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走向研究

2011-08-15 00:52杨文兵杜莉梅
关键词:教育经费农村教师资源配置

杨文兵,杜莉梅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从输血到造血: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走向研究

杨文兵,杜莉梅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传统的改变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的方式通常依赖于治标不治本的输血方式,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改变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各种差异问题,甚或使问题更加严重。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应在资源配置机制上逐步实现由输血方式向造血方式过渡。

教育资源配置;输血;造血

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仍存诸多问题,为提高我国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本文认为应从重塑资源配置机制入手,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战略转换。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教育本身配置的差异

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教育活动过程中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忽视了教育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形态的存在。个人和社会可以通过教育提升个人能力和国民素质,尤其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得教育跻身于稀缺资源之列。作为稀缺资源的教育,在城乡之间配置的差异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供需的差异。近年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表明,在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县镇、城市的各级基础教育学校数量在递减,同时在校生数也在递减。这说明教育的等级越高,教育本身便越稀缺,为获取教育所需付出的成本和形成的竞争便越高越激烈。

2.教育结构的差异。教育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村所办的教育基本以基础教育为主,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育寥若晨星,即便有也都是教学档次低、办学不正规、社会认可度低的学校。而在城市,各级各类学校一应俱全。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水平,远远超越农村的水平。

3.入学机会差异。入学机会的平等体现了教育起点公平的理念,这是保证教育公平的最基础层面。每个公民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尽管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都有相关法规来予以保障,但“教育平等并不是政治权利平等的自然衍生物,法律条文所确定的教育平等并不意味着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能受同样的教育”[1]。城乡入学机会的差异使得农村的学生无法平等地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更多的教育不公平埋下隐患。

(二)城乡师生资源配置的差异

在有形的教育资源中,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资源。对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反之则产生负面的消极效应。城乡师生资源配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反面。

1.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第一,农村教师的相对数量低于城市。据统计,农村、县镇和城市的师生比呈逐降态势,说明农村的教师资源相对最缺乏,教师负担更重,教学质量最难提高。第二,农村教师的质量远低于城市。从教师的学历水平看,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存在高学历教师极少,以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为主的现象。第三,农村教师的稳定性低于城市。从谋求个人职业发展角度看,农村教师会倾向于流向待遇好、声誉高的城市学校。“据调查,高达42.36%的农村教师打算调动工作。农村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加剧了农村教师短缺的矛盾,降低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得优质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布更加不均衡。”[2]

2.学生资源配置的差异。任何一所学校都希望能争取到优秀的生源,提高办学质量和声誉。从这一角度而言,优秀的学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教育资源。然而,在吸引优质生源方面,农村显然不如城市。一方面,由于农村本身的教学效果就比城市差,所能产生的优质生源就较少;另一方面,许多名校都集中在城市,而且有些基础教育阶段的名校在招生时,对生源地及招生名额都有限定。这使得农村的优质生源一方面比较难流入城市,一方面又都削尖脑袋拼命挤向城市的学校。这样的配置效果必然导致农村的教育每况愈下,城市的教育蒸蒸日上。

(三)城乡教育经费配置的差异

教育经费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是一对无法彻底消除的矛盾。一方面教育经费本身是有限的,而其又必须权衡在各个不同维度进行配置的矛盾;另一方面,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而教育对经费的需求亦是无限的。城乡教育经费配置的差异就是这一矛盾的具体外现。

1.教育经费总量短缺。我国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据有关学者研究,“近些年我国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一直维持在170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5%,而这1.5%比例的公共教育经费,却用于培养占世界20%的教育人口,即大约2.4亿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教育”[3]。教育经费和教育规模的极不对称,某种程度上,只能说是在维持教育的存在,而无法谈及教育的发展。

2.教育经费配置失衡。教育经费配置失衡是指教育经费配置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这两个轻重并不相互背离,因为高等教育基本集中于城市,教育经费中用于高等教育的比例越多,流向城市的教育经费亦越多。但仅从城乡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来看,也体现论严重的“重城市、轻农村”这一现象。

