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试错
——为小学生理想教育另辟蹊径

2011-08-15 00:54王俊颖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理想个体流程

王俊颖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理想试错
——为小学生理想教育另辟蹊径

王俊颖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理想是个体奋斗的动力与最高追求。以往对理想的教育往往停留在认识论的层面,个体缺乏对其理想的体悟与行动。理想试错是理想教育的新途径,它的实施要经过理想初选、践行理想、理想鉴别以及理想的重新树立这一弹性且循环的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往理想教育的误区。

个人理想;理想教育;理想试错

理想,不仅是我们认知的对象,同样是我们体悟、“归化”的对象,更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对象。理想的存在需要行动来加以验证。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在日常的理想的教育中已经能够体验到理想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往往没有对理想有一定的行动,他们对未来的认识还处于模糊的阶段,对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其进行指导,让小学生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拨开云雾了解世界,快乐地成长。

一、理想的重新解读与以往理想教育的误区

理想(ideal)一词源于希腊文idea,原意为“表现”、“观念”。理想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对于未来奋斗目标的观念预见和构想[1]。根据对这一概念表述的研习,笔者发现,所谓预见与构想,当然首先要停留在对理想的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进而有一定的追寻理想的行动。如果当观念与构想具体到个体身上,就会难于把握,或者变得无拘无束走入幻想的误区,或者没有深度的对自身的体认而出现理想的错位,无法正确指导个体行为且不利于个体成长与发展。

当然也有人认为,只要有理想并且这个理想够强烈,不管他是怎样的,个体都会充分发挥能动性,通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最后获得成功。这种观点似乎与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通过许多学者、机构的调查结果却不禁让大众对新一代担忧。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回答“你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是怎么看的”时,10%的选择“没想过”,47%的同学表示“想过,但是没想清楚”[2]。我们从这一项调查中能够看出我们的大学生有一半以上对未来没有一个确定的清晰的理想,目标不明确前提下的努力势必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对此,笔者尝试分析了以往的理想教育容易陷入的误区:

1.根基过浅:理想的代树立

根据已有文献以及多方面分析,理想的代树立是理想教育最大的误区之一。所谓代树立,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特别是家长根据自己的爱好、偏向、期盼等个人主观因素对理想的召唤,而不顾一切地垄断孩子的理想。孩子的理想到底是谁的理想?他们除了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是什么,还将孩子认为是自己的生命的延续、梦想的延续。这样的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孩子自己的主观意愿,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理想被控制,成长被束缚,缺乏独立性,丧失自我,没有快乐。由此而树立的理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变成了父母理想的延伸,而对于学生个体来讲如此“来历不明”的理想不能唤起他们的斗志与激情。

2.过剩与贫瘠:理想树立中的敷衍了事

理想教育还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理想树立过程中个体经常敷衍了事。以往的理想教育主要是贯穿在作文课或者综合实践课程当中。大多数人对于《我的理想》这样的一篇命题作文还隐约有印象,而这样的作文在当前的作文课中魅力不减,且历久弥新,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作文都会与“理想”这一神圣的字眼分不开。许多作文中我们都能看到特别美好的理想,他们为自己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未来。学生们在这样的理想面前就像是一个朝圣者,理想变成了那尊令人顶礼膜拜的雕塑。那么这样的理想到底在他们的成长中起到多大的作用?这样的理想是否要经历幻灭的厄运?

从表面上看,这些理想是学生们对职业的向往与憧憬,将它内化成为自我的理想并没有不妥之处,但是令人担忧的并不是这个内化的结果,而是这种结果的持续,也就是说时间久了学生是否能够将理想真正转化成行动。理想表述太抽象神圣,而为理想的行动却贫瘠散漫。

3.成长的酸雨:理想的偏常态发展

马克思在讲到青年的理想时曾明确指出:“为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善”[3]。这句话指出了“人是社会的人”,也同样指出了个体理想的社会责任。但是当前的学生在选择自己的理想时往往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崇尚金钱、名利等不符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追求,这样的追求会逐渐侵蚀学生的思想,逐渐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产生一些金钱至上的行为,对其成长非常不利。

二、理想试错及其实施流程

1.对理想试错的阐释

理想试错旨在于在错误中寻找出路,在行动中体验生活。

理想试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的理想,并且采取能力范围之内的行动,尝试那个或对或错的理想。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体验生活、感悟社会,促进个体健全人格与自我教育。

理想试错是理想教育的积极、动态的过程或途径,它将理想教育推进到行动层面,促使个体在流程中触碰理想、感受理想从而对理想具有一定的理解与感知,进而根据自身的情况树立切身的理想。这样树立的理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主动性,使理想稳定、不游离,使它从内在暗示变成了主动地自我督促。而且,由于理想试错是一个可循环的过程,这样树立的理想也不会成为个体成长的桎梏。理想试错是理想教育多元需求的统一,使个体在客观中审视理想。理想试错这一实施流程,不仅使理想不再遥不可及,而且让学生时刻能够体会到他们为理想奋斗的兴奋、激动、挫折及满足。

