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峰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党员干部要树立规则意识
陈坤峰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为了适应新时期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的需要,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廉政准则》)。《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规则来规范从政行为、按规则办事、靠规则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党员干部;规则;廉政准则;规则意识
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党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印发的《廉政准则》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新要求;也是端正党风、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前提;更是贯彻和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保证。这一准则就是指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动规则。
规则作为一种既定的社会现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规则作为一种约束条文与法律联系起来并束之高阁,而不是将其用于自己的日常行为当中。那么何谓规则?规则就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而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守规则是一种修养、一种品位、一种文明。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的权力与社会公共范围边界的界定,而且已经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习惯,很多边界的界定已经无形中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一种公认的“规则”。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马上会遭到其他人的鄙夷、甚至是指责,而这些人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民族。还有撒谎、乱扔垃圾、违章驾驶、逃税等几乎成了世界性的“规则”。讲文明、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遵守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公益是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更是社会道德体系的最低层次要求。如果一个人连这些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都不遵守,很难想像他在社会生活中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国人是比较遵守规则的,他们甚至把守规则当做一种荣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见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是在深夜空无人迹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道线,看着红绿灯按次序过马路。德国的老人总是自豪地向外人炫耀,在他几十年的驾车生涯中,违章记录内总是一张空白。德国人的一句名言就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凡事无章可循,才更会使人疲惫不堪。所以,我们说规则是个完整的东西,不能损害毫厘,只有对规则秋毫不犯的人,才是真正完全意义上遵守规则的人。只有100%的恪守规则,才能获得100%的信赖。这正如要求别人100%的诚信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诚信就等于信赖。这种诚信和信赖是以遵守规则为基础的。
事实如此,规则是给别人定的,也是给自己定的。一个组织或团体的管理者不但自己要“率先示范”去遵守规则,而且还要严格要求所在的组织或团体的其他成员去遵守,这就体现了规则的一致性。执行则是伴随着规则的一致性出现的,离开了执行,规则便成了一纸空文。所以,生活中,我们不缺乏规则,缺乏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规则的决心和行动。我们知道,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缺乏了对权力的监督(或者说成对规则的执行),广大党员干部的权力将会不受制约,那么就必然导致腐败。《廉政准则》作为反腐倡廉的一种规则,是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的标准,也是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最有效的方法。
既然《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的党内法规,那么广大党员干部在进行廉政工作建设中就必须遵守并身体力行,这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规则来规范从政行为、按规则办事、靠规则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的自利本性决定必须要通过制定强制性的规则,把人们的利益追求限于规则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规则使人们在不侵害他人利益的社会环境中实现个人的合理利益。就公私两种行为而言,规则是针对人的利己主义行为的。规则又是维系社会秩序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规则是制约私利的,人的本性有一种自私的趋向,一旦制定的规则有漏洞,就必然会出现逃避规则的现象,因此,制定完善和公正的规则才是根本。“一切秩序都来源于规则”,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严格遵守。严格遵守规则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对于任何权力而言,如果失去1%的规则约束和监督,那就会产生1%的腐败;如果失去100%的规则约束与监督,那就会产生100%的腐败。所以规则是权力的清洁剂或清道夫。生活中一些党的领导干部官做大了,利用手中握有的权力,将权力特权化,甚至认为自己是特权人物,以为没有人能够监督得了他,同时根本就不把规则放在眼里,在思想上、组织上和生产生活作风上也为自己搞特殊,最终还是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罚。
中共中央于2010年1月份印发的《廉政准则》首次明确提出了党员干部从政行为的8项“禁止”和52个“不准”,如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禁止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禁止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禁止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禁止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禁止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谋取私利;禁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等。这些都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严格而全面地规范,都是党员从政的底线,违背不得,也触碰不得。安徽省原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死刑,他在悔过书中说道“我多年从事党务工作,曾经分管过纪检、政法工作,对党纪国法不是一窍不通……回忆这些年来,面对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觉得自己风里来、雨里去,一天忙到晚,也够辛苦的,看到老板们一个个大把大把地捞钱,潇潇洒洒生活,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吃亏了,产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念头”,于是,他开始打破自己“用权谋私”的思想防线,从起初收受几千元到后来几十万元,不但来者不惧,而且收受得“心安理得”,到后来收礼收得麻木不仁,最终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能自拔,毁了自己的一生,成了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王昭耀现象告诉我们,知道了规则,懂得了规则(他自己曾做过纪检、政法工作,对党纪国法又了解)而不去遵守,其后果让自己胆怯,让人民愤怒与寒心,最终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实施《廉政准则》;在认真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方面,切实做到预防为先、关口前移;更重要的是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执行《廉政准则》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纠正并严肃处理违反《廉政准则》的行为,坚决杜绝违反《廉政准则》行为的发生。这一切正说明了中共中央很重视《廉政准则》执行情况和反腐倡廉的决心。
一个人若没有“规则意识”会被大家认为素质低下;一个管理者若没有“规则意识”也管理不好这个团队,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规则的设计和制定是管理者的事,而规则监督和执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同时也更是管理者的事。作为管理者既要设计制定规则,又要监督执行规则,二者缺少任何一方面,都等于没有规则。根据规则的一致性的要求,党员干部应在廉政工作建设中“率先示范”,积极树立规则意识,这才能够保证所制定的规则的正确和顺利执行。
怎样树立规则意识呢?
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用科学的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党员干部在努力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要有公共规则意识。因为守规则是一种修养、一种品位、一种文明,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的权力与社会公共范围边界的界定,而且已经超越了不同社会规则、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习惯,很多边界的界定已经无形中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一种公认的“规则”。因此,党员干部在从政过程中头脑里要时刻树立《廉政准则》的规则意识并加以实践,这不但是保证其廉洁从政的前提,而且也是自觉遵守规则并用于指导自己的从政行为的社会公德。
二是要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其实就是将规则公开化,建设一个“阳光政府”。政府的规则透明了,人们能够随时观察到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努力;政府的规则透明了,人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能够防止政府的决策损害到人民的利益;政府的规则透明了,政府的官员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群众的监督,人民才会对政府更加有信心,更信得过。这样,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就会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在头脑里无形的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并长久地保持下去。
三是要将规则意识纳入到党员干部政治业绩考核当中。在社会活动中,没有规则是可怕的,有了规则不执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这是很可怕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坏在规则上,而是坏在不执行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执行绝不是真正的执行,它跟不执行没什么两样。党员干部坚持以《廉政准则》来为人民群众办事,纪检部门和人民群众则以《廉政准则》来衡量党员干部的称职与否,同时纪检部门和组织部门以《廉政准则》来考核党员干部的政治业绩,并把它作为今后干部升迁的新标准。这也有利于推进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是最关键的。《廉政准则》的制定正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行动规则。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只有树立了规则意识,按规则办事,会同有关部门与人民共同参与,才能保证规则更好地执行下去,让腐败现象没有容身之地,这也正是中共中央出台《廉政准则》的目的所在。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Should Establish Rules Sense
CHEN Kun-fe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China)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issued the"Chinese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of certain criteria of integrity in politics"(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to instruct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political party rules,to ensure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of clean and honest administration and behavior.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Rules;Integrity guidelines;Awareness of rules
D 26
A
1009-9743(2011)01-0108-03
2011-02-10
陈坤峰(1987-),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中共党史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方向。
(责任编辑:于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