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翻译与留白

2011-08-15 00:54年晓萍
关键词:模糊性中国画译者

年晓萍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模糊语翻译与留白

年晓萍

(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留白;模糊语翻译;符号学美学;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

首先简要回顾了模糊语翻译的研究现状及其与留白之间的内在关联,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实例,从符号学美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三大理论视角详细分析了留白在模糊语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固有的现象,也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它扩大了语言表达的信息容量,拓展了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特殊效应。因此,对模糊语言的研究一直以来备受学界青睐。学界一般认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发表于《外国语》(1979)第4期的“模糊语言初探”是国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文,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近三十多年来,我国学者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穆雷从语言的模糊性出发,利用札德的模糊理论,将模糊数学的方法用于翻译理论的研究,令人耳目一新。文旭从语义模糊入手探讨了翻译问题。吴义诚从模糊学的角度对文学翻译现有的方法和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刘在良从翻译标准、理解及表达过程的模糊性来论述翻译的模糊性。余富斌提出以虚对实、以实对虚的翻译方法。赵彦春论证了在翻译中模糊处理带来的突出效果。万来声从语音和语调、词义、语法及跨文化交际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语言的模糊性及在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李文戈从翻译学的视野中探讨语言的模糊性。毛荣贵从翻译美学视角分析了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糊理论在翻译领域的价值,但是就目前的研究状况看,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研究较零散、不够系统,尤其是对跨学科的成果缺乏进一步的兼收并蓄。

“留白”本是绘画术语,指中国画构图中的无墨处。中国画讲究留白,在其众多的表现手法中,留白是中国画睿智显现的镜中花。中国画要想成就阔能鱼跃、疏可跑马的效果,就必须“留”出空灵,将画面中着墨处的“实”与无墨处的“虚”相结合,营造出神奇的审美张力。正因为中国画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所以历代文人墨客对“留白”是倍加经营。“留白”的艺术已辐射到许多不同的研究领域,其中自然包括语言领域,这两个看似门类迥异的学术动向之间其实是有着很大的相通性。因为模糊语言具有很大的预设空间,所以建构在模糊语言上的世界,有一种艺术的空白,对读者是一种召唤,这恰与中国画“留白”所产生的“象外之象”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拟从符号美学、接受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三大理论视角来审视模糊语翻译与留白之关联。以期借“留白”之石能攻模糊语翻译这块“美玉”。

一 从符号美学视角看模糊语翻译与留白

符号学美学是20世纪中叶西方最重要的美学流派之一,它实现了美学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变。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苏珊·朗格认为,符号学美学强调文艺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主张在艺术欣赏中强调通过直觉、妙悟来体味艺术作品的意蕴,重视作品给欣赏者以丰富的解读空间。[1]这种主张恰与中国画“留白”所追求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如出一辙。

留白,外显的只是由笔墨所勾勒的“物质符号”,而内敛的却是艺术家创作和人们欣赏时“联想”与“畅神”的“灵的空间”。艺术家运用模糊语言可以表达出心中想说而又说不明白,想写而又写不生动,并且有时不必表达得太准确的话语。[2]因此在模糊语翻译中,译者既要忠于传统的译论“信”——译出原语的符号意义,又要通过直觉、妙悟来体味其言外之意,力争在译文中也能为读者预留一定的解读空间。如《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贾府张灯结彩,庆祝“新婚”,那时正是黛玉被病痛和爱情折磨得奄奄一息之时。这时黛玉直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是黛玉留在人间的最后半句话,正是这“不全”的半句话,留下了一腔充满血泪的幽怨,也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霍克斯将其译为“Bao2yu!Bao2yu!How could you……”[3]此译文既简炼又意味深长。

