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以莆田学院为例

2011-08-15 00:52杨金莺林艺萍
关键词:海峡西岸廉政高校学生

杨金莺,林艺萍

(莆田学院 医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海峡西岸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调查分析
——以莆田学院为例

杨金莺,林艺萍

(莆田学院 医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全面开展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海峡西岸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需要。推进海西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要做到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健全廉政建设文化体系、拓宽廉政建设文化载体这三方面的融会贯通。

海峡西岸;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 “反腐倡廉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1]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也要求“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廉政文化“五进”的重要场所,在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大学生廉洁自律的意识,增强大学生反腐倡廉的自觉性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保持党员先进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据有关统计,至2010年底,全国党员人数已达到8026.9万名。其中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增幅最为明显,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在整个党员队伍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高校学生党员中的精英分子最终将成为各级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者。然而,我国当前尚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市场运作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和文化观念的冲击和渗透,一些大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中“迷失”自己,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隐患和一些不安定的因素。高校已经成为党的队伍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党员廉政文化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党员自身免疫力,保持共产党先进性,带动和影响周围的同学,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腐朽观念的侵袭,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二)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纯洁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金投入越来越多,对外经济往来活动的日益频繁,办学规模的扩大与产学研结合的拓展,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社会腐败现象在高校有日益滋生和蔓延的倾向。原本以理想信念、育人奉献为核心的大学主题意识被弱化,发生在高校内的学术不端、科研腐败、考试作弊、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等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曾为“一方净土”的象牙塔,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滋生腐败的“热点”,严重影响着高校的社会形象。为维护校园形象,纯洁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已迫在眉睫。

(三)加强大学生的廉政文化建设可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不仅要求经济建设的质的突破,也要“增强高等教育在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人才保障作用”[2]。人才的心灵健康、人格健全以及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离不开教育作用的发挥。2008年福建省委文明办也曾指出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廉政文化与信用文化建设“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推动海峡西岸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诚信福建’的重要内容”[3]。加强海西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响应号召,推动海峡西岸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又反过来可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优质的外部人文环境和内在人才保障。

二、海西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我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现状,有的放矢探讨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与海西高校建设实际的切合点,笔者采用问卷形式,对我校青年大学生的廉政文化建设进行了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7份,回收率81.75%。通过对问卷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一)部分学生存在认识误区,对腐败现象抱着司空见惯、漠视的心理。根据调查,91.18%的同学对目前社会廉洁程度持不满意的态度,8.82%的同学表示不清楚,整体上大部分的同学都觉得校园已不是一方净土,已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冲击,觉得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很有必要,是高校形象重塑的必要手段。但有部分同学在对待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见怪不怪,甚至存在着所谓“腐败难免论”的错误认识。5.3%的同学认为现在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切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只要经济发展了,出现一些吃喝、跑关系是难免的,片面地认为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人际关系往来是正常的礼仪行为。同时,在“你如何看待父母为了孩子当学生干部或其他利益给老师送礼?”这个问题上,有55.88%的同学对这种行为表示无奈与漠视的态度;32.35%的同学表示愤慨鄙视,认为是不合理的动机行为,与当前社会倡导的廉洁教育相悖;11.76%理解这种行为,认为现在社会风气如此,简单地将这种行为认同是人际交往的正常体现。

(二)形式单一,廉政文化建设宣传与实际效果呈两层皮脱离现象。当前党和政府、高校非常重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但是在宣传途径和教育的方式上过于单一,直接后果导致教育预期目的与教育结果反差严重。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了解反腐倡廉的信息渠道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主要的官方新闻媒介传播的占84%,通过朋友间口耳相传的占17.65%,其他途径的非官方媒体等占8.82%。高校的廉政文化教育方式主要是组织学习一些相关文件,以及开展廉政宣传活动,而缺乏相关的系统的教育形式,在校大学生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主题灌输宣传。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88%的认为还是有所收获,并影响深刻;29.41%学生认为对老师传授的内容没有印象,内容乏味;64%认为内容一般、影响一般。同时,有87.3%的人希望教育的途径和形式可以更丰富些,不要太死板。

三、提高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初步探索

2010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一文中指出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强调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培养和弘扬廉洁价值理念。将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给每一个学生,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应是高校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事情。

(一)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为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创造健康环境

