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覃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审视与思考
李芳覃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作者在文中从描述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现状出发,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阐述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活动中参与评价的主体人员往往是学生居多,教师同行、领导、教师自身等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则被忽视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构成主体,的确可以作为评价教学的主体之一,但是学生自身还处于一个成长的过程之中,加上教学评价又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真正参与设计和修改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能性很小,这导致学生主体在教学评价中很难发挥出主体的功能和作用,而仅仅是被动执行评价任务。“具体来说,表现在评价过程多采用简单原始的人工操作,使得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缺乏时效性;评价结果的处理上存在唯数量化倾向,缺乏科学性等问题”[1]。
这种强化学生评教的方式,目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与现代教学思想是一致的。但值得斟酌的是,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如何发挥教师主体的作用,发挥其他参与教学活动相关人员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普遍存在评价频率不高的现象。具体来说,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基本采用的是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基本是一个学期才评价一次,在学期末尾的时候,很多高职院校会像普通高等学校一样给学生发放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材料,这些资料一般最后汇总成一个表格,即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要求学生根据表上的指标体系按照提示填写。
这种总结性评价在实施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教学评价活动中,参与评价的人员一般比较固定。具体来说,在实施以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为主的高职院校中,学校一般会选择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去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学校负责评价的人员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有能力评价出教师教学的质量、效果,其他学生如果参与评价活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影响评价活动的进行。但是如果只选取成绩好的学生,他们之间的差距不会很大,不能代表所有的学生,对于教师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程度高低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就不能很好地检测、判断,这样得出的结果真实性不强、可信度不高。
以总结性评价为主的教学评价方式不符合现代教学评价理论的发展趋势,因为这只是一种事后评价,对于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提高不利。如何将评价制度化、常规化,将形成性评价、随机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是高职院校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时候选用的手段比较落后、陈旧。表现为:
首先,在准备评价的材料时,基本上能够呈现出来的都是纸质的材料,没有使用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把那些评价的资料公布在学校的网页上,或者是做成演示文稿,以供学生、教师、专家、领导等参考。这样容易导致评价人员对被评价者即教师的教学了解深度不够高、范围不够广。如果评价人员对被评人员教学的实际资料掌握得不是很全面的话,对于评价工作的开展还是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次,在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基本采用的是现场评价,即在教师教学的课堂之上通过对参与评价的人员发放纸质的评价材料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没有采用先进的方法、手段,如通过网络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一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多少会对评价人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容易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考虑太多的个人因素,这时评价的客观性会大打折扣。
最后,评价的结果统计方面的工作还是通过人工来进行操作的,很少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比如运用计算机等先进设备来对其结果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等。人工操作难免会出现比较大的误差,影响工作的效率,甚至还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信度,最终不利于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高职院校各种教学、课程改革虽然在不断进行,特别是随着能力本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师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等。但是到了教学评价的时候,还是像普通教育那样进行。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时候,采用理论化的评价方式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经济实力雄厚、办学水平较高、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即使拥有很完备的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条件、设备等,但是在实际进行评价工作的时候却没有很好地运用,反而直接仿照评价理论教学那样的方式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而那些不具备完备条件的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教学评价表现出来的问题就更多了。
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在学期结束时划出学生笔试的具体时间,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不管是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程,统统采取笔试考核的办法进行,最后的笔试成绩将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而且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越是跟专业相关的那些课程比如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程,就越是注重笔试考核,其笔试成绩越显得重要。明明在教学中学生参与了教师的教学,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培养,但是最后考核的时候却只是测试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显然,这样不利于测试出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真实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上难以判断出教师的真实水平。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深受到普通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概莫能外。普通教育的教学大多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对于技能的培养却没有那么关注。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基本上是针对理论课进行的,而关于实践课的教学评价很少。普通教育实践课教学评价中没有太多的经验供高等职业院校借鉴,因此,一些高职院校也不愿过多涉及实践课教学评价。
此外,普通教育教学评价往往总结性评价使用得多,即通过测试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来评判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样,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对于教学计划、方案具体的执行、实施的情况也很少进行评价,即形成性的评价很少涉及”[3]。归根到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院校对于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教学评价跟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教育质量、课程协调、学生管理乃至整个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都是息息相关的,没有认识到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成本比起普通高等学校要高出很多。尤其是教师实践教学评价,要结合实践教学过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来反映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为实践教学提供的设施设备不是很完备,不适合教师同行、专家、领导、学生等评价人员进入现场进行评价。如实践课的教室空间很小,容不下学生之外的其他人员进入;在听课过程中有些实践课不能仅仅依靠感官就能进行操作的,必须借助某些设施设备,然而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数量不够充足,评价人员不能使用其设备进行听课,也就无法对教师的教学作出评判等。
教师实践教学评价应该有一定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但是目前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完善,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这导致很多高职院校不愿意在教师实践教学方面做太多的评价工作。
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工作,只有得到学校负责教师评价工作的人员特别是领导的高度重视,才能使评价工作开展得更加顺畅。负责评价的工作人员应经常进行评价的思想动员工作,在评价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负责人员还要加强对被评者和评价人员的监控,要管理好各方面的工作,协调好各方面人员的工作,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等。
要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制度化,要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评价制度,使得教师教学评价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建立与评价工作相应的激励制度以及相关措施。要把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从“管理”教师上升到“关怀”教师的角度,即不仅要将教师教学评价作为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手段,更要把它当做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依据和参考。另外,要有完备的评价指标系统等供评价工作借鉴,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指标体系要制定得比较全面、完备。因为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将教师教学评价常规化,要把它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对待。不仅要评价教师当堂课教学的情况,更要注重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一张评价表主导的局面,应该采用先进的评价手段,通过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施设备(如计算机、SSPS统计软件等),使得评价工作更加高效、准确、真实。只有在这些先进技术、科学设备、高效手段的辅助之下,评价工作才能进行得更加顺利。
教师教学评价人员应包括教师、学生、同行、学校领导、企业行业的专家等多方面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对评价结果、评价质量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监督及促进作用。必须注重评价人员评价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掌握专业评价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手段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专业的评价,才能排除各种可能影响评价工作客观、科学的因素,真正做到使教师教学评价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高职教学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在内涵方面有自身的特色,与理论教学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此,针对教师实践课的教学评价与理论课程教学评价要有所不同。“实践教学评价应以其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在进行教师实践课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看重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是否以此为中心、是否实现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实践技能的提高等”[4]。必须围绕这两种课程类型,分别开发相应的指标体系,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企业色彩,积极邀请熟悉相应行业领域的市场需求、熟悉该领域最新技术的企业单位专家参与教学评价工作,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只有提高对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评价制度、完善理论与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先进的评价手段、教师、学生、同行、学校领导、企业行业专家多方参与教学评价工作,才能使得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1]吴云助.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3):58,63.
[2]程朗.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9,(10):154.
[3]胡中锋.教育评价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11.
[4]查吉德,王晓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初探[J].职教论坛,2004,(6):9-10.
G71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标识码] A
A
1671-5136(2011) 04-0110-03
2011-10-07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09年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教学监控评价体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李芳(1986-),女,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2010级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研究生;覃兵(1973-),男,湖南永顺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后。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