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农村战略的历史演进

2011-08-15 00:47李海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革命农民农业

李海新

(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

中国共产党农村战略即以农村区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的一系列旨在正确处理农村问题的理论和方略。纵观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成就,都与党正确地处理农村问题分不开。

一、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在大革命遭到失败的情况下,中国革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革命力量由城市转入农村,先后创建了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队伍上井冈山,开始了创建根据地的斗争。毛泽东深刻分析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完整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指出工农武装割据,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丰富,毛泽东科学地论述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中国的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完整的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必须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把落后的农村变成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的敌人,借以在长期的斗争中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农民的正确认识分不开的。尽管世界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领世界潮流,但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如何对待农民,是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中国的人口百分之八十是农民,我们讲的人民主要就是农民。”[1]106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强调说:“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1]106

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宏谋大略,关键是必须长期地在农村发展和积聚革命力量,这就要求正确解决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革命战争时期敌我矛盾的实际情况,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运筹,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使农村革命根据地成为向城市进军,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坚强堡垒。

二、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整合农村社会资源

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积极主动地推进中国农村社会的根本性变革。

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继续推进民主革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农民最多且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农业大国,“土地改革是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一个必经革命步骤。”[2]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民主革命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首要的基本条件。在1950年6召开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土地改革是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首要的基本条件。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和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土地改革满足广大农民千百年来梦想的农地所有权和经营权,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为城市人口和工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原材料的根本手段。

1952年底至1953年春,除了中共中央决定不进行土地改革的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宣告完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农地个人私有制,满足了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拥有土地的渴望。农地个人所有制的建立标志着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消亡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建立,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澈底的改革”,结束了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3]。这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第一次在中国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大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饱受战乱而陷入停滞和衰败的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1953年同1949年相比,我国粮食产量由11318万吨增加到16392万吨,年均增长13%;棉花由44万吨增加到130多万吨,年均增长43%;油料由256多万吨增加到419多万吨,年均增长21%[4]61-162。

构建全新的农村政治格局,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加强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动员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新生的人民政权仍然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社会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主要集中在农村,如何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一种快捷的方式“‘重组基层’,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方整合在一起”,如何“使中央政府获得巨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政令统一通行等”[2],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传统的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结构模式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的现实社会基础。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是农村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着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及观念。封建地主阶级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势,长期把持农村各种资源。豪绅势力、宗族势力支配着整个农村社会生活。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血缘为主要的联系纽带,以一定的地域为界限,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以族权控制基层政权,以神权控制思想意识,以夫权控制伦理家庭,三者相互结合,内生出独立的组织和调控系统,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稳定空间。”[5]301打破旧的社会结构,建立新的制度和秩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一系列社会革新,中国农村政治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形成了全新的政治格局。所有原来统治乡村的宗族、士绅、乡保甲体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由共产党组织、农会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为基础的现代政府管理架构,全国建立了上下相通、城乡相通的统一政权,形成了一种有利于国家向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民主的、自由的社会关系。这对中国农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进步。农民社会地位的抬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迅速拉近了农民与党和新政权的距离,党和政府在农村中的动员能力大大增强。

三、中国改革率先启动于农村地区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成为新时期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改革突破于农村,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是农地使用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境地,农业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上世纪70年代后期,全国农村有1/3的人口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安徽、四川、内蒙古开始出现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再次出现,立即引起激烈的争论。邓小平率先表态,坚定不移地支持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试验和创造。1979年6月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邓小平同万里谈话,就他汇报安徽农村一些地方已经搞起包产到户但有人反对一事,发表意见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6]531。1980年5月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7]315正是在邓小平和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精心指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得以顺利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我国农地使用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思想路线的保证。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会后,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肯定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此后,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迅速得到推广。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肯定了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党中央尊重群众愿望,积极支持试验,几年工夫在全国推开。废除人民公社,又不走土地私有化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8]6中国农地制度变革,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9]1016农村率先的体制突破为党把改革从农村引入城市提供了最好的示范性样本。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同时讨论了积极发展农村社队工副业的问题,从而为农村工业化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1984年2月25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组织和发展农副产品就地加工若干问题的规定》,强调各地应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就地加工农副业产品。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通知》作出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在党和政府的积极领导和政策鼓励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推开的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邓小平把它称之为“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对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乡村剩余劳动力,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均具有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0]1066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两个趋向”的论断是与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构想相契合的。1990年3月3日,邓小平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提出了“两个飞跃”的战略构想。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11]355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还要有第二个飞跃,就是适应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集体经济,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实现第二个飞跃的首要政策指向是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地资源的紧缺,决定了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根本途径在于农业人口大量向农业生产以外的经济领域的分化。首先要建立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性;其次,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滞留于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M]∥.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N].人民日报,1950—06-30(1).

[4]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7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77.

[5]吴敏先.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农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革命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