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探析

2011-08-15 00:50黄晓蔓
关键词:双师艺术设计专业

黄晓蔓

一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多,目前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但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需要。虽然说学生在校期间有实习安排,但能完全胜任实习任务的学生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发现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市场的需求距离很大。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所急需的是“来之能用”,即能立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与社会尽早接触,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改革是必要的。其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形势的教学方法,即结合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大赛的设计课题或项目进行教学[1]。近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所带来的实际意义是重大的。

二 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结合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大赛的设计项目、课题进行真题真做,学生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去了解市场与设计流程,必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去解决问题。与团队一起完成项目,设计成果的采用与获奖,所有这一切都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2.增强学生就业竟争力。

“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将理论教育与实际设计相结合,经过这种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备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可以立即开展工作并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节约了企业培训“新手”所需要的大量费用和时间[2]。与同类院校相比,这种“来之能用”的人才在就业上将具有更强的竟争力。

3.解决艺术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问题。

传统的设计教育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从而导致教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而“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学会了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了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学会了在行业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真正做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解决了长期困扰艺术设计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

三 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1.确定实践项目内容。

(1)项目的难易程度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来定。

实践项目内容的难易程度应与学生的学习进度相当,如不切实际地选用过难的、完全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技能的项目内容,反而会适得其反。实践项目内容过难不可取,但也不能过于容易,应具有一定难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进一步学习的空间。这样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能了解自己的不足,通过项目实践提前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快速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对不是很熟练掌握电脑软件的大一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在作业中部分用电脑制作,这样会提高他们对设计软件的掌握速度。实践内容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其程度的把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种情况仔细斟酌后确定。

(2)专业基础课也要确定实践项目内容。

许多教师在上专业课时会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在做作业中不懂得如何运用专业基础课中的知识,之所以出现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在上基础课时没有注意前后知识的连贯性。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社会项目的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在上《平面构成》时,其形象构成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结合大赛的一些标志设计项目进行实践,可以用所学内容中的规定形中变化、形的群化以及多形组合等构成形式去完成;在上《装饰基础》材料运用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结合纤维艺术大赛的题目进行小型的纤维艺术作品的训练。在专业基础课中进行社会项目的实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做好充分地准备。

2.教师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确定好的实践内容认真备课。

确定好实践的社会项目内容后,教师应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准备好教学大纲、教案、教材、讲稿、PPT等相关授课内容;同时教师还要分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必要时可向校外专家请教,获取更多的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以便解答学生。

(2)撰写项目实施方案。

详细而周密的项目实施方案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具体内容包括:实践项目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实践项目的重点与难点;项目实施课时的安排、教学设备的安排以及社会调查地点的安排;学生项目任务书的具体详细内容,包括分组及各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实践项目的评分标准,包括从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评分[3]。

3.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布置实践任务。

教师的授课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社会实践项目所涉及到的企业文化、生产流程、加工工艺等知识。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可采用“双师制”,即聘请企业的专职人员参与教学,这样可以使教学更接近市场。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应注意本课程内容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联系性,以《广告设计》为例,与该课程相关的课程有文字设计、图形创意等等,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时,要注意复习并运用这些专业的知识。课程结束后教师布置实践任务,每位同学都要做到对实践的时间安排、个人的具体任务以及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

4.社会项目实践的具体展开。

(1)社会调查。

最好的设计不一定是那些漂亮的设计,而是那些适合产品,能准确传达企业文化精神的设计,要想为企业塑造一个正面的形象,社会调查必不可少。其内容主要包括:实地观摩企业,了解企业文化精神,进行产品的市场调查等。社会调查结束后各小组集中所收集的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2)分组讨论,确定设计构思。

分组讨论既可以是各小组成员之间就设计构思进行讨论,也可以是各小组之间的讨论。采用分组讨论,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各小组之间所形成的竞争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全组成员的积极性。教师在讨论中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例如在《公共艺术》课中,就有关于安徽财经大学校园设施艺术性改造这一项目的讨论,各小组先自行讨论确定几个构思,然后由各组组长说明构思,各小组之间就“文艺学院外观改造”“艺术食堂”“电话亭”“垃圾箱”等几个设计主题进行讨论,对于每小组的构思其它小组都可提出问题或建议,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学生进一步明确设计构思。最后由教师确定设计方案后,学生方可进行项目的具体制作。

