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品喻诸诗论析

2011-08-15 00:47陈玉凤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李白苏轼诗词

陈玉凤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词品喻诸诗论析

陈玉凤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云:“词品喻诸诗,东坡、稼轩,李、杜也;耆卿,香山也;梦窗,义山也;白石、玉田,大历十子也”。同时,《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也云:“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由此,不难看出这是把某个词人的词跟某个诗人的诗相比较,然后得出某个词人的词像某个诗人的诗。然而,诗词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不同的体裁能否比较,能比较又是在什么层面上比较的,既然清代学者们这样比较总是有他们的原因,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试图用苏轼的词与李白的诗相比较,以期能作出一些解释。

诗词;比较;苏轼词;李白诗

唐代以诗闻名于世,宋代以词独擅胜场;“诗庄词媚”、“诗言志,词言情”也是众所周知,几乎成为定律的事实。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词论》中提出的“词别是一家”,更是严畛诗词间的领域,这就意味着词跟诗是有不同的特性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文体,诗有诗的写法,词有词的作法,两者是不能混淆的。与此同时,在苏轼词的写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以诗为词”的现象,并在他的作品《祭张子野文》中说到:“清诗绝俗,甚典而丽。搜研物情,刮发幽翳。微词宛转,盖诗之裔。”这就说明苏轼的词学观念认为词是从诗发展演变而来的,诗词本是一家。但是这种“以诗为词”的做法,却遭到了批评,陈师道对苏轼这种做法评论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尔,唐诸人不迨也”[1]309。这很显然是带有贬义的说法,对苏轼“以诗为词”颇有微词。从这可以看出苏轼的词写起来却好像是诗,似乎有意要消灭诗词间的差别。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能得出这样一个事实:一方面,古人要求区分诗词间的差别,诗要写得像诗,词要写得像词;另一方面,又会把诗词畛域相混淆,或许应该说是希望泯灭诗词间的某些差别,让词可以像诗那样自由的抒写人生,使得词的地位有所提升,不至于被人叫做“诗余”。究竟诗词有何不同,能否比较呢?现拟借李白诗和苏轼词来考察诗词异同。

一、李诗与苏词之自然真淳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的人能比盛唐人更崇尚自然。因自然出之,所以能以真诚感人,这诚如庄子所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2]512。也就是说,要想使自己的诗歌能够让读者感动,引起读者的共鸣,首先,必须在写作的过程中投入真感情,不做作,不刻意雕饰。而李白就是这种自然风尚的突出代表,李白晚年在评价江夏太守韦良宰的诗作时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用来评价他自己的诗倒是十分恰切。李白《静夜思》就是这样的典型。这首诗写的是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短短四句诗,写得通俗自然,明白如话。通过“明月”这一媒介触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相信从古到今,游子们对于“明月”都会有一种相通的情感,看到“明月”就会想到家乡,也正因为李白这首诗自然真诚地表达了这种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内容虽单纯,但又是丰富的,诗人没有说出的,比他说出的要多得多。正如《重订唐诗别裁集》卷一九云:“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3]415因而,这首诗才会让人传诵不绝。诚如胡应麟所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并认为这首《静夜思》“妙绝古今”。

与此同时,苏轼在他的词中也尽情吟咏性情,无怪乎元好问云:“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六《新轩乐府引》)翻开苏轼词集,这样的真情之作比比皆是,其中最有名的是《江神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4]300这首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该词作于密州,是为了悼念亡妻王弗而作。在梦中,苏轼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之前与亡妻朝夕相处的地方,妻子正在梳妆打扮,苏轼与亡妻四目相对,但是谁都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流泪,或许此时无声胜有声,那种对亡妻真切的思念之情已尽在不言中了。无怪乎唐圭璋先生在《唐宋词简释》中说道:“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5]96唐圭璋先生的点评是很有见地的,十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但在这十年中苏轼对亡妻的思念有增无减,这样的真情发之于词中怎能不让读者们深深感动,内心为之震撼。诚如王国维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6]58也就是说,所言之情是真情,那么写出来的诗词都能感动人心,且能给读者一种以自然出之的感觉。

