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2011-08-15 00:47覃爱民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贺州瑶族民间

覃爱民

(贺州学院 艺术系,广西 贺州 542899)

广西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现状分析

覃爱民

(贺州学院 艺术系,广西 贺州 542899)

贺州民间音乐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于提升到较高学术的层面上来。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掘民间音乐,研究贺州民间音乐本体及其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依托贺州民俗旅游,加快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开创贺州民间音乐保护的新局面;同时,发挥高校的传承优势,确保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后继有人。以音乐学、语言学、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探讨多元文化音乐的实施及其对贺州民间音乐传承、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的贺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居住着汉、壮、瑶三个主要民族,还有苗、侗、回、满等10多个少数民族[1]1,贺州文化具有丰富历史底蕴,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具有生命力的部分[2]3。贺州民间音乐拥有多种多样的不同体裁:民歌、民间舞蹈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又拥有丰富的形式和曲目。至2005年止,贺州民间音乐研究处于对原始音乐材料的收集,而且参与此项工作的多为县乡一级的文化馆(站)人员。2005年以来,贺州学院艺术系少数教师研究了贺州民间的音乐、舞蹈,从研究成果看,迄今仅对少部分贺州民间音乐做了基础性的挖掘与研究。

一、研究成果

(一)1979-198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

1979年,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乐家协会发起了全国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的编纂工作(以上“四大音乐集成”已于2004年底完成),贺州民间音乐第一次得以较全面收集整理,当时的梧州地区民间歌曲集成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各县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先后进行了多次规模较大的民歌采录和整理工作。在广大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于1980年12月编印了《梧州地区民歌集》,收录了精选的254首各类民歌品种入册。其中174首被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1985年10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领导小组根据集成文献价值的新要求,作了新的补充规定,梧州地区民歌从原来的174首精简为90多首,并作了一些新的补充。在各县文化局、文化馆和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现已编辑成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文件精神,贺州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普查工作。目前,贺州市各县区已完成了对本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按照普查规范对民间音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现各县区已对普查资料进行了归档整理,并采用现代声像手段,对部份民间音乐进行现场采录。有一批民间音乐已分别被公布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贺州市民间音乐《瑶族蝴蝶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客家山歌剧》(2008年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瑶族门歌》、《平地瑶溜喉歌》《、浮山歌节》、《盘王大歌》,传统曲艺《客家竹板歌》等2010年获自治区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八步八音》2010年获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贺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钟山董家垌山歌》。贺州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昭平富罗瑶歌对唱(县级);昭平富裕木偶戏(县级);八步区民间音乐24项:本地连山调、客家鸡歌,八步区传统戏曲6项:客家山歌剧、桂剧、彩调剧等(县级),八步区传统曲艺3项:客家竹板歌等(县级);钟山民间音乐《佛教音乐》等项目1个(县级)。

(三)收录贺州民间音乐的书籍及音像资料

《盘王大歌》,代琳、赵恕心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5);《桂东客家人》,李辉、苏斌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广西客家山歌研究》,严永通、凌火金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10);《故乡水清清》,曾龙城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客家乡土音乐(DVD):《贺州春色赋》(广西贺州市文化局监制);《一方水土》(广西文化音像出版社)。1964年富川瑶族民间女歌手唐代珍、唐玉翠出席全区民间文艺会演,并演唱《瑶族蝴蝶歌》。1982年富川瑶族民间女歌手欧一姣、李满凤参加全国少数民族多声部座谈会,演唱《瑶族蝴蝶歌》,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瑶族蝴蝶歌》的旋律被改编为“双簧管二重奏”,曾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定时播音的乐曲之一。

(四)贺州民间音乐学术研究成果

《平地瑶的民间音乐、舞蹈文化探究 ——以广西贺州富川平地瑶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4期);《瑶族<蝴蝶歌>与<留西啦咧>源流、功能及音律特色初探》(《时代文学》2009年第8期);《从广西客家音乐看民族民间文化的融合》(《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客家歌曲<月光光>解读》(《电影评介》2009年第12期);《传承中的思考

——以 <蝴蝶歌 >为例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论瑶族<蝴蝶歌>的保护与传承》(《歌海》2008年第1期);《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瑶族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4期);《广西富川瑶族民歌<蝴蝶歌

