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整理
成语故事话安全(三)
文/本刊整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北齐•杜弼《檄梁文》
城门下面有条护城河,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有一天,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道:“不好了,城门失火了,我们快跑吧!”但是其它鱼儿听了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河还很远呢,用不着大惊小怪。所以,除了那条鱼儿逃走了之外,其它鱼儿都继续欢快地游着。不料,人们为了救火,都拿着器具来护城河取水。最终,火被扑灭了,而河里的水也被舀干了,满河的鱼都死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事物,其实是有联系的。很多人对于他人的不安全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懒得去“管闲事”,只要自己安全就好了,却不知道发生事故时,自己也有可能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有时候,一句善意的提醒,既救了他人,也救了自己。很多人对于安全生产无动于衷,认为离自己很遥远,殊不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安全脱不了关系,身边可能就“潜伏”着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危及自己的生命。
安全生产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级管理部门、企业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同时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韩非子•喻老》
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靠近黄河,经常遭受洪水之灾。魏国丞相白圭施展了他杰出的治水才能,解除了大梁的水患。白圭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检查、勤修补,务必使大堤固若金汤。他经常派人沿大堤仔细检查,一旦发现有小洞,即使是极小的蚂蚁洞,也会立即派人填补,不让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渐扩大、决口,造成大灾害。因为这份小心谨慎,白圭任魏相期间,魏国没有闹过水灾。“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广为流传开来,演变成为今天的一条哲理成语。
千丈长的河堤,会因为蝼蚁的洞穴而溃堤;百尺高的屋舍,会由于烟囱缝隙飞出的火星而焚毁。这句话深刻警示世人,事故的发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存在微小的安全隐患时,如果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及时的处理,就会留下无穷的后患。所谓“小隐患酿大事故”的道理即在此。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及时处理好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或灾难的发生。
有一个成语“堤溃蚁孔”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义相同,出自汉•陈宠《清盗源疏》中的一句话:“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责任编辑钟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