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梦龙《三言》的雅俗整合——江南世情小说雅俗系列研究之九

2011-08-15 00:42申明秀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三言冯梦龙小说

申明秀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论冯梦龙《三言》的雅俗整合
——江南世情小说雅俗系列研究之九

申明秀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

通过研究冯梦龙小说,认为冯梦龙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其《三言》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奏雅”的,即传统的劝善与惩恶的教化主题;为了内容上的“适俗”,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冯梦龙有意选择了大量婚恋与经商题材的作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之“奇”,以吸引与教化读者,而使得《三言》成为雅俗整合的成功之作。

冯梦龙;《三言》;雅俗;奏雅;适俗

在冯梦龙之前,虽有《金瓶梅》那样的雅俗结合的小说经典,但自觉地从主题上将小说雅化,而陡然把小说抬高到了与“六经国史”相提并论地位,还是从冯梦龙开始的。冯梦龙不仅从理论上为通俗小说摇旗呐喊[1],其《三言》的书名就旗帜鲜明地表达了编撰者拳拳教化之心:“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2]而且,其先后编撰的《三言》更是小说雅俗整合的成功实践,而直接开启了明末清初世情短篇拟话本小说的创作热潮,这一切都源于冯梦龙“奏雅”与“适俗”二者并重的小说创作尝试。

一、《三言》的主题:“奏雅”

冯梦龙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在《三言》中进行“奏雅”的,即传统的劝善惩恶的教化主题。因为现实中善少恶多,所以《三言》中惩恶的篇幅远大于劝善的篇幅,而且劝善的故事还大多是演述旧作,人心不古,冯梦龙也无可奈何。

“百善孝为先”。《三言》中直接反映孝悌主题的作品却很少,可能是《二十四孝》中的经典故事在明代已广泛流传,而且宋元话本中有关孝悌的作品也不多,而要把前代短小的孝经故事改写成拟话本小说也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孝悌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还是比较深入人心的,所以可能冯梦龙也觉得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了。《醒世恒言》中的《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还是东汉时候的故事,《喻世明言》中的《任孝子烈性为神》也是宋代故事,主要还不是写孝悌的。其他如《张孝基陈留认舅》《蔡瑞虹忍辱报仇》《张廷秀逃生救父》等作品,也只是涉及到孝的主题。

《三言》中劝善主题最震撼人心的当属讴歌讲信用、重然诺、生死不渝的高尚友情——节义,此类作品有20多篇,占到《三言》的六分之一强。代表作《羊角哀舍命全交》《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都是古代故事的改编。这些小说的主人公为了友情不惜弃家甚至舍命的举动,虽然夸张得近乎违背人伦而令人难以置信,但作品也正是要通过这种离奇的情节来获得“振恒心”的教化效果。主要描写“节义”或涉及到“节义”的作品还有《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徐老仆义愤成家》《陈多寿生死夫妻》《刘小官雌雄兄弟》《施润泽滩阙遇友》《葛令公生遣弄珠儿》《裴晋公义还原配》《单符郎全州佳偶》《晏平仲二桃杀三士》《卖油郎独占花魁》《大树坡义虎送亲》《张孝基陈留认舅》《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白玉娘忍苦成夫》等作品,其中前6篇为明代故事,为这类作品增添了厚重的现实力量。

通过宣扬佛道思想来劝善是《三言》的最成功之处,可以说是冯梦龙正面“奏雅”的杀手锏,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三言》最大的败笔。在《三言》的很多作品中,都弥漫着“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思想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思想,不时地警示读者去恶为善。宿命论思想固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在人欲横流的时代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让人安分守己一些,不要过于贪婪,特别是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做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至于因果报应思想,虽被现代人视为迷信、愚昧,但在中国古代社会还是很有信众的。《易经》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卦)又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道家认为,人之祸福来源于祖先之善恶,子孙须承负先人之善恶报应,故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佛家则公开提出“三世因果说”,认为人之祸福全来自前世之善恶,今生之善恶又影响来世之祸福,正如《涅粱经》中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宿命论和因果报应思想,以及道释的超凡脱俗思想,在民众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和基础的,冯梦龙在编撰《三言》时就在这方面做足了文章。

