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教育服务的三维视角

2011-08-15 00:52莉,阳
关键词:非营利政府教育

王 莉,阳 斌

(1.四川文理学院 初等教育系,四川 达州635000;2.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南充637002)

论基础教育服务的三维视角

王 莉,阳 斌

(1.四川文理学院 初等教育系,四川 达州635000;2.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所,四川 南充637002)

政府提供公平的基础教育,是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保证每个中小学生都有书读是政府的应尽之责,任何善意的、较为文明的政府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或应该具有比其所统治的普通人高的教化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只能由政府部门来垄断提供,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个体教育需求差异,以及政府有限的财力等原因,决定了政府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投入难以有效满足全国各地的需求。这迫使我们需要在政府之外去寻求新的补助力量。

基础教育;公共需求;公平服务

一、政府角色:基础教育公平提供的应然保障

政府提供公平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各国的基础教育程度也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可能将基础教育水平发展到高中阶段,甚至大学阶段,比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而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现在的基础教育只停留在初中阶段,即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就其本身特征来看并不是纯公共产品,理由是它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排他,即完全可以把不交费者排除在外,具有私人产品的排他性,但是考虑到教育的特殊性,其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一个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会影响他身边的其他人,会反作用于社会,而对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又特别是义务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更加关键。所以,我国政府应把基础教育当作纯公共产品来做,保证每个中小学生都有书读是政府的应尽之责,正如约翰·穆勒所言:“自由放任这个一般原则,尤其不适用于初等教育,……政府就必须采取措施确保人们能够免费或以极低的费用接受初等教育。”①

如果一个孩子因为贫穷而失去受初等教育的机会,导致其今后在信息社会的浪潮中处于低收入状态,而不管他个人工作是如何努力,这对于他来说都是不公平的,而纠正的方法就是让这些人能够拥有不受财富和收入初始分配的限制,而享受到受教育的公正机会,因而,作为公平的一个载体,需要把义务教育当作纯公共产品来提供,正如约翰·穆勒所言:“未开化的人是不能很好的鉴别教化的价值的,那些最需要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人,却往往最不想提高知识和道德水平,而即使是想,靠他们自己也做不到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善意的、较为文明的政府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或应该具有比其所统治的普通人高的教化水平,因而同大多数人的自发需要相比,政府能够向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从原则上说,就应该由政府向人民提供教育。”②即政府存在与发展的合理逻辑就在于要保障每个公民受教育的起点公平,承担起基础教育的公正道德底线,让每个适龄青少年都能享受到基本教育的惠顾。虽然政府提供基础教育义不容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础教育就只能由政府部门来垄断提供,因为中国地域辽阔,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个体教育需求差异,以及政府有限的财力等原因,决定了政府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投入难以有效满足全国各地的需求。这迫使我们需要在政府之外去寻求新的补助力量。

二、市场组织:基础教育个体超额差异需求的满足空间

一方面,公共教育需求扩大与教育供给紧张张力需要寻求体制外的市场力量。温家宝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进入了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的新阶段。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也应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这期间,社会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当然,也包括对教育的需求,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趋势。从总体而言,社会公共需求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单元向多元、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在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的情况下,社会公共需求的总量较小、层次较低,随着生产力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公共需求的需求量就会相应增加,覆盖的领域也就更宽。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层次依次为:“A.生理需要,提供人类下一个更高需要的基础;B.经济安全;C.爱或归属;D.自尊;E.自我实现。”③当历史的车轮发展至今,我们除了衣、食、住、用、行等基本生存需要外,还有更高层次的公共需要:诸如对公共安全的渴求,对自尊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增加文化娱乐设施、发展公共教育、发展高科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需要,这些更高层次的公共需求对当今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有学者将其归纳概括为6个方面:“A.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国防、治安、外交等;B.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的公共需要,如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公证司法等;C.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设施与公共事业的公共需要,如公众医疗保健、义务教务、公共交通、公共图书馆等;D.建立社会保障与救济体系、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需求,如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E.公共资源与公共财产管理的公共需要,如国有资产管理、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F.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发达状态时,人民对人权、自由等公民权利的公共需求。”④其中,教育需求在当今十分巨大,又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整体地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还需不断培育各种市场组织,让其在健康的土壤环境中来满足不同个体的超额差异需求。

另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发展催化了基础教育个体超额差异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指“家庭或厂商在一定价格上所选择购买的物品或劳务的数量”⑤,即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有支付能力的需要,需求的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第一,消费者愿意购买;第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仅有第一个条件只能被看作欲望或需要,而不是需求。需要和需求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范畴。需要是人的本能,反映的是人的某种心理欲望,指人感到某种缺失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内心状态,是一种纯观念的东西,是构成需求的基础。需求是指一种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支付能力是把握“超额需求”概念的关键。教育个体需求是需要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它针对的是一个个体,指一个人的一种特征、一种特性、一种表征或一种特殊性。换句话说,教育个体需求是一个人需求教育的特征,通过一种渴望接受教育的感受而表现出来,而具有此特征的人,也就是“教育需求者”。因此,这就需要引入了一个“个体需求概念”对“教育需求”作可能性的解释。它一般指的是一种只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出现在某个特定人生发展阶段的特征,意味着在其人生的某个特定阶段,某个人需求教育,从而能够接近为其而规定的某种人格应然状态。这是以教育的行动概念为基础的。依赖着某些行动的特征,通过这些行动,他人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其人格。可见,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教育需求。

