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峰
(咸宁学院 人文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论散文语言生动化的语汇策略*
魏一峰
(咸宁学院 人文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认为散文作者需要建立一座内存强大的语汇库,同时为了使得语言生动化,宜采用三种语汇策略:一是选用具体词汇,摒弃抽象词汇;二是选用新鲜词汇,摒弃陈旧词汇;三是选用活泼词汇,摒弃僵硬词汇。大学散文写作课堂中,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策略进行练习,收到了明显的训练效果。
散文;语言锤炼;语汇;策略
散文创作需要丰富的语汇作为工具。如果说文章是一部机器的话,那么语汇就是一个个的零部件。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的:“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集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1]可见,语汇既是生成句子的基本材料,也是累积形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在各种文体中,散文最富于感情的变化和形式的变换,这使得散文对语汇容量的要求很高。正如佘树森说的:“作者还必须拥有丰富的语汇,这样,在写作时,才能自由而又精确地挑选那些新鲜、活泼的,富有深刻表现力的语汇来表现事物,抒发思想。据说,莎士比亚掌握的语汇有一万五千多个;密尔顿掌握的语汇有八千多个。我们要写好散文,究竟需要掌握多少语汇?这很难定出一个具体数额。但是,散文创作,似乎更需要语汇的丰富。因为,散文描写的节奏,一般说来是比较轻快而富于变化的。它常常要在尺幅之间,写出诸般光景,种种情怀。这就要求作者的遣词造句不仅要做到准确达意,而且还要富于变化。”[2]的确如此,散文创作主体的情感变化最为强烈,文章外在形态的变换也最为多端,这是散文区别于其它文体,特别是区别于应用文体的鲜明特征。而要实现感情和形态的不断变化,必须依赖于丰沛的语汇。
散文语汇的丰富体现在文学性语汇上。从是否具有文学性的角度看,汉语语汇大抵分为一般性语汇和文学性语汇两大类别:一般性语汇具有实用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以传递信息为主的一类语汇;文学性语汇不是以承载、交流信息为主要目标,而是侧重语言表达效果,追求表达过程的生动性和表达结果的完美性。实用文章一般不需要文学性语汇,否则文体感大大削弱。有一位大学生在一则消息中写到:“随着假期的结束,学生们回到学校,而此时商家也开始大肆宣传商品,导致了校园内四处都贴满了小广告,墙壁上面目狰狞。”我们知道,消息侧重于客观叙述,文字的感情色彩很弱,“面目狰狞”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在此处运用显然不妥。与此相反的是,散文特别追求语言的审美效果,既要采用一般性语汇作为行文的铺陈,还要运用大量的文学性语汇,渲染表达效果,凸现文体特征。台湾作家罗兰的《秋颂》写到:“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冷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3]这段话中出现很多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语汇,如“酡红”、“暮色”、“清冷”、“浸染”、“艳丽”、“凄楚”、“凝结”等,如果没有这些具有表现力的文学性词汇,美丽的秋林落日之景是刻画不出来的。
散文作者需要建立一座内存强大的语汇库。在写作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用“夕阳”、“儿童”和“桂花”作为意象,写一篇短小的散文,有学生写道:“夕阳西下,这一天即将结束,人们不禁心情苦闷。这一天又过去了!但是校园内却依旧那么活跃,那是因为放学的儿童们在嬉戏,他们有的捉迷藏,有的玩跳绳,有的赛跑。虽然他们很调皮,但是他们就像一个个美丽而可爱的桂花精灵,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这段文字写得较差,除了想象力不够丰富之外,主要表现在文学语汇的贫乏。散文不是一般的记叙文,也不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应用文,没有丰富的语汇,不去构建容量巨大的语汇库,写起散文断然是干瘪的。汉字的数量是十分丰富的,汉代是有九千多个字,清代《康熙字典》收了一万七千零三十五个,但我们日常用的字是很少,只不过四、五千个。但这四、五千个组成的词语的数量是惊人的,是以几十万来计算的。要掌握这么多的同,就不是简单的事,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新的词汇不断地诞生,这都需要散文作者以更高的要求去占有汉语词汇。
