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闻报道娱乐化倾向反思

2011-08-15 00:44何美荣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贪官舆论监督新闻报道

何美荣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新闻学家胡乔木同志曾说过:“新闻报道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1]这种“科学”和“艺术”,在当前信息传播空前发达的社会,得到了蓬勃发展;新闻报道广泛的信息交流,打破了各地区、各部门、各省市以至各个国家之间的界限,使得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我国,新闻报道不仅发挥着宣传真理、阐述政策、促进交流、启迪民心、表扬先进,以鼓舞人民士气的作用,而且承担着揭露阴暗,批评落后,弘扬正气,抑制邪气,打击歪风,以促进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各种问题的任务,承起了传递党和政府对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关怀以及反映广大群众呼声的桥梁作用,可谓是功不可没。但近几年来,受娱乐化大潮的影响,有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把一些严肃的反腐败报道,用娱乐化、八卦化方式进行宣传,使读者越来越感觉到八卦化、娱乐化倾向,正在逐渐向严肃的舆论监督报道靠拢。

一、反腐报道娱乐化倾向现实堪忧

一是香艳韵事充斥反腐报道。在一些腐败案件中,由于许多贪官台前正人君子、公仆楷模,幕后招权纳贿、权色交易,因此有的媒体为了追求“卖点”或点击率,把贪官们的所谓风花雪月的情事,进行娱乐化报道。如2010年3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有的法制大报的主标题就用大号粗黑体标出:“王益案法外情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文中乐此不疲地介绍王益和央视著名主持人刘X X的桃色新闻,还把某影视女明星拿到的30万元出场费,也恨不得要说成是因为和王益有染。铺天盖地的反腐报道,实际上是一场娱乐而已。

二是肤浅低俗的主题思想融入反腐报道。当前娱乐化大潮影响着个别媒体和记者,在报道中不愿意分析腐败案件具体案情的性质和原因,总是肤浅地死死抓住贪官们的“情妇”“私生子”不放,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于这些腐化堕落的丑事,使得贪污受贿案件的焦点,由原来的严肃、沉重逐渐转移到轻松、娱乐的报道之中。如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案告破之后,有的报纸就长篇报道其情妇,有的甚至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式”报道。正如许多网友在博客中所感慨的那样:这样的报道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的反腐新闻报道,不是以正确的立场、观点进行分析,力图揭示人和事的性质,而是绘声绘色,像电视剧和其他文艺作品一样,渲染夸张,模拟情节,作不必要的交代或者借题发挥,使得官员腐败案“不见贪贿只言色”。反腐新闻报道似乎在向“言情文学”靠近,仿佛只有“八卦新闻”才能提起人们对反腐的关注和兴趣。

三是包装、作秀贯穿反腐报道。反腐类新闻属于舆论监督类新闻,在制作方法上必须严肃认真。但当前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趣味低下的“卖点”,不惜牺牲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一味地对此类新闻进行包装、作秀,即用娱乐化的编排手段进行报道,报道的一些反腐措施真令人啼笑皆非。如某金融部门组织官员参观陵园,告诫大家人生短暂,钱乃身外之物不要贪;一些部门官员家属与纪委签订责任书,看管好配偶八小时以外的业余活动;有的部门要求小学生做“卧底”,把反腐责任书签到小学生头上,让孩子监督家长收受礼品的情况;某省搞了场“万人齐唱反腐歌”,东北来了个“二人转反腐专场”;某省三市区联合在2011年5月举行了副厅以上官员配偶“反腐贤内助”演讲会,通过演讲现场评选“最佳反腐倡廉贤内助”。等等。喧嚣缤纷之状简直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之架势。

经过这种包装、作秀的监督报道,呈现于受众面前的已不再是严肃的话题,不再具有震慑和警示作用,甚至还会转移民众的视线,把严肃的反腐问题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严重背离舆论监督应有的社会效应,造成种种危害。

