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建构

2011-08-15 00:47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计划性层级校长

夏 芳

(大连教育学院 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建构

夏 芳*

(大连教育学院 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实践表明,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校长实施培训对其综合素质、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有直接帮助,而培训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培训的核心因素。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应符合系统性、多样性、选择性、计划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设置原则。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建构

科学、系统的培训是校长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课程建设又是确保校长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构建适应现代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为搞好课程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设置系统的教育科学及管理理论课程是实现校长培训课程目标的前提。所谓课程的系统性是指依据校长职业特征及实际需要,开设以领导力提升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且严整有序。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系统性以校长本位为价值取向,其价值在于为校长提供全面的帮助,重视校长系统理论的建构,使校长在系统理论指导下实现自我发展。中小学校长教学及管理实践经验丰富,角色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强,但学校工作繁杂,工学矛盾突出,系统的教育科学及管理理论的学习能够使校长在知识结构上摆脱学科专业限制,迅速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构建的系统性,应体现在以校长个人能力提高为本,以突出技能训练为主上。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校长工作的实际需要,以校长工作必备的知识为主,开设系统必修课程,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系统理论建构应以教育管理学为核心,以教育学、心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为基础,学科中应包括当代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分析、教育与管理科学理论及方法、学校管理实务技能与当前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三方面。同时,开设以系统综合理论为主的微型课程作为系统课程体系的补充。高水平的系统课程可帮助中小学校长理清工作思路,微型课程作为系统课程的有效补充,加深并拓展了培训深度,为其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例如大连市已进行的校长培训在课程设置上就十分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在结合区域特点及校长个人情况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单位,分层培训,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二、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和选择性

课程的多样性是指为培训对象提供满足其职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培训课程;选择性是指校长可按照个人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设置中尝试采取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倾斜农村的策略。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精选内容,设置精品课程,供校长们自由选择。这种校长培训课程多围绕校长职业及个体发展需要,设置成菜单式的专题培训课程体系,为校长自主选择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校长培训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是由校长的年龄、经验、成长背景、需要和追求目标的差异性决定的。其外因是由于地域差异导致社会经济及教育发展不平衡,内因是校长自身经历、学历层次、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及发展阶段不同。这种差异使校长分层次培训成为必然,因此应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实现课程的多样性。根据不同需要安排科学、实用、有效的学科课程,为校长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

校长培训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也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有机结合。根据校长在职学习特点,设置完整、实用的课程体系,为校长自由选择提供可能性。设置中应加大系列实践活动和技能训练课程的比重,如课堂评价技术、“学校问题树”绘制等,利用这一实践的舞台为中小学校长提供观摩、实习、演练的机会,培养其科学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平衡、总结评估等方面的能力。

课程的多样性还反映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一些作为校长职业必备的基础课程外,还应扩充一些分析热点、焦点、答疑解惑、研讨交流、校际交流等课程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要。另外还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开发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如可依据培训对象分为名校长、市级骨干、区级骨干、农村校长、村级小学校长等几个层次课程模块,这些课程模块可供不同校长选择,这种水平趋近的学习、交流、研讨会使课程的收益最大化。

三、课程设置的计划性与内容的创新性

课程设置的计划性是培训质量持续提高的保障。所谓课程的计划性是指对中小学校长进行培养时,其课程的开设要依据区域教育的实际设计多个层级,要有长期、中期、短期等不同的计划性培训课程。这些课程在实施时,培训对象的层级划分是重点。应对校长进行全方位评估,并调研培训校长所在校的教师,综合上述两项评估结果,最后将校长分级分批划分为不同小组,依据校长的层级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设计不同课程。

校长培训课程的计划性还体现在针对校长职业特点,从校长个体发展的角度,设计3-5年或更长时间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是呈递进式推进,一二层级的培训内容主要以领导力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剖析、研讨交流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第三层级课程学习内容主要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工具,强化前期学习内容,加强实践练习,提高其在谈判、管理、团队建设、沟通指导等方面的能力。校长在完成第一个层级课程的学习后方可进入第二个层级的课程学习。在第二个层级的课程学习通过评估验收后,校长可以进入第三个层级课程的学习。最后通过考核,获得相应学分,才完成校长培训的基础性任务。这样相对完善的课程及评价体系,使每个培训项目的课程内容围绕一个主线层层递进,各层级的培训方式是多样的,每一层级课程学习应在专家的引领下,配备专业培训师协助指导,使校长能力逐步提升。

课程内容创新是课程建设的根本。近年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创新培训形式及管理模式成为校长培训的主流趋势。我国校长培训内容在借鉴、学习、分析国外先进培训课程构建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课程体系。同时,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创新点。

校长培训课程的计划性及内容的创新性可以有效规避课程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等问题,同时根据实际需要的应急培训可以成为计划课程的有效补充。培训内容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培训计划周密而具针对性,这些将利于校长的长远发展。

四、课程设置的实践性

所谓课程的实践性是指根据校长学习的成人性、在职性、问题中心取向等特点,课程设置中将以能力提升为重心,为校长多方搭建实践锻炼平台,使校长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注重实践是校长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如作为重要实践课程之一的教育考察,为强化效果可尝试采用现场教学方式,组织学员在教育活动的真实场景中观察、学习、思考,结合具体案例体会教师的分析点评,引发学员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考。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内容和时间都是有限的,而培训课程的实践性应努力使校长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培训机构应为其搭建适合的实践平台,校长在亲自参与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如鼓励中小学校长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校长在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将会从治学方略、研究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影响中小学校长的学习和工作模式,从而提升校长的实践能力。课程的实践性还体现在校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要鼓励校长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践研究,培训者以某个研究领域为核心设置培训课程,组织校长开展相关学习、深入实践体会各类知识间联系,以此来提高校长的研究能力、理论水平。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构建要致力于校长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实践中应不断完善课程的设计、实施、评估等环节,通过创新方案设计、情景模拟、跟进服务、科研反哺、专题研讨等模式对校长进行培养。

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masters’Training

XIA Fang
(CenterofHeadmasterEducation,DalianEducatio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Practice shows that systematic trai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masters helps to improve their all-around quality and management ability.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to achieve training of high quality.The curriculum should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atism,diversity,selectivity,planning,innovation and practic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master;training curriculum;construction

G471.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8-388X(2011)03-0012-02

2011-07-11

夏芳(1971-),女,辽宁大连人,副教授。

阅文]

猜你喜欢
计划性层级校长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
论校长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