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曙 张林华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地方税务局 江苏 靖江 21450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税收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现代企业对税务管理问题会越来越重视。企业税务管理是指在遵守国家税法,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以达到少缴纳或递延缴纳税款,从而降低税收成本,实现税负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税务管理是一种合理、合法的避税行为,是国家税收政策所允许的,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事前预测、协调及安排,做出科学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有效配置企业的资金和资源,获取税负与财务收益的最优化配置,达到节税管理目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税务管理应当渗透和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一种融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的内部组织行为,通过依法规范自身业务流程、约束自身涉税行为、优化自身纳税方案等来实现其管理目标。企业加强税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税法观念和纳税意识,降低税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范税务风险,进行合理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实现企业内部产品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必须采取对策,积极探索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税务日常管理工作是整个税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企业获取纳税管理基础信息的来源。企业应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纳税业务情况、税务风险特征和已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相应的税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企业重大业务涉税分析制度、税务风险应对措施、税务信息管理制度、发票管理制度、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操作办法、税务档案管理制度等。企业纳税实务管理包括:税务登记管理、税务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缴纳、扣缴义务、纳税评估、税务检查、税务代理等。及时做好日常税务管理,进行税务申报并足额缴纳税款,正确地进行税务会计核算,严格管理发票以及其他涉税凭证,接受税务检查等常规性的涉税活动,可以使企业的各项涉税行为规范合法,避免罚款和滞纳金,以及大额补税给企业现金流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建立稳定获得税收政策信息的渠道,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动向和各项税收政策,掌握各项税收政策动态及变化,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筹划和管理,积极争取税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把握好税收优惠政策,使得税收优惠政策最大化的运用,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控制税务风险,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企业竞争力。
纳税筹划管理是企业税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税务管理的核心是税收筹划管理,税收筹划管理是税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税收筹划管理是企业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筹划,选择合适的经营方式,以规避涉税风险,减轻税负,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谋划、决策与经营活动安排。税收筹划的实质是节税管理,降低企业税金成本,获取纳税收益。企业的税务筹划管理包括:企业科学纳税、企业重要经营活动或重大项目的税负测算、企业纳税方案的优化和选择、企业年度纳税计划的制订、企业税负成本的分析与控制等。税收筹划必须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在企业投资、筹资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投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应当充分考虑地区、行业和产品的不同所存在的税收负担差异,争取获得税收优惠;企业筹资选择中的税收筹划应当合理选用筹资方式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税收筹划,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费用分摊和坏帐处理中的会计处理,在不同的会计年度内实现不同的所得税,从而达到延缓纳税的目的。企业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选择不同的纳税方案时应权衡利弊,把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好,充分利用税法对纳税期限的规定、预缴与结算的时间差,合理缴纳税款,以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支出。研究国家的各项税收法规,企业在进行筹划时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前提,在纳税义务发生之前进行整体谋划和统筹安排,制定周密慎重的纳税筹划方案。税收筹划是一种高级节税行为,是受到国家的允许和鼓励的,遵守税收法规,体现税收的政策导向,发挥国家税收调节的经济杠杆作用,有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企业税负,实现企业税后收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企业税务管理需要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税收法律体系的建立健全,企业涉税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税务问题。这对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其专业胜任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税务管理人员既精通税收业务,通晓税收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税收筹划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及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应配备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税务管理岗位,充分重视与发挥税务管理人员在税收管理中的决策作用。加强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国家税法相关的政策及税务相关的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业务做到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及时更新税务知识,追踪国家税收政策及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化,使他们既知晓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又精通企业所在行业的税收政策法规,成为税务管理的中坚力量。必须加强对企业税务管理人员的定期培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同时,加强对企业高层和员工的培训,加强其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学习,了解税务新知识,着重灌输正确的纳税理念,树立全员参与、重视税收成本管理工作的意识。
企业税务风险是纳税主体的税收风险,即指企业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企业税务风险将导致企业多缴、少缴或延迟缴纳税款,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引发补税、罚款的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随着中国经济的变革、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企业面临的税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不得不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税务风险,企业自身制度、流程、会计核算方法及经营方式缺陷等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企业税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而客观存在,税务风险任何企业都无法完全回避和消除,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企业税务风险主要来自经营行为、投资行为、筹资行为、财务核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等环节。企业应制定风险控制流程,按照风险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在整体管理税务控制体系内制定好详细的、操作性强的税务风险应对策略,设置好税务风险控制点,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与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部门要事前做好分析预测、事中做好识别,做到有效防范风险,并做到跟踪监控好税务风险。企业应该积极防范税务风险,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规范企业纳税行为,加强内部稽核管理,完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税务审计检查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税务评估,做好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
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实现税收管理现代化为目标,是税收管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我国税收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将税务部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税收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监控及服务水平,并由此推动税务部门的业务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塑,最终实现国家税收管理现代化使命的重大变革。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税收管理中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征管模式的变化,传统手工填写的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税务登记以及纳税信息获取方式将会被网上申报、网上税务登记、网上报税、网上纳税服务等信息化方式所取代。手工资料信息化的网上申报、网上纳税等将纸质申报表格变成了电子化申报表,电子数据直接输入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在税务系统内部实现上下贯通的业务网络体系,可在各级税务机关及同一级别不同部门之间实现税收管理信息共享,及时传递各种信息资料,进而使上下级及各地区税务部门之间税收工作相互配合,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纳税人可获得更多的公开化、透明化、个性化的纳税政策和信息。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过程,同时也是个管理创新过程,将引发税收管理的变革,推动建立与税收管理信息化相适应的人文观念、组织模式、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只有建立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税收信息化系统,不断解决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税收信息化的作用,达到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和效益。
总之,企业税务管理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税收分配特点,对税收分配的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和协调,以保证税收职能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是规范企业纳税行为,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投资方向和产品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减轻企业税负成本,有效防范纳税风险,降低税收支出。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安排,做出科学的税收筹划,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来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通过加强税务管理,可以迅速掌握、正确理解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进行合理的投资、筹资和技术改造,调节自身产业结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1]李小平:浅谈当前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
[2]韦冬民:加强企业税务管理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0(12).
[3]于淼:加强企业税务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7).
[4]李建国、滕一良:完善税务管理第三方法律制度体系研究[J].税务研究,2010(10).
[5]张强、颜安颂:税收征管信息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