对生活保持敏感心态是构建语汇库的关键。构建词汇库需要积累词汇,就如同一粒粒的粮食累积才能形成粮仓一样。积累词汇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从书籍阅读中获取、从人群口中学习、从网络电视电台中学习等等。但是,要最好地获取和运用词汇,关键在于保持敏感的心态。正如秦牧说的:“在和人家讲话时,在看书看报时,听到什么动人的语言语汇,就要及时把它汇集起来,这样写起东西来,调兵遣将才方便。我们要养成对于词的敏感,一听到就能精确地理解它的意思,能够辨别它的细微的不同。”[4]他还比较了“看人一眼”、“盯人一眼”、“瞪人一眼”、“瞟人一眼”、“飞人一眼”的不同意思。可见,能够获取这些词汇,能够辨别这些词的差别,没有一颗敏感善思的心是断然做不到的。一般而言,在积累词汇的时候,敏感的心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敏感地感受生活,二是敏感地进行阅读,三是敏感地进行思考。前两个方面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敏感的思考也是丰富和扩大语汇库必不可少的环节。当代作家乔叶在散文《人生的行囊》有句话:“你不过是茫茫人海里的一粒尘埃、一粒微粟,你来去几十年,究竟能在人世间留下些什么?”这句话中的“微粟”是很少使用的语汇,也不是从阅读中获得的语汇,是来源于思考之后的创造。
在获取足够的语汇存量之后,必须要细致地挑选和锤炼最准确的、最生动的语汇,使得散文语言趋于生动化。以下三种策略是很实用的:
首先是选用具体词汇,摒弃抽象词汇。汉语语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体形象的,选用这些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中国工农红军井冈山时期的“三大纪律”的第二项原来是“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后来毛泽东同志将其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点东西”是抽象的语汇,“一针一线”则具体可感,修改之后的语言效果非常奇妙,语言的生动性大大增强。散文中运用具体词汇,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具体感受,使内容更加鲜明生动。有人在写景状物时喜欢用“很美”、“很好看”、“很不错”这样抽象的词语,语言平淡无奇,缺乏生气。有大学生写黄山松时说:“黄山的松树遍山都是,显得奇峻无比。”这句话中的“遍山都是”和“奇峻无比”都不具体,没有对具体的黄山奇松进行刻画,这样的语汇不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作家菡子的笔下,黄山松展现出一番别样的风姿:“黄山树木中最有特色的要算松树了,奇美挺秀,蔚然可观,日没中的万松林,映在纸上是世上少有的奇妙的剪影。松树大都长在石头缝里,只要有一层尘土就能立脚,往往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伸展着它们的枝翼,塑造了坚强不屈的形象。‘迎客松’、‘异萝松’、‘麒麟松’、‘凤凰松’、‘黑虎松’,都是松中之奇,莲花峰前的‘蒲团松’顶上,可围坐七人对饮,这是多么有趣的事。”[5]作者在写万松林时,用“日没中”、“剪影”、“枝翼”等具体的语汇,还具体提及“迎客松”、“异萝松”、“迎客松”等黄山几大名松,写游客在蒲团松下围坐,使读者对松树荫蔽之大产生具体可感的印象,语言想象的空间得到延展。
其次是选用新鲜词汇,摒弃陈旧词汇。散文选用语汇离不开创新精神,这是很多散文作家的创作感受。文学作品在语汇创新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鲁迅的小说《孔乙己》里,旁人取笑孔乙己时,不写“你怎的连一个秀才也考不上呢?”而写“你怎么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一个”变为“半个”,大大增加了嘲笑的意味。散文语言的创新,离不开新鲜词句的选择和运用。在写作练习中,很多大学生喜欢写“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第二天,推开窗户一看,呵!大地银装素裹,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地毯。”这里把地面上的积雪比喻成白色地毯,是用滥了的词汇,没有一点新意。刘白羽在散文《祁连雪》中写祁连雪峰,格外新颖别致:“清晨起来,我无意间向祁连山方向一瞥,祁连山显现的绝景实在是‘叹观止矣’!太阳刚从东面地平线上射出第一线光明,莽莽平畴还沉在灰暗之中,而突露高空的祁连雪峰却照得一片鲜红,特别是峰巅,有如红玛瑙熠熠闪光,向下降是紫红色,再向下降则是深黑色的,这些色彩,缤纷交错,构成一幅艳丽的画图。我屏息静气、目不旁瞬。不久,东方天空浮出一片红霞,刚才所见的一切倏然消失,群山变得雪白,象是洁白晶莹的雪花石雕塑而成,从这白的峰岭上缓缓地、轻轻地飘浮过一种柔和的淡红色。”[6]这段话中将祁连山的雪用诸多具体细致、色彩变幻的词语表现出来,特别是将山顶的积雪比喻成“红玛瑙”、“雪花石”,很具有新意。
再次是选用活泼词汇,摒弃僵硬词汇。选择活泼的语汇,是散文语言生动的另一个突破口。活泼的词句能够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思想领域中水深火热、生长变化的状态,打破平静硬涩的叙述平面,产生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同样,这些词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周立波的小说《民兵》:“火更大了,烟子弥漫了整个房间,通红的火舌快要舐着楼板了。”[7]这里的“火舌”比“火苗”、“火焰”更富于动感色彩,更具有表现力,“舐”字生动地写出火焰将要燃着楼板的情景,真实地再现了猛进难阻的火势。当然,在视语言效果为生命的散文中,对活泼语汇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台湾作家聂华苓的散文《人,又少了一个!》