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堂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 淮北 235000)
论老子是正宗儒家的“有者”
王天堂
(中共淮北市委党校,安徽 淮北 235000)
儒的本义为柔。作为一个正宗老儒,老子处处说“无”,实则是在讲“有”,所谓正话反说。老子是第一个以否定形式总结历史经验的哲学家。道是物质性的实体,其本质是生命的创造。无为而治是上古圣王“垂衣裳”之治的继承与发展,是王道政治。
老子;儒家;有者;道;无为
老子是周守藏史,是第一个以否定形式总结历史经验的哲学家。其五千言的《道德经》经几代人的流传和整理加工,深刻而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古代治国的历史经验。老子哲学的灵魂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本体论和方法论,是一种创造生命的过程。儒的本义为柔。作为一个正宗老儒,老子贵柔、守雌,清净无为,反对文明异化,主张无为而治,崇尚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胡适先生认为:“‘道家’一个名词不见于先秦古书……老子也是儒。儒的本义为柔,而《老子》书中的教义正是一种‘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柔道……老子是那正宗老儒的一个重要代表了。”[1]671这就告诉我们,在老子生活的时代,并没有道家这一学派。正如道教把老子奉为教主一样,老子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也是后人确立的。如果我们剥去改装了的或神话了的老子的外衣,根据儒的原始本义和实际生活中的老子,我们可以肯定老子是正宗老儒。作为老儒,老子的思想体现了儒者的基本特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40章》,以下只注章)老子以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为本,处处从反面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这是一种“正言若反”的逆向思维方式,是一种否定形式的表达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芒,充分体现了春秋时期辩证法的发展水平,为人们全面认识事物开辟了新思路。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第36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第45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76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多,多则惑……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章)
老子提出刚柔、强弱、正反、成缺、曲直、巧拙、躁静、寒热、雌雄等一系列充满辩证思想的概念,处处从事物的反面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看到了事物矛盾双方的对立和转化。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子认识到了新陈代谢和新事物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规律。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当然老子认识、突出事物的反面,其目的还是想能够长久地保持事物的正面状态。他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善于把握成败、强弱、福祸等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实现事物向好的一面转化。“不争”是手段,“天下莫能与之争”是目的。所以,老子是一个积极有为的“有者”,是一个最强者,只不过他采取了否定的表达方式罢了。
老子采用逆向思维方式和否定的表达形式来阐明自己“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理念。但是从语言用词上来看,老子喜欢用一、天下、大、万物、圣人、德等词语,表现了他气势磅礴、积极有为的一面。《老子》五千言,其中提到“一”有 14 次,“大”有57次,“天下”有 56次,“万物”20次,“圣人”有31次,“德”有41次。例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第78章)”这一章充分体现了作为老儒的老子其柔性的一面和积极有为的王道思想。水看似柔弱、无形,实际上它是最坚强有力的。一个能承受住屈辱和灾祸的统治者才是天下真正的君王。正话反说!这就是老子的辩证法和逆向思维。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11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40章)
这种标点断句来分析,着重突出“无”的作用。无即虚空,车轮、器皿、房子才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胡适先生说:“这个大虚空,无形、无声;整个的不可分断,却又无所不在;一切万有若没有它,便没有用处……道与无同是万物的母,可见道即是无,无即是道。”[1]45
从古代汉语语法分析,第11章的结论是并列强调“有”和“无”的作用,“无”和“有”都是有“利”“ 用”价值的,没有倾向性。其次,从常识看,车子、器皿、房子要有用途,就必须要物质材料和空间共同起作用。没有“有”或“无”,事物就不能发挥其作用。所以,“有”和“无”同样重要,只不过是老子看到了人们容易忽视的“无”。“无”不是“道”,那么“无”是么呢?“道”又是什么呢?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21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4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
由此可见:“无”的涵义有三:1.无是道的存在方式,是一种虚无的“惚恍”,无形无象,但是“无”不是绝对的空虚,其中有物质性的东西,只是人的感官有局限性,感知不到它的存在。2.“无”是一种虚空,是空间。3.“无”是一种抽象的认识。人类认识世界从有形的事物开始,产生了自然数,随着实践发展,人们有了零和负数。所以“无”是一种比“有”更高层次的认识。道有两种涵义:1.道是具有物质实体的宇宙本体论。道产生于天地万物之前,是产生万物的本原和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总规律,从存在方式上看,道无形、无象,看不见,听不见,也摸不着,虚无飘渺,是“无”;从实质内容来看,其实中间有“物”、“象”、“精”等物质性的东西,是“有”。2.道是一种物质性的气,具有阴、阳的属性,生生不息,运动不息,并且合和生“万物”。也就是说,“生”是老子天道的重要功能,天道是自然之道,是生化之道。天道是一种生命创造过程,一种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生命发展进程。跟高下、美丑一样,“无”与“有”是相对的概念,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也就没有“无”。“无”不等于“道”,“有”也不等于道,道和“有”、“无”既联系又有区别。
