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欣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 130012;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英语被动语态与汉语被动句关系辨析及其启示
常 欣1,2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长春 130012;2.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
通过辨析被动语态的起源、基本内涵与实质,说明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具有重要的语法地位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对汉语中是否有被动句的争论进行了梳理和厘清,初步证实英语被动语态与汉语相关的句法现象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英语被动语态与汉语中一般意义上的“被动句”的差异很大,进而阐述了英语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及其根由,据此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教学策略。
英语;汉语;被动语态;被动句;二语教学
被动语态(沿袭我们汉语的习惯则叫“被动句”)在英语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法现象。在一些英文文体中,使用被动语态几乎成了一种表达习惯[1]。为此,在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西方语言学界,被动语态被当作“生成语法界推动语言建设的杠杆,每一个模型的酝酿与讨论都离不开它的帮助。”[2]
诚如上文所言,作为英语里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被动语态在某些文体中,尤其是科技语体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汉语中类似的被动语态使用的频率相对来说则小得多。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语言材料来源的不同,或者是由于不同种类的语言材料的特定职能需要不同而引起的。”[3]并且英语“决定(被动语态)出现次数多少的语体上的主要因素似乎与文章是知识性的还是想象性的有关,而不是与口语或书面语有关。”具体地,“被动语态在知识性文章中比想象性文章中用得多,而在纯客观的一般性语体的科学文献和新闻报道中尤其用得多。”[4]
有研究者以两本时间相近的作品劳伦斯小说《Lady Chatterley》、《Lover》和钱钟书的《围城》前70页进行统计,发现劳伦斯的作品中被动句共有210句,而钱钟书则只有18句。小说《傲慢与偏见》开头30页中竟有135个被动句,而《人性的枷锁》前40页中就有115个被动句,平均每页3-4句。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大家公认老舍比较爱用“被”字句(汉语中目前比较认可的一种被动句)。他的《骆驼祥子》共有211页,其中“被”字句近100句,平均2-3页1句。而刘心武的《班主任》共29页,“被”字句共7句,基本上每4页只有1句[5]。在《水浒》中,平均每回中只会发现“被”字二至三处;而在《红楼梦》中,二三十回才见一处[6]。这体现着不同语言的特点,说明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实际上涉及到了语言表达中的文化选择准则。”[7]
与英语相比,就汉语中是否存在被动语态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各种观点可谓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以至于在我们所接受的语文(汉语)教育的相关内容上,从未出现过被动语态、被动式或被动句这样的提法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为此,作为当代著名的语言语法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在《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也不得不回应了长期以来汉语界的部分研究者所主张的“汉语没有被动句”这一观点,认为“这一问题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8]。
第二种观点认为汉语存在被动句或被动式等句式来表达被动的意思,但是没有被动语态,因而汉语被动句不属于语法范畴[9]。第三种观点认为尽管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被动语态,但相同的语法术语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代表的内容却不尽相同。被动句在英语中属于语态语法范畴,有别于逻辑受动,是有标记式的,而在汉语中不属于语法范畴,可用多种手段来表示[10]。第四种观点则认为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相对等价的被动语态。汉英被动态都是从受影响客体角度来解释致使性事件。但是具体到汉语中到底包括几类被动句,语言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分类:
1、熊学亮和王志军(2002)[11]把被动句分为有关系位带“为”、“被”的和没有“被”字的两类,或曰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意念被动句,即“被”字句以及概念性被动句(即不含“被”字的无标记被动句)等; 2、金允经(1996)把汉语被动句分为表示主语事物的状态变化的被动句和只表示施受关系的被动句[12]; 3、杉村博文(2003)把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13];4、邓思颖(2004)认为汉语被动句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型:“长被动句”和“短被动句”[14]。
综合各种分类,陆俭明(2004)认为汉语被动句有三种类型:有明显标记的被动句,即“被”字句;准标记被动句,即包含“给、叫、让”的句子,也有人称为“使役性被动句”;无标记被动句,就是一般所说的无标记受事主语句。前两种一般情况下又可归为“有标记被动句”[15]。
综上所述,与英语被动语态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汉语被动范畴的原型表达为:(非人称性受事)N十V和(人称性受事)N十被十V,也就是以“被”子句为核心的汉语“被动句”,也叫做“无标记被动句”或“结构性被动句”。除此之外,汉语还存在上文所提及的“既不用形式标志,也不用专门的词汇手段”的意义被动句,也叫“无标记被动句”。
我们先来看无标记被动句。这一类句子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然而关于无标记被动句是否属于被动语态,还存在着大量争议。刘叔新就认为它们“不可能表示着单一的语法被动关系,又根本谈不上有表示这种关系的语法形式,本身是绝不可能成为语法的被动句的。”“从语法上说,应是独立于被动句和主动句而同它们平行的句式。可称之为混动句”[16]。
汉语被动范畴的原型即指有被动形式标记“被”字的被动句(代表“叫”、“让”、“给”、“为...所”类)。在汉语被动形式的结构中,汉语的被动句狭义上指“被”字句,即那些在谓语动词前用介词“被”表示被动的句子。一般认为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汉语中被动结构的典型体现,除了“被”,“叫”,“让”等较明显的标志外,动词本身没有任何词形变化。另外在口语中,还有“叫”、“让”、“给”等词与介词“被”的语法功能相同,在书面语里还有“为...所...”、“是...的”等格式,他们不出现“被”这个明显的被动标记,但是他们也与介词“被”的语法作用相当,因此,这些表被动关系的句子也属于同类型的被动句。