描写了台湾一名女大学生沦为乞丐的悲惨命运,揭露了社会的冷酷和现实的黑暗。三年前这个女人在作者家门口乞讨时,作者对她身份证上的相片描写到:“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的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蝴蝶花扣。”[8]这段人物肖像描写中,“贴”和“弯”两个字的运用非常成功。将光亮的发鬈“贴”在脸颊和额头上,是爱美的举动,是时尚的体现,这个语汇的使用,展现了女子热爱生活的一面;一双淡淡的双眉“弯”在有神采的眼睛之上,闪烁着青春的气息,透露着女人特有的风姿。这段描写使用动态性的词句,把妇女年轻时的青春和风采展现出来,同时,通过描述她的破落潦倒,引发读者对女性社会地位现状的深刻思考。
大学散文写作课堂中,我们采用变换说法的练习形式,要求学生根据上述策略,变化现有枯燥的语言。
在写人训练中体验如何运用具体的语汇。大学生不喜欢使用具体生动词汇的情况比较普遍,例如到一个地方,喜欢说“那里的风景很美”;评价一个人,喜欢说“那个人很不错”;记叙一件事情,喜欢说“这件事情很感人”,等等。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求同学改写抽象的语汇,改写的句子是“她的手指很好看”。在同学的笔下,出现了很多闪光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1.她的手指修长鲜嫩,如山间流动的清泉;2.柔美的手指,象水底涤荡的水草;3.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拨弹,如清泉在月光下流淌;4.白皙、细嫩的手指,如刚去皮的水竹笋,让人看了,不忍一碰;5.十支长短不一的手指,像玉葱一样修长、尖削;6.她的手指没有沾染尘物,是上帝赐予人类欣赏的一件尤物。这些句子中的“流动的清泉”、“涤荡的水草”、“水竹笋”、“玉葱”,都是将女性的手指比喻成具体事物,意象很浓,语言优美动人。
在写景训练中体验如何运用新颖的语汇。“碧空万里无云”是很多同学在以往滥用了的一句景语,陈旧老土,毫无活力。同学们反复使用这句话,常常不是头脑中的语言匮乏,找不出更好的词句描述眼前的景色,而是一种思维的定势,在写作活动中只要出现描写秋天的命题,一律是碧空万里无云。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的用词习惯,要求他们用全新的语汇去改变这个句子,他们笔下时时迸出思想的火花,出现了许多精彩的句子,其中比喻句和拟人的手法居多,如:1.天仙姐姐今天穿上了一件素洁的蓝裙子,没有镶嵌一颗白色的珍珠;2.今天的天空像一块碧玉,绿得透明,一点瑕疵也没有;3.我仰头一望,天空海蓝海蓝的,蓝得清亮、蓝得透明,可爱的白云妹妹都不敢那儿玩耍;4.天空蓝得如此纯净,如同一首轻快的儿歌。其中第一句将“碧空““换作了“蓝裙子”,非常贴切,非常新颖。将“万里无云”换作了“没有镶嵌一颗白色的珍珠”,既新颖别致,也极富感染力。第二句中的“一点瑕疵也没有”也是异曲同工的,很是新颖。
在记事训练中体验如何使用活泼的语汇。这种的训练类型中,我们选择“春天来了”,要求变换说法,以下几组句子是很不错的:1.和煦的春风又要吹绿我们的草地,我们的花园;2.春天从冬天的手中接过季节的接力棒,开始了她的赛程;3.燕衔泥,柳着绿,水变暖,春天来了;4.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披红戴绿的,深情款款地向我们走来;5.春天悄无声息的融化了冰雪,抚绿了柳枝,吹皱了池水,更是将懒惰一整个冬天的人们变得勤快了;6.一席绿纱笼罩了人间,春天来了。用排比的句式,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描绘下来。拟人的手法,把春天比作“美丽的姑娘”。将春天到来时的绿色的天地比喻成“绿纱”。这一组句子中出现很多活泼动人的词汇,如第一句中的“吹绿”,刻画出了春天来临的动态过程。第三句中的燕子“衔”泥,柳树“着”绿,通过描绘动植物的动静,侧面透露着春天的讯息,后面句子中“融化”了冰雪,“抚绿”了柳枝,“吹皱”了池水,也收到了这种效果,并且十分恰当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艺术张力。
[1]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375.
[2]佘树森.中国当代散文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8.
[3]罗兰.罗兰散文(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6.940.
[4]秦牧.漫谈文学创作与学习[A].当代作家谈创作[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8.
[5]菡子.黄山小记.前线的颂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30.
[6]刘白羽.芳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9.
[7]周立波.周立波短篇小说选[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152.
[8]聂华苓.人,又少了一个[J].散文,1980,(2).
I207.6
A
1006-5342(2011)01-0046-03
201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