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维新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6)
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国高校的德育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一方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教学方法、内容设置、品德评价、文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转型时期的来临,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出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力图摆脱过去某些习以为常的东西,许多传统道德规范也在今天逐渐失去其规范力量,并被一些新的道德规范所替代,传统德育方法越来越无法适应新时期学校德育发展的需要。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德育观念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就成为我国高校德育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现代德育内容不仅要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且要注重能践行的道德判断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培养、心理健康的辅导、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增强等,以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认真审视一下当前高校德育内容的设置,会发现由于受学制年限、师资条件、物质基础的限制,德育内容的更新与拓宽十分滞后,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许多高校德育教学的唯一现实存在,学生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品德培养一直处于薄弱状态,德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十分严重。许多时候德育内容要么只为一个时期的“中心”服务,要么漫无边际,进行一些空洞的说教,既不能正确地反映社会价值观与道德需求,更是与社会实际、学生思想实践相脱节,与这个丰富多彩的知识时代极不适应。单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德育课程设置来看,它主要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几部分构成。由于这些课程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内容主要局限在政治理论知识的普及,传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阐述方面,缺乏必要的针对性、说服力和感召力;教条化的德育内容也无法正确诠释新形势下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观念;德育教师往往为了理论的完整、体系的连贯和逻辑的严密而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仅仅停留在德育知识的认知层面上,无法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或道德习惯。缺乏道德实践的高校德育势必降低德育工作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违背了开设这些课程的初衷,最终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长期低迷,智育化倾向日益严重。
不仅如此,高校德育内容还存在“人学空场”,“目中无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1],即忽视人的发展。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偏重于政治和道德,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正常发展需要往往较为忽视,而在政治教育上也比较偏重于观点的灌输和立场的训练。这不仅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造成了个别人在人格上的畸形,而且破坏了德育的形象,引发了学生对德育的反感。高校德育更多地关注社会发展而非人的发展;更多地关注教育者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对教育对象的自觉能动性调动不够;更多地强调以社会规范来教育人、以理想化的目标来要求人;更多地关注了教育要求的一致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等等。
目前,许多高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及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德育教育一般采用许多学生集中大班上课的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只在少数学校被采用,交互式的课堂讨论、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更是难于实现。德育教师注重的只是课堂的教学任务的完成,却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的状况及对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要求与愿望。教师主导、理论宣讲、强制灌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习惯于对教育层面的一刀切,漠视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忽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与认可的程度,无法真正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为品质。这既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更无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有调查显示,87.2%的学生表示德育课程并不能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74.2%的学生表示德育课程教学对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不大[2]。
德育评价是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杠杆,也是学生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但是,从目前一些高校德育课评价方式来看,都比较偏重于德育教学的考核,往往只以试卷评价的方式进行,以“分”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完全被忽视,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评价、平时表现都不在考核内容和范围。而且,由于德育考核的结果既不能作为学生评优、获取奖学金的条件,也不能成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很少有学生去重视德育素质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德育的真正目的是教书育人,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和独立情感体验,也忽视了德育的实践功能与社会功能。德育评价形式大于内容,失去了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导致了德育的知、行脱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发展和道德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培养,难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使之成为和谐、自由发展的人。
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当前,高校德育应加大改革力度,构建德育教学新模式。
在高校德育教学的创新中,德育内容的创新是核心。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焦点不再只是单纯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迫切想得到思想、生活、情感的理解与交流,关注就业形势和政策,因此,德育的内容也应从单纯的政治思想与品德教育扩展为包括提高素质、实践能力、心理教育、职业能力、就业指导在内的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首先,要增加对学生创新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这是当前各校德育的一个弱项,要加大德育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其次,在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善于抓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带有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又要注意密切结合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教育”[4]123,强化其价值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会辨别真假、善恶和美丑,形成自己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信念。再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要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特别是要针对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加心理咨询和指导,减少或缓解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精神压力。第四,德育课要针对学生非常关心的就业问题,增加对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解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他们自主创业,消除他们较高的心理期望与现实落差。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师生的主客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改变传统德育“我讲你听”的教育方法,增加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的分量,增加师生互动,多采用交互式讨论和专题报告的方式,通过运用设疑、释疑、辩论、问卷调查、演讲等多种手段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勤学、好思、研究、批判的习惯和能力。同时,要增加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参观、座谈、调研、各种竞赛等活动,强化实践教育环节,使学生在调查实践中进行自我鉴别、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再次,教师要提高授课质量,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就理论讲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包括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自己的、别人的种种实际,教学不仅要讲清楚基本理论观点,而且要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说明和评述,在说明和评述问题中阐述理论。所以,德育教师要努力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用这些科学研究中的成果去支撑教学,用自己深刻理解了和把握了的理论去讲解。
德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也是德育教改的重要方面。目前,德育考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考试与评价界限不明,二是考智与考德划分不清,三是考知与考行限定不准[5]。2008年7月8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提出“改进考试考核方式,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效手段”的要求,课程考试和素质评价这两个与考试考核有关的问题引起了教师的极大关注。
当前,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首先,要改变分数决定一切的评价方式。因为德育是带有人文色彩的教育过程,“德”既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又展示在人的日常言谈举止之中,所以德育评价应在动态过程中进行,既要有终结性评价,也要有过程性评价;既要有教学评价,也要有实践评价;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学生自我与相互的评价;既要有学校的评价,也要有社会的评价。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体系。具体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比较考试来说,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涉及学生的思想、信仰、态度、行为等,这些内容在测量评价中都需要定性或定量指标来实现指标的数量化,没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记录、统计、评核信息就无法完成评价。所以,当前学校必须完善学生德育档案、完善学生评优评奖的监督机制,以动态的、客观的、多样的、积极的道德评价方式促进受教育者知与行的统一,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最后,建立教师教学评议体系。评议体系主要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课堂教授,一部分是社会实践指导,而且要加大社会实践的分值。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教师只是扮演着传道的角色,他们缺乏的是对学生道德实践的介入和引导。而要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德育教师就必须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各高校的德育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必须抓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建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德育教学大发展,实现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1]沈壮海.论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1).
[2]张敏.探析专科院校德育方法的继承与创新[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08-26.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于明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