(一)语法或句法意义上英汉被动句的差异
张今和陈云清在《英汉比较语法纲要》指出:英汉被动句的主要相异点有两点:“1、英语被动句是由主系表句脱胎而来的,在很多情况下是表达静态事件的,因此,往往同汉语中表达静态事件的“是……的”格式相当,而同汉语被动句的第一格式“被”字句不相当。2、汉语中没有有灵动词被动句。有灵动词不能以表示无灵物(拟人化的事件除外)的词作主语。”[17]。
许多句子在英语中是被动语态,但是汉语却习惯用主动句来表达。因而即便是英语被动范畴的原型,也常常会被翻译成汉语中的无主句,例如:
(l)Teachers may be asked questions.(可以向老师提问。)
其次,英语里的被动句更多的是采取一种客观的态度,而汉语被动句中的有标记被动句以及“受”“挨”等“遭受”意义动词构成的句子大部分是用来叙述“不如意”的事情。这和“被”最早表示“遭受”意义有关。据倪巍、邵志洪分析,英语中各种感情色彩的被动句使用频率基本相等。中性动词的使用频率最高,大多数情况下用在表示中性义的句子中。就表积极意义的句子而言,说话人对被致使者带的感情可以是肯定、否定或中性。汉语中表消极色彩的被动句的使用频率最高,中性动词或词组多用在表示消极意义的句子里:褒义动词或词组的使用频率最低。在同样情况下,说话人对被致使者带的感情只可是肯定或否定[18]。
(二)二语学习者英语被动句学习过程的语言学解析
在学习英语被动句的过程中,由于英语被动句是由动词的变化标志着的,因而我们首先会学习英语被动句的原型形态(主语(受事)+BE+V-en分词),并且将之记住乃至泛化为所有的英语被动句。这样以来,学习者往往会产生英语被动句和汉语中的“被字句”是同等的这样的思维定势,表现为低水平者在英汉翻译时会刻板地按照英语的词序顺序将英语被动句翻译为带有“被”字的句子,而这些句子完全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或语法。反过来看,低水平者在看到不带“被”字但却反映着被动关系的汉语句子时,绝不会翻译为英语被动句。当然,在语篇理解和写作上情况会更加严重。
随着被动句学习的深入,二语学习者发现表达被动语态的动词并非“V-ed”如此简单,即出现了动词非词的规则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大类。而在不规则性变化中,又包括“V-en”、动词原形、去“e”加“en”等多种形式。这样一来不但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强记哪些动词分词的不规则性变化,而且使得已经形成的英语被动句的原型表征成为掌握英语被动句的一个潜在且顽固的干扰源。接下来,又出现了理解与掌握起来更难得一个问题: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承担英语被动句的屈折变化。即哪些动词可变为被动语态,哪些动词在英语中不能承载这样的变化?具体地,在五类动词中,只有及物动词、双宾动词和宾补动词可以变为被动语态,不及物动词及系动词则不能。简言之,二语学习者至少要建立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这样的观念。这对从未接受过相关训练的二语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至于在语篇中哪些句子为什么应使用被动句则从未讲授过。这些均造成了二语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英语被动句时的巨大困难,以至于出现这样的分离现象:二语学习者在看到明显有“V-ed”标记的句子时会快速地确认该句是“被动句”,甚至该句中动词分词并非是“V-ed”形式时,情况依然如此。同时在看到带有“被”字的汉语句子时,一定会将之翻译为英语被动句,而不论是否符合英语语法或者说其中的动词是否可以表达被动语态;而对于那些没有“被”字标记的汉语句子绝不会翻译为被动句。这样就会造成两种令人尴尬的情况:一是中国学生会按照英语的词序“翻译出”含有“被”字的以汉字堆积而成的完全不符合汉语用语习惯的汉字被动句;二是在英语行文或遣词造句中必须使用被动句的时候呈现的是不符合英语语用规格的“主动句”。
(三)二语被动语态教学中误区
一般说来,“两种语言的差异=困难”,即:母语与第二外语学习之间差异越大,学习起来就越困难,出现的错误就越多。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语言、两种思维,英语以动词的被动结构构成被动句,而汉语中的被动句是“被”字的各种结构形式以及“叫、让、给、由”等表述形式: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有丰富的动词形态变化去表达被动句,而且汉语中的主动形式被动句的使用比含“被”字的句子更常见等。这些不同就会导致中国学生在接触英语被动句时,难以记住英语的被动句是以“be+动词的过去分词”来构成,即使熟记了这个公式,在转换动词的过去分词时,英语动词变化的多样性也让学生一下子难以掌握。英语动词变化的复杂性会让学生感到困惑甚至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排斥心理。而在初级课堂教学中,英语主动态与被动态的相互转换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点。教师在讲解了被动语态的几种基本句型之后,还要讲授在相互的转换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一些问题。这就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认为英语中所有的被动句都可以无条件地转换为主动句,而无视上下文的限制乃至语篇的限制,进而放松对英语被动句的学习与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同时,英语和汉语之间有一个细微而非常重要的差别:英语是一种注重主语的语言,而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19]。但是,这一差别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基本上不会提及,进而造成了汉语主题化会给学习者的英语被动语态习得造成负迁移[20],其结果也会造成和上述情况类似的局面。如,刘丽发现中国学生在学习非宾格动词过程中往往犯过度被动的错误,即将英语中不该使用被动结构的动词也用于被动[21]。陈万霞基于语料库的研究表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被动句习得中会遇到相同的困难。其中,被动句使用不足是他们最容易犯的错误[22]。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有过形式句法学没有充分阐释被动句,对被动句学习的指导及其实际意义也非常有限[23]。
对此,教师列举出中英被动句的各种句式、分析它们的异同,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被动句,而且还能预测在使用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其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想消除母语的负迁移现象,就不能过分强调或突出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对语言规则的讲解和句型的操练也要讲究科学方法,否则机械呆板,让学生不自觉的采用母语的语法规则、并养成用母语思维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初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言知识不扎实、语言的能力不过关,若教师本身专业知识再缺乏、对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了解不够,又不具备用英语授课的能力,那么他本身就会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
