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从非理性向理性转化的哲学背景

2011-08-15 00:50冯亚玲
关键词: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本体论

冯亚玲

按照历时的角度来看,翻译研究经历了一个由语文学范式翻译研究—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建构主义翻译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翻译研究的思维层面也呈现了语文学范式的非理性、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的工具理性、解构主义范式的反理性以及目前方兴未艾的建构主义的交往理性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转向不是凭空肆意地发生的,而是受到了哲学观从本体论向认识论,从认识论向语言论转向的深刻影响,本文旨在阐述历次哲学转向给翻译研究带来的深刻影响。

一 古典主义知识论时期的翻译研究

十七世纪以前盛行于古希腊的是本体论哲学,又称为古典主义知识论,其核心问题是“世界的本源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的本源应当是水、火、土、气,而泰勒斯认为是火,毕达哥拉斯则认为是数,虽然结论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认为“人是万物之灵”,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因此个人的体会决定事物的特征,超越人的认识范围的事物是无法被感知的,人是认识一切真理的标准。较之西方古典主义知识论,中国古代哲学也逐渐形成了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和元气说等朴素哲学理论。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翻开中西方翻译理论史可以看到翻译家零星的、随感式的经验之谈构成了翻译研究的最初理论形态。译者主体的“直觉”和“灵感”使翻译研究笼罩了一种灵感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翻译被认为是取决于译者的天赋和悟性,译者的主观判断被给予很高的地位,他们凭借自己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学素养来进行翻译实践。翻译标准也是来自于译者实践的总结,无论是立足于经书翻译的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还是立足于文学翻译的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信顺”,傅雷的“神似”和钱钟书的“化境”,许渊冲的“三美”等等都是如此。因此这一时期的翻译研究是非理性的,还没有上升到理论性、系统性的高度。

二 认识论时期的翻译研究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受中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欧洲哲学经历了由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转向。在这种认识论主体哲学的影响下,二十世纪一个重要的语言学流派—结构主义开始了对语言的研究。结构主义的语言观比较重视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的分析法,其反映在翻译研究中就是集中精力对语言结构和文本结构进行显微镜式的研究。翻译主体被脱离了翻译研究的范围,片面地强调语言层面的对等和风格的对等。这种指导思想把翻译这种社会科学文化活动等同于自然科学,并用实证主义方法来进行研究,实际上表现出工具理性的特征。但是由于人的因素被排除在外,翻译行为变成了一种机械的对等转换。翻译活动因此变成了一种从语言到语言,从文本到文本的静止的、封闭的过程,译者及其意识形态、诗学倾向等被完全忽略掉了。

此外,结构主义翻译观认为原文存在着一个确定的意义,译者透过语言可以通达这个意义。译者的中心任务就是再现原文,同原文等值,翻译就是要生成一个与原文本对等的文本。同时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提出也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导向。奈达就将这个理论应用在翻译理论建构当中,他把乔姆斯基的核心句理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理论加以改造,提出了翻译的语际间转化过程。使得翻译一度繁荣起来。但是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内部规律上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及对这些规律性的强调导致了人——言说主体、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地位日益下降,失去了主观能动作用。这正如杰姆逊所批评的:“结构主义宣布: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我’只是语言体系独立的一个部分,是语言说我,而不是我说语言。”显然这种过分强调语言的共性,强调语言规律性的翻译思想造成了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的隐身,所以很难适应翻译的灵活多变特征。因此,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工具理性受到了解构主义研究者的猛烈批评。

