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娥
(襄樊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中的优势与价值
李素娥
(襄樊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文章从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办学与学科建设的现状入手,客观地分析了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资源给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所带来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并以作者所在区域高校探索与实践的初步成效为举证,提出了开发和利用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资源,并在当代新的背景下充分彰显其特色,使之成为学校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至办学特色的重要元素,是当下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加强内涵建设、打造特色品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区域性;传统音乐;地方院校;专业特色;学科建设
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与其他专业音乐院校或省部级综合院校同类专业相比,在教学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教学设施等方面,一直以来都处于“二、三流水平”的位置。如何在当下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教育市场的竞争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优势,在学科与办学上形成独有的特色,在高等音乐教育领域中获得专业、学术的同等地位与话语权,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几年,笔者在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的思考与实践中,观察到重视区域性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开发、研究与利用,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形成学科特色的有效途径。
一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学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相结合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音乐教育界的一些学者就提出在国内音乐院校中创建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为宗旨的新学科,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人类文化遗产正式列入大学音乐教育之中,以填补学院派教育中长期忽视本土传统音乐文化认知教育的空白。当今,随着全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深入,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与学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的特色性的问题也引起诸多高校的重视,有不少音乐艺术院校已在这一领域对具有地方特征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对芦笙和侗族大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对长调和马头琴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大音乐学院对木卡姆艺术和民族乐器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泉州师院音乐学院对福建南音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哈尔滨师大音乐学院对黑龙江“三少”民族音乐的课程教学等,全国有近百所之多。仅湖北省就有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三峡大学、襄樊学院等院校建立了相关区域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中心或研究基地。这些高校有的是把传统音乐文化与非遗保护事项相联系,有的是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人文教育,有的着重于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保护实践,有的立足于传统音乐技艺的传承,有的放眼于传统音乐原始元素的借鉴。这些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进行着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诸多的优秀研究成果。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在我国音乐院校或综合类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科建设中,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这一块,大多也只停留在课程设置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范畴,如将民间歌曲、器乐、戏曲、曲艺等内容纳入专业教学,有的学校也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而设置为选修课。少有对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中的价值认可与实践提取的研究思考,既使有者也是以本科具有研究型的艺术院校为多。地方高校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突出,特别是在相关区域性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上,在运用于舞台表演类项目的开发与传承上,缺乏一种借助于区域资源优势与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相结合,打造自身专业学科特色品牌的生成意识。虽说有一些地方高校,在其展开之前就已经利用区域性优势进行了其项目诸如地方戏曲、地方民歌、民间舞蹈的教育挖掘与研究工作,但在某种情况下,只是受一些功利性的驱使,凸现的是“零散”与“浅泛”的涉取,而对其开发与保护、价值与传承的全方位的、深度的、系统的教育认知缺乏一种整体性的思路,故而也就难以把这种独有的区域文化优势打造成学校专业的特色品牌。因此,这种现象对于当下的地方高校发展来说,既存在着一种极大的缺憾,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专业学科建设的发展空间。
二
作为地方高校的音乐专业,借助于区域性传统音乐资源创建其专业学科的特色品牌,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