两个感叹号的连用,恰似两把重锤在不停的叩击着读者的心弦,让人为之动容,为之落泪。冗长的省略号又似黛玉腮边未干的血泪,一直在向读者述说着她一生的忧伤:是爱?是恨?是“绝情”?还是……?姑且不论黛玉之怨为何,只论此种符号留白的魅力,已将作品的艺术展现到极致:它让读者情不自禁的走进了作品,走近了黛玉的凄婉生活,使之由受众者变成了参与者。再如“The p rofesso 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 Young man,Order!’——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此句曾被译为“教授敲击桌子喊道:年轻人,请安静!——学生:啤酒。[注:英语的order含有歧义:请安静;点(菜);要(饮料)]”从符号学美学角度来理解此句的翻译,其实说注解更准确点。因为译文只忠实的传达了字符之意,而将其美学意义置之度外了。毛荣贵将之译为“教授敲击着桌子喊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吆喝(要喝)什么? ——学生:啤酒。”[4]此句堪称妙译 ,妙在“吆喝”一词的传神运用。译者用此“吆喝”之音符来传达彼“要喝”之美意,直接诉诸感官的短暂留白给读者留下的却是无尽的幽默诙谐。

二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模糊语翻译与留白

接受美学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它把读者和作品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体,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它看重作品接受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作品本身所存在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给接受者留下了思维的、心理的活动空间。“留白”,在中国画的创作中可能是流云、飞瀑、风霓、古漠、苍穹等,而在接受美学视域中,其实就是“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之“双子星座”的代名词。它期待着读者去补充其意义的空白,去清晰还原未定影像,以达到“象外之旨”的终极追求。中国画的“留白”,用西方接受理论来诠释,于作品本身而言是基础结构,于读者是“召唤结构”。在模糊语翻译中引入这一中西合璧的理念,既可传递意义同时又预设了意义空间,它会令译者在解读原文时情不自禁地调动自己的认知结构与联想去创建性补白。孟郊的《古离别》“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是描述一对情人离别时的难舍与酸楚,尤其是“莫向临邛去”一句,句意模糊,留白甚多,是全诗的压轴之笔。只有抓住它,才能真正领会前三句,咀嚼出全诗的情韵。W.J.B.Fletcher将之译为“You w ish to go,and yet your robe I hold,‘You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me,But that anoth2 er steals your heart away.’译者通过巧妙的发问“Where are you going——tellme,dear——today?”述说着少女的依恋与牵挂,为下文“莫向临邛去”的翻译埋下伏笔。“莫向临邛去”本是一个典故,指司马相如在客游中于四川临崃县(汉朝称临邛)同卓文君相识相恋,因而,“临邛”在此句诗中并不是专指地理名词,而是借喻男子另觅新欢之事。不少中国读者对此典故尚且陌生,何况外国读者,因而是本诗翻译过程中的“瓶颈”。译者在翻译时既没有采用音译法将“临邛”译为“Lingqiong”,也没有在译文后加注,而是采用舍“象”取“旨”的方法将其译为“that another steals your heart away”,既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同时也构建了“召唤结构”,召唤读者以“期待视野”去发挥想象力进行创建性的补白。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最经典的一句独白“To be,o 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其实是“留白”的一个典范,“be”究竟指什么?它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思索:朱生豪先生认为是“生存还是毁灭”;梁实秋先生理解为“死后存在,还是不存在”;英国作者赛缪尔·约翰生解释为“是忍受命运的蹂躏,还是拿起武器,奋起反抗”;许多研究莎翁的学者则认为是“活下去,还是自杀”。真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5]这也许正是留白的魅力吧。海明威曾把文学创作形象地比喻为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川,形诸文字的东西是作品看得见的“八分之一”,而作品隐藏的内容则如同冰山在水下的“八分之七”,而这八分之七则是需要读者自己体味。用海明威的话来阐释留白的艺术可能是最形象的了。

