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的里程碑——论魏华龄巨著《桂林抗战文化史》的历史地位

2011-08-15 00:47黄绍清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文化城桂林抗战

黄绍清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高耸的里程碑
——论魏华龄巨著《桂林抗战文化史》的历史地位

黄绍清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1)

魏华龄先生以92岁的高龄撰写了54万字的史学力著《桂林抗战文化史》,已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此书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观察,公允的评价,科学的论证,全方位、多侧面、全景式地描述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产生、形成、发展、盛况的光辉历程,填补了桂林抗战文化“无史”的空白,在桂林抗战文化史册上树起了一座高耸的里程碑,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确立了它坚实的历史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现实意义。

《桂林抗战文化史》;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历史地位

从《桂林文化城史话》(1987)到《桂林抗战文化史》(2011),历经20余年,魏华龄先生潜心研究,矢志不渝,孜孜不倦,笔耕不辍,捧出一本比一本厚重的巨著,为抢救桂林抗战文化,为继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特别是这部54万字的《桂林抗战文化史》,是魏先生以92岁高龄的年迈之躯完成的史书,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桂林抗战文化的光辉历史,堪称为史学力著。

一、囊括详尽资料,述史如数家珍

魏老是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领头人和坚持者。他又是桂林抗战文化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对桂林抗战文化的状况了如指掌,耳熟能详。动起笔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在这部著作中反映出他收集占有非常详尽、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著述史学的重要依据和基础。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广泛收集,占有几乎所有的桂林抗战文化资料,建立了一座桂林抗战文化资料的宝贵“金库”。打开这个“金库”,横向资料特别耀眼,可谓琳琅满目,灼灼生辉。在《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成立前的文化概况》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个“第一”的抗战文化事象:广西师专校长杨东莼组成的第一支进步教师队伍,发表的第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光辉的论文《理论和实际》;欧阳予倩到桂林后第一件事是排演桂剧《梁红玉》,连演28场,场场满座;在桂林,也是在广西传播新文学理论的第一人左翼作家沈起予;在桂林,也是在广西青年画家出版的第一本画册《钟惠若木刻画集》;在桂林举办第一次个人摄影展览《沙飞个人摄影展》,他第一个用摄影表现了国防的主题,“是以摄影记者身份参加敌后抗战的第一人也是八路军第一位专业摄影工作者”。等等。这些文化活动事象,是桂林抗战文化的先声,开导了如火如荼的桂林抗战文化的先河。这类史料的挖掘和取舍,“事信而不诞”(刘勰语),弥足珍贵。

占有资料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①”。魏华龄先生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仔细扫描桂林抗战文化的“各种形式”,并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桂林抗战文化史的“现实运动”,就在他的笔端行云流水般生动地“叙述出来”了。从“文化城的社会科学”到“文化城的出版事业”和新闻事业;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的成立到文化城异常活跃的文化活动,从国防艺术社的组建到广西省立艺术馆的成立、组织和桂剧改革,都有具体的数据、情景、人物、事件等资料,使其史著显得内容充实,真实可信,著者特别对抗战戏剧予以大笔泼墨,认定“桂林文化城兴起的一个突出标志‘是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还统计出当时桂林有话剧团队76个,戏剧团队14个,戏院(电影院)15家,还有众多剧种的竞相上演,如话剧、桂剧、平剧(京剧)、湘剧、粤剧、歌剧、舞剧、活报剧、傀儡(木偶)戏等等,应有尽有,使桂林抗战文化出现了百花齐放,空前繁荣的景象,而后随着广西省立艺术馆新址的落成,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戏剧展览 ——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来自西南五省的戏剧工作者895人,团队33个,演出剧目79个,演出170场,观众10万人,从1944年2月15日开幕至5月19日晚闭幕,历时3个多月;大会主任委员欧阳予倩在作剧展会总结时特别指出:“为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反对一切分裂行为和取消戏剧为抗战服务的行动。”著者注重史实的考证,注重对事件、人物、历史过程的分析论证,用扎实确凿的史料,揭示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丰富内涵,这就把桂林抗战文化运动推上了新的高潮。

只有根据实在充分的史料才能把历史的本来面貌描述清晰,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魏老严格按照这一基本原则撰著这部史书的。在这里,可用两个典型史料来作佐证。一个是关于广西建设研究会的成立及其活动;另一个是文化城的文学活动。

