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秀琴
(吕梁市离石区人民医院,山西离石 033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成人慢性心衰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随着冠心病和高血压发病率上升,心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心衰治疗是心脏病治疗的最后机会。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民医院内科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内科住院的患者。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咳嗽、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浮肿、紫绀、双肺底湿啰音等,结合病史、体征、X线检查、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入选患者2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45~73岁,平均(62±10.5)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13.5±6.5)年。冠心病14例,高心病11例,扩心病3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心功能Ⅲ级21例,Ⅳ级7例。
凡静息状态下收缩压<90 mmHg、心率<60次/min、Ⅱ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皆除外。
入选患者在应用强心剂(地高辛片0.125~0.25 mg/d)、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2.5 mg/次,每日2次)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6.25 mg/次,每日2次,口服,如果患者能耐受则每1周剂量增加1倍,使剂量维持在50~100 mg/d,或者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最大耐受量定义为静息心率达到55次/min,收缩压达到90 mmHg时所用的剂量。观察治疗2周和12周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每日监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血 K+、Na+、Cl-等,观察记录其变化。
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级为有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或者达到心功能Ⅰ级,无明显心衰症状及体征为显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有效+显效为总有效。
2周后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46.43%;12周后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
1例患者出现疲乏无力,1例患者出现头晕,患者能耐受而完成治疗。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经减药物剂量后可耐受治疗。患者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电解质皆正常。
心力衰竭是以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心室功能恶化及心室重塑为特征的综合征,也是心肌细胞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1]。
慢性心衰患者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血浆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可显著增高,导致心率增快,全身外周血管收缩,心肌β受体密度下调,易诱发室律失常,增高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发生率,同时血管紧张素Ⅱ及相应增加的醛固酮使心肌、血管平滑肌、血管内皮细胞等发生重构,促进了心衰的发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明确心肌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分子细胞学基础[2]。传统治疗心力衰竭的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起初虽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但如果长期使用,可致死亡率增加,甚至还因心律失常导致猝死增加。20世纪以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从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修复性的策略,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3]。
美托洛尔属于β1受体阻滞剂,它对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无部分激活性,无膜稳定作用,现被广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美托洛尔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为:a)使心肌β1受体数目上调,恢复心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b)直接或间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使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生成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脏负荷减轻,耗氧量降低,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和改善[4];c)抑制交感神经活力,减慢病人的心率、降低血压,降低心肌氧耗[5];d)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改善左室充盈,改善左室舒张功能;e)抑制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减慢传导和增加房室结不应期,从而提高心肌电稳定性,抑制快速心律失常。本组病例表明美托洛尔与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较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明显上升。在应用美托洛尔过程中,应该在洋地黄、利尿剂、ACEI制剂的基础上应用,开始剂量必须较小(6.25 mg/d),并且只有长期用药疗效才明显,而且使用剂量个体差异大,要做到剂量个体化。
本资料表明,美托洛尔与常规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
[1] 张丽杰,韩 卓.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11):832-833.
[2] 戴闺柱.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9):641-645.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戚文航.心力衰竭中神经体液的调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2,20(3):640-641.
[5] 纪宝华.心力衰竭治疗的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