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1-08-15 00:55周小琴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周小琴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江苏南通 226010)

1 问题提出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基地之一,大多是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其教育目标。其培养目标的内涵是,所培养出的人才不仅仅要求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纯熟的技能,而且应当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然而在现实当中,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仅仅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忽视学生的道德精神状况以及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过度片面化的培养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差、团队精神缺乏。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人文关怀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促进高职院校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现实意义。有学者曾经提出,英语作为高等院校设置极少的文科课程之一,应当通过语言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对高职英语教学而言,不应该仅仅为语言教学而教学,更不是为了应付等级考试而教学,而是要设法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力争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目的。但是对于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具体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依然缺乏深度研究。本文拟从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出发,对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2 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持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品格的塑造的现代化教育。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才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参与国际竞争,当务之急是要提高我国人才的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高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技术型、业务管理型、高级服务型、技术训练型等方面的人才。但无论何种人才,都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高教司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揭示了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革命。建构主义提出教学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构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能够养成反思学习的习惯,实现终生学习。

3 研究方法

笔者2010年7月在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学生中进行关于“人文素质水平测试”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当时是想了解高职生人文素质水平的现状。调查物件是来自南通体臣卫生学校08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人数70人,有效问卷68份。问卷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影响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因素;二是学生人文素质水平;三是学生对以人文素质为主导开展英语教学的感兴趣程度。15道题是封闭式问题,3道题是开放式问题。经过对问卷的分析研究,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在分析影响自己语言能力提高的原因时,在提交的三个选项中,词汇量还是被提及最高,有87%的学生提到这个因素,缺乏语言环境处于第二位,达到72%,而认为“文化因素”影响语言能力提高被排在第三位,达到68%。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意识到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的学习需要文化的支撑。

2)解学生人文素质水平,问卷中涉及到人文素质的三个方面: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品格。评定满分设为100分,结果发现学生在人文知识上比较缺乏,譬如掌握中西方的习俗31%、礼仪45%,宗教信仰11%、掌握得比较差的是人文精神、人文品格。总体来看,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掌握程度比较弱,人文精神、人文品格也有待提高。

3)而在对以人文素质为主导开展英语教学的感兴趣程度,满分设定为5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更多愿意学习的还是西方的科学(5分)、思维方式(5分)等,而对于历史文化(2分)、道德观(2分)、价值观(3分)等则不是特别感兴趣。这与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高道德水平和人文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教师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注重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以上的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学生意识到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中西方文化的导入;第二,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还是十分有限;第三,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品格急需在教学中培养。所以,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开展高职英语教学体现了研究的必要性。

4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对南通体臣卫生学校09级涉外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题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以教授英语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的实验,在实验班的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中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借鉴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推行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侧重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成绩评估模式。

4.1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应围绕学生而进行,教师则应引导和协助学生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只有依赖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才有发展的空间,人文素质的培养目标才得以实现。因此,必须提倡教师为主导前提下的“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4.2 侧重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中侧重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学内容,就是通过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教学来增强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英语文化教学包含:一是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中的精华成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二是要加强对本国文化知识的了解。文化知识和人文知识丰富多彩,教师要在人文知识教学中确定重点,选择一系列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情感体验的人文知识内容,制作成相互关联的英语教学单元,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现行的《护理英语》系列教材在主题设计和内容编排上都较好地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精髓。例如教材中咨询、病历填写、伤口护理、标本取样、术前术后护理、康复治疗等主题上都模拟真实的护理场景,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在语言学习中渗透人文护理的思想。教师也可以在利用课本的基础上多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讨论话题和课堂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开拓渠道鼓励他们参与互动,通过学习和交流的方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注重课外文化的熏陶。

4.3 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组织形式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依据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反思性课堂组织模式,使学生的情商和智商协调发展,摒弃纯粹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做法。

1)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把学生根据责任分成若干小组或团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进行互助式的学习。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有利于有效的组织课堂活动和全面开展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帮助。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态度、英语水平等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等级,再分成各小组,使各组间的英语水平基本保持平衡;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相互合作;第三,肯定合作学习的成果,使学生乐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现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包容他人、协同合作的良好品质的目的。

2)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这种开放的合作的课堂教学环境里,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当利用一切教学资源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讨论话题、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开拓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学除了课堂开设素质教育外,也不可忽视课外教学的作用。利用校园资源,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人文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从而使素质教育得以延伸。

4.4 体现人文精神的学生成绩评估模式

学生的成绩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认定,有助于调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传统的“一刀切”的评估方式是指学生成绩评估由教师制定统一考核标准,用统考试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这种考核模式与人文精神是相违背的。从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的能力。学生为成绩评估主体的评估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观和包容开放的良好心态。因此,我们提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行多层次评估。

多层次评估模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估。评估活动分为课堂内评估和学期末评估。教师可根据班级个体情况和学期教学内容单独制定笔试试卷,测试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应增加文化和人文知识的测试内容。

教学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和对照班的学生无论是从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和考试成绩,还是应用能力上来对比,实验班相对比较积极,分数也普遍较高,应用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5 结论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适时地提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导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思路或启示。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切实把素质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变枯燥乏味的语言点讲解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交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应用技能的同时,逐步开阔眼界,学会以更客观、更全面的眼光来分析人生、认识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更多的学习兴趣和更强的学习动力,对于广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和国际化交流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85:50/3:213-218.

[2]Kramasch,C.,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8.

[3]Seelye,Ned.Teaching Culture[M].Lincolnwood,II: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88.

[4]陈玉莲.高职高专英语学科素质教育及其瓶颈问题[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5]汪国学.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6):185-186.

[6]史学茹,赵向东.论新形势下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2):145-148.

[7]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10(10):66-68.

[8]许艳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208-210.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