《三言》中直接以道教为题材的作品为数不少,约十分之一,计有《张道陵七试赵升》《陈希夷四辞朝命》《张古老种瓜娶文女》《灌园叟晚逢仙女》《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薛录事鱼服证仙》《杜子春三入长安》《李道人独步云门》《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福禄寿三星度世》《旌阳宫铁树镇妖》等10多篇。这些作品都是前代旧故事的改写,主要宣扬道教清心寡欲、修炼得道成仙及镇妖伏怪的思想,故事新奇缥渺,情节曲折生动,对读者还是颇具吸引力的。《三言》中大量篇幅涉及佛教,但直接以佛教为题材来正面弘扬佛法的作品并不多,只有《月明和尚度柳翠》《明悟禅师赶五戒》《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佛印师四调琴娘》《陈可常端阳仙化》等5篇,与道教题材相比似乎偏少,但在宿命论、因果报应几乎无处不在的《三言》中,这个比例也已经够高了。

《三言》作品中更多的是从反面“奏雅”——惩恶。过度的贪欲就是恶,就是俗,面对糜烂的晚明社会,书生报国无它物,冯梦龙只有借小说来挽救世道人心。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当代高僧宣化上人却把这话改为:“人为色死,鸟为食亡。”这正对应了“万恶淫为首”这句古训。《三言》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作品揭示了贪色、邪淫的危害,给人警示,发人深省,《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御史巧勘金钗钿》《新桥市韩五卖春情》《闲云庵阮三偿冤债》《简帖僧巧骗皇甫妻》《任孝子烈性为神》《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乔彦杰一妾破家》《况太守断死孩儿》《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赫大卿遗恨鸳鸯绦》《陆五汉硬留合色鞋》《金海陵纵欲亡身》《隋炀帝逸游召谴》《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这15篇小说是其中的力作,淫欲导致伤身乃至家破人亡,种种果报,触目惊心。而《赫大卿遗恨鸳鸯绦》《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这两篇描写明代尼姑、和尚淫欲的小说又更具代表性。因为这一方面反映了明代佛教世俗化的丑陋现状,另一方面更说明了众生降服淫心的巨大艰难性,因为连出家人的心都难以清净,遑论凡夫俗人了。即便如此,身首异处的惨烈果报还是警醒世人尽量远离邪淫,不能沉迷欲海,害己害人,自作自受,而应该珍惜人生,清净自在做人。

《三言》中有不少作品抨击了因贪财、贪名而或薄情寡义,或见利忘义,或背信弃义甚至谋财害命、恩将仇报的种种丑恶行径,作恶者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此类作品有20多篇,约占《三言》的五分之一,其中《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膝大尹鬼断家私》《苏知县罗衫再合》《沈小官一鸟害七命》《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桂员外途穷忏悔》《王娇鸾百年长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张廷秀逃生救父》《李玉英狱中讼冤》《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一文钱小隙造奇冤》12篇是其中的代表作。还有一些作品告诫做人要诚实、谦虚、谨慎,不要心高气傲、虚言妄语、惹是生非,如《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卢太学诗酒傲公侯》《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等,就是此类作品。《三言》中还有一些上文中没有论及到的作品,比如妖术灵怪、人鬼幽期、才子佳人等类型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教化因素。

对于《三言》的“曲终奏雅,归于厚俗”,究竟是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历来看法不一,比如吴建国就认为:“为了达到“劝善惩恶”之目的。冯氏设法改进宋元话本单纯叙事的固定模式,在作品中倡导合乎理性原则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娱乐与教化的互相融合。”[3]其实《三言》不仅仅是“曲终奏雅”,真正“奏雅”的还是体现在小说的人物、情节、描写当中,结尾再强调、提升一下,卒章显志,对一般读者而言,还是有必要的,一是防止误读,二是加深理解。当然冯梦龙《三言》的雅也不仅仅表现在作品教化宗旨的强化上,同时还体现在诸如作品语言、题目的整饬、诗词的删改、结构情节的优化、描写的细化、作品趣味品质的提升等方面。

二、《三言》的内容:“适俗”

为了“触里耳”,为了“适俗”,既要迎合大众的欣赏口味,又要避免“鄙俚浅俗,齿牙弗馨”,[4]冯梦龙在编撰《三言》时可谓煞费苦心,而不像后人所想象的只是简单的编辑而已。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宋元说唱小说话本在语言的通俗、情节的曲折奇巧等表现形式上的优点之外,冯梦龙重点关注的是如何在内容的“俗”上下功夫,来吸引读者。

