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雪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分析*
张瑞雪
(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盲目从众行为将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从众表现,寻找择业从众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完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发挥积极的舆论导向、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措施克服大学生择业中的盲目从众行为。希望社会、高校和家庭共同关注,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
个体在群体中的表现,往往受到群体内无形的压力的影响,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体放弃个人意见使个人意见符合群体的要求,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与信念的心理过程叫从众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对新思想、新观念有异乎寻常的敏感性和接纳性等特征,但因未形成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缺乏个体自制力、意志力,分辨是非能力。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尚不完善,就业环境仍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中往往易发生盲目从众心理行为。笔者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客观地分析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从众心理现象,并提出应对策略,为科学合理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择业不仅是大学生关心的个人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许多大学毕业生不仅要面临严峻的外部就业形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心理因素。不少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容易产生从众的心理和行为。不难发现,这种从众心理和行为表现在求职择业的全过程中:
第一,就业信息从众。不管是从就业信息获取的渠道,还是从信息处理的方法上,都反映出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从众行为。现今信息网络高速发展,就业市场日趋完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而且也很畅通。但是,部分毕业生不能够客观地分析就业状况,对就业信息缺乏思考和分辨,在求职中表现出“广撒网”、“随大流”的现象。遭遇到就业挫折时,常会借以专业不好、学校不是名牌、社会不需要等理由来解释就业形势,从而掩饰自身的不足或要求过高。在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心理焦虑,对就业信息高度敏感的状态下,任何一点错误信息都会传播得非常快,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择业判断。
第二,职业选择从众。部分毕业生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准确,甚至舍弃所学专业,一味追逐高薪职业,忽视职业前景。部分毕业生在考研、就业、考公务员中徘徊不定,如张敏等研究显示,在问及考研选择和考证时,许多学生选择了“大家都考研,考了再说”、“跟着大家走,别人考什么我就考什么”,而真正处于兴趣选择的少之又少。可以看出,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带有较明显的盲目从众性和功利性,且缺乏长远规划,缺少对市场的基本了解。
第三,就业区域从众。有的毕业生忽略自己的专业特性,对就业区域要求苛刻,只考虑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稍偏远的地区就不予考虑,这也是就业中很严重的从众现象。
第四,违约行为从众。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没有明确的把握和准确的定位,不确定自己想找何种类型的工作,有的甚至在被企业单位录取后,仅仅因为同寝室或同班同学找到更好的工作而不惜违约,放弃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盲目随从。这种违约行为一旦产生,即会影响到一批学生发生盲从行为。
当然,大学生择业从众行为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从众过程让大学生认识到了目前全国高校大学生将面临的就业压力,能根据社会需求,在学好专业的同时拓宽视野,尽可能多的掌握相关知识,注重自己的素质能力拓展。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家达成共识,增强集体意识,也有利于良好作风、习惯的形成等。
择业中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可分为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
择业从众心理形成的内在因素包含个体的遗传特征及后天的学习生活经历等。不同类型的个体从众行为的程度有着不同的表现。普遍来说,年龄稍大的学生从众行为低于年龄较小的,外向自信的学生低于内向自卑的,男性低于女性,阅历丰富的低于阅历浅的人。择业从众心理表现也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成长阶段密切相关。大学阶段,学生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其心理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期,这就造成大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从众,易于表现出从众行为。另外,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如果个体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决策能力,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主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择业从众心理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传统文化、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影响。
1.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对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影响根深蒂固。数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积淀,使我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有着很强的团体意识,而掩埋个性发展。人的才能和价值表现在他人的评价上,是群体给予的,这使我们尤其注重周围人的评价和社会的舆论,甚至在选择个人前途问题上,也要迎合众人的口味,将别人的评价作为主要标准。
2.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的产生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精英的、少数人的教育被大众的、普遍性的教育所取代,教育的大众化致使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判断力和自信心。同时,高校的培养方式、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关系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大学生行为决策情境的模糊性,进而增强对他人的可信赖程度,从而导致了从众心理的发生。
3.激烈的社会竞争进一步加剧大学生择业从众心理行为的产生。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的引入,管理模式的企业化,残酷的优胜劣汰机制,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环境压力不断加剧。没有完全做好就业准备的大学生感到迷茫,又无法退却。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看热点,随大流,选择大家都看好的方向和职业,是一种回避风险的选择,也是毕业生择业盲目从众的原因之一。
4.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择业从众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方面,父母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有互相盲目攀比、从众的表现,使得子女在择业过程中攀比、盲目的从众;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制”,使学生在求职中较大程度的照顾家长的期望。
心理学认为群体的内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恋性就越高,越易表现出从众行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表现,说明他们对群体有较强的依附力和向心力。因此,可以通过树立就业典型等措施,在群体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形成积极的从众效应。概况起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课堂,引导学生尽早探索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提升应对就业竞争的能力。大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是产生从众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探索和了解自己,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可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维度的相互作用,消除大学生求职择业中从众心理。很多学生甚至家长认为,就业指导是学校的责任,其实不然,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指导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担负起就业指导的主要责任,疏通就业主渠道。同时,需要社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倡导每个用人单位承担起大学生就业的责任。家庭也应该积极关注就业政策,必要时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实力推动学生就业或创业。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尽最大程度的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才能减少学生的就业压力,减少择业从众心理的产生。
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通过树立就业典型,交流就业经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群体,身边的典型事迹往往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关注,挖掘典型,寻找时机,开展有效的宣传,在校园内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可使大学生感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积极有效的引导,会使其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就业自信心,提高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避免盲目从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合理分析就业形势,树立就业信心,既能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能独立的思考和分析,避免盲目从众。
小结
从众是人存在的一种普遍心理活动,无可厚非。大学生在求职中表现出的从众行为,是对就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窘境作出的无奈选择,但这有悖于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笔者通过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社会、高校、家庭的共同关注,为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而共同努力,实现良性互动,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李昱星.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学效应[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2):25.
[2]姚建银.对从众心理影响下大学生行为的探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9,(25):81 ~83.
[3]张敏.大学生从众心理与行为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4):123 ~125.
[4]陈丽娟.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分析[J].科技资讯,2010,(23):254.
[5]许鸣.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与行为的教育引导[J].教育探索,2010,(4):139 ~141.
[6]梁瑛楠.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30 ~231.
[7]吴亮.当今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35 ~36.
G641
A
1006-5342(2011)04-0176-02
201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