(四)城乡物力资源配置的差异

物力资源,顾名思义,就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产、设备、图书等,是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优质的物力资源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城市的教育产出高于农村的,与物力资源的完备不无关系。相关统计资料表明,农村的生均计算机、生均图书藏量、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固定资产值均依然低于城镇的,其中生均固定资产值,城市高于农村近两倍。可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所享受的办学条件远差于城市学生,尽管在名义上他们均接受着义务教育,而在教育的实际质量上却相差甚远。

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走向分析

从均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对策的作用机制上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输血”式措施和“造血”式措施。前者着重于问题的表层,效果直观,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后者着重于问题的深层,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实施困难,见效慢。所以,为彻底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配置的问题,应将两种措施相结合。

(一)“输血”式措施

1.加大农村教育投资。经费是所有教育资源中最基础的资源,对其他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起到先导和铺垫作用。因而,要发展教育,政府就必须继续加大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各级政府在为各项社会事业配置资金时,优先考虑教育事业;在教育经费的城乡配置之间,同等考虑城市和农村,甚至可以偏向农村。这样既解决各级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的问题,又确保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坚持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事业在资源配置时所应坚持的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2.改造农村教师队伍。农村与城市教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上,要改造农村教师队伍也应从这两方面着手。要解决数量问题,最直接的措施是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福利,从物质上吸引更多的教师到农村执教。要解决质量问题,首先,应提高农村现有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个具有一定学历水平的人都能胜任的,它包括教师学科知识、技能的专业化,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和职业道德的专业化。其次,通过优胜劣汰的聘任机制和“能者上,庸者下”的晋升机制,确保农村教师队伍在管理上不落后于城市,并通过这些机制留住优秀的教师,使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达到稳定水平。

3.共享城乡教育资源。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把城乡教育置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中,统筹规划、综合考虑,实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与共同享用,以提高城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效用的最大化。”[4]首先,城乡之间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软件教学等现代教育手段实现教育“软实力”的互通有无。其次,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城乡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主要是城市对农村的补给。最后,以城市为基准点,与其邻近的农村学校共享基础设施,如图书资源、计算机资源、活动场地等。

(二)“造血”式措施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从基础上做文章,即发展农村经济。农村自身的经济得到发展,地方财政实力提高,物质资源丰富化,教育资源也自然随之增多,教育发展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而“政府应制定有利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和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5]。

2.矫正教育发展理念。城乡教育资源的配置应秉承公平与效率并重、统一与协调并举的发展理念。然而城乡教育事实上的诸多差距使得这一理念不堪一击,现行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已完全偏离这一轨道。因而必须对这种以偏概全的失衡理念予以矫正,重新将城市与农村摆在天平的两边,让城市反哺农村,直至平衡。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要摒弃片面的、独立的、主观的配置理念,构建符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均衡健康的教育发展观。

3.完善城乡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要从体制上解决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完善城乡教育财政体制。这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各级政府(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县以及乡镇)要按照各地区的差异及教育的客观需求制定各自在教育投资中的统一标准。其中,中央应加大对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农村的投资份额,加大对税费改革地区和农业税减免后的农业大省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且设立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专项资金。(2)完善城乡教育管理体制。尽管当前以政府办教育为主体,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可以尝试开拓市场力量进行教育资源配置,使教育经费的来源多样化。如政府采购教育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个人或企业投资农村教育等。(3)完善城乡教育监督体制。对于城乡教育经费的配置,人们更多地关注其配置的谁多谁少、公平与否,却忽视了经费的使用监督情况。教师工资是否拖欠、资金是否被挪用等这些问题在农村出现的频率远比城市多,因而建立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情况和使用效益的监督机制十分必要。

4.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对涉及教育相关事宜的强制性规定,保障和规定办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要良好地落实教育法律法规,首先要有一部本身较为完善是的法律法规,其次是执行力的问题,我国的教育在这两方面都有待完善。因而“各级人大要做好教育立法工作,各级政府对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要做好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教育法律法规的落实,切实解决好教育投资、教师工资、学生辍学等突出问题”[5]。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综合战略政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09/01/084)

[1]张爱梅.关于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3,(1).

[2]桂丽.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分析与对策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1).

[3]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金英,陈通.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9,(6).

[5]陈回花.刍议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4,(11).

猜你喜欢
教育经费农村教师资源配置
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管好用好粮食仓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基于ArcGIS9.0-GeoDa059i的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性分析——以2008-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为例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