(3)具体制作。

具体制作过程是整个项目实施的关键。

①它是最能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的过程。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有组长、素材收集者、具体制作者、打印者,设计报告撰写者等,明确的分工既可避免相互推诿责任,也有助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评分。实践证明最后能获得成功的小组往往都是最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小组。

②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学生在最后效果图的具体制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以装饰专业学生的《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为例,学生在最后效果图的具体制作过程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软件不熟练无法将自己的构思完美表现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主题为“艺术食堂的改造”小组本打算用3D建模的方式去表现方案,但因3D软件不熟,后来改为拍现场照片用PhotoShop去修改,最后做出来的效果与现实场景相比反而更接近;设计主题为“垃圾箱的艺术改造”的这组在用3D制作垃圾箱时请了一位环艺的老师做为指导,后期的艺术处理由同学们自己完成;打印过程中同学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色差问题、分辨率的设置问题等,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完成了项目。通过解决项目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日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撰写设计报告、制作PPT。

学生社会项目作品完成后,还要撰写设计报告、制作PPT。设计报告的内容包括前期社会调查、设计草图、构思说明、制作过程及经验总结等几方面。而制作PPT是为作品的展示做准备,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课件制作能力。

5.对学生实践成果的评价以及教师的项目实践的总结。

社会项目完成后,要及时组织学生对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并做出评价。展示中,每组的组长可借助设计报告和PPT向大家展示整个活动过程和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要对每组成果的优缺点、改进及每个同学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如果实践成果是可以参赛或是与企业合作的社会项目,其参赛结果或采用情况也是对学生实践成果的第二次评价。实践成果的展示与评价对学生非常重要:首先它是学生间相互学习的过程;其次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及下次的努力方向;最后教师对学生成果的肯定以及成果的采用、获奖是对学生学习的鼓励。

社会项目完成后,教师应及时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其内容包括:各小组社会项目实践内容及成绩与各小组成员表现情况及成绩;社会项目内容确定是否科学合理及如何改进;社会项目的课时安排、流程安排是否合理及如何改进;学生在实践中出现哪些问题及解决方法;教师需要加强哪方面能力的培养等等。

四 实施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的体会与建议

1.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教师要熟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同时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统筹安排好教学与企业、学生与项目之间的联系,这与“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要求专业课教师既要具备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又要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及与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4]。在目前高等院校的艺术专业中,有些教师除了教学外有自己的设计公司或长期在社会上从事设计工作,这部分教师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上对学生的指导也是得心应手,但这部分教师只占少数,大多数教师在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上较强,而专业实践技能较弱,其原因一是高校职称评定对教师提出了种种要求,教师课余时间忙于备课、写论文、搞课题,只关注理论方面的总结,没有时间去关注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二是许多高校位于内地中小城市,其城市发展规模不足于提供更多地设计机会;三是教师不关注行业动态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更新,不能将最新的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等,所有这些都将制约“双师型教师”的发展。

2.“双师制”与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

鉴于上述原因,将“社会项目融入课堂”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很难独自一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实行“双师制”教学,与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或者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双师制”教学模式最早是由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的,即由形式大师教授基础课,作坊大师来担任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等内容的指导。随着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部分院校已采用“双师制”教学模式,聘请企业专职人员定期到学院进行授课,并组织学生到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实践证明采用“双师制”一方面可以弥补教师综合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并逐步消除对企业的陌生感,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同时“双师制”也可以把社会项目更好地融入课堂。但目前聘请企业专职人员来校授课只有极少数课程,如果将“双师制”教学模式真正作为一种教学制度来执行的话,将会对学校、对社会、对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 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项目融于课堂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当前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技能、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就业率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社会项目融于课堂教学法”在目前仍处于探索实验阶段,有关社会项目融于课堂教学法的系统研究还有待于今后不断实践与总结。

[1]刘丹.项目教学法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9(31).

[2]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2008(4).

[3]彭标全.3DsMax三维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1).

[4]胡祥龙.艺术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法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猜你喜欢
双师艺术设计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星.云.海》
《花月夜》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