天之道在生万物,人之道在效法自然治理万物。所以老子大赞“王”的作用,是四大之一,具有崇高的地位。道、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与人在道的基础上达到了合一。在谈到重新理解“天人合一论”时,蒙培元先生说:“天不是上帝,也不是绝对超越的精神实体,天是自然界的总称,但是有超越的层面。其‘形而上者’即天道天德,便是超越层面;其‘形而下者’即有形天空和大地,便是物质层面。但在中国哲学中,‘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不是分离的两个世界,而是统一的一个世界。”[2]季羡林先生说:“‘天人合一’这个词儿在中国哲学史上是很重要的一个词儿,大家对它的解释很不一样。这是我的一个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我归纳东方文化的特点是天人合一。”[3]所以老子讲的天道和人道是在自然的基础上达到统一的。天道并不神秘,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运行规律。
徐复观指出:“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面推求,推求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它的人生哲学的副产物。”[4]老子究“天人之际”,是为了给其人道寻找理论根据,天道不离人道,人道效法天道。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楚简甲本)裴頠:“(老子)以无为辞,而旨在全有。”[5]王弼:“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其所不足。”(《魏志·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迄今为止,从最早版本的楚简来看,老子厌弃的是巧利和伪诈,提倡的是孝慈和道义。这也说明老子是个正宗的老儒。也就是说,表面上老子反对名教,实际上他反对的是假仁假义和没有内容只有形式的空洞的礼乐。老子反对礼乐异化,反对道德异化,反对文明异化,其目的就是坚持真正的名教。所以老子表面上讲“无”,实际上是个“有者”。他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自然、无为是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无不为是治理国家的价值取向和最高目的。老子12次提到了“无为”,这跟 “天下”(56 次),“圣人”(31次),“德”(41次)等提及的频率来比较,是比较少的了。那么老子讲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3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37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43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第63章)
对比孔子的相关言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
作为老儒和史官,老子熟知古代圣人的治理国家的事迹和理论。“无为”并不是无所事事,更不是消极隐退山林。“无为”的主体是圣人——智慧和道德的化身,只有圣人才懂得“无为”的治国之道。“无为”是要效法天道自然,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不扰民,与民休养生息。“无为”是一种统治者以退为进、清净寡欲的处事原则,其结果是天下大治,老百姓丰衣足食,淳朴自得。无为而治是一种双赢的统治方式。一方面统治者既能把国家治理好,实现长治久安,又能保持轻松的生活,不至于被政事所劳累。另一方面,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事实胜于雄辩,老子和孔子都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春秋时期,学在官府,普通老百姓是没有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另外,出于统治权术的需要,老子和孔子有愚民之嫌。
刘歆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此君人南面之术也”。[6]592老子作为老儒和“周守藏室之史”,很有机会接触上古经典史籍,通晓“三皇五帝”的治国之道。《老子》谈论治国之道,推崇“圣人”和有道“侯王”。《老子》五千言,引用或传述“圣人”的治国之道多达三十余次。从老子史官的身份,我们可以推断老子所说的圣人和侯王应该是指黄帝、尧、舜、禹等上古圣王。圣人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反对无知妄为,反对文明异化,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远古的垂拱和垂衣裳之治,主旨亦是无为而治,但是它是通过一种直观性的形象来表达。老子承其主旨,脱其具象,把它们抽象为一般的无为的概念,完全是可能的。”[7]因此,老子无为而治的治道思想同上古时代黄帝“垂拱之治”有历史渊源。
孔子也曾赞美“垂衣裳”之治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汉武帝在《汉书·董仲舒传》册问:“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之上,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6]796
由此可见,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历史传说,是老子、孔子、汉武帝和王充等人推崇的治国之道,是一种君民和乐的太平盛世。老子要求统治者以“无事取天下”,实际上就是天下太平,老百姓自得其所,统治者无为、无事,清闲安逸。从统治方式和效果来看,无为而治是垂衣裳统治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垂衣裳只是直观地描绘了统治者取得天下大治后的安逸神态,没有指出统治者所遵循的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老子总结历史经验,指出了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是道,核心是自然。天道自然,生养万物而不居功,不傲名。那么统治者若要治理好老百姓,就必须依天道行事,清净无为,而不主观妄为,胡作非为。从历史上看,尤其是西汉初年“黄老之道”盛行,统治阶级推行休养生息,清静无为的政策,取得了很大实效。
总之,作为史官的老子总结治国、治民的历史经验,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深刻而独特的见解。老子是正宗的老儒,他的哲学是政治哲学,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王道的理想之国。
[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M].中华书局,1991:666.
[2]蒙培元.中国哲学生态观论纲[J].中国哲学史,2003(1).
[3]北大论坛论文集编委会.21世纪:人文与社会[C]∥首届“北大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13.
[4]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1:287.
[5]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356.
[6]班固.汉书 [M].赵一生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592.
[7]王中江.老子治道历史探源[J].中国哲学史2002(3).
B223.1
A
2095-0683(2011)01-0081-03
2010-12-05
王天堂(1963-),男,安徽淮北人,中共淮北市委党校教师。
责任编校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