从以上所列举的事实中,我们可看出李诗与苏词在感情真挚自然这方面是一致的,诗词的写作中,只要作者能够“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况周颐《蕙风词话》)[7]6。不曾作态,恰妙造自然,看似质朴无文,实则朴质的外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二、诗词之“兴观群怨”说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道:“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8]185孔子高度概括了以《诗经》为代表的诗歌所具有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社会交往与心灵沟通功能,刘熙载就不仅看到了词也具备这四种功能,并且认为词“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9]571。

“兴”是指诗歌对读者的思想感情有启发感染的作用。“可以兴”,说明了诗可感动人,具有艺术感染作用。而词与诗、文相比,是一种“情绪文学”,更易表达作者深幽、微妙的情感。因此,读者更容易在词中感受到那种兴发感动的生命活力。

我们可欣赏苏轼《江神子 ·东武雪中送客》[10]299就能明显感受到词的兴发感动效果。

江城子东武雪中送客

相从不觉又初寒,对尊前,惜流年。风紧离亭,冰结泪珠圆。雪意留君君不住,从此去,少清欢。

转头山上转头看,路漫漫,玉花翻。云海光宽,何处是超然?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

词作的上片先从自己写起。离亭樽前,雪中送客。天降大雪,是有意留君,而己意则更不待言。此情此景颇能令人想起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还能让读者联想起王维著名的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都是言浅而情深的句子,读者无不被这种依依不舍之情所感动,一个雪中送客的小小场景,却能触动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能兴发读者去感受词人最真诚的心灵品质的流露。下片从对方写起。设想客还未行远,而情已生。“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三句是说作者在客人既行以后,仍伫立在离亭,眺望行客远去的方向,一个简单的形象,却把作者思念之情写尽,但又妙在不直说,而是询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对他的思念。细细品味这首词,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能把离别不舍之情写得如此传神,如此感人肺腑,让读者能在脑海中搜寻与苏轼相似的离别场景,从而引发读者一种相似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是,苏轼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而相同的是苏轼能让读者感同身受,唤起一种相同的感情。

李白诗兴发感动作用也是很明显的,例如他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这怎能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李白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愤激与痛彻,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再者,李白“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特别是与李白同样具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 ─”理想的诗人更能深刻感受李白心中的苦闷,并且为其不幸的命运而深深叹息。可以说,词这样的兴发感动作用与诗是一脉相承的。

随着词内容广度的扩大,词中所言之情也不再只是儿女相思,随之而来的变革是诗中所言之情,词也能言,有的反而更能沁人心脾,动人心弦。从而,在兴发意志与情感这个层面上,可以说诗词是一致的。

“观”是指作者通过作品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生活,反映生活真实,从而帮助读者了解和认识风俗的盛衰、社会中的得失和历史风貌的本质。说明诗歌具有既能用审美情感陶冶人们的心灵,又能启示人们去认识社会生活的作用。“可以观”说明了诗歌可考见得失,观风俗之盛衰。词发展初期,社会性不是很强。但随着苏轼“以诗为词”,透过词也可了解时代的真实情况。我们以苏轼《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11]316为例便可窥见一斑: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这首词写的是谢神归去时过访乡村所见场景。上片是近景,写村中少女争睹她们所爱戴的地方官风采,句中只写了她们的动作,但却把她们活泼的神态生动地传递出来。下片由近景转向远景,然后镜头推向黄昏时分醉倒于路边的老翁。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作为地方长官而深受村民们的爱戴,并且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和谐的乡村生活图。由此词,我们还可以印证苏轼为官期间深受老百姓爱戴这样的史实,如果苏轼做官不为老百姓做实事和好事,当他祭神归去路过乡村的时候,人们不可能争相出来欢迎他。因此,这证明词也是可以“观风俗之盛衰”的。李白诗中“观”的意识更是强烈,比如他的《战城南》就是因玄宗穷兵黩武的事实有感而发,诗中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则给予了无情的鞭挞。《北上行》是李白有感于安史之乱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而作。《塞下曲》则对保卫边疆的将士予以热情的歌颂,对他们为了国家的稳定而作出的牺牲表示崇高的敬意。此类的例子俯拾即是,笔者在这里只是想说明:词跟诗一样,也能帮助人们去认识生活,去认识那个时代的某个侧面,从而让人们能更客观地看待这个社会。