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家整体实力到个人居民收入及外部储备,各种经济指数的增长都是很快的,GDP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造就了大量的富裕的中国家庭,这些富裕家庭的小孩出了可以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基本基础教育外,往往还提出了更高的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需求,如书法培训、高尔夫培训、保龄球培训等,这些超额差异教育需求就对现阶段政府提供的基础教育提出了要求,因此,政府在这些问题方面短时没办法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市场组织如能解燃眉之急的话,也不失为一增强基础教育的良策。

三、非营利组织:基础教育的查漏补缺角色

一般而言,政府提供的基础教育服务,都是针对大多数人的教育需求而言的,是一个中位选择,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东中西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某部分人或地区的基础教育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特别是在落后地区的农村,由于生活贫困和重男亲女传统思想的影响,女孩失学现象严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难中之难,对于这类问题,政府、市场都无能为力,需要把解决之道投放于非营利组织。比如,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失学女童重返校园,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并实施了以“春蕾计划”为名的大型公益项目,该项目通过在海内外广泛募集资金,设立“春蕾计划专项基金”和“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专项基金”,并采取开办“春蕾女童班”、援建“春蕾学校”等办法,救助失学女童,帮助女童掌握当地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20年来,“春蕾计划”累计筹得善款8亿多元,捐建800多所春蕾学校,资助180多万次贫困女童重返校园,对40余万女童进行实用技术培训。“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春蕾计划”为灾区援建54所春蕾学校。捐助1315名伤残儿童。“春蕾计划”在教育扶贫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我国政府写入《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和《200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还被我国政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措施之一列入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等重要文件。2005年,“春蕾计划”被民政部授予首届“中华慈善奖”。⑥

由于非营利组织是在遵循自愿、非营利等原则下运转的,其非政治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使其在区域合作、领域合作中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许多方面,非政府组织比国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便于调整其组织结构、工作方式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地域和人群的需要。⑦在社会大众中具有比较强烈的认同优势。和政府不一样的是,非营利组织作为公民自愿参与的自治性组织,其政治性不强,官僚惰性低,运转相对高效,它不仅能克服等级制导致的僵化死板的痼疾,也能避免官僚主义的弊病,它可以充分利用组织体制、组织结构以及活动方式的弹性优势,在区域合作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条件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提供多样化的、更具责任感和关爱的服务,做政府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同时,非营利组织在资源汲取等方面也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在人才资源方面,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与从事相关领域的国家机构合作,向他们获得辅助的或直接的人力支持,除此之外,非营利组织还可以加强与国际性的非营利组织联系,达到整合自身的人力资源的目的;其次,非营利组织还可以汲取丰富的财力资源,它突破了政府依靠财政税收单一渠道的限制,可以灵活地争取各种资金,实现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像“春蕾计划”便是首先由香港议员周冰洁女士捐出100万港币作为发起,其20余年来的蓬勃发展则是由国家领导人、企业家、部队官兵、港澳同胞、国际友人等各界人士竞献爱心的结果;最后,非营利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中成员的利他性因素,也推动了基础教育服务的丰富与完善。现实社会中的个体是以复杂人德身份出现的,他不仅有经济人动机,更有可能有公益人动机,当他的公益人动机超过经济人动机时,他就可能选择奉献,而忽略索取。特别是关于道德性利他行为的研究,更是为这种公益动机找到了人性原点。正是有这种不图回报的利他精神的存在,才会有杭州退休女医生赵华琼自己出资开办不收挂号费、诊疗费、常规检查费、药品也直接按成本价甚至免费送给住院民工,而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民营民工医院”的存在。这种利他思想可以在西方社会中的博爱思想、我国古代仁爱思想中找到其思想渊源。所以,非营利组织中利他思想的倡导,无疑更有利于基础教育服务的优化供给。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政府行政管理理念的更新与职能转变,公共教育基础服务的供给主体已经不再是政府组织单一主体,而是向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多元主体转变,教育需求的多样化也同样必然地要求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为了满足居民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公共教育基础服务体系的发展及目标也应该是多层次、多渠道和全方位的。

注 释:

①②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44、541页。

③[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物》,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5页。

④李贵鲜主编:《公共行政概论》,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⑤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3页。

⑥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爱心培育二十载春蕾花开满神州——写在“春蕾计划”实施20周年之际》,《中国妇运》,2009年第7期。

⑦ 赵黎青:《非政府组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http://www.mpa. 3322.net 07/02/2002。

猜你喜欢
非营利政府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