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广东海洋大学 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88)
浅论高校图书管理员的素质与读者阅读心理
张平(广东海洋大学 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88)
图书资料工作在高校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信息时代愈发突显它的重要性。图书资料管理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这个读者群的阅读心理研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
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员素质;读者阅读心理
高校是高智力人群密集的地方,是智力的集中地。这就决定了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服务对象和工作内容上都带有自己的特点:“其服务对象的文化水平普遍很高且各有所长;与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相对稳定且教学工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征相适应,高校图书资料工作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的特征。”[1]
传统观念认为,高校图书馆、资料室是教辅单位,对教学、科研只起辅助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加剧,图书资料工作愈来愈突显它的重要性。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
对教师而言,备课、写教案、辅导答疑需要参考大量的文献。任何一位教师,哪怕是大师,都不是全能的,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而且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没有图书资料,教师就会寸步难行。对学生而言,课堂所学只是基础,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需要查阅文献;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开拓视野,深化方向,更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没有图书资料,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任何科研选题都不是无源之水,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即使是所谓“填补空白”的选题,也需要在查阅所有相关文献之后才能断言。在科研过程当中,随时需要查阅文献。不参考任何文献的研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的科学研究,研究出的结果可能会一文不值。因此,研究结果是否创新,创新程度如何,还需要放到该课题的研究史中来评价。总之,没有图书资料,就没有科学研究。
中国的现代化更需要复合型人才,而这方面人才还十分匮乏,社会迫切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型转向复合型。目前中国高校的教师,知识结构大多是单一的,是“专家”,而不是“杂家”,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任只能靠各路“专家”通力合作来完成了。在这种形势下,更应发挥图书资料的潜能,按照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涉猎多种学科知识,文理渗透,融会贯通,激发创造能力。
信息时代信息积累快、传播快、更新快,高校又是信息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果不善于利用图书资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教师就会落伍,培养的学生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总之,没有足够量的图书资料的高校不是真正的高校,有足够量的图书资料而不善于利用,也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既然图书资料对高校如此重要,对图书资料的高效管理和有效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管理和利用都要靠人,对人(包括管理员和读者)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高校图书资料能不能最大效率地发挥它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管理,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肖鸿、陈盼认为,图书资料员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素质,即“崇高的敬业精神、良好的文化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2]。李彤提出,在网络环境下图书管理员具备的素质包括:“应树立‘用户第一,服务至上’的信息服务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要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能力”,“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具有公关意识”[3]。王泳霁等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资料员“应积极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时代意识、求知意识、奉献意识,扩充知识储备,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服务能力、互通情报的交往能力”[4]。我们把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基本素质概括为三个方面。
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等。敬业精神要求图书管理员认识到岗位的重要性,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精神要求图书管理员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甘为人梯;服务意识要求图书管理员树立“服务至上”的理念,不能因为服务对象大多是学生而高高在上。
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处理违规现象的能力等。由于面对的主要是大学生读者群体,要求图书管理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不能一问三不知,最好会些外语和计算机知识。遇到违规现象时,能够妥善地处理,既按规定办事,又能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
包括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全勤在岗,应付突发的大工作量、临时加班等任务;健康的心理可以使自己善于与人沟通,和善地对待读者,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借阅软环境。
三者的关系是:思想是导向,业务是保证,身心是基础。
为了提高图书利用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还应加强对读者的阅读心理研究。高校读者群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一部分是教师,又以学生为借阅主体。教师这部分读者差别较大,年龄、职称、学科等各不相同,但有共性:基本都是为专业需求而借阅图书。下面重点探讨学生读者群的阅读心理。
这是一个年轻好动、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渴望成才的读者群,具有求快、求广、求新、求精的阅读心理,属于学习型、求索型的主动性读者群。但由于个人的兴趣、需求、学历层次(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内部还呈现一定的差异。葛雁泓根据阅读动机,把高校学生的阅读心理归纳为四种类型:进取型、完成型、消遣型、爱好型[5]。刘芬、陈培礼概括为“应急、方便、求全、求新、参与、逆反、从众、猎奇”等八类[6]。
我们把高校学生的阅读心理概括为三类:被动应对型、主动进取型、随意消遣型。
为了完成作业、毕业论文等特定任务而阅读。具有这种心理的读者,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往往注重时效,范围较窄,系统性不强,完成任务即可。
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学科、方向而阅读。具有这种心理的读者,阅读虽然也带有目的性,但不是那么急功近利,而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有时会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没有特定的目的,随机翻阅。具有这种心理的读者,阅读自然谈不上系统,读哪种书刊全凭一时的兴趣,兴趣没了,阅读便终止。
阅读动机还可能是混合的,比如为了考研,会主动、系统地阅读相关图书资料,但从另一方面看,读者也是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阅读的。这就成了主动进取型和被动应对型的混合。
读者阅读心理会对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产生潜在的影响,要对读者的阅读心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在图书分类、上架摆放上,可以考虑不同读者群的需要。对被动应对型的读者,讲求高效性,尽量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能够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对主动进取型的读者,讲求系统性,同类图书最好摆放在一起,方便查找和借阅;对随意消遣型的读者,讲求导向性,加强引导,因为青年学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方面提供可供随意浏览的足够量的图书,另一方面提供精品图书,做到“杂”与“精”相结合,而且最好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高校读者群的素质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驳杂不齐,时常会出现一些违规现象,比如窃书、撕页、乱画、超期、乱架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根据笔者对广东某高校读者的调查,有6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良借阅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有77%的被调查者直接或间接承认自己有过不良借阅行为[7]。可见,大学生的图书借阅行为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对读者的违规心理进行研究,诸如,为什么会出现违规现象?经常出现在哪些人群当中?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全面地调查分析之后,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心理引导才有针对性。
总之,图书资料工作在高校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信息时代越发彰显其重要性。从事图书资料工作的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由于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主要面向大学生这个特定的读者群,需要加强对这个群体的阅读心理(包括不良借阅心理)研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服务,最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1]王明慧.论高校图书资料工作在新时期的地位与作用[J].经济师,2003,(7):106.
[2]肖鸿,陈盼.浅论图书资料员的素质构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12-114.
[3]李彤.如何提高信息时代图书管理员的素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86-87,96.
[4]王泳霁,徐中华,崔大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资料员的素质特征[J].行政论坛,2001(总45):62-63.
[5]葛雁泓.高等学校图书馆学生读者群心理特点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2):150-152.
[6]刘芬,陈培礼.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心理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2):51-53.
[7]张平.高校图书借阅过程中不良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86-189.
G424
A
1671-2862(2011)01-0096-02
2010-12-20
张平,女,广东海洋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工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