总之,英语与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这必然为中国人学英语带来极大的困难。而在学英语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又往往与所学的英语教材、内容、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个人学语言的素质有关。除此以外,鉴于被动语态的复杂性,要全面地掌握它,教师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如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从熟悉英语的两种被动态的基本句式入手,在此基础上再对两种语言中的各种被动句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更加准确的的英语语用习惯。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熊仲儒.汉语被动句句法结构分析[J].当代语言学,2003 (3):206-21.
[3]曾丽苏.试论被动语态的功能及其使用的语境[J].外语教学,1994,1:57-64.
[4]夸克.英语语法大全[M].苏州大学《英语语法大全》翻译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王还.门外偶得集[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6]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7]沈锡伦,论语言与文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50-57.
[8]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04,8 (2):9-15.
[9]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认知解读一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5(3):195-199.
[10]黎兴桥,被动句在英汉语中的差异比较与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5):167-170.
[11]熊学亮,王志军.被动句式的原型研究,外语研究[J].2002,1:19-23.
[12]金允经.被字句中“被+NP”的特点,汉语学习[J].1996,3:24-28.
[13]杉村博文.从日语的角度看汉语被动句的特点[J].语言文字应用,2003,2(2):64-74.
[14]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 291-301.
[15]陆俭明.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报,2004,8 (2):9-15.
[16]刘叔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句型和动词.北京,语文出版社,1987.
[17]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M].商务印书馆,1981.
[18]倪巍,邵志洪.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128-133.
[19]杜荣.汉语被动意念的表达和英语被动句的比较[C]//.王还.汉英对比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20]李谷城.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J].国外语言学(2).
[21]陈万霞.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看英语被动语态习得[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3):198-202.
[22]刘丽.关于二语习得中的过度被动现象[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2):13-26.
[23]王晓军.被动句的语篇功能和认知理据[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7(1):61-64.
[责任编辑张灿邦]
Analyse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Passive Voice and Chinese Passive Sentence
CHANG Xin
(1.School of Philology and Societ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School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34,China)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origin,basic connotation and nature,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linguistic status and practical value of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On this basis,arguments about whether there exit passive sentences are clarified and English passive voice is compared with related Chinese syntactic phenomenon,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no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re are big differences,and then the faults and their cause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re expounded.
English;Chinese;passive voice;passive sentence;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H314
A
1008-9128(2011)01-0071-04
2010-12-20
2010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10YS837),2008年上海市校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SSD08017),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级理科校级一般资助项目。
常欣(1975-),女,甘肃成县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基础心理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习得与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