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江流域广西段的农业定位及农业产业化模式

2011-08-15 00:48
创新 2011年2期
关键词:西江流域产业化广西

程 波

试论西江流域广西段的农业定位及农业产业化模式

程 波

综合分析西江流域广西段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及种植条件,结合上下游区域情况,该区域农业的定位应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整合上游,服务下游;延伸产业,做大做强;体验农业,观光农业”,而“企业+农户”是符合区域农业产业化的最好模式选择。

西江流域广西段;农业;产业化;模式;建议

西江流域主要河流由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组成,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流经广西境内百色市、崇左市、南宁市、贵港市、柳州市、来宾市、玉林市、贺州市、梧州市9市,流域人口占全区总人口70.42%,第一产业比重占全区65.58%。

中央政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西江流域的开发与建设。2008年10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提出全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2009年8月成立自治区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同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江(西江流域)一湾(北部湾经济圈)的开发建设成为构建广西区域发展的南北两极。

本文将从区位特点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出发,探讨广西在全流域中农业的合理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适合农业发展的模式,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业产业化和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建议。

一、西江流域广西段农业定位

西江流域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发展腹地,也是我国南部地区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该流域地域宽广,地处低纬度地区,南濒热带海洋,北为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境内河流纵横,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境内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自然种植条件,农产品种类较多。此外,该段流域具有有特色的农业种植基础,如贵港、柳州、南宁等地的油茶产业基地,南宁、柳州、百色等地的甘蔗种植基地,百色的芒果种植基地,梧州、贵港等地的柑桔种植基地等。

但从整体上来看,该区域的农业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农产品产业链较短、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何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种植传统,结合区位特点,通过对资源的整合,发挥出比较优势,培育独具特色的区域性优势产业,打造广西特色品牌,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山清水秀是广西的一张名片,本区域的农业发展也应该是重视生态优良、环境优美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西江流域河流纵横,水系众多,生态环境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将是不可逆的,因此环境建设与保护至关重要。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卫生、营养、无污染成为一种潮流,绿色消费必将成为农产品消费的主要趋势。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地的普遍共识,许多地区都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绿色农业包括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它既是对传统农业成果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创新的农业技术。西江流域可以通过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区域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目前的西江流域绿色资源丰富,但市场化程度还较低,开发潜力较大。开发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各地实情,因地制宜,在流域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类有特色的地形地貌区域分别建立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争取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优惠投资政策,切实做好在人才培养、体制保障、融资平台、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配套工作,发挥出以基地为中心的扩散效应。

(二)整合上游,服务下游

西江流域广西段位于全流域的中段,上游为滇黔,下游为粤港澳。三段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在资源分布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梯度差异明显。上游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形条件以山区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中游地区为中等经济地区,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资源也相对丰富;下游的粤港澳经济发达,资本充足,生产制造能力强,市场空间大,对外信息充分。经济的梯度和资源分布的不均,造成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推动上游地区的劳动力、物资等流向下游,下游地区的资金和产成品则逆向流回上游。

因此,西江流域地区应立足区位优势,发挥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从农业生产方面具体来说,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辐射上游,吸引上游地区加入广西农业品牌创建,共享品牌资源,为广西农业生产造势,特别是提供农产品深加工的原料投入。通过对下游地区市场信息的搜集与品牌推广,将特色品牌产品推广到下游地区,弥补下游地区农业比重不断下降的现实,吸引资金和项目的投入,为该流域农业发展带来资金支持和项目保障,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

(三)延伸产业,做大做强

传统农业生产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产业链较短,农产品影响力小,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水平都较低。以工业化、规模化为特征的现代生产方式,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综观区内外经济发展较好的农业地区,绝不仅仅是农产品质量高,而是以某一项极具竞争力为核心的一条将供应、生产、加工和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的高水平产业链。如“大蒜之乡”山东金乡、“生姜之乡”山东莱芜、“绿豆之乡”吉林洮南等,这些地区的产品产量规模冠盖全国,在交易市场上拥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相比之下,2009年下半年,号称“香蕉之乡”的南宁香蕉低至每公斤0.6元左右,增产却并没有为农民增收。瓜果产品频遭烂市,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打击。因此,西江流域应以农业种植为基础、农产品加工为中心,发挥农产品种植、加工的聚集效应,引入相关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依托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农业硅谷。

(四)体验农业,观光农业

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除重视农业生产性功能外,已经开始关注农业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追求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看惯了车水马龙、热闹喧嚣和高楼林立,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区内外各地纷纷上马观光农业项目,如陕西杨凌提出“国家现代田园创新城市”的创建目标,规划建设涉农产业发展区、国际交流合作区、西部总部休闲区、农耕文化休闲区,打造具有关中地区特色的文化与休闲旅游目的地。南京则举办农业嘉年华活动,发展体验农业,推动都市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层次。

西江流域地形多变,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条件。如上林县葵花、罗城等地油菜花等已经在本地小有名气,但规模和影响力非常有限。在观光农业的开发上,要注重发掘农业生产的参与性、趣味性,积极引入新奇特农产品,规划旅游线路和景点布局。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造农业主题乐园,可包括良种培育、新奇特产品展示、种植管理、收获嘉年华、作物代种等分主题,并在交通配套、餐饮住宿等方面做好配套工作。

二、西江流域广西段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农业生产条件和种植业传统及观念的差异性、作物所需资源的不可转移性等原因造成了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结合各地实情,以规模化生产为目标,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实践与探索中,谭静、李静等将农业产业化经营总结归纳为“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市场+农户”三种模式。