文学活动是桂林抗战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基于这种深刻认识,魏老也用较大的篇幅来进行论述,也特别注意运用原始史料来说明问题,这里仅用《文学创作》《发刊词》中的几句话就可以窥见其办刊的方针。这几句话说:“我们战斗,为的是开辟一个更光明的天地。中国和其他弱小民族或民主国家现在都联合起来了。高举正义的旗帜,参加这个创造新历史的伟大战斗,我们对于这战斗有坚贞的信念!纳粹强盗与日本军阀必倒,被压迫的民族和民主国家必胜!我们以无限高度的热情,憧憬着未来的新世界和新文明!……我们想借着这个小小刊物,邀约全国作家,替这个伟大的战斗时代留下光辉的一页。”抗战时期在桂林出版的唯一杂文月刊《野草》也在《复刊私语》中申明了自己的主旨是“运用杂文的形式”,“推动抗战和民主”,从而显示出其鲜明的战斗性。还有文化城的音乐活动、美术活动、教育与科学事业、少年儿童工作等等,都说之有据,言之成理,全依赖于原始史料的挖掘、发现和科学的运用。这正如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给青年的一封信》中所说:“无论鸟的羽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借空气,鸟永远不能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你们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②事实即资料,巴甫洛夫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资料的重要性。魏老的这部史学巨著正是凭借着翔实的“事实”撰写出来的,它的科学的论断正是凭借着科学的“空气”腾飞起来的。

二、站在历史高度,进行科学论述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已经66年了。回首往事,它已经变成了历史;虽然岁月不算漫长,但毕竟是“历史”了。因此,对这段“独特”的历史进行研究,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严肃、认真、客观、全面地鸟瞰它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才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公允的评价。魏先生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这段“独特”的历史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系统而全面的考察,就自然得出切合科学的认识和公允的结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历史是一门极其严肃的科学,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是佐证它的科学性的主要依据,其要旨已在前面论述,这里要深入探讨的是魏老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论述,从而显示出他独到的新颖见解和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魏老忠于历史,忠于事实,从历史的高度俯视桂林抗战文化空前繁荣的景象,在论述桂林文化城形成的六个原因时,特别强调“是抗日战争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断定“没有抗战这样的特定条件,桂林决不可能形成此规模的文化城的。”论从史出,观点从事实中来。这种科学的结论是著者分析了当时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和出版社、书店、印刷厂迁来桂林的事实以后得出来的。接着著者又用“由于桂林的特殊地位”可进可退这个原因,深入地论述“许多进步人士文化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都不去重庆而愿意来桂林”的新颖观点;还进一步用著名出版家胡愈之的说话深化自己的观点:“到桂林比到重庆还‘自由’些”,“广西地方上政治空气还比较好些,出版、宣传都可以适当进行,所以桂林就成为国民党大后方的抗日文化中心”。在论述“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特征”和“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等问题时,也运用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照纷纭坛复杂的抗战文化事象和文化史实,深刻阐明桂林这个国统区的文化“特区”之所以能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的缘由,很是真实可信。

在论述到《桂林抗战文化的内涵》、《桂林抗战文化与延安抗战文化的内在联系》和《桂林抗战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较为理性的章节时,著者也紧紧地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列举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有关论著,描述了许多动人的事例,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为支柱,准确而清晰地勾勒出历史的本来面貌。凭“实”写“史”,评说肯綮,切中本质,卓有见地。最为令人称赞的是著者站在桂林,胸怀全国,眼望世界,把桂林抗战文化与当时的中国抗战文化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文化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研究,从异常丰富的史料中,从不同侧面的视野里,认识到桂林抗战文化是当年整个中国抗战文化的缩影,桂林抗战文化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是中国抗战文化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从而确立桂林抗战文化重要的历史地位,观点鲜明,见解独到,论证严密,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

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与时俱进写出新意

魏老先生在《前言》中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桂林文化城的辉煌,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没有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桂林抗战文化研究的今天”。他在著述桂林抗战文化的形成、特征、内涵和历史地位时用具体的史料处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这是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而今,人类历史已经跨进了21世纪,回首看这段历史,神州大地记忆犹新,魏老作为“经历过桂林文化城并受过桂林抗战文化熏陶和影响”的“幸运儿”,记忆尤为深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特别珍视这份深刻的记忆 ——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视之为自己“责无旁贷”的重任,因此不顾年事已高,年逾九旬仍殚思极虑,费尽心血,“尽我所能”,撰著出这部汪汪史著,既“了结前辈的心愿,”又启迪了后人的深思 ——如何继承和发扬抵抗日寇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精神。

这部史著问世之际,中国人民又迎来了“9.18”事变80周年纪念。以史为鉴,令人深醒。魏老深谙个中道理,所以思路与时俱进,文中新意迭出,彰显不少亮点。在阐述历史事件的内涵时,总是用现实的眼光进行审视,发掘其中蕴藏着的现实意义。例如本书第218页在引用茅盾对当时桂林文化市场的评论时所说:“我们对于文化市场,亦不仅仅满足于有书在出,我们还须看所出书的质量怎样,还要看所出之书是否仅仅为了适合读者的需要,抑或同时亦适合于文化发展上之需要。举个浅近的例,目前大后方对于神仙剑侠色情的文学还有大量的需要,但这是读者的需要,可不是我们文化发展上的需要。所以倘把两个需要比较起来,我们就不能太乐观,不能太自我陶醉于目前的热闹,我们还得痛切地下一番自我批判”。引用之后,魏老指出:“文中提出‘两个需要’的观点,不仅对半个多世纪前桂林的文化市场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就是到了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对于做文化工作的人来说,读来也仍然有着警醒与指导意义”。勿庸置疑,魏老的观点看法,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大大深化了茅盾先生“评论”的警醒作用和指导作用。