“群”是指诗歌能帮助人们互相切磋砥砺,提高思想修养。“可以群”说明了诗歌可以使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家与读者之间交流思想感情,使人们互相切磋,提高认识,提高文学水平,使人们心灵得到沟通和净化。

我们知道李白与杜甫是好朋友,他们经常通过诗去互通情谊。如李白写过《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戏赠杜甫》等,杜甫也有写给李白的诗:《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冬日有怀李白》等等。这种情况在词人间也不乏其例。苏轼的《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就是词人们通过词互相切磋,交流感情的实证。特别是《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首在历史上更是以和作更胜原作而著称于世。此词约作于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当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这也印证了诗人间那种惺惺相惜之情。由此,可以看出词也如诗般具备了“群”的功能,词人之间通过词去交流彼此的思想,表达彼此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总之,词在“群”的功能上已与诗很接近了。

“怨”是指诗歌可以用来怨刺上政,表达民情。“可以怨”说明诗歌可用来表达民间疾苦,对时事政治发表批评意见。关于“怨”,李白诗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丁都护歌》表达了李白对劳动人民的关切和同情;《大车扬飞尘》为讥刺和抨击朝中宦官的嚣张气焰和斗鸡小儿飞扬跋扈的作风而作 ……苏词中“怨”的功能虽不如李白诗那么突出,但还是有所体现的。我们可以《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例,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入御史台狱,最后经多方努力才被释放,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此词是苏轼在贬所抒怀之作,上半阙叙写寓居定慧院时的寂静情况,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个“幽人”,可能是想象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指。下半阕承接上文专写孤鸿,说这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也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用比兴之法,借孤鸿衬托,正足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语)。此词发抒了苏轼个人幽愤寂苦之情,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有理由认为诗与词都具有“兴观群怨”的功效。在这个层面上,诗词确实是可拿来对比的,在比较基础上,我们或许能给予词公正的评价。

三、结 语

总而言之,我们不应将词与诗等同视之,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词毕竟是抒情诗,毕竟是文学家属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承认词与诗有不完全相同的体性和风格,也应该承认词与诗并非完全不相同的事实,因为在情感表达上之自然真淳,在“兴观群怨”功能的发挥上,我们是可以将诗词进行比较的。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孟庆祥.庄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吴企明.中华大典·隋唐五代文学分典(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6]王国维著,黄霖、周兴导读.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清)况周颐.孙克强导读.蕙风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A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ung’s Phrase with Tang’s Poem

CHEN Yu-feng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Liu Xizai,the notable scholar from late Qing Dynasty,once said:”If Sung’s phrases is comparable to Tang’spoem in terms of style and artistic conception,we could find similarities between Su Dongpo and Li Bai,Xin Qiji and Du Fu,Liu Yong and Bai Juyi,Wu Wenying and Li Shangyin,also between Jiang Kui,Zhang Yan and ten gifted poets in the Da Li period of Tang Dynastic.”Moreover,in reference to the“Inventoryof SKQS-Su Dongpo’spoetry”.Phrase had a tradition of splendid beauty since late Tang Dynastic and the Five Dynasties.Liu Yong changed such a tradition,as Bai Juyi has changed Tang’s poetry.Another big change was caused by Su Dongpo,as the change of poetry by Han Yu.Since Su Dongpo’s time,the bold and unconstrained style of phrase has developed and inherited by Xin Qiji and others.But when tracing back to the beginning,we have to admit that this school of writing is a deviation of the origin”.To sum up,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comparing one author’s phrases to another author’s poems,and drawn a conclusion that they were comparable and had a lot in common.However,it should be acknowledged that phrase and poem are different art forms.Whether it is proper to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art forms;even it is proper,to what extent is such comparison valid,these are still questions.Former scholars in Qing Dynastic must have their good reasons to make the comparison.In order to recover the reason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this article will compare Su Dongpo’s phrase of Sung Dynastic with Li Bai’s poem of Tang Dynastic.It is hoped that useful insights will be found in the study.

Poetry;Comparison;Su Dongpo’s phrase;Li Bai’s poem

I206.2

A

1673-8861(2011)02-0046-04

2011-04-22

陈玉凤(1986-),女,广西贵港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李白苏轼诗词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苏轼吟诗赴宴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