三 语言本体论时期的翻译研究

最早将哲学观念引入翻译研究可追溯至阐释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阐释学推到了新阶段—本体论转折。这种本体论与语文学阶段的本体论有本质的不同,是一种语言本体论。海德格尔认为本体论的根本问题就是“存在”,将人的理解上升到本体论高度,认为所有的解释都是翻译,所有的翻译都是解释。在这种哲学思想指导下,语言成了纯思辨的对象,不仅与现实世界脱离,也使能指与所指相分离,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应运而生。解构主义认为意义并不存在于言说者的心中或口中,也不存在于听者的心中或口中,意义是他们的视阈融合时产生的一切新东西,这就否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工具理性的基础。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认为意义的绝对根源是不存在的,语言文本并不表示某种跨越时空而恒定不变的意义。相反,文本只是供读者发现和追溯的一组踪迹(trace),这一组踪迹随后会与另一组踪迹的其他文本发生联系。这一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因而意义是流动的,不存在所谓的终极意义。解构主义的这一反思的思维方法,完全否定了翻译的理性主义研究。解构主义者们不满足于“微观的”语言层面的研究,而是把翻译看作宏观的文化转换,把翻译放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开始考虑语境、历史、规约这类更为宏大的话题。他们认为传统的、语言层面上的“忠实”“对等”之类的研究是消极的、负面的,而文化语境下的文化与翻译的互动研究才是积极的、正面的。但是,解构主义似乎要摧毁一切理论建构,造成意义的无限延异,其理论具有或然性、边缘性、无序性,其哲学中的诡辩成分和文艺中的主观成分占了上风,忽略了翻译蕴涵客观规律这一事实,其没有涉及到描写性或规范性的翻译原则、模式和方法,也未涉及到翻译现象研究,只是借用翻译研究揭示哲学问题。解构主义翻译研究虽然脱离了结构主义工具理性的机械研究方法,但是其自身的反理性的方法使得一切理性遭到瓦解,自身也处于解构之中,呼唤新的理论来重建理性。

四 实践哲学指导下的翻译研究

哈贝马斯试图克服认识论主体哲学的困难,同时也要批判解构主义对主体意识的张扬,他认为社会的合理化取决于交往行动的合理化,交往的重要媒介是语言,其单位是言语行为,它既受语言规律的支配,又受社会规范的制约。在他看来交往行为是主体间通过语言的交流来求得相互理解,共同合作的行为,它按照必须遵循的有效规范来进行。语言交际必须要求相互理解,否则就说不上合理交往。他认为言语活动是往来于“三个世界”的交往行动,交往行动的合理性就在于客观世界的自在性规律和社会世界的自为性规律对主体间言语活动形成制约。因此言语活动不是没有规范的。对每一个成功的言语行为来说,都存在着下述三种关系:话语与“外界世界”的关系,话语与“社会世界”的关系,话语与言说者“内在世界”的关系。根据这样划分的“三个世界”和三种关系,哈贝马斯也划分了三个层面的交往:主体同事件的或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社会中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主体与自身的内在本质同他人的主体性关系层面。对一个以理解为目标的言语行为而言,参与者不可避免地要承担有效性义务,也就是说,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是话语使用者可以正确使用语句与他人交往的必要条件。哈贝马斯主张通过建筑在“真实性、正确性、真诚性”三大有效性要求之上的话语共识的达成来重建交往理性,并将交往有效性要求和规范的恪守提升到社会伦理原则的高度。其中的真实并非“真理符合论”,而是只有当所有人都进入平等对话,并就同一话语对象进行理性的探讨与论证,最后达成共识时,该话语才可以被看作是真实的,即这是一种“共识性真理”。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我们解决翻译研究中如何处理主客体间之两难困境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研究虽然关注语言,但没有把语言当作静态系统进行逻辑分析而是重点关注言语行为及其生产过程,把结构主义对语言的静态研究变成动态研究,打破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固定性,增加了主体间交往因素。这样,它把言语活动变成了主体间性的对话活动,这种主体间性的活动不是可以任凭主观意图随意发挥,而是受社会规范制约的。因此它既克服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排除主体创造性的不足,同时也对解构主义怀疑一切、破坏一切等现象的反理性思维展开批评,这使得我们在翻译研究中要充分考虑作者、文本、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合理对话关系,使翻译研究各元素之间的交往或对话合理化,为我们回归理性,重建翻译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五 结语

翻译研究从语文学范式到建构主义模式,其哲学基础经历了由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而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提出使翻译研究摆脱了“真理符合论”的牢笼而走向了“共识真理论”,成功地将翻译研究从静态的语言研究上升到动态的言语研究,从而使翻译研究的文本从观念文本转化成实践文本,并且这种实践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之上。

[1]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7).

[2]霍尔斯特(Horster,Detlef).哈贝马斯传[M].章国锋,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10).

[3]高玉.论“忠实”作为文学翻译范畴的伦理性[J].外国文学,2004(3).

[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9-28.

[5]吕俊.建构翻译学的语言学基础[J].外语学刊,2004(1).

[6]吕俊.建构的翻译学之理性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4).

[6]孙宁宁.实践哲学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

[7]徐岚.论译者的主体地位[J].中国科技翻译[J].2005(8).

[8]袁文彬.论西方文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猜你喜欢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本体论
浅析解构主义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
——以山顶度假屋为例
重塑与解构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