二、反腐报道娱乐化倾向危害剖析

一是削弱了新闻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传播信息并被受众接受,并不是最终目的。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受众接受各种信息之后,进行思考、联想,产生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使人们的眼光,由回顾以往、关注眼前,再转向推知未来。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不能仅仅局限在对新近事实的报道上,而且一定要力争从肤浅的、平面的报道,走向透视的、立体的反映,体现新鲜性与深刻性的统一;新闻报道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真实、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信任和关注。因此,如果对舆论监督反腐倡廉这样严肃、沉重的新闻话题,大肆卖弄噱头,恣意炒作,甚至丢失理性与逻辑,连篇累牍地进行轻浮的娱乐化报道,一味地追新猎艳,用“色”染“黄”新闻,填充报纸的大段篇幅,用煽情的编排手法来吸引读者,可能在引起极少数受众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会招致大多数读者的反感。根据世界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的“可信性效果”理论,信源的可信度越大,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就越小。那么把传播信息作为第一要务的新闻报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对其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说白了,媒体如果为了吸引眼球而盲目跟风,甚至夸大不实消息,对社会来说就是一个毒瘤。如果任其发展下去,这个毒瘤的癌细胞扩散,就不仅仅是媒体一家颜面扫地了。

二是消解和回避了对深层问题的审视。按理来说,新形势下新闻的发展,不能趋向于务虚,而要讲究务实;新闻报道可以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但不能游戏受众。反腐新闻如果大量炒作桃色报道,把内容大量集中在一片“莺歌燕舞”的色情上,就会对受众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媒体追逐的已不是新闻事实和事实背后的本质了,与所标榜的正义、公平关系不大,而是在追色逐艳。如有媒体报道落马贪官鞍山市原国税局局长刘光明,介绍她如何以色相勾引官员,而花500万元整出了一个“鞍山市最美丽的屁股”。新闻用娱乐化的手段描写贪官的情事,追求情节的刺激和捕风捉影的窥私,在泛娱乐化中消解和回避了深层问题,不仅使受众很难从贪官的变态行为和嗜好中得到警示和反思,相反,这种畸形的新闻价值取向,削弱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审视。受众初看可能会义愤填膺,可看多了,就有审丑疲劳了,就会使人感觉到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甚至对反腐前景失去信心。我们应该看到,反腐最可怕的是老百姓心冷和麻木,实际上这比腐败本身更可怕。

三是迷失了反腐研究的方向。近年来由于大量的反腐报道塞满了桃色新闻,于是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反腐报道也随之“层出不穷”。如把贪官情人分成七种类型:包养型、情感型、俘虏型、相互利用型、第四者型、欢乐型、复合型,等等;还有报道把落马贪官按级别、按年龄搞一些统计数字,得出“95%的贪官都有情妇”的结论,俨然是从总结贪官的情人类型出发,在搞“情人分类学”研究;有的报纸还用大号粗黑体标出这样的主标题:“贪官包养情妇呈三大特点某厅长情妇竟达140多人”。确实,这些贪官可恶,这些数字惊人。但看后仔细一想,报道这些“研究成果”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反腐报道如果能从那些统计数字里,研究出官员某一年龄段容易腐败,某一级别官员贪念特别突出,某种嗜好异常危险,并能从中发现和揭示若干规律,然后顺势而为,反腐防蚀,自然是皆大欢喜。但那些报道中的所谓“规律”,无非是发挥着新闻抖出香艳猛料的八卦精神,迷失在对某些色艳事例的好奇中,从严肃的时政版转到了充满八卦绯闻的娱乐版上。正由于新闻报道没有真诚直面严峻的反腐现实,没有提出切中时弊的问题,跟统计数字捉迷藏,滔滔不绝讲贪官的笑话,以抖内幕、爆猛料吸引受众注意力,最后就连一点新闻价值都没有了。所谓的反腐“研究成果”,不仅无益于惩治腐败,而且可能通过大众的阵阵笑声消解反腐理性,对反腐大业付之一笑,随之掩盖腐败问题的实质,最终有悖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初衷。