三 从格式塔心理学视角看模糊语言翻译与留白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发轫于德国的一个现代心理学派。“格式塔”本意是指事物的形式和形状,但在完形心理学中它被赋予了“形式在感觉中生成”的内涵,具有“通过整合使之完形”的意蕴。格式塔心理学大力倡导整体组织的作用,认为整体并非等于所有构成它的各部分的要素之和,而是经由知觉组织从原有构成成分中凸现出来的全新整体。按照这一原则,无疑对我们品鉴模糊语翻译有较大的启示。作为译者,当我们品鉴原语时,不是消极被动的感知,而是通过创造性的知觉活动对原语提供的种种要素进行重组而生成新的意象整体的过程。译者要靠自己业已形成的知觉经验和想象力去沟通物象和物象之间的联系,透过形迹,见出作品的风神韵味。这种超出各部分意象之外的言外之意,正是一种“留白”。当画家在三尺之牍上构图时,要紧密结合物象之笔墨处,从整体气势出发,根据画面多样统一的形式原则和主题思想内容的需要,审慎留出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空白来界离或连贯画面,以期能给欣赏者留下“言近旨远”、“意在言外”的艺术效果,这其实也是一种带有整体意蕴的格式塔性质。吴钧陶将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译为“Among the green w illow sa pairof orioles troll;Up to the blue the w hite egrets fly in a roll.The w indow f rames the West Peak w ith eternal snow;To far2off Wu themooring boat by the gate may go.”诗中的“黄鹂”、“白露”、“雪”和“船”等原本都是一个个孤立的景物,如果将他们分开单独看,很难产生神韵与美感。但当诗人将它们放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实中有虚的模糊整体时,就给读者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景物链”,一缕奇妙的格式塔新质,牵动着读者的思绪去畅想杜甫的绵绵的乡恋,不尽的思念。因为安史之乱后,杜甫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归故里过着安定祥和的生活一直是他的渴望与梦想。这种格式塔新质,其实就是留白所产生的“言外之旨”,但它并不存在每一句诗中,而是通过四个意象的集合才体现出来的。“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 d;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是庞德的名诗《在地铁车站》中的两句,诗中的意象模糊指数很高。毛荣贵将之译为“人流不息,倩影,一个个,迷离淡出;树丫晦湿,花朵,一瓣瓣,悄然绽放”。[6]在此译文中,译者采用将若干单独存在的、没有逻辑联系的客观物象“人流”、“倩影”、“树丫”和“花朵”等直接陈列在读者的面前,尽管留白很多,但读者仍可从这种组合中领会到庞德隐藏这些物象背后的真实情感。这样,在格式塔映照下的脱节过的意象之间便产生呼应、对比、暗示和联想等效果,并通过诗的主题将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填补了原文的意象空白,创构出审美完形。

四 结 语

以上种种,说明模糊语翻译中“留白”之可行性。但我们不能狭隘地认为,“留白”只是处于模糊语翻译终端的一种处理手法,它其实是一种中介机制,游走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调节着文本、译者、读者等种种关系。如果我们把黄宾虹先生的一句名言“一炬之光,通体皆灵”[7]引入模糊语翻译中,“留白”便是那使“通体皆灵”的“一炬之光”,如何让此“一炬之光”成为永炬,尚需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为之不懈努力。模糊语的翻译和大千世界一样纷繁复杂,偏执一者难免会走进死胡同。模糊语言的意义未定性决定了译法的多样性。“留白”与否?如何“留白”?操作的关键在于其模糊语言(形式或内容)是否构成及如何构成译文文本的意义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凝聚着艺术家心血和匠心的“留白”性翻译艺术的“无心插柳”、“下自成蹊”,正是解读此生长点的密码,它仿如厄里斯翁岛的一洌甘泉,滋润着模糊语翻译。中国传统诗学主张好诗应该是“文已尽而意有余”,在翻译学的领域中,这一诗说自然成为翻译境界的圭臬,可以说“译已尽而意有余”。由于“留白”表现的是一种含蓄而又得体的美,可以给人带来心理上的遐思与共鸣,因此,“留白”性翻译是成就“译已尽而意有余”的一种新取向。

[1] 范立红.论符号学美学与中国传统意境理论的相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2] 王明居.翻译:模糊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3] 何莉,丁兰.语义留白及其在翻译活动中的处理[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 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 吕俊.翻译:从文本出发——对等效翻译论的反思[J].外国语,1998(3).

[7] 王卫新,舒伟.英汉翻译的模糊表达[J].中国科技翻译,2003(4).

Translation of Ambiguous Language and Blankness

N IAN Xiao2ping
(College of Fo reign Languages,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6,China)

blankness;translation of ambiguous language;semiology aesthetics;aesthetics of recep tion;Gestalt psychology

The paper briefly p robes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mbiguous language in translating and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2 tween blankness and translation of ambiguous language.Then it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blank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am2 biguous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logy aesthetics,aesthetics of recep tion and gestalt psychology w ith examp les.

H31519

A

167322804(2011)042014320003

2010210229

安徽农业大学校青年基金(2009sk12)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模糊性中国画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中国画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远方》中国画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法律英语中形容词搭配及其模糊性探讨——基于USC语料库的reasonable个案研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