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棱市朝鲜族学校 唐华
政治课一向被学生认为是“刻板枯燥单调乏味”的课,每届新生入学,我都会做一次小小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持这样看法的学生普遍存在。怎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这种印象,让他们增强对政治课的兴趣呢?作为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逐步摸索出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姑且把它称为“聊天式教学模式”。
所谓“聊天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宽松开放的氛围中,围绕教学内容及进一步生成的问题,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探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叙述自己的所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不同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最后达成共识的一种教学模式。就如同和对同一话题感兴趣的人一起聊天,彼此交换看法一样,因为是感兴趣的话题,所以人人都想参与,人人都想表达,彼此间都会有“志同道合”之感,学生也不例外。当我们在进行聊天式教学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会很集中,每个人都想迫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这种方式,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会变成一个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过程,与人为的灌输、生硬的教化相比,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这是采用“聊天式教学模式”最为常见的一种做法,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制造出一个学生知道并想迫切表达的话题,然后在话题的叙述与讨论中展开学习。如在学习《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的《在文化生活中选择》一课时,可能更为理想的也更符合当下潮流的做法是:找几则关于“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的情境材料,然后由学生归纳出“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继而展开教学。
但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尝试着以复习上一框“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这个内容为引子进行了导入:
“……我们这节课要着重分析文化生活中的‘忧’,尤其是‘忧’当中的‘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首先请大家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一下,你觉得什么样的文化属于‘落后文化’?什么样的文化属于‘腐朽文化’?”
问题一抛出,学生的发言就非常踊跃,结合他们的所见所闻,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了若干个例子,我一一进行了板书。举例之后,我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这些事例进行分类,说一说哪些是“落后文化”,哪些是“腐朽文化”。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对他们自己所列举的“非主流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班级里分成了两大派,有的认为它是腐朽文化,有的则完全反对这一观点,双方唇枪舌剑,谁也不让谁,有的甚至还当堂拿出手机进行“百度”……最后,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达成共识:“非主流文化”是不是腐朽文化,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如此,教师在制造了话题后,完全是通过学生自己举例,自己争论,自己辨明而最终解决了问题,很显然,这样的“聊天”,比设置情境材料后归纳的做法更多了开放性,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更强了。
这是采用“聊天式教学模式”的又一常规做法。教学情境因其具有生活化、形象化、情感性的特点非常适合“聊天”的展开。例如,在学习《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角色情境:
“我们在学《民主选举》的时候,知道了在农村可以通过直接选举来选举村委会成员,也曾经讨论过应该选举什么样的人。……那么,如果你心目中的候选人已经当选了,你觉得怎样做才能保证这个当选上的村主任以及村委会能为大家做事,并且不做坏事呢?”
结果,学生的发言让我大为惊讶,因为,在他们不够专业的回答中,却包含了几乎所有能解决这个问题有效的办法。如“让村委会成员对村主任进行制约”“开村民大会,一些重大的事要和大家商量,不能村委会一个人说了算”“成立监督委员会,并且这个委员会的成员不能由村干部担任”,等等。而且,在这个“聊”的过程中,他们还彼此互相质疑,之后又一起将这些质疑一一化解。
例如,当有学生说出“定期向村民做报告,报告村里的钱是怎么花的”这个办法时,马上就有其他同学质疑:“那他(村主任)要是作假怎么办呢?”短暂的思考过后,又有相应办法产生,“把账簿复印,给村委会成员一人一份”,质疑马上跟进,“那要是集体作假呢?”“那就把账簿复印给村委会以外的成员……”可以说,正是这种轻松随意的“聊天”,使学生充分打开了自己的思维,不仅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内化了知识,而且对于他们质疑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上为“聊天式教学模式”的常规做法,除此之外,在课堂上通过“聊天”的方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应运用各种手段使话题能够“聊”得起来,聊得下去。
如教师可以用打比方的形式突破学生理解的瓶颈,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课时,有学生就提问道:“老师,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每个人平均了吗?”这就说明学生对这个“熟词”还没有真正理解。我就用了打比方的方式,说道:“比如在你们班级,有一笔财产,这笔财产是公有的,那么这笔财产属于谁?是平均分到每个人手里了吗?”通过这个比方,学生一下就明白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真正含义。这里,教师的打比方也可以看作是促进“聊天”的一种形式。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故事小笑话,在“聊天”的过程中调动情绪,调节气氛,从而对学生最终领悟相关的道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个知识点后,我讲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有一天,阿匍肩扛一匹白布来到阿凡提家,想刁难阿凡提,让他出一回丑。阿匍对阿凡提说:‘聪明的阿凡提,我知道您有非凡的才华。我想请你给我染一匹布。染的颜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蓝色;既不是绿色,也不是黄色;既不是紫色,也不是黑色;既不是橙色,也不是世上一切所能见到的颜色。阿凡提,您能办到吗?’阿凡提冷静地思考片刻,就爽快地答应下来。在谈到什么时候取货时,阿凡提说:‘哦,高贵的阿匍,神明的真主告诉我,请您在一个星期的这一天前来取货。既不是星期一,也不是星期二,既不是星期六,也不是星期日,也不是习惯的一个星期中7天的任何一天。’阿凡提以他的机智,使阿匍灰溜溜地走了。”
但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把这个故事讲下来,而是在讲到“阿匍刁难阿凡提”那里就停了下来,问学生,“你们知道阿凡提是怎么应对怎么回答的吗?”学生跃跃欲试,在屡猜不中的情况下,最后迫不及待让我揭晓答案。然后我再顺势让学生用所学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析这个故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例如在从教之初,学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课时,我就曾设置了一个“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话题,虽然进行了比如“如何看待克隆技术”“如何看待网络技术”的提示,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还是几度出现冷场。究其原因,一是话题过大,不容易找到切入点,同时每一个具体的话题又挖掘得不够深入,使学生最后无话可说。但归根结底,我认为更本质的原因还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试问,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研究,有几个学生会更多地了解“克隆技术”呢?不了解,又怎么发表看法“聊”得起来呢?
例如在前不久的一堂公开课《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中,我提供了关于“经典文化作品和流行文化作品谁的价值更大”的话题,学生虽然积极发言,但话题始终也仅是围绕“经典文化作品和流行文化作品谁存留的更久”这一层面而展开。因为身为教师的我预设做得不够充分,也就没能在关键之处进行真正有效的引领,使得这场“聊天”最终也只是停留在了“聊天”的层面上,没能继续深入挖掘出这个话题应有的价值。
很难想象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学生会愿意“聊”,同样,也很难想象面对一个面孔冷冰冰,语言硬梆梆的老师,学生会有想“聊”的欲望。唯有老师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友好,学生才能对老师产生亲近感,课堂上才会有宽松民主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敢“聊”,愿意“聊”,并且能真正地“聊”出水平。
最后,因为“聊天”本身具有让人放松的特点,所以在“聊”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随意、跑题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注意掌控整个“聊天”的节奏,聊得要适度,不能漫无边际,这也是在采用“聊天式教学模式”时最应该警惕的一个问题,因为一旦超出范围,既会浪费课堂时间,又会影响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同时,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会造成一定不利的影响。
当然,所有上述对于“聊天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有其自己的适用范围,是否要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要受到来自教学内容、学生等因素的制约,更与教师自身的性格、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相关。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发掘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模式,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建立对学科的兴趣,释放对学习的热情,最终成长为真正的有用之才。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学生甚幸,我们的教育甚幸,我们又何愁新课程改革之树结不出期待中的累累硕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