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在省属医学院开展的体会与思考

2011-08-15 00:46:07贺细菊彭兴春余明华王配军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1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医学院校双语

贺细菊 彭兴春 余明华 王配军

(湖北医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十堰442000)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与其他国家各种交流越来越多,医学界也与国际医学教育与技术联系日益紧密,英语作为国际主要通用的语言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显凸出。医学是一门在世界范围内交流和应用非常广泛的科学,而反映世界医学领域前沿的超过80%期刊、杂志和书籍采用英语出版,各种医学国际会议均使用英语交流。高等医科院校培养的现代医务工作者将面临参阅大量英语期刊以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甚至要处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患者等诸多挑战。这就给现代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重视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并且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人体解剖学作为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由人体解剖学及相关或者派生的英语专业词汇占医学词汇的七成以上,掌握和熟悉解剖学词汇将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医学英语打下坚实基础。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本校解剖学教研室自2004年开始尝试在五年制本科生中开展系统解剖学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受到学生的欢迎,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本校近6年来开展系统解剖学双语教学实践和成果谈谈个人教学体会。

1 双语教学必须与本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以双语教学为目标的医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的医学院校中推行,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求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双语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我国各高校由于校情与条件的差异,在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双语教学实施方面都不尽相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国内的一些医学院校引入解剖学纯英语教学,主要是针对七年制以上的学生。如协和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主要对八年制医疗系、华西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则针对七年制医疗系学生采用英语原版教科书授课开展双语教学;而大部分部属医学院校(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都在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采用不同的教材推行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另有部分省属医学院校在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也开展了双语教学。

初国良[1]等认为“双语教学是将学生的外语或第二语言通过教学和环境,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使之能代替或接近母语的表达能力”,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的主干课程,是学生学习医学的基础,医学中的常用词汇有2000多个来自系统解剖学,对刚进校的学生而言,由于解剖学名词多[2]、描述多、形态复杂,在理解和记忆中文名词也有困难的情况下实行双语教学压力很大。因此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大部分人体结构的中、英文名词,为后续医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可称为双语教学的初级阶段。

就本校而言,五年制临床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多,在大一下学期开展系统解剖双语教学,大量陌生的解剖学专业知识借助英语形式输人,其中还包含诸多繁冗复杂的解剖学专业英语词汇,这些陌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词汇远远超过了大部分学生现有的英语能力。本人认为解剖学双语教学要与本校实际和学生具体情况相结合,切忌盲目跟风。部属医学院校多为科研型院校,招收的多为七年制或八年制学生,英语基础也较好。而包括本校在内的多数省属医学院校多以教学型为主,招收的学生以五年制本科为主,学生英语基础及自学能力远不及部属医学院校。基于这个事实,本人认为解剖学双语教学必须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双语教学方案,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双语教学模式和教材,不能好高骛远的追求和模仿部属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照搬他们的教材,否则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2 双语教学必须提高教师素质

双语教学的核心是引入国外先进的学科思想、新颖的课程内容、教材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3]。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与学生的素质有关,也与进行双语授课教师的素质有关。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是课堂的主导,授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口语表达能力(普通话和英语)也不容忽视。如果口语表达能力欠佳,即使其专业知识非常丰富,学生也无法在课堂上学到其应学的知识。学生认为,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4]。因此,双语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语教学不能是英文专业单词的简单讲解,而是中英文的融合,双语教学效果的保证之一是教师。

目前我校参与解剖学双语教学的除一位留学归国的博士外,还有几位是国内知名院校毕业的青年博士和硕士,部分教师目前讲英语还不能作到脱口而出,尤其人体解剖学的英语名词大部分来源于拉丁语,讲授起来远较公共英语困难,故双语教学不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教师要付出比中文教学多许多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本校加大投入力度,邀请其他院校的名师到本校来示范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集中开展专业英语的学习培训、派年轻骨干教师到国内高校进修、购买原版英文教材、对双语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进行奖励等措施刺激大家的积极性。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我校所有教师的双语教学每学期在课前都要进行试预讲、广泛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反复修改PPT,并进行录音,经过一系列举措,不断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经过6年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满意度和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很显著。

3 双语教学必须选择适宜教材及内容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用合适的教材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合适的双语教材选用,是顺利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就本校而言,本人认为双语教学的教材应采取中英文混编的双语教材为好,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合适的中英文混编双语教材。目前我们选择的是两本教材,一本是人卫出版柏树令主编的《系统解剖学》;另一本是由吉林科学出版社出版、方秀斌、胡海涛主编的《HUMAN ANA TOM Y》。当时选择这两本教材的原因基于其价格不高,且内容编排和现用中文教材完全一致,其解剖知识深度及英语知识难度都比较符合目前双语教学的需要。

由于系统解剖学名词多,描述多和形态复杂,在有限时间内,用中文来理解和记忆中文名词都有困难的情况下,接受双语教学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学生若无法按时完成阅读量,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再者目前我校学生的周学时平均已达40学时左右,学生使用中文版材料上完课后,复习和预习都来不及,看外文教材则更难。这样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故选择一本合适的国内中英文混编双语教材势在必行。这样既可以节约预习复习的时间,又可以减轻双语教学的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人认为双语教学应该结合内容难易程度,可以根据内容间断开展,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掌握双语知识。我校2004年开展系解双语教学时,内容局限在绪论至运动系统,但经调查发现,运动系统部特别是四肢骨和四肢肌专业词汇太多,双语学习有一定困难。经研究调整为:“绪论”重点用英语讲解解剖学的方位术语及解剖学姿势,使用英语的比例降低至40%左右;“运动系统”重点要求学生识记专业词汇的中英文表达,教师使用英语的比例只需30%左右;“内脏学、脉管学和感觉器官”这些章节内容相对简单,英语使用比例可超过50%,其中脉管学因为讲解血管的分支走行较多,英语表达相似点较多,因此英语比例可达60%以上;对于不易掌握的“神经系统”我们单纯进行中文教学。

另外,本人认为双语教学应该在全校多个科室开展,科室之间进行双语合作、沟通及交流,同时贯穿基础与临床。这样也可以有效的整合资源,反复强化,以免造成课没上完,所学专业英语已忘完的尴尬局面。在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之间进行双语教学方面的沟通和合作。另外开展解剖学双语教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均应体现。还要积极整合资源,包括局域网,精品课程网,多方位立体的双语教学,使本课程的教学走出课堂[5],把系统解剖学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本延伸到网络。

双语教学对教、学双方均是一种新的尝试,无论采用何种双语教学模式,均要结合学校和课程的实际情况,必须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难易程度相当的教材,努力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建立多方位立体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后续医学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的深造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1] 初国良,汪华侨,彭映基,等.推进解剖学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J].解剖学研究,2002,24(4):313-314.

[2] 张本斯.系统解剖学双语教学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06,5 (8):82-84.

[3] 黄镇,金国华,徐慧君.解剖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3,11(4):62-64.

[4] 邢雪松,吕威力.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的调查分析和实践体会[J].解剖学杂志,2008,31(5):664.

[5] 李敏,张露青,丁炯,等.人体解剖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302-304.

猜你喜欢
解剖学医学院校双语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