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品
(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
互文性(Intertexuality)也有人译作“文本间性”。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相互关系。翻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项活动,而是一种语言文化在互文性质上的转换活动。诗词翻译就是一种跨语言的互文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原诗与译诗也会构成互文本。互文性为诗词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和翻译视角。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意象能有效的传达诗词的意境和情境,本文拟以中国几首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翻译为例,将其置于互文性的视野中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诗词意象翻译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传递诗词的内涵,已达到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沟通的目的。
互文性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语言学教授及符号学家朱莉亚·克里斯蒂(Kristiva)依据巴赫金的“对话性”和“复调”理论提出的。
“任何文本都好像是一幅引语的马赛克镶嵌画,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之吸收与转化,构成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都与文本以外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一个文学文本都不是独立的创造,而是对过去文本的改写、复制、模仿、转换或拼接”(朱莉亚·克里斯蒂娃)。其基本内涵是,每一个文本都是其它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
“互文性”有双重焦点。一方面,它唤起我们注意先前文本的重要性,它认为文本自主性是一个误导的概念,一部作品之所以有意义仅仅是因为某些东西先前就已被写到了。然而就互文性强调可理解性、强调意义而言,它导致我们把先前的文本考虑为对一种代码的贡献,这种代码使意指作用(signification)有各种不同的效果。这样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乔纳森·卡勒:《符号的追寻》(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81)。
对译者来说,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亦是两种文化的交融。当涉及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时,互文性的关联因为所属文化圈的隔膜,成为翻译活动中的障碍。特别是像英汉这样两种来自完全不同文化体系的语言之间的传译,无疑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其中,中国古典诗歌翻译富含大量典故互文指涉,要在译作中完美呈现,就对译者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译者需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互文性文学能力,在翻译时将原文中的互文转换到译文中。纵使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原文的互文无法恰到好处地传递给读者的情形,也要相信随着文化的不断交融和发展,这些难题都会化解。(秦文华,2008)
意象是古诗词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通过将诗人主观情志和周围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达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的目的,而它与外部世界及其中的文化、知识构成广义的互文,进而通过的互文性在各个时期不同诗人的诗作中或引用、或拼贴、或改写,最终成为诗歌的精神留传至今,形成意象套语(image formula)。中国古典诗词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模糊朦胧中传达出一种情思,诗人往往寄情于物,通过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1.“桃花源”因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为世人心所向往之。桃花源也就成了与世隔绝,恬淡质朴之地的象征。成语“世外桃源”则出自于此,杨沫在《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中援引了这一意象,“在这儿,在这世外桃源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嚣的声音。”因此,“桃花源”这一意象在诗词中屡次用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抗争。
《庆全庵桃花》是南宋谢枋得的著名作品之一,他借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以及其居民为避秦乱而隐居此地来反映自己的处境。全诗及译文如下: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
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
怕有渔郎来问津。
Peach Blossoms in Convent
Intruders are notwelcome to Peach Blossom Land.
When flowers begin to redden,spring’s near at hand.
Let no fallen petals follow the running stream,
Lest fisherman intrude into villagers’quiet dream.(tr.by Xu Yuanchong and Xu Ming)
《千家诗》注说:“谢先生见桃花,而忆桃源之人避秦而隐,但见桃花开,始知一岁之春,无时日纪也。使我居之,当花飞时,不使之随流入溪,恐有渔郎见之,来问津涯也。”“桃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诗人把庆全庵桃花比作世外桃源,想躲避乱世的纷扰,其互文特征很强,译为Peach Blossom Land,而《桃花源记》的译法就有好几种,林语堂译为The Peach Colony,罗经国译为A Tale of the Fountain of the Peach Blossom Spring,谢白魁译为 The Peach Blossom Source都把桃花(peach blossom)这一意象描绘出来,然而其深层内涵对于外国读者理解来说,有点困难,因此笔者认为添加注释会更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进一步解答他们的疑惑。
Note:The Peach Blossom Land was an imaginary and ideal place where hewould live a reclusive lifewithoutbeing disturbed by intruders.
例2.《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丰富的内涵所体现的互文特性值得仔细解读。全诗及译文如下: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Tune:“The Beautiful Lady Yu”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n autumn moon and spring time flowers
Forme who had somanymemorable hours?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the eastwind did stand
Remindsme cruelly of the lostmoonlit land.
Carved balustrades and marbles stepsmust be there,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as fair.
If you would ask me how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tr.by Xu Yuanchong)
“东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种给人以积极、美好感觉的意象。李白的“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落日忆山中》);李煜的“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阮郎次》)以及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中都有所体现。在互文性的视野中,这一意象被千百次重复。而许渊冲的译本中“东风”仅译为east wind,忽视了其互文内涵,笔者认为可改为warm east wind,“东风”就是春风,它给人以温暖柔和之感,warm和wind又可构成头韵(alliteration),具有一定的音韵美,或是可以通过加注解来解释东风的含义,以便于外国读者对这一意象的认识和理解。
结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旷世名句。诗人以水喻愁,含蓄表达愁思的绵延不绝,无穷无尽。事实上,在中国的古诗词中,诗人以水喻愁的写作手法已被广泛使用,不断的互文运用将“水”这一意象与“愁”结下了深厚情缘。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刘禹锡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竹枝调》);李煜的《虞美人》亦延续了以水喻愁的互文运用。只是在这里一句唤起、一句回答的方式,就显得更加生动感人(毛华奋,2007)。许译为over-brimming river,具有“溢出”之意,给人动态膨胀之感,含义是 a river over-brimming/over-flowing with sorrow(杨欢欢,任静生,2008)由此,李煜当时满载愁容,满腔无奈之感跃然纸上,这水满溢着诗人无以名状的无奈和压抑,愁思与痛楚,读者读到此亦引发感慨万千。
在中西方文学中,在“水”这一意象蕴含的“愁”滋味上似乎不约而同地达到某种契合,Edgar Allan Poe在“Eulalie”一诗中写到:
Idwelt alone
In a world ofmoan,
And my soulwas a stagnant tide,
Till the fair and gentle Eulalie becamemy blushing bride,
Till the yellow-haired young Eulalie became my smiling bride.(马库斯·坎利夫,1975)
“a stagnant tide”(一潭死水)让人联想到了我国现代伟大的诗人、学者闻一多的《死水》,作者借“死水”来隐喻腐朽、落后的社会,表达其内心的强烈抗争和极度不满。Edgar Allan Poe通过“a stagnant tide”(一潭死水)将“水”这一意象所包含的诗人抑郁愁苦之情的充分的表现出来,让人读后唏嘘不已,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这说明在中西方文化上存在一定的互文共性。利用这一共性,将更有助于中西方诗歌准确性互译的实现。
例3.中国人的孤寂飘零感作为中国文化情感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是许多诗人心底里的一片净土,他们寄情于物或景,将内心的失意惆怅淋漓尽致地传达给读者。
唐代诗人崔涂的《孤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
孤 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片影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渡,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A Solitary Wildgoose
Line after line has flown back over the border.