1.“天时”的文化气候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大环境下,从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捍卫世界各国的文化主权、强化不同民族的文化身份、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大前提出发,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2006年4月正式生效为标志。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然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其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的第三十四条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出台,这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已上升到法律层面。这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为我国各类学校在其所拥有的小环境区域实践于相应的专业特色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向性的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千年以上的演进积累,其蕴藏之深,举世公认。然而,如此厚重的文化,绝未存留于一个狭小的地理空间,反而是在东西南北辽阔无比、高低交错山重水复的地域范围之内成长起来的。于是,在多种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环境的作用下,一个既有历史传统的共性又有地区、民族多样性的“文化中国”便应运而生,亦即费孝通先生所归纳的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之大格局。从人文学术的角度而言,我们当然更看重其中的“多元”或“多样性”。因为有了多样性,生活在不同民族、地区的今人才有幸守护本地本族先民们创造的某个仅有一村、一镇、一县、一区才存传的独特的艺术文化品种。[1]这种区域性独特的文化品种,正是我们人类文化传承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这其中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性、历史性、音乐性、文化性、时代性、区域性,为我国各类学校尤其是地方院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提供了可取性的特色文化选项,也为更好地开展传统音乐教育研究与传承提供了极为丰厚的资源。
在这样的“大文化”气候环境下,我们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结合区域性传统音乐进行学科特色建设,正逢“天时”的好时机。
2.“地利”的人文资源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等院校音乐学科中实施的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也必然要包括音乐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非遗都是在一定区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域息息相关;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条件,也就谈不上保护、传承和发展。”[2]而这些资源对于地域分布极广、与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地方高校来说,这恰恰是其最大的优势。国内的地方高校分布于全国各地,各地千姿百态的地方戏曲、风格迥异的民族歌舞、特色鲜明的民族音乐等,这些丰厚多姿的地方传统音乐资源为之各地方高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这是部署级的高等音乐院校不可能完全囊括的。
以笔者所在襄樊学院所处的区域位置,这里是古代荆楚文化的发源地,而荆楚文化又与中原商周文化几乎同时发生、并有可与之比肩而立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代表。哲学方面如老庄,文学方面如“楚辞”,音乐方面如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等,皆可作证。而更值得珍视的是当代还存活着民间传统音乐的“巫音”、“扛神”、“阳锣鼓”、“阴锣鼓”、“山歌”、“打调”、“高跷花鼓”“火居道音乐”等。这些最富活力的“地方性知识”,它们的口传特征,其历史性、鲜活性、本真性、独特性的文化价值,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亟需凸显文化多样性的今天,更是弥足珍贵。为此,我们意识到这些不仅为我们这类地方高校围绕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创建其特色专业学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特有资源,也为获得与其部署类院校进行平等对话的独有话语权,更是成为与同等院校进行活性竞争的核心资本。
近几年,襄樊学院借助其地域文化的优势,在音乐学科建设领域里,设计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区域性与专业学科建设的特色性相结合的规划,进行了区域性的传统音乐文化专项的研究与实践,以其“自己认识自己、自己研究自己、自己解释自己,以小域而观大界、见微而知著”的思想与行为,初步形成了音乐学科的特色趋势。正是这样襄樊学院在学科的科研创新与教学研究中有效地享受了“地利”的好资源。
3.“人和”的教育链条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区域性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其地域水土所滋润的“一方人”的创造力。从这个角度,一个学校专业学科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所在地域文化资源所给予的借助力。那么,作为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如何合理利用其区域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有效资源,融入其专业学科特色建设之中,把所属区域的处于一些濒危状态的传统音乐文化,拟定出可行性的抢救措施与研究项目,融入到学校的传授科目与研究领域中,使该区域传统音乐文化在焕发其原有生命力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音乐专业凸显出相应的学科特色。这应该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在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上值得思考与实践的问题。
笔者所在襄樊学院属于地方级的高校,近5年在其音乐学科领域里的教学与科研方面对此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践。
首先,在音乐学科的教育理念上,以本区域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为重要元素,在配合学校特色办学的同时,本着一种服务于地方文化的原则,对当地非物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地挖掘、整理与研究,将本区域丰厚、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推助于全国,并实践于转化为教育资料(即传承)为基本理念。
