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1-08-15 00:45韩晓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9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成员

韩晓雨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辽宁 大连116023)

团体辅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韩晓雨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辽宁 大连116023)

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丰富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使大学生在集体受益的同时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团体辅导的概念、特征及类型,分析了团体辅导的优越性及局限性,对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做了系统的总结。

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生人数的日益增多,以及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学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普遍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有20%~30%左右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抑郁、情感危机和神经衰弱等。在这种形势下,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作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另一种方式———团体心理辅导,凭借着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最大化、全员化等特点,正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及特征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guidance) 又称团体心理咨询、团体训练或小组工作,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辅导而言的,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援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由领导者根据成员问题的相似性或成员自发组成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或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在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事件预防方面具有实效性。较之个别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讲座,其特点在于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交往、相互作用的机会,使成员增加自我认识、自我肯定、促发积极交往行为。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在于“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特征

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团体性、社会性和动力性特征。团体性特征,即团体的组建必须有3个成员以上,有共同目标并互相影响;社会性特征,团体成员相互之间形成的是一种社会性关系,相融的团体关系容易激发成员的自我开放,良好的团体社会关系有助于提升成员的发展,在互动中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动力性特征,团体的本质是一个动力性的有机体,并非静止状态的组织体。

二、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类型

从我国高校的实际出发,团体心理辅导从心理辅导的目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划分为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调适型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型团体心理辅导。

(一)大学生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

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更受关注。发展型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团体成员的主动参与,表达自己,从而找到大家共同的兴趣与目标,重点放在自我成长与自我完善。团体成员是正常的、健康的、无明显心理冲突、基本适应环境的学生。他们前来参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学习、工作与生活质量。如,探讨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法,请教怎样获得更多的朋友,商讨选择什么职业更符合自己的发展,讨论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迈向自我完善,等等。

(二)大学生调适型团体心理辅导

来参加调适型团体心理辅导的学生们也是基本健康的,但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各种烦恼,有明显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前来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目的是排除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如,新生入学对环境不适应而产生焦虑,学习成绩不佳或方法不当而忧心,单相思或失恋而痛苦,人际关系不协调而苦恼,过度自卑而失去自信,等等。

(三)大学生治疗型团体心理辅导

治疗型团体心理辅导是指通过团体特有的治疗因素,如团体所提供的支持、关心、感情宣泄等,改变成员的人格结构,使他们达到康复的功能。来访求助者患有某些心理疾病,如神经症、适应障碍、人格障碍、网络成瘾等。这些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他们苦不堪言,极少数人甚至表现出自杀意念。他们前来咨询的目的是想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克服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健康。治疗型团体一般持续的时间较长,所处理的问题也较复杂,因此,对指导者的要求要比其他类型的团体心理辅导更严格。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

高校传统的心理辅导是采取一对一的面谈方式,但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多,采用个别辅导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一对一的面谈方式也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

在这种情况下,团体辅导逐渐显露出了它的优越性。从咨询数量、时间和咨询人员等方面说,个别咨询是咨询师与来访求助者一对一进行帮助指导,每次咨询面谈需要花50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个指导者对多个团体成员,即一个指导者可以同时指导多个来访求助者,增加了咨询人数,从而也就节省了时间,缓解了咨询人员不足的情况。从形式上说,团体辅导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上课不是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学生在课程中以角色扮演、问题讨论、活动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领会知识、探讨问题,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掌握发展自我的方法,每个学生不仅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可以帮助其他成员。这对于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多一些参与性、主动性和趣味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小的满足,而他们投入这门课的热情往往会超过其它的课程。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由于“团体”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改变行为,在这个环境中,他们轻松地学习如何处理冲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发展自信、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等方法;团体辅导活动结束后,团体成员之间还能通过讨论、留言等形式交流彼此的心得体会,最终在团体中获得较大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此外,由于团体辅导同时面向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防患于未然,预防心理疾病,一方面避免了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为个别咨询打好了基础。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局限

团体心理辅导较个别心理咨询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某些关于个人的隐私可能会在无意中泄露,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便;存在社交障碍、极端内向、害羞、自我封闭现象的学生由于可能会造成的伤害而不宜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另外,团体心理辅导对指导者要求较高,不称职的指导者带领团体不但效果不佳,还可能由于受个人种种因素的局限,而给团体成员带来负面影响。

五、团体心理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一)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能力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据统计,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适应毕业、就业后的社会生活,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二)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

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现在的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且从小接受应试教育,个人能力普遍较强,却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导致了“班级”、“级队”等集体概念的缺失。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及经验分享,强化集体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达成共识,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感,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感。

(三)促使大学生全面客观认识自我,激发自我潜能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认识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客观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对自己本身有一个更全面、清晰的认识,并促进其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四)纠正心理偏差,培养健全的人格

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培养健全人格。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团体辅导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随着各高校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投入的不断增大和心理辅导师队伍的不断增强,团体辅导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辅导方向上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在研究方向上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在对参与者的影响时间上也由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相信团体心理辅导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继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

[2]张焰.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机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2(2):22-25.

[3]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4]周海谦.团体咨询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3):41-42.

[5]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50-52.

[责任编辑:何 岩]

G444

B

1671-6531(2011)09-0061-02

韩晓雨,女,吉林长春人,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成员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