在《继承和发扬桂林抗战文化的优良传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魏老首先指出:“回顾和总结一下桂林抗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说是必要的”。在阐述了七个宝贵经验和必要性之后,最后强调说:“在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同形形色色的、腐朽的甚至反动的思想文化作斗争,以及如何运用先进文化去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方面,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及桂林文化城的一些做法,在当年曾经起了积极作用并有了成效。到今天时代不同了,当然不能照搬,但桂林文化城前辈们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对建设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来说,仍然值得借鉴,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依我而言,文中论述的七条经验,最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共产党人也像拿枪的战士一样,坚守并夺取了每一个文化阵地,撒播革命文化火种”。“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是要全民动员起来,坚持抗战到底,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今天,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然是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旗帜和精神支柱”。“过去,中国人民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实现了自己的独立和解放。今天,我们将继续高唱《义勇军进行曲》,走向文明和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么精辟的论述,多少精彩的语言!想不到年愈九旬的魏老激情不减当年,老而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读了这些文字,谁还无动于衷?这就是魏老在构想、撰著《桂林抗战文化史》时既站在历史高度又站在时代前沿,意想借史鉴今,思路与时俱进所并发出来的灿烂思想火花!它将变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大地激励着读者和国人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

撰著史书是一个环节繁富的、完整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历史产生发展的多个领域和多个层面。魏老在这方面做了深入而细致的工作,所以,《桂林抗战文化史》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反映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历程。而由于工作的艰巨复杂性,勿庸讳言,也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

一是不设计章节,史的线索欠清晰。前言之后的《概览》和《文化活动及成就》两大板块,从标题上看不出桂林抗战文化史的发展线索。14年的抗战文化史是否有它产生、发展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怎样的文化活动事象及特点?能否按其发展的阶段性设立章节?设计章节是否更能体现史著的特点和科学性?

二是史料丰厚翔实,理论阐述较为单薄。就全书而言,《概览》部分理论色彩较浓,《活动及成就》部分有材料罗列之嫌。如何把《活动及成就》部分进一步组织得严密合理,进而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是从内容上看,前轻后重,不甚平衡。从1931年写起至1945年结笔,前6年内容较单薄,也许是事实如此,因材料欠缺所致。而后8年内容极其丰富,史料极其翔实。如果史实如此,著述也只好如此这般了。

四是语言文字尚可润色修饰,使之更准确地表达史实的内涵,自己深刻的认识和思想感。

五是,有些许地方叙述体例欠完整周密。如第150页写“按这些书店、出版社的性质来分,大体有四类。”这一页接着写出“一类是”;第154页写出“第二类”;第165页在“以上两类出版发行机构”之后,写出“再一类里”,从文字表述看应是第三类,以下找不到第四类了。而叙述完第一二类后,著者作了简明的评价,写了第三类后,没有一句评价的话。另外,类别的序码字号不统一,是否统一起来眉目更清晰。有少些地方重复或口语化,也可作些删除修改。

瑕不掩瑜,尽管我自以为存在如上一些疏漏和不足,但综观全书,其巨大成就和卓越贡献是为世目所共睹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奇观。中华民族战胜日寇的惊天动地的伟业,民族生存大博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永垂青史。桂林的抗日战争及其文化活动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留下光辉而“独特”的一页。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18”事变80周年的日子里,捧读魏老的史著《桂林抗战文化史》,有“独特”意义。该史著以翔实的史料,细致的观察,公允的评述,科学的论证,全方位、多侧面、全景式地描述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产生、形成、发展、盛况的壮观画面,拓宽了新的研究领域,填补了桂林抗战文化“无史”的空白;在桂林抗战文化史册上树起了一座高耸的里程碑,以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确立它坚实的历史地位,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振奋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马克思选集》第二卷第217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②转引自《论文写作导论》第59页,海洋出版社1993年版。

The Lofty Milestone:On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Wei Hualing’s Anti-Japan Cultural History in Guilin

HUANG Shao-q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1)

Mr.Wei Hualing wrote 540-thousnad-word Anti-Japan Cultural History in Guilin at the age of 92,which was published by Lijiang published house.The book gives a omnidirectional panoramic multi-side description of the origin,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pomp with detailed historical documents,careful observation,fair comments and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It fills a gap in Anti-Japan cultural history in Guilin and sets up a lofty milestone in Anti-Japan cultural history in Guilin.It establishes its solid historical position as a result of historical value,academic value and theoretical value along with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ti-Japan Cultural History in Guilin;academic value;theoretical value;historical position

G236

A

1673-8861(2011)04-0046-04

2011-10-25

黄绍清(1934-),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间文学、中国文化。

猜你喜欢
文化城桂林抗战
桂林行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乐!乘动车,看桂林
感悟非遗魅力
抗战时期旅桂人士对广西人文的认识——抗战桂林文化城研究系列论文之三
新华书店集团公司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