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立红,吴 鹏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辜鸿铭《论语》译本“杂合”特征解读
边立红,吴 鹏
(长沙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杂合”概念解读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指出辜鸿铭的译本体现了一种杂合特征,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良苦用心。
辜鸿铭;《论语》译本;杂合特征
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是中国近代为数不多的一位博学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辜鸿铭的翻译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而目前谈论最多的主要是辜氏译文的归化特色。然而,在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规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叙事模式以及迥异的语言结构时,无论译者采用的是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其译文语言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杂合,只是杂合的程度多寡有别。辜鸿铭的《论语》译本也不例外。本文拟以后殖民理论中的“杂合”概念为理论视角,从译者身份、文化理念、语言风格等方面来解读辜鸿铭《论语》译本中的杂合特征,进而指出:辜鸿铭《论语》译本尽管以归化策略为主,并且堪称归化翻译的典范,但不可避免地凸显了杂合特征。
“杂合”最先是生物学名词,指不同种属的两种动植物的杂交及其结果。此术语后来被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许多学科借用。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巴赫金认为“杂合是单个语句界限之内、语句的范围之内两种语言的混合,两种被时代、社会差别或其他因素分开的不同语言意识之间的混合。”[1]霍米巴巴最先将“杂合”一词用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在霍米巴巴的理论里,“杂合性”被认为是“殖民权利生产力的标志,它表现出了所有存在于被歧视与压迫场所中的必然变形和置换。”[2]霍米巴巴认为两种文化接触的地方存在第三空间,文化间的差异在这个空间内发生作用。这一空间的产物便是文化杂合体,它兼具两种文化的性质。后殖民主义译论将杂合视为最佳的制胜法宝。道格拉斯·罗宾逊则认为“杂合是指不同民族、种族、文化和语言的相互混合的过程……大多数后殖民理论家都欢迎它,认为它可以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3]后殖民理论学者通常认为杂合孕育在语言文化交流之中,杂合有利于消解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二元对立。“杂合文本”具有对目标文化来说有些“奇异”的特征,但它并不是翻译腔,不是译者缺乏翻译能力,而是译者有意所为[4]。杂合不仅突显了异质因素,而且避免了种族中心主义,既是译者对目的语恰到好处的超越与优化,又是译者对目的语文化霸权进行的强而有力的抵抗。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异质文化的输入对于本土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世界上各民族文化无时无刻不与其他文化发生联系,并进而取得新的形式和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所有文化都是杂合而成的。人类学家哥登威塞(1880—1940)曾指出,一个民族文化中纯粹本地的因素与来自外域的因素的比例为1∶10[5]。而翻译是异质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不同文化发生杂合的见证。任何一种翻译都不可避免带有杂合特征。辜鸿铭《论语》译本也从译者身份、文化理念和文本风格上彰显着杂合特征。
“文化身份是一个抽象且概括的概念,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6]辜鸿铭的一生可概括为“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7]。从其文化身份上讲,可以说是典型的杂合。一方面,辜鸿铭是西方文化的追逐者,西方文化的作用与影响在辜鸿铭身上是显而易见的。他出生于英属殖民地马来西亚的一个中英组合家庭,具有双重文化身份,自幼接受西方文明熏陶。但另一方面,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卫道士,与中国文化的“依父脐带”难拆难解。在文化理念方面,辜鸿铭突出儒家思想的道德主题,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看作拯救西方世界的有力武器。辜鸿铭在汉文化情结的驱使下,潜意识里宣扬中西文化融合论。他在《东西异同论》中写到,“东西方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多差异。但我深信,东西方的差别必定会消失并走向融合,而且这个时刻即将来临。虽然,双方在细小的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但在更大的方面,更大的目标上,双方必定要走向一起。”[8]正如林语堂赞誉辜氏的翻译:实际上“扮演了东方观念与西方观念的电镀匠”[9]。因此,译者辜鸿铭又正是以充分结合中西,走向大同的文化理念来处理《论语》典籍翻译的。
韩子满在论及译文杂合的主要表现时指出,译文杂合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和文学规范三个方面[10]。尽管辜鸿铭《论语》译本以归化翻译策略为主,但笔者认为其文本语言及文体上也包含了不少杂合特征。
(1)《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重在记言,是中国典型的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一般都是记下了谈话者所说的内容,而辜鸿铭在其译本中也基本保留了《论语》这一文学样式及其惯用的“记录”写作叙述方式。如《论语·为政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辜鸿铭译为:A noble ofthe Courtin Confucius’native State asked him what constituted the duty of a good son.Confucius answered,“Do not fail in …”Afterwards,as a disciple was driving him in his carriage,Confucius told the disciple,saying,“My Lord M-asked me…”“What did you mean by that?”asked the disciple.“I meant,”replied Confucius,“when his parents are living …”
译本中严格遵照原文文体,忠实地传达原文的句式结构,译者让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典籍文化,向目的语读者传送了一种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国语录体散文文体。
(2)辜鸿铭为了进一步再现原文文体风格,又以文译文,以诗译诗,把《论语》中出现的诗歌片段同样用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且译得颇为出彩。如《论语·八佾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 ?”
辜鸿铭译为:Her coquettish smiles,How dimpling they are;Herbeautifuleyes,How becoming they are;O fairest is she,Who is simple and plain.
辜鸿铭以诗歌形式翻译此句话,忠实地译出了原文的文本风格,同时也向读者栩栩如生地展现了绚美的画面,彰显了译本文体规范上的杂合。
(3)辜鸿铭译本中忠实再现了汉语特有的骈句文体。汉语中的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文体,辜鸿铭在翻译时极力保留,甚至使译文很不地道,不符合西方人的表达方式。后殖民理论家韦努蒂认为,紧贴原文并不是要让译文不通顺,保持原文的异质性也不等于译文不通顺,而是要取得新的可读性。如《论语·八佾篇》: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辜鸿铭译为:What you would save is the cost of the sheep;what I would save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rite.
