的电路原理图,所以对未知(无电路原理图)电路板电路原理图的测绘,对于电子备件尤其是军工产品的反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场需要,本课程将电路的测绘纳入教材,这在国内尚属首创,也是本课程最具特色的地方。本课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出发点,零距离上岗为目标来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通过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生产机会。
首先,在教材的组织上,我们采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法相接合,使理论知识完全为实践环节做铺垫。其次,采用以实验室、模拟工厂、生产企业相结合的方式,边教边干,边干边学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训练并重。第三,邀请社会企业参与办学,共同商定专业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共同组织实施。通过以上三种渠道来诠释高职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作为目标,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可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胜任就业岗位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按照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本课程以电子厂中测试这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强调所学知识的针对性。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直接适应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很快顶岗工作。培养目标则是电子行业的第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包括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操作岗位的工人。
本课程合理利用区域内多家校企合作企业和兼职教师,教学任务中实践性技术要求较高的内容讲授主要由企业一线兼职教师完成,使学生掌握实际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能快速进入角色,适应工作环境。
课程教学始终以实物及真实产品为载体,从电子元器件的测试至到电路的测绘,每一项目都制作有相应的真实载体供学生进行真实的训练。
总之,《电子电路测试与测绘》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将枯燥的书本知识变成丰富多彩的实践技能操作,使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跳出来,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起主导作用,而教师起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
[2]王岩.结合实践谈对高职教育教学教改的认知[J].辽宁高职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