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需要一个合适的文化氛围。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接受外界事物的途径较多,教育的效果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适的文化氛围环境来保证。要使廉政文化建设产出预期的良好效果,氛围的营造、环境的打造十分重要。高校要利用人才集中的优势,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的发展。通过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论研讨活动,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理念、特点规律与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提升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水平,为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丰厚的理论支持。同时利用网络、报纸、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增设廉政文化建设专栏,深入宣传党的廉政建设的理论和政策法规,培养全体师生的廉政意识,在校园形成人人“敬廉崇洁、诚信做人”的廉政文化氛围。

(二)健全廉政文化体系建设,为学生廉政文化建设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是一种全方位的渗透式的人性教育活动,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崇廉尚洁的德性、一种抵御诱惑的本性。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是一个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内在的软文化的建设,也要有外在的硬机制体系的维护。邓小平同志曾精辟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4]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要强化体系建设,形成具有教育、制度、监督功能的“三位一体”廉政文化体系,形成“领导干部有表率,全体教师有推动,青年学生有行动”的“人人有参与,人人受教育”的局面。第一,党政领导要牵头完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做到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纪委协调组织、部门各司其责,各民主党派、离退休老同志等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促进廉政文化建设规则的有序开展。第二,完善廉政文化建设监督机制,扩大校务、院务的公开度、透明度,接受全校师生的共同监督,尤其对当前较为关注的“三公”消费不仅要敢于公开,更要细于公开。第三,加强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人员保障机制。高校教师的廉洁态度和觉悟水平,都会潜移默化地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廉政文化意识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身教作用。因此,高校在加强教育、科研、行政的管理方面下功夫,更要制定与师德规范相配套的监督、评定、奖惩的规章制度,并真正落到实处,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对廉洁自律方面有问题的教师要取消其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的资格,并给予严肃的处理。第四,增加廉政文化建设专项投入机制。高校要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的监督职能,设置纪委、监审办公室和专门工作人员,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和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加大专项经费投入,保证高校学生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硬件设施。

(三)拓宽廉政文化建设载体,为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增添活力

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同理想信念教育、学风考风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公民道德教育等相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大学生心理构筑起防腐倡廉的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

1.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列宁同志在《怎么办?》一文中曾经详细地阐述了“灌输”的必要性,认为工人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同样的,青年大学生自身价值观树立的不稳定性,思想易变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建设中绝不能丢掉灌输这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在发挥宣传灌输党的政策、方针上具有鲜明的系统性和效率性的优点,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高校要把廉政文化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计划当中,并保证一定的课时量,落实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推动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学内容上,不仅要选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向学生宣传党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所表明的坚强决心和采取的重大措施、政策,鼓舞学生对党的反腐倡廉工作的信心,帮助学生辨析经济建设与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清“腐败难免论”的错误所在。

2.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并贯穿始终。牢固树立“教育不止一个课堂”的观点,拓宽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平台,将学生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在学生社区、教室、校园内设立廉政文化主题宣传栏,在校园网、校报、校电台、BBS、飞信、博客、MSN等宣传阵地扩大廉政文化教育的覆盖面。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分层次的组织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廉洁教育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书画展、征文比赛、廉洁自律格言征集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渲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升华廉政意识,增强廉政的自觉性和预防腐败的能力。此外,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设立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专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宣传廉政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3.要鼓励学生深入实践,通过鲜活的事例强化廉政意识。现在的大学生走出校园,将掌握着各类行业和部门的领导权,他们的廉政意识强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廉政文化教育意义深远,帮助大学生克服自身存在的“腐败难免”的错误想法显得尤其紧迫。在活动建设方面,可以通过“从我做起,敬廉崇洁”的主题教育,邀请社会上公正廉洁的党员干部作报告,纪检委、检察院的专业人员讲反腐倡廉正反方面的典型事例,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录像片、视频,开展廉政文化主题社会调查实践活动,通过鲜活的人和事,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廉政的自觉性和预防腐败的能力,并外化为构建和谐、文明、向上的校园建设的实际行动。

[1]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福建日报.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EB/OL].2011-02-23.http://fj.sina.com.cn/news/z/2010-02-23/155417503.html.

[3]福建省文明办.关于把廉政文化与信用体系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通知 [EB/OL].2008-11-06.http://wmf.fjsen.com/2008-11/06/ content_3030227.htm.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徐志怀.和谐社会视域中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03.

猜你喜欢
海峡西岸廉政高校学生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廉政之歌
海峡西岸农业高职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海峡两岸高职教育评估监测的比较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国内外城市群发展协调经验对海峡西岸城市发展的启示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