2.理想试错的实施流程

(1)理想的初选理想的选择是个体理想的具象投射,同时也是个体对人生的价值追求。理想的初选则为这个投射寻找一个待试的支点。理想的初选是整个“试错”流程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基础的环节。这个初定的理想不需要太过严谨或者正确,它只是一次还看不到未来的行动的起点,也就是说这个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为他们接下来的努力选择一个可以行动的目标,如果在具体的为理想而行动的过程中发现理想的不合适,就还可以将其调整甚至是调换。对于理想试错的整个流程来说,理想的初选只是整个行动的选题环节。因此在这里它更加追求个体的自身理想偏好与冲动,它旨在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初对理想的冲动选择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

首先,通过个体自然选择的方法进行。有一些学生由于独立性较强或者个人经历比较多,能够促使一些学生在许多方面具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当然对于个体的理想也不例外。这样的学生本身就有理想的需要,“需要是理想心理的基础和根据。”[4]

其次,利用自我剖析和头脑风暴帮助选择。除了能够轻松进行自我选择理想的学生之外,还有很多是不能自我顺利选择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相关的指导。本文主要提供了两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一个是自我解析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于自己的个性、气质、情商进行自我剖析,通过对自我的了解,从而能够从中发现职业或领域的趋向[5]。另外一个就是头脑风暴法,这个是对现有的职业或领域进行汇总、剖析的方法。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将所有的职业、领域进行汇总、归类、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简要的讲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个或感性或理性的认识,从而根据自己对这些的认识进而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最后,如果将两个方法结合使用势必会更科学些,但是可能在具体的操作上会更加困难。

第三,对于自己无法选择理想的学生,教师或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对个体的了解对其进行个别引导。当然这个并非是简单的理想代选,只是建立在帮助的基础上的理想疏导。

此外,由于在理想的初选过程中许多都是个体的自己独立选择,因此这一过程中势必会出现先前讲过的理想建立的误区。对于一些误区,教师进行说教是必要的

(2)践行理想践行理想让学生在挫折、快乐中充实并成长。践行理想这一环节是学生碰壁并且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环节。践行理想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个体在理想初选之后为自己的理想而采取的行动。当然,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为了理想而行动似乎更加像是书面语,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在寻找其他可行的路径。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关于个人理想的资料,比如该领域的人、团体等。这一过程是让学生深入透彻地了解自己的理想,使那个目标更加具体更加亲切。其次,将理想细化成目标。学生将自己的理想制作成一个精美的蓝图,几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再细化,直到每一周每一天的目标,这样理想除了可以神圣也可以清晰得触手可及。最后就是实施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过程。但是在这一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定期组织检验他们的完成情况。

(3)理想鉴别理想鉴别这一环节既贯穿在第二个环节中,又有它自己独立的审视理想的空间。个体在为理想而行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审视选定的理想是否适合。当然,这种审视可能是无意中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他们在行动中能够自然而然感觉到该理想是否适合自己。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可以鉴别理想的时空,让这一环节更加客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在第二个环节的努力全部呈现出来,进行自我评价、同学间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在评价比较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以及实施过程。也可以写出总结报告,然后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理想的科学性。当然,对于那些不适合自己的理想,教师更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它不科学的原因,并且辨别其他努力程度等无关因素的影响。

(4)理想重新选择这一环节与理想的初选算是相互重叠且意义相近的。理想的重新选择并不是理想试错整个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但可能是下一次循环的第一个环节。由于整个的理想试错流程是在尝试错误并可循环的过程,因此一旦学生发现他们在第一个环节所选择的理想实践起来非常不适合自身,或者有无法克服的困难,那么就需要进入这一环节重新选择,但是如果学生发现他原定的理想还能够顺利继续下去,那么这一环节就可以省略。

[1]叶泽雄.社会理想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

[2]龚明俊.就业迷茫折射理想教育缺位[J].心理与健康,2006 (12):4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6.

[4]张清明.理想教育与理想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8.

[5]孙国瑞.德育科学方法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30.

【责任编辑鲁茗】

Ideal Trial and Error——To Open a New Path for Pupil Ideal Education

WANG Jun-y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Ideal is the power and the highest individual pursuit.In the past,education of ideal often stays in the epistemological level and the individual lacks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 ideals and actions.The ideal trial and error is a new path of education and itmay go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maries,the ideal operation,the ideal identification and the ideal re-establishment that is flexible and circular process to avoid past errors.

personal ideal;ideal education;ideal trial and error

G 621

A

1008-3863(2011)01-0092-03

2010-08-06

王俊颖(1985-),女,辽宁朝阳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理想个体流程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