(一)“合作社+农户”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是指由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以增加收益为目的,为农业生产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从实际情况来看,该模式主要集中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产品所属行业一般对技术要求较高,农产品的时效性和专用性强,销售渠道狭窄,如蔬菜、水果、畜牧等产业。

(1)基层锯缝时间确定。采用预锯缝防治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裂缝时,应确定合理的锯缝时机,以使基层有规则地断开以释放基层内的温缩应力。锯缝时间过早会因基层强度不够导致缝槽出现不规则毛边;锯缝太晚基层裂缝已产生,预锯缝则失去防治效果。锯缝时间确定方法为:在基层碾压完成,水泥终凝结束后开始钻芯取样测取间接抗拉强度,并且每隔1.5h钻芯一次,绘制温度应力—时间关系曲线,两者第一次相交的时间即为锯缝极限时间。

(二)“市场+农户”模式

这里的“市场”是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随着市场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最终将“市场”和“农户”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良性互动的模式。

(三)“公司+农户”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是以企业为核心,农户围绕企业签订协议,建立起具有排他性的交易关系,农户承担的是“生产+信息接收”功能,公司承担“销售+信息指导”功能。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不大、质量监控容易、产量相对稳定的情形。

结合西江流域广西段的农业定位,以发展“公司+农户”为主、其他模式为辅更符合实际需要。生态农业的发展、产业链的延伸和观光农业的建立,需要推广和引导的过程,生产风险相对较大,需要强有力的核心凝聚力量,通过对农产品的收购和加工,做好品牌推广和销售市场拓展工作,迅速拉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在观光农业的开发上需要前期的咨询、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投资成本大、风险高,由有实力的企业组织更容易实现。但同时,还必须注意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实现合力效应。

三、西江流域广西段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好引导和配套工作,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格局,切实提升农业产业化成效。

(一)发挥比较优势,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

西江流域广西段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坚持市场导向与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生态适应性强、种植基础好且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按照产业集群的思路,在上游山地较多地区,重点发展水果(特别是各种南亚热带水果)、林业、蔬菜以及中草药产业,中下游地势较平坦地区,重点发展水产品种植、粮食作物、蚕桑、药材以及蔬菜等产业,优先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探索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

具体而言,各区域产业选择方向为:流域广西段内上游地区发展优质玉米和杂粮杂豆,建设桑蚕、木耳、香菇、田七、广豆根基地,在适宜种植烟叶的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建设规模化烟叶基地;开发珍稀花卉和盆景,发展以西南桦、马尾松、杉木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林基地;流域广西段内中游地区发展优质稻种植,桑蚕、罗汉果、金银花种植加工、茉莉花、山苍子、甘蔗基地,建设桂花、樟树、灵香草、桉树、马尾松、丛生竹等的桨纸原料林基地。流域广西段内下游地区发展优质冬种马铃薯、红薯、鸡血藤中药、鸡骨草、肉桂、松脂基地,发展以马尾松、大叶栎为主的原料林基地。

(二)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

龙头企业在技术支持、资金保障、政策扶持、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它一头连着区内外市场,一头连着广大农户,它的发展与壮大,可以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中起到重要作用。从西江流域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展“企业+农户”更符合实际情况,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农业龙头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一、二产业,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

在龙头企业的发展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境外资本等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推进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把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优良品种、管理方式、先进技术及人才。在对待龙头企业的扶持上,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并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增设涉农专项资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对企业在建设用地方面要优先安排,简化审批手续,对企业运输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实行绿色通道照顾政策。

(三)培育农产品行业协会(合作社),创新协会功能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注重对协会的宣传引导,树立典型,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法制环境,使协会与各类行政组织、社会团体有平等的待遇,加强对协会及其会员的权益保障和法律服务,使协会的工作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提高农民参加协会的积极性。其次,根据协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协调好民政、农经、水利、税务、工商以及金融等部门的关系。给予协会在兼业项目上的启动资金和立项支持,在对协会进行管理的同时,对协会业务提供税收减免政策,特别是对于协会创办兼业实体的用地、用水、用电及管理费等,并适当提供补贴资金,倡导协会合作,鼓励协会做大做强。再次,国家对农户兼业的领域考虑采取适度的行业准入制度,借以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根据协会特点,将原本由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交给协会来组织实施,协助科研、技术及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做好对协会兼业项目的技术支持,设立政府专项资助基金,为培训工作提供帮助。

(四)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各级政府必须重视和关心农业产业化建设,根据各自职能,围绕产业化中企业和农户需要的、但又难以做到的问题着力解决,认真贯彻扶持农业产业化的有关政策,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分工。要增加公益类农业科研、推广的事业经费,建立和扩大农业科研创新基金,形成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合力。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分析,为农户提供有关农产品供求、流向及价格变化趋势等信息,加强国内外及区域之间农业科技的合作交流。大力开展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流通人才的培养,促进科技成果和技术的转化。要认真做好规划,统筹兼顾,通盘考虑,依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农业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市场一体化促进城乡之间商品、资金、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的相互交流,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农民从事农产品经纪业务,做好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建设工作。

[1]张红云.农民对专业合作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省18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谭静.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1996,(10).

[3]李静.产业化:农业发展的新课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6,(8).

[4]樊正强,程波.民族地区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以田阳县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0,(1).

[5]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 [EB/O L].[2010-11-03].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 info/1684/3/0194f4c1b0b 185a5b091cblc7c6d9e87_0.html.

[责任编辑:李君安]

F127.67

A

1673-8616(2011)02-0054-04

2010-12-02

程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农村现代流通研究所讲师(广西南宁,530021)。

猜你喜欢
西江流域产业化广西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西江流域跨域航道行政执法合作研究
体验经济视角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系统产业化之路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与对策研究
广西尼的呀
清代前中期广东罗定州的开发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