其次,在音乐学科的教育行为上,以本区域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的做法:一是建立以县、乡文化馆、站为依托的研究基地,以南漳、保康、谷城为工作活动范围的重点,辐射整个鄂西北一带相关项目,将采录的“活性资源”研究系列化、专题化、成果化。这样在突出了学校所在地理优势的情况下,又考虑了相关项目研究的可行性,也为后续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二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在将“活性资源”进行专题化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特聘当地不同机构的研究员和那些能够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品种,并具有一定唱、奏、舞等表演能力的民间艺人或班社,借学校“隆中讲坛”为平台,定期组织学术性演出(一学期1~2场)与讲座;以采风的形式,把学校课堂移于民间田野,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地方音乐文化的乡土魅力。三是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相应的区域性特色课程,如《鄂西北民间音乐》、《地方戏曲音乐》等,将“活性资源”有选择地编入教材,并纳入到学校的音乐本科教学计划中,将它们转化为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生产力。就这样我们通过探索中的创新与实践中的定位,最终,使其原规划中各项研究任务得到落实,并衍生出以2009年教育部“鄂西北‘扛神’仪式音声考察与研究”为代表的16项省部、市厅级科研项目和具有区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论文近50多篇、著书7部,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1部等,初步形成了学校音乐专业学科建设的地方特色化,同时,也对所在区域其“活性资源”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目前所存的“活性”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与地域环境有关,更与地域社会人的教育有关。在我们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科建设中,要把区域传统音乐文化纳入其中。我们在学科教育的创新观念上,一是绝不能忽略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文化链条中“人和”的教育因素,这里应该包括地方民间艺人与音乐专业学习者、地方文化学者与学院专业研究者以及县市乡镇文化管理机构与地方高校相关研究机构等的相互信任、理解、支持与合作。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之上,方可在区域文化发展与学校学科建设有所作为。二是绝不怀疑本区域传统音乐文化在其区域文化发展中的价值与地位,要主动行使起教育者的义务,使其在社会、学校中得以自然的传承和延续。要在重视对民间艺术的传承主体——传人及班社和整个文化环境的保护的同时,还应该扩大传承面,让学校的音乐教育承担起传统音乐的传承义务。这种学习和传承,不仅仅是音乐本体,而应着眼于民族文化的整体;不仅让学生了解本区域的传统音乐,更应培养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从而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三是在区域性传统音乐资源转化引进为音乐专业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以开放、包容和整合的远虑,以音乐专业教育与民间传承教育相融的教育结构理念,将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中所缺失的区域性传统音乐资源利用与整合导向于科技“结合部”,并转化纳入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形成“科”与“技”、知识技能与人文内涵的“双轨”势态。这不仅是我们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学科建设的立足、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也是“人和”教育链条中理念与行为的积极协调运作所产生的因果所在。
结语
在“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环境下进行地方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学科建设是我们的幸运,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更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如何结合区域性的传统音乐文化与特色性的音乐专业学科,发挥地方高校专业学科的优势与体现其价值存在的意义,在于我们在自身的学科领域里,能否从微观的视域中把握住其创新点与转型机遇,从宏观的视域中整合其研究路径和学术共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有创新意识的驱动,包括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程序创新;要有转型观念的发展,包括共同发展、错位发展、定位发展。[3]
若全国各地高校的音乐学科在其建设中都能遵循这种基本理念并创新运用之,将本区域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去开掘、研究,并利用其区域性的文化优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彰显其特色,使其成为自身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至整个办学特色的重要元素,相信我国各地高校将在专业学科特色形成的同时,其生存的价值与地位的凸显也就在其中了。
[1] 李素娥.荆山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丛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1.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8.
[3] 张君仁.中国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专家笔谈[J].音乐研究,2011(2):6-26.
(责任编辑:倪向阳)
Regional Tradition Music in Specialty Development of Local Universities: Advantages And Value
LI Su-e
(School of Music,Xiangfan University,Xiangyang 441053,China)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usic,i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regional traditional music and provides examples of the author’s own exploration on this field.The regional traditional music should be highlighted under the new background,being important elements in specialty development.It is an effective way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ior construction,to create special brand and to form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Locality;Traditional music;Local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Specialty development
G642.0
A
1009-2854(2011)09-0070-04
2011-09-01
李素娥(1956—),女,湖南隆回人,襄樊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