>、<喇格哩>的保护现状》(《歌海》2010年第2期);《广西贺州瑶族民歌<蝴蝶歌>、<喇格哩>的艺术特征分析》(《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贺州瑶族民歌的艺术特征》(《歌海》2010年3期);《浅析广西贺州瑶族民歌《喇格哩》的审美特征》(贺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论广西贺州地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艺术百家》2009年第6期);《瑶族音乐<蝴蝶歌>》(《歌海》2005年第5期);《美学语境下的乡土音乐审美价值探微一一以贺州市乡土音乐为例》(《电影评介》2007)。

二、现状分析

(一)民间音乐文化陷入窘境

贺州民间音乐资源极为丰富,呈现出贺州民间音乐多元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通讯设备的完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音乐也发生了变化;工业化的进程,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以往农牧业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生态。目前,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兴起,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使原来农牧业音乐文化生态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体现历史悠久的农牧业文明的传统文化形态正在迅速地蜕化、演变。与此同时,贺州人民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伦理、情感、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审美趣味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并影响了贺州民间传统音乐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贺州民间音乐演唱、演奏技艺濒临失传,贺州民间音乐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革。一些传统的民俗民间节日日益淡化。贺州民间音乐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传统节日逐步由现代节日代替,贺州民间音乐的民族礼俗文化空间日益减少。贺州民间音乐的民间艺术发展窘境重重,一些很好的民间演唱歌手、演奏乐手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演唱、演奏舞台,有的相继谢世,使得有的优秀演唱演奏技巧难以得到传承,而年轻的歌手乐手在演唱演奏技艺上能独树一帜,享有一定威望的很少。贺州民间音乐演唱、演奏后继无人,随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观念改变,对古老而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越来越淡漠。一些青年人外出打工,参加演唱的活动也越来越少,贺州民间音乐的发展,举步维艰,濒危状况难以改变。贺州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因此,发掘、抢救、保护以及研究贺州民间音乐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探讨贺州民间音乐的发展与多元文化音乐的关系就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多种渠道传承民间音乐、发扬光大民族精神。2010年贺州市成立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中心。

(二)贺州民间音乐研究,还有待于提升到较高学术的层面上来

一方面,应进一步发掘民间音乐,研究贺州民间音乐本体及其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依托贺州民俗旅游,加快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开创贺州民间音乐保护的新局面;同时,发挥高校的传承优势,确保贺州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后继有人。以音乐学、语言学、音乐教育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探讨多元文化音乐的实施及其对贺州民间音乐传承、开发和利用的意义。重点发掘、研究适合贺州民俗旅游的民间音乐;找到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途径。通过发掘研究贺州民间音乐,为贺州进一步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围绕培育旅游文化产业,将民间歌舞搬上舞台并录制音像制品,以便给民间音乐注入新的生命力。总之,大力开展特色旅游业,将使贺州民间音乐文化优势与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共赢发展。

(三)政府重视民间文化

201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成长,繁荣文化市场;鼓励文化创新,生产更多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等,充分显示了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价值,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3]257-258。

三、结 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族文化研究,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为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弘扬各民族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地保障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从而推动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保护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韦祖庆,杨保雄:贺州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肖常纬.中国民间音乐概述[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范恒山,章远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Situation about the Folk Music of Hezhou in Guangxi

QIN Ai-min
(Art Department of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In future research,folk music of Hezhou should remains to be promoted to higher academic level.On the one hand,w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folk music,and research the natur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about the folk music of Hezhou;on the other hand,using the folk travel,we should speed up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and set up the new situation on protection of folk music in Hezhou.At the same time,Universities must use its advantages in inheritance culture,and ensure that cultural studies will be carried forward to the music to learn by this.Form musicology,linguistics,or the music education,and so on,for the related theory and methods on the subject of comprehensive study to explore the cult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sic and Hezhou folk music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meaning.

Hezhou;Folk music;cultural studies

J607

A

1673-8861(2011)04-0072-03

2011-06-02

覃爱民(1968-)女,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艺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研究。

2010年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KF2010027)。

猜你喜欢
贺州瑶族民间
瑶族织锦
游贺州紫云洞
印象贺州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吾城·吾乡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