英语句子中习惯避免重复,但辜鸿铭在此译作中有意重复“save”一词,再现了原文骈句文体风格。
文化杂合主要体现在文化蕴载词的翻译上,一种文化中的某些概念和事物常常在另一种文化中难以找到,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11]。在辜鸿铭《论语》译本中,不少文化蕴载词中包括突显《论语》思想的关键词和文化词,向西方读者输入了一种文化他性,以及译文与引文交相辉映,传播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从而产生语言文化的杂合。
(1)关键词杂合。关键词是《论语》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论语》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是一种哲学理念,是安邦定国的道德体系。辜鸿铭将“仁”译为“moral life”“moral character”或“moral sense”。他认为其基本含义是至善至美的道德意念。他从道德角度阐释《论语》中的“仁”,是为了强化道德理念,向西方人展现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体系。
另外,《论语》中的“君子”一词也是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词。儒家文化从本质上说是有关“君子”的文化。“君子为人处世之道”“君子的治学之道”“君子的行为准则”“君子修身养性之道”“君子八端”“君子关系学”“君子的技艺”等 ,成为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命题。可以说,“君子”代表了儒家最理想的人格[12]。辜鸿铭将君子译为“a wise and good man”“scholar”“a great man”“an educated man”。向西方人展现了有道德有学问的中国“君子”形象;同时,辜鸿铭在译本中有时也将“君子”译成“a gentleman”,是典型的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绅士”。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蕴载着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辜鸿铭准确而深刻地将中国儒家道德理念介绍给西方读者,同时也载入了西方读者简易明了的文化蕴意,完美和谐地将中西文化杂合,并为译入语读者所吸收认可,有力地促进了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2)文化词杂合。对于《论语》中诸多的人名、地名、国名、书名,辜鸿铭恰到好处地采用杂合的翻译策略,进一步彰显了译本中的语言文化杂合特征。如:辜鸿铭将人名“管仲”译成“Kuan Chung”或“Bismarque in China”;“尧”译成“Yao”,与“The Abraham of Chinese history”进行类比;“武王”译成“King Wu”,与“the Solomon of Chinese history”类比;将地名“泰山“译成“T’ai mountain”,与“an Imperial prengative”类比;国名“夏”译成“Hisa dynasty”,与“Greek civilisation”类比;“殷”译 成“Yin dynasty”,与“Roman civilisation”类比;“宋”译成“Sung”,与“Italy”类比;“齐”译成“Ts’i”,与“modern Greece”类比;“鲁”译成“Lu”,与“Confucius’native state”类比;书名《易经》译成“I-king”,与“The Book of Changes”类比,等等。这些人名、地名、国名、书名等承载了中国经典文化,辜鸿铭将两种文化进行类比,试图寻找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重合点而把儒家文化植入西方人的视野,有力地凸显了译本语言文化的杂合,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
(3)引文杂合。辜鸿铭《论语》译本中大量的译文增添了相关的引文解释,也让译本彰显了不少杂合色彩。如《论语·子罕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辜鸿铭译为:Suppose a man wants to raise a mound and,just as it wants only one basket more of earth to complete the work,suppose he were suddenly to stop;the stopping depends entirely opon himself.Soppose again a man waants to level a road,although he has just thrown over it only one basket of earth;to proceed with the work also depends entirely upon himself.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坚持不懈。译文中,辜鸿铭同时也引用歌德的一段话对孔子的观点进行注解:
Life lies before us as a huge quarry lies before the architect. He deservesnotthe nameof architect except when,out of this fortuitous mass of materials,he can combine with the greatest economy…but who yet expend on the foundation not more stones and labour than would be sufficient for a hut.
他所用的引文从文学理念上增加了译本的杂合特征,使得引文与译文完美杂合,相得益彰。并且再次通过强调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相同性而将中国文化植入西方人的文化视野,进而彰显出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让世界认同中国文化。
总之,杂合是跨文化翻译的重要特征,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吸收和接受都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移植,杂合同时又是翻译的必然结果。后殖民理论中的杂合概念有助于消解文化霸权,促进中西文化平等对话,提升边缘弱势文化的主体地位,进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辜鸿铭翻译的《论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个案。辜鸿铭《论语》译本的杂合特征说明:以归化策略为主的译文同样可以彰显翻译的杂合特征。
[1] 丁水芳,梁丽萍.权利关系与杂合翻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6.
[2] Homik B.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112.
[3] Douglas R.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1997:118.
[4] 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J].中国翻译,2002(2):55.
[5] 郑也夫.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19.
[6] 王宁.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J].外国文学,1999(4):49.
[7] 严光辉.辜鸿铭传[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362.
[8]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207.
[9]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0.
[10]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7-61.
[11] 张志强.后殖民理论观照下的赛珍珠《水浒传》译本[J].中国翻译,2010(2):47.
[12] 边立红.“君子”英译现象的文化透视[J].外语学刊,2006(4):96.
Feature of Hybridity in Gu Hongming’s Version of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IAN Lihong,W U P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a University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China)
With the notion of hybridity of post-colonial theories as the theoretic perspective,a systemat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on Gu Hongming’s version ofThe A nalects of Conf ucius.It is argued that Gu Hongming’s version entails the clear feature of hybridity which indicates his endeavor to resist western hegemony of culture in special context of history and his intention to promote the equal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Gu Hongming;version ofThe A nalects of Conf ucius;feature of hybridity
H 059
A
1008-9225(2011)05-0061-04
2011-03-21
边立红(1966-),女,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晓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