三、遏制反腐报道娱乐化倾向的应对措施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我们殷切期望新闻报道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站在时代的前列,追踪不断变化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新经验,用大手笔浓墨重彩地、如实地反映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抓焦点、突重点、找难点,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关注社会人生百态,以严肃的态度和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报道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事实真相,抨击时弊,揭露腐朽,匡扶正义。“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能为我们发声、说话;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能为我们倾听民声、民意;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工具,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便利;新闻媒体是时代的‘保健医生’,能帮助我们扬善除恶,祛病健体。”[3]实行积极、健康的舆论监督,必定有利于党和人民开放改革的伟大事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有利于团结安定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促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新闻媒体应当采取积极措施,自觉遏制当下反腐报道娱乐化倾向。

首先,要树立高尚的情怀。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伟大使命,职业神圣而崇高。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默默耕耘在舆论监督这块土地上,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谱写了一篇篇正义的华章。当代记者要以这些优秀新闻工作者为榜样,始终饱含对党的新闻事业执着、挚爱的深情,抱着对时代负责的精神和社会使命感,在“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的媒体公约约束下,自觉树立高尚的情怀,不猎奇,不猎艳,不哗众取宠,用手中的笔墨和镜头真实记录历史的沧桑,为时代聚焦,为人民呐喊。只有具有高尚情怀的记者,才能在不同的时期,关注国家发展、关注人民疾苦,用敬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闻精品。

其次,要有崇高、健康的政治情感。新闻需要情感,需要情感投入。新闻职业要求新闻记者具有火热的激情,用激情体察人间冷暖,品味百味人生。确实,“文章不是无情物,记者也是有情人。”在所有的情感里面,政治情感对记者而言又是第一位的。当代记者要写出具有影响力的、大众喜爱的新闻作品,为新闻报道注入新的活力,永葆勃勃生机,靠的是崇高、健康的政治情感,真诚、朴实的生活情感,而不是把严肃、神圣和沉重的话题娱乐化,或在一些刺激的片段和暴露的细节上大做文章,把反腐教育引入误区。新闻记者的政治情感应有辩证的要素,应包含着责任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等。同时,在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如果具有理性认知和情感的交融,用高尚、健康的政治情感报道客观事实,就能使新闻报道从记者的动情点、人民的关注点切入,体现情在事里,情在理中,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次,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新闻记者除了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记者的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对事物、对生活的洞察力,发现和捕捉有价值新闻的能力,运用传播技巧、健康的笔墨,调动受众兴奋点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在新闻战线上纵横捭阖,游刃有余,才能在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中把握新闻的主动权,指导和帮助受众辨别真假善恶、是非美丑。尤其在像表现反腐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话题上,更能考验新闻记者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业务素质,就很难从原则的高度考虑问题,就会把一种监督热情转移到对“死老虎”、“落水狗”私生活的关注上,把贪官已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的风流韵事宣传见报,最终导致报道中出现娱乐化的价值取向。

最后,要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权利,在进行监督时,新闻工作者要牢牢地把握“以法监督、以德监督、以理监督、以情监督”的原则,[4]让理性的监督声音深入人心。在积极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的同时,也要接受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其自身的监督,包括新闻的策划、选题、采访、编辑与刊发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如果只强调新闻媒体监督社会,而不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势必会出现“无冕之王”超越身份、滥用监督权的现象。

[1]胡乔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解放日报(延安),1943-05-05.

[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M].

[3]任贤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BD/OL].求是理论网,2009-02-17.

[4]鲁力.舆论监督与监督媒体[J].新闻前哨,2006,(2).

猜你喜欢
贪官舆论监督新闻报道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2016贪官墙
特赦,对贪官说不!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