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下的公务员基层遴选

2011-08-15 00:48钱丽敏
关键词:干部人事公务员基层

钱丽敏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徐州221008)

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下的公务员基层遴选

钱丽敏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徐州221008)

从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下公务员基层遴选的理解着手,分析了公务员基层遴选的动因及其重大意义,阐明了开展基层遴选工作的几项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了对于完善这一制度的几点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取得公务员基层遴选工作的突破和创新。

干部人事制度;公务员;基层;选拔

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曾发表题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署名文章,提出“改革有风险,但不改革党就会有危险”,指明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在于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已经进入深水区,不进则退。

以推行公务员招录制度的创新举措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制度改革即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公务员制度体现着现代政府的基本特征,因此,政府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深入优化国家各级行政主体的素质,造就一支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一、界定新形势下的公务员基层遴选

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是保证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举措,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遴选和培养领导干部的体制机制,促进形成注重基层的干部工作导向: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各地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要拿出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机关工作岗位,专门招录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到村(社区)任职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积极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各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要逐年提高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人员的比重,从2010年度的70%提高到85%,除部分特殊职位外,中央和省级机关将逐步停止从没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录公务员[1]。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上,中组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局长尹蔚民曾明确表示,必须加大竞争性选拔公务员的力度,加快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公务员选拔链,并强调要把招录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作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考录政策的导向作用。公务员招录工作的创新改革措施,毫无疑问是将这种思路变成了实际行动,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已于2010年12月5日落下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141万余人的“国考”大军中首次出现了171名一线工人、农民的身影,他们分别报考的是海关、国税、铁路公安系统的定向招录职位,此三试点部门计划招收14人。据悉,不久之前,甘肃省也确定在12月底前开展针对工人和农民的公务员招录试点工作[2]。

二、公务员基层遴选的动因分析

从基层遴选公务员在我国也已经在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点,实际效果比较好,挖掘其内在动因,可从深层次上了解这一制度的推动力所在。

(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不仅要应对激烈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而且还要应对激烈的制度竞争、政治竞争。与此相应,政治体制改革也随之前进,而干部制度竞争力正是国家政治制度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为了能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竞争中赢得主动,我们就须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是在改革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适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二)坚持和完善我国民主制度的要求

基层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也是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的体现。因为,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出来的公务员来自基层一线,对基层的工作细节了解得更为具体,掌握得更为熟练,可以说,他们代表了广大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等的利益,因此,在制定各项惠民政策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基层人民的诉求传达出来,也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

建设高度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公务员基层遴选是保证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举措,能进一步密切与广大人们群众的联系,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用人公平的内在需求

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用人之策,贵在公平。因此,用人公平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用人公平包括起点、过程与结果三个基本环节的公平[3]。其中,用人起点的公平,是指对符合用人标准的对象提供均等的机会,只有起点公平了,过程和结果才会尽可能地公平。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招录公务员,无疑正是用人起点公平的明确体现,让基层优秀干部、农民以及工人与广大公务员报考者(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报考资格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拓宽了他们向上流动的渠道。其实,基层工作者有着丰富的实际工作和生活经验,在这一点上他们或许更适合于一些特定的职位。

三、公务员基层遴选的重大意义

公务员基层遴选虽然实行的时间并不长,但对于实际工作、社会效果以及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意义。

(一)实际工作层面

1.拓宽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的渠道,培养经验型、实干型人才

据统计,全国公务员队伍约有60%工作在县级以下的岗位,是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主体,如何拓展大批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公务员的发展空间,完善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令人关注。实践证明,经受过基层锻炼的干部,做群众工作、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也更了解实情,更符合实际。新形势下的公务员基层遴选为拓宽基层公务员向上流动提供了畅通的道路,有利于为国家机关培养出工作中所需要的经验型、实干型人才。

2.激发基层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展面向基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招录公务员的工作,是进一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的迫切要求。导向是一面旗帜,基层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服务群众的桥梁,是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基层的环境也相对更加艰苦,工作任务较繁重,困难矛盾较集中。从基层培养选拔干部,对长期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的同志是极大地鼓励,能让基层工作者安下心去勤奋工作,把心思和精力更好地用在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形成人才到一线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培养链,这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组织战略[4]。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和一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有利于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现实工作中,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法、经验往往产生于基层,各项惠民政策最终也要落实、体现在基层。相比应届毕业生,从优秀基层公务员中选拔人才无疑更加便利,也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对于长期生活在基层的干部以及一线的工人、农民而言,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能够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维护基层人民的利益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这样制定出的对策也更易于得到拥护和支持,从而顺利解决困难和问题。从维护基层权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真正建立公平、开放、多维度的基层利益表达机制,为其提供公平表达利益的制度性平台[5]。

(二)社会效果层面

此举有利于转变就业观念,实现人才分流。在每年的公务员报考大军中,应届大学毕业生无疑占据主角位置,公务员职位只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少数的就业岗位,但却吸引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目光,从而造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而与此上级机关十分“火热”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层岗位十分“冷清”,因为基层条件比较艰苦,在当今大学生的观念意识里,“不下去”成为更多人的一种现实选择。

在现今的国家或省级公务员考试中,多数省直机关岗位炙手可热,而基层岗位却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在此背景下,设置“基层经验”这样一道门槛,无疑有利于鼓励和吸引应届毕业生积极地面向基层去就业。政府通过这样的政策引导,可以纠正大学生等青年的就业价值取向偏差,引导大批青年学生到国家、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从而有效地实现人才分流[6]。基于此,完善基层公务员遴选机制,拓宽其向上流动的通道,正日渐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