Where are you headed all by yourself?
In the evening rain you call to them–
And slowly you alight on an icy pond.
The low wet cloudsmove faster than you
Along the wall toward the cold moon.
...If they caught you in a net or with a shot,
Would it be worse than flying alone?(tr.by Bynner)
全诗以“孤雁”为题,诗眼就是一个“孤”字,它将全诗的韵味、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耐人寻味。诗人飘泊异乡,世路峻险,此诗以孤雁自喻,表现了他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作者与孤雁(A Solitary Wildgoose)惺惺相惜,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融合于孤雁身上,加以对象化,显示了其创作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拍案叫绝。Bynner将孤雁译为A Solitary Wildgoose。“孤”译为Solitary(living alone without companions)将那种孤寂无依的凄清感抒发得十分彻底。
崔涂的“孤雁”让人联想起雪莱的“失伴鸟”,两者构成了一定的互文联系:
A widow bird satemourning for her love
Upon a wintry bough;
The frozen wind crept on above,
The freezing stream below.
There was no leaf upon the forest bare,
No flower upon the ground,
And littlemotion in the air
Except themill- wheel’s sound.
有鸟仳离枯树颠,
哭丧其雄剧可怜;
上有冰天风入冻,
下有积雪之河川。
森林无叶徒杈桠,
地上更无一朵花,
空中群动皆熄灭,
只闻呜唈有水车。(郭沫若译)
两首诗都写孤鸟,都充满了诗人对鸟的同情,把鸟拟人,寄托内心的凄苦和愁绪。然而,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孤雁》中“孤雁”隐喻的是诗人漂泊异乡,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因此将其译为a solitary wildgoose,而雪莱的失伴鸟则表达的失去配偶的痛楚,则译为a widow bird。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中都选择通过意象——“鸟”、“雁”这类飞禽来寄托内心的孤寂飘零之感,可以说,中西文化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互文共性对于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将有重要意义,应充分挖掘并加以利用,实现中西方诗歌更为准确的理解与翻译。
例4.中国诗词中有许多意象因为其文化独特性而被赋予特殊的含义,译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保留其原语文化特征的同时让外国读者更易接受,以便更好地传达中国诗词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陈抟《归隐》诗及译文如下:
归 隐
陈 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
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
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
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
野花啼鸟一般春。
My Hermitage
I’ve left trace in the vanity fair for ten years;
Turningmy head,I find blue hill in dream appears.
A sound sleep will domemore good than vanity;
The rich in red mansions would fall in poverty.
I’m grieved to know that swords can’t save the king at stake,
Nor can the flute and songs keep the drunkard awake.
Tomy old hermitage old book and lute I’ll bring;
Wild flowers and singing birds herald the same spring.(tr.by Xuan Yuanchong,Xu Ming)
“朱门”即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因此,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和明代李攀龙的《平凉》“惟馀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中都有所体现。译者没有想当然地直译为“red doors”而是结合其深层内涵将其译为red mansions,既保留了原语文化特色,又有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可以说,是很成功的翻译。联想我国古代伟大的艺术瑰宝《红楼梦》中“红楼”在内涵上与“朱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具有极大的互文性特征,目前,《红楼梦》的英译本众多,由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盛。Red Mansions贴切、传神的把中国古代王侯贵族的生活如图画般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互文性的使用让翻译之路变得不再那么艰难坎坷,由此可见,互文性对于翻译的重要作用。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多元、动态的理论,自出现以来就以其强大的活力与包容性在不同领域不断发展。当今翻译已成为一门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集实践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多元学科,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很有意义。中国古典诗歌丰富多彩,文本中意象更是异彩纷呈,存在大量互文指涉,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诗词翻译中意象的传达会由于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引起传递障碍,文化缺失。本文仅选取以上的诗词为例,从词的角度来探讨其体现的互文特征给译者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实现目标语读者与原语、译者与原语读者的之间的文化互动、文化对话。当然,其重要意义和作用远不只本文所探讨的,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发掘,处于中西方文化交流重要一环的译者应充分展开互文性联想,再现原诗精神,为实现中西方文化进一步沟通与发展做出贡献。
[1]罗婷.论克里斯多娃的互文性理论[J].国外文学,2001,(4):9 -14.
[2]巴兹尔·哈蒂姆,伊恩·梅森.话语与译者[M].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4]许渊冲,许明.千家诗:英汉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公司,2008.
[5]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叶少斌.翻译文本中的互文传递——以《玉阶怨》英译为例[J].咸宁学院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