当然,冯梦龙更为用心的是挖掘、展现日常生活中的“奇”,因为这种“奇”跟世人的生活贴近,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三言》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斑斓壮观的古代特别是明代的“清明上河图”,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无赖,三教九流,油盐酱醋,在看似平淡的甚至琐屑的日常生活的叙写中让读者“拍案惊奇”,进而有所启迪,从而实现编撰者“奏雅”“导愚”的济世宏图。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就是《三言》对男女情爱婚姻问题的强烈关注,因为这也是世人最为关切的话题。此类作品为数众多,约占到《三言》的一半以上,其中既有才子佳人的风流佳话,如《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唐解元一笑姻缘》《苏小妹三难新郎》等,也有惊天动地的爱情传奇,如《乐小舍弃生觅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更多的是平凡中彰显了爱情的力量,如《单符郎全州佳偶》《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崔待诏生死冤家》《宿香亭张浩遇莺莺》《卖油郎独占花魁》《陈多寿生死夫妻》《白玉娘忍苦成夫》《吴衙内邻舟赴约》等,虽有种种美中不足,但真实生动,一样净化人心,陶冶性情,淳厚风俗。

《三言》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以经商活动为主的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士农工商”,中国自古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学中也很少有关商人正面形象的描写,这一局面到了明代才大为改观,随着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活动日趋发达,这在冯梦龙的《三言》中得到了及时、详尽的描绘。商人在生活中已不少见,但一般市民对经商生活特别是致富经历还是充满了好奇的,所以冯梦龙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卖点”,而在《三言》中大讲特讲了50多篇与商人有关的故事,以吸引读者的眼球。此类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乔彦杰一妾破家》《卖油郎独占花魁》《刘小官雌雄兄弟》等。虽然这些小说很少是以经商为主题的,而是或为故事的背景,或为人物情节的点缀、线索,但在或具体或简洁的商人生活的话语中,也一样包含了“雅”的道德评判,如对诚信重义、公平无欺、艰苦创业等传统美德的颂扬,也有对卑鄙奸诈、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等丑恶嘴脸的抨击。所以商人叙事在《三言》中不仅仅是吸引读者的一块金字招牌,同时也是作品“奏雅”“导愚”的重要阵地之一,可谓俗中显雅,时时处处不忘“奏雅”。

当然《三言》的“适俗”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强化细节写实的逼真,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而能扣人心弦。这同样是冯梦龙“适俗”方面的重大努力与成功。再比如上面已论及的“篇终奏雅”问题,同样可看做“适俗”的一种尝试与让步,也许从艺术的角度看,“篇终奏雅”并不高明,但为了“适俗”,还是可取的。

三、结 语

冯梦龙《三言》的雅俗整合,特别是“篇终奏雅”的普遍运用,使得其雅俗的结合显得有些生硬,不如《金瓶梅》那样雅俗的有机融合,更不能与后来雅俗结合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相提并论,但因短篇小说体式的限制,能达到《三言》那样的水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明清世情长篇小说与短篇拟话本小说创作的繁荣。由冯梦龙倡导的雅俗并重的小说标准一直影响至今,当代中国文化诗学批评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那些没有文化内涵的小说垃圾很快就被人们遗忘了,也再次验证了冯梦龙小说创作思想的正确与伟大。

[1] 申明秀.论世情小说教主冯梦龙的小说雅俗观[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6-89.

[2] 可一居士.醒世恒言序[M]∥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修订本.黄霖,韩同文,选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30.

[3] 吴建国.《三言》《二拍》与雅俗文化选择[J].中国文学研究,2000(2):48.

[4] 绿天馆主人.古今小说序[M]∥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修订本.黄霖,韩同文,选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25.

[5] 即空观主人.拍案惊奇序[M]∥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修订本.黄霖,韩同文,选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263.

On Integration ofElegance and Popularity in Feng Menglong′s Sanyan——The Ninth Study on Elegance and Popularity of Novels about Human Relationship from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S HEN Mingxiu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The novels of Feng Menglong are studied.He advocate“promoting elegant”and“meeting the public”both.His promoted elegant from two opposite aspects in his worksSanyan,namely the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of promoting virtues and punishing evils.On the other hand,to“meet the public”in content and satiating the reader′s curiosity,he deliberately chose plenty of works about love and business,to excavate human nature from daily life and to attract readers and cultivation.Thus madeSanyanbecame a successful works of the integration with elegance and common.

Feng Menglong;Sanyan;elegant and common;promoting elegant;meeting the public

I 207,419

A

1008-9225(2011)04-0074-04

2011-03-15

申明秀(1967-),男,江苏泰州人,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立欣】

猜你喜欢
三言冯梦龙小说
东周列国志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冯梦龙的谜语
由《苏知县罗衫再合》情节重构看冯梦龙教化意识
人生自是有情痴
浅析冯梦龙“三言”中的历史文人形象
智短汉
不洗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