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

2011-08-15 00:54石小毛文辉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1年18期
关键词:败血症体温新生儿

石小毛 文辉

败血症是致病菌进入血行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细菌感染[1]。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皮肤、粘膜及淋巴组织的屏障功能低,血液中补体少,白细胞吞嗜能力不足、肠道通透性高,胃酸少、杀菌力差、母体免疫球蛋白A及M不能通过胎盘、且自动免疫能力极弱,因此新生儿肪御功能比较低下,局部轻微的感染也可扩散导致全身性感染,临床统计此病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2]。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2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与护理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科于2010年1月~2011年5月共收治确诊新生儿败血症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最大年龄26天,最小年龄1天,体重1500~4400 g。其中伴有脐炎6例、脓疱疮2例、脑炎2例、痱子感染1例、黄疸8例、胎膜早破4例、早产儿3例、1例体温不升≤35℃。

2.实验室检查:血培养阳性21例,分别为革兰氏阳性菌12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例;革兰氏阴性菌9例,包括大肠埃希氏菌7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

结 果

本组患儿入院根据临床症状,抗生素治疗先采取经验用药,用药前抽取血培养,药敏结果出来后均按实验室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通过细心的全方位护理,治愈18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1例,治愈率85.7%,最长住院日28天,最短3天,平均12天。

护理体会

1.供给充足的营养与水分。最好采用母乳喂养,喂养时要细心、少量、多次给予哺乳。但如果母亲有感染者,应避免直接哺乳,病情严重不能哺乳者,可用鼻饲喂养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营养,保证供给足够的热量,以维持机体的需要,来增强抵抗力。

2.积极处理局部感染病灶:晨间护理时应仔细观察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局部感染病灶,并做相应处理。若有脐部感染,应予以清创换药(3%过氧化氢清洗后涂用0.75%碘酊),每日1至2次。皮肤小脓疱,可用无菌针头刺破,刺破前可用0.2%碘伏或酒精消毒,也可局部涂擦百多邦等抗生素软膏拭去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破溃、鹅口疮,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褶处有破损时,可用4%硼酸水或中药黄柏水清洗。

3.严格消毒隔离:工作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应注意手的消毒。一旦发现有皮肤化脓感染,应立即与其他患儿隔离,患儿所用器械、用具、衣物、床褥均应高压灭菌处理,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4.准确采集各种化验标本,应争取在静脉绐药前采血做血培养,以提高阳性率。

5.保证抗生素有效进入体内,病原菌未明前,可选择氨苄青霉素抗感染治疗,病原菌明确后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6.病情观察及处理

(1)早期发现:早期症状一般表现为精神食欲欠佳,哭声减弱,体温不稳等,可较快发展成反应低下、不哭、不动、不吃、面色不好,神智萎靡、嗜睡,发热或体温不升等非特异症状。病情稳定患儿突然出现黄疸加重、肝脾大、出血倾向、休克表现、呼吸窘迫或暂停等情况时应高度怀疑败血症[3]。

(2)并发症的观察:已确诊败血症的患儿,若出现面色青灰、体温升高、喷射性呕吐、前囟饱满、阵发性尖叫,则很有可能是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应尽早做脑脊液的检查;若患儿咳嗽、气促、口唇青紫、口吐泡沫,则有并发肺炎的可能,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若患儿出现烦躁、四肢冰冷、体温低、面色苍白、皮肤有花纹、脉细、无反应、嗜睡,提示有可能休克;对上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应高度警惕,以便及早发现,争取早期治疗[4]。

(3)观察出血倾向:由于细菌毒素的刺激,毛细血管壁受损则引起皮肤粘膜出血,须注意观察瘀点大小及增减情况;重症出血时可吐咖啡色液体,应及时清除,防止窒息,并给予止血药物和氧气吸入;有便血时暂禁食,腹胀明显者给予胃肠减压或肛管排气[5]。

(4)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心率、呼吸、体温、脉搏、神志、哭声大小、肌张力、吸吮力,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进展速度,有无抽搐。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口唇苍白或紫绀时,提示有心力衰竭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强心利尿等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做好记录,一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抢救。

(5)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呼吸道易被分泌物堵塞,注意及时清理,吸引负压约50~100 mmHg,动作轻柔,以免造成粘膜损伤。痰液粘稠时可予雾化后拍背吸痰,但有颅内出血者避免拍背,以免加重病情。喂奶后注意抬高床头,头偏一侧,加强观察,减少反流误吸的发生。

(6)异常体温的处理:败血症患儿可出现体温不稳定,感染严重时易出现低体温≤35℃,置患儿保温箱内,根据病情随时调整保温箱的温度与湿度,体温越低复温越谨慎,温箱温度先从26~29℃开始,单层包被包裹患儿,每小时提高1℃,直至30~32℃。当体温过高时,可调节环境温度、解开包被、多喂水或温水浴等物理方法来降低体温,新生儿不宜用退热复剂、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刺激性强的降温方法,以防体温不升。降温后,30 min复测体温一次。体温不稳定者,2~4小时测体温1次,待体温平稳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

(7)保持出入量平衡:首先注意大小便的排出量,新生儿败血症常出现尿少,要随时注意排尿次数与尿量。新生儿败血症容易并发腹泻,注意大便次数与性状。输液时应注意输液速度,严格控制输液量,以防止肺水肿和心衰的发生,由于患儿的治疗期需输液治疗,疗程长,均在10天以上。应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还应熟悉药物的性能、剂量及配伍禁忌,并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和副作用。

(8)皮肤的护理:反应差患儿应注意体位和头位的改变,每1~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枕后、耳垂、骶尾部等高危部位发生压疮。落实晨晚间护理,勤擦洗皮肤皱折处如腋下、颈下、肛周、会阴等,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浸泡会阴部、大腿或臀部皮肤而继发尿布疹和感染。患儿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会阴部和臀部,如果肛周红肿,涂擦氧化锌软膏,使之加快好转。

(9)哭闹患儿的护理。有的患儿哭闹不止,经详细检查无异常变化,可适当给予抚摸、怀抱、逗笑、说话、轻拍等心理上的安慰。

(10)健康教育: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以便减轻家长的恐惧及焦虑。向家长讲解与败血症发生有关的护理常识,解释使用抗生素治疗本病需较长时间才能控制感染的原因,介绍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方法,告诉家长如孩子发生皮肤、脐部、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时,应及时就医。指导家长做好本病的预防、掌握新生儿喂养和护理的正确方法。

(11)预防:加强孕妇保健工作,积极防治孕妇的各种传染性疾病。分娩过程中应注意消毒,羊水早破12小时以上仍未分娩者,可给产妇注射抗生索,预防感染。应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在产妇分娩后应加强对新生儿脐部护理、并将护理方法告知婴儿父母。早期处理好新生儿皮肤及粘膜感染。注意隔离,产妇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哺乳。加强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管理,同时要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和清洁以便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

1 崔炎.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1。

2 李保堂.新生儿败血症死亡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11,31(5):32-33.

3 侯皓.浅谈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识别与治疗[J].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30(4):220-221.

4 张竹君.新生儿败血症26例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756.

5 何爱云.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8,27(12):72.

猜你喜欢
败血症体温新生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生物标志物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以败血症为主症禽病的鉴别诊断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