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英语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缺失及修复

2011-08-15 00:55杨锦华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师生英语教学生态

杨锦华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外语系,江苏无锡 214028)

1 生态课堂的内涵

英语“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英语教学,使英语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能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勃发、灵感的闪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这种课堂以环境和谐相处为基础,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让人们切切实实感到英语的生态和谐美。

2 生态的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缺失的原因

2.1 教师自身的原因

2.1.1 专业水平

教师自身观念守旧,发展落后。任何语言都是开放式的语言,与时俱进,而很多教师专业知识没有及时更新。更有一些老师自己的发音都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课堂用语不规范。比如很多老师在解释完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会问“Can you understand?”其实这不是地道的表达方式,“Can you catch me?”或者“Can I make myself understood”的表述才正确。由于大部分教师的英语并不是在自然的英语环境中获得,所以经常会出现非原汁原味的chingish(中式英语),因此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使自己的语言变得地道,是教师进行生态教学的前提条件。

2.1.2 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的成绩是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考试考什么,教师备课就备什么,教学目标就一个:通过各种考试。整个课堂只有机械式的操练,填鸭式的模块复习,毫无生机可言。学生花了一至两年的时间学习英语,结果什么能力也没有学会:别人说的听不懂,自己又不会说,写作水平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2 教学条件的制约

2.2.1 班级人数

很多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采取的是大班教学,笔者所在的学校前两年也是实行合班教学。人多,使得教师不可能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堂90分钟的课下来,即使在教学不被部分学生和学习无关的噪音打断的情况下,被点到名有机会回答问题的学生充其量50%。这样即使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也不一定能把所有学生名字和人对上号。个别化教育根本就无从谈起。

2.2.2 座位编排

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所有教室学生的课桌都是固定的,教师的讲台在前。这种“秧田式”的传统座位编排,使得教师和学生无法真正互动,更大程度上只是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不利于调动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2.2.3 辅助教学

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授课时还是采用粉笔和黑板结合的基础性教具,最多再偶尔配个录音机放听力。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英语课都有机会利用有限的多媒体教室。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利用智能型教具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意识不强,即使有,在应用上也不能游刃有余,最多做个简单的PPT,把板书做个位移,无法真正实现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多媒体教学。

2.3 教学过程的制约

2.3.1 时间分配不合理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占主导地位,讲课时间在四十分钟左右,只有五分钟是用来师生互动的。这就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空间。

2.3.2 教师的行为语言缺乏艺术性

很多教师认为,大学生不需要像小学生那样“戴高帽子”,所以课堂中鼓励、表扬性的用语不多,甚至对于一些不满意的答案还会给予批评。教师缺乏耐心来完成问答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由于紧张、害怕、彷徨,学生的潜能没有被完全挖掘。

2.3.3教学内容设计单一

很多教师因为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底子差,人数多等众多客观原因,不愿意花时间设计一些有意思的环节。他们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或者付出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比如课前的presentation多半因为最后沦落到只有教师和作“呈现”的学生本人关注,而其他同学不知所云,所以最多在一个轮回后就夭折了。

2.3.4 教学评价方式老套

笔试成绩历来是衡量学生能力素质的唯一途径。默写、考试,似乎是不变的主题。传统而单调的形式学生早已厌倦,所以对于考试只有“应付”。所以平时的课堂中,学生也只关注跟最后考试有关的内容,被动地接受而无主动性。

3 生态英语课堂的修复

大学英语教学历来是学者关注的中心,教改一直在提,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教学方法日新月异,但教学模式却鲜有突破。显然,英语教学的生态课堂已经被破坏:明显固化的知识,极其压抑的个性,逐渐失衡的群体,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课堂,突破传统教学,修复生态课堂,还原教学本质。

3.1 生态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改变角色

语言的更新速度之快,要求教师必须在业务知识上与时俱进,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不断学习,多学,多思,多总结。但是教师不能因为自己“才高”而在课堂上“一言堂”。“生态的课堂”要求老师放下架子,从权威的传授知识者变成平易近人的学生的辅导者,从全权代理的灌输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提倡自主学习的方式,崇尚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用微笑,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个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自由表达;解放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生态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积极、愉悦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笔者曾经尝试过让学生扮演老师,课前指定一位学生,告诉他下节课的上课内容,让他就此内容自己发挥,事先备课。在真正上课时候,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临时老师积极性很高,激情高昂;学生因为很熟悉“老师”,所以能很放松地问“老师”相关问题,“师”生互动达到了热火朝天的境界。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是生态英语应该发展的方向。

3.2 生态英语教学要求优化课堂环境

小班教学,全民参与,课堂才会活起来。教师才能尽可能地顾及到所有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问、辅导,使教学计划适应个别化的要求。根据亚当斯和比德尔提出的课堂师生语言交流的“活跃地带”理论,即坐在教室前面和中间的学生由于距离教师近,所以交流更为方便、积极;而对于那些坐在教室后排和角落的学生,产生的不仅是和老师空间上的距离,更主要的是心灵的距离——上课心不在焉。根据这个理论,教师在进行师生、生生互动的时候可以考虑改变座位,采取圆桌或者马蹄形,教师本人走下讲台,参与讨论,师生“协奏”才能奏出和谐的篇章。

3.3 生态英语教学改革调整教学评价体系

3.3.1 师生评价

教学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向上,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教学评价更不应该是亘古不变的单调的笔试。比如对单词的测试不必都以默写的形式出现,笔者曾把学生分成几组,进行抢答。这种竞争机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口语测试时,让学生自己充当评委,教师在旁边只是起引导和指导作用。在进行作文测试时,可以让学生先互相改,写下相互间的评语。然后教师再收上来改一遍,挑个别有代表性的文章用PPT做出来,共大家一起批改和欣赏。这种民主形式的评价方式更能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信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充分展现自己能力,发挥最佳水平。

3.3.2 生师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

生态的课堂要求通过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得到及时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修正课堂策略,优化教学效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虚心接纳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改正自己的缺点,在欣赏别人的优点的同时能给予他人中肯的批评或建议。当然学生的评价需要教师作引导,告知评价的方向和要点。

4 结束语

“生态的英语课堂”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造就张扬的个性、开放的思想、创新的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消除传统教育的弊端,学会思考,善于探索,在师生互动中使英语课堂取得生态的平衡。

[1]什么是生态课堂?[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5731154.html,2008-02-12.

[2]徐辉.我对生态课堂的理解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2010,(8).

[3] 边红.构建和谐中职英语课堂生态[J].科技信息,2010,(11).

猜你喜欢
师生英语教学生态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生态养生”娱晚年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麻辣师生
生态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