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的传播功能与大学文化建设

2011-08-15 00:52王爱萍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校报大学学校

王爱萍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陕西 西安 710068)

文化通常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方式。每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都有自己的主流文化,并且这种主流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大学文化,是指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术传统、文化精神和基本理念,反映了历届师生员工对大学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是凝聚大学师生力量的精神纽带,是一定时期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同时也是学校各种教育教学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来说,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推动和谐校园建设,应从整体上把握好这些方面的具体内涵和内在联系,培育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科学把握各文化要素之间的联系,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大学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心成立大会上指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大学传统、大学精神,实际上是大学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所谓校风,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传统、精神、校训的文化自觉和习惯。……总之,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展现,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校报的舆论引导作用不可小视。

高校校报是学校党委的机关报,是高校党委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是高校党政领导联系全校师生的纽带,是最大的校园生活信息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校报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加强对改革开放的宣传,引导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大力组织科教报道,宣传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推动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强高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宣传安定团结,维护高校的稳定;大力宣传党对高校的领导,促进高校党的建设;以学校各个方面的成果展示,凝练大学文化的精髓。

一、发挥校报的新闻传播功能,及时宣传大学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的创建,一方面得益于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教职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上,另一方面,大学文化的建设也需要通过便利的媒体进行传播。随着高等院校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新闻媒体也越来越多的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作用。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要求高校以多种媒体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渗透。高校校报是高校校园内占据主导地位的媒体。高校校报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承担着沟通学校和社会、教师和学生、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之间信息的重要任务,在教职工的工作和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内主要的新闻媒体,校报除具有报纸的一般功能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即它贴近教育,贴近校园生活;与社会媒体比较,更容易引起师生员工的关注;与高校内的其他宣传渠道相比能更迅速、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达校党委和校领导的中心工作意图与部署,潜移默化地展示大学文化的精神实质;她既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又是沟通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又是教学、科研、管理等全方位传播信息的载体,从而为师生员工喜闻乐见。

校报作为校园重要的思想舆论宣传工具,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宣传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大学生通过校报了解校园内和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较之其他媒体,校报传递信息迅速、快捷、贴近大学生,是一种很好的媒体形式。校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大学文化精神、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创建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在积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环境建设方面,在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大力建设和谐文化方面,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和发展氛围方面发挥作用。校报对校园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反映,要着眼于高等教育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这个工作大局,着眼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和主流意识,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于校风、校训精神的传播和弘扬,服务于大学文化的建设。

对在校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接受或相信一种观点、一种思想、一种理论,必须要有确凿的事实。传播事实这种特殊的手段,使校报的思想政治工作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校报以传播事实为主,就是说理的文章也是建立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校报注重的是让事实说话,报道的是真人真事,容易使读者接受,其传播效益十分明显。高校校报的内容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只要是学校内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情,都是校报报道的内容。它能及时报道校园内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和对事实的评论,直接反映和干预生活,对师生员工的思想、言论、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它能不断满足师生员工对新闻信息多方面的需求。因而它也必然成为宣传大学文化建设首选模式。

二、用丰富的内容和活泼的形式,全面展示大学文化建设

高校校报承担着双重的任务:首先要宣传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政策,反映高校师生意见、建议、要求和呼声,发挥高校党政“喉舌”和师生“益友”的作用;其次是进行教育科研信息的传递和转换,发挥阵地作用。可读性是当今新闻改革的一个目的。办报纸就如同做菜,大家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做出来的味道却大有不同。所以这是很值得思考的地方。提高高校校报的文化品位,做文化大餐,不做文化快餐。要拿出好的新闻策划,必须要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做深度报道,同时克服贪大求全,切忌“米不够,水来凑”的思想。大学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前导,所以高校校报还应该承担构建大学校园文化,重建新时期大学精神,引领当今前沿的社会文化的任务。关键点是要用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新颖的办报理念,传递校园信息,解读大学精神,传播大学文化。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了解信息,掌握学校改革与发展动态、感受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形式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需求。因此,高校校报应当充分研究读者的需求,增强“三贴近”,结合自身特色和学校特点进行栏目和内容的设计,办出水平,让校报成为师生喜爱的信息源。应将新闻触角深入到教学科研的第一线,以通讯、专题、言论、文学作品等形式展现学校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弘扬优良传统,成为大学文化的积淀者。

同时,在宣传报道的策划和具体的组稿工作中,要注重抓重大决策、抓中心工作、抓重大题材的报道,在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确保报道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并以此作为提高报纸生命力和宣传报道质量的根本。要深入教学生活第一线,在师生中、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在学风建设工作中发现典型并进行精心的策划,选准生动的事例准确地进行典型报道。要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以形式的多样化来发掘、实现宣传报道内涵的深度和广度,用多角度、多视点的宣传报道来加深广大师生对学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在共同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大学文化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大学文化的坚守着和实践者。

三、加强校报编采队伍建设,积极投入大学文化建设

作为高校校报的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党性原则,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应该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指导。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内部的报纸,新闻本身不带有政治性,但从总体的新闻宣传来讲,不可能脱离政治。所以高校校报编辑必须把教育方针政策准确生动地体现到新闻稿件和版面编排当中。高校校报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对读者负责,也要对作者负责。对待工作要兢兢业业,不图虚名,实事求是。新闻要真实、准确,敢于说真话。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是做好校报工作的关键。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新闻工作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通过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并为其提供研究和探索新闻传播规律的机会。同时,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好一支精干而高效的通讯员队伍,这也是校报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校报从业人员应当树立强烈的“育人”意识和责任心,从思想、业务等方面加强对学生通讯员队伍的培养,使高校校报成为大学生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平台,还可以培养出如同新闻专业、甚至比新闻专业学生有着更宽泛知识结构的各类新闻工作者。这支有力的编采队伍,不仅及时地、多方位地宣传着大学文化建设,而且他们的采访报道、观察视角、留心热点,也使他们对大学文化的精神有更深的感受,对大学文化的建设有更直接的接触,对大学文化的理念有更好的理解,自然也成为了大学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总之,高校校报不仅是学校工作的展示台,更是一所高校历史和文明的记载者与传承者,我们应深刻认识高校校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运用校报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媒体的引导与教育功能,营造环境、贴近生活、创新形式,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局面,构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强势宣传体系,为学校的“文化育人”起到积极的作用。

[1]钟晖.充分发挥高校校报功能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7).

[2]丁义浩.高校校报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OL].http://neunews.neu.edu.cn:8080/weekly/html/2005-12/13326.htm.

[3]冯云珠.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OL].

[4]白正春,王爱萍.校园媒体与校园文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校报大学学校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融媒体背景下大学校报生存浅议
近代《私立岭南大学校报》足球报道内容剖析
学校推介
新形势下高校校报舆论引导困境及解决策略初探
网络时代高校校报面临的竞争危机和发展对策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