(三)公务员内部结构、素质层面

1.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的内部结构

我们党明确指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要求建设一支能够担当重任、能过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定向考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进入乡镇(街道)公务员队伍,以及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措施,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此项政策,能够有计划地把来自基层、工作务实、成绩显著、熟悉农业农村及社区工作、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人员选拔进公务员队伍,有利于为公务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改善和优化干部队伍的知识、年龄和专业结构。

2.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公务员队伍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其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以及公民切身权益的有效保障,这就要求他们对基层情况有深入了解,对民情社情有准确把握。然而纵观我国目前公务员队伍中的一些成员,存在着大批从“家门”到“学校门”再到“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他们缺乏处理社会矛盾和与老百姓沟通的能力,工作作风推诿拖拉,究其根源,就是因为这些公务员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而从基层走出来的公务员,一般都经过艰苦环境的磨练,拥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处理具体公务活动中更具“实战”能力。

四、公务员基层遴选的主要任务

在明确了该制度的重大意义之后,还须认识到,这一制度面临着的具体操作层面的任务和要求,必须完成好各项任务,确保该制度的顺利实施。

(一)面向基层,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

新形势下的公务员基层遴选主要是面对村(社区)干部、优秀工人和农民,就是要通过选拔一批经过基层磨练、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基层干部,将他们充实到党政领导机关来。要把招录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公务员作为公务员考录工作的头等大事,充分发挥考录政策的导向作用,达到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面向基层就业,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

(二)创新方式,坚持“阳光”考录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当然也是做好从基层选拔公务员的基本原则。对于来自基层的应试者,应主要测试他们履行工作职责所需的一些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解决农村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保证做到整个招录工作的透明度,做到政策公开、条件公开、程序公开、成绩公开、结果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让整个选人用人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实现阳光操作。

(三)严格招录程序,保证选好人用好人

从优秀村(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民和工人中考试录用公务员的工作,应按照制定招录计划、发布简章、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考察和体检、公式及正式录用这样一套规范化的程序运行,对于特定岗位的一些特殊要求,可酌情考虑增减或变更个别环节,确保人岗适合、组织安排和个人意愿相统一。严把公务员录用“入口关”,保证从基层遴选出优秀的、德才兼备的干部人员。

五、完善公务员基层遴选的几点思考

公务员基层遴选的制度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政策,不容动摇,然而由于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出来的公务员自身以及体制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有必要从这里出发探讨如何使这一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

(一)实施整体素质提高,明确能力强化重点

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村官”和农工人员要尽快实现从“村官”到干部,从农工到国家公务员的角色转换,为此,必须着力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建设:一是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消除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和凭想当然办事的陋习[7];二是要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三是要提高执行政策的能力,强化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法律知识、中国历史以及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四是要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切实转变工作方法,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切实转变工作角色,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促进素质全面提升

建立鼓励和督促学习的氛围,引导新进公务员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制定政治素质教育计划,有计划地下达学习任务,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等对他们进行专题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公务员的上岗培训,对新录用的公务员和新任领导职务公务员进行岗前职业道德、组织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得从基层走出来的公务员们能顺利实现职业转接和工作任务转接,在正式上岗后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基本要求和任务。

(三)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一环,可形象地将其称之为“指挥棒”、“风向标”,公务员能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考核对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情况做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实现对公务员的合理使用,做到人尽其才,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虑:

一是完善考核内容;二是强化平时考核;三是加强年度考核,严格考核程序,避免考核流于形式、走过场;四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培训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8]。

(四)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严格监督和管理

党要管党,关键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要从严管理干部,必须将严格管理监督工作作为深化公务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是严格纪律约束,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其次是严格公务员行为规范,对公务员各方面如勤政、奉献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等都应做出具体的规定;再次是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多数来自基层的农民、工人在经过选拔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之后,应在相关约束和管理监督下,继续保持基层人民群众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即使实现了身份的重大转变,仍须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精神,而不是养成为官处优的态度。在制定政策、出台办法、处理问题时,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坚持正确行使权力,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

俗语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战场,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加大从基层遴选公务员的制度,坚持面向基层的用人导向,对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为党政机关集聚优秀人才,推动党和政府政策的贯彻执行,同时促进基层建设等方面都将有极大的积极意义,为此,我们应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最终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得以不断深化。

[1] 秋智.李源潮同志谈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10项举措[J].求知,2010(6):4-5.

[2] 刘苗.171名一线工人农民明起参加“国考”[N].南方都市报,2010-12-04(18).

[3] 包兴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解决用人公平问题[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4):49-52.

[4] 陈菁.我区面向基层公开选拔考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J].当代广西,2009(9):27.

[5] 徐巧月.农民利益表达: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6.

[6] 郭奔胜.“考公务员热”与“基层一头冷”[J].政工研究动态,2004(23):8.

[7] 陈晓松.基层公务员人文素质不可忽视[J].农村工作通讯,2009(12):42-43.

[8] 葛藤.尹蔚民:从基层选拔公务员是方向[J].劳动保障世界,2010(6):10.

Selecting civil servants from primary level under the cadre personnel reform of system

QIAN Li-mi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Laws and Politic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selecting civil servants from primary level under the cadre personnel reform of system,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asons and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primary selection.At the same time,it expounds the main tasks of this work and put forwards some thinking about how to improve this system,hoping to achieve breakthroughs and innovations of selecting civil servants form primary level.

cadre personnel system;civil servant; grass-roots;selection

D630.3

A

1009-8976(2011)03-0031-04

2011-05-25

钱丽敏(1988—),女(汉),安徽宣城,硕士主要研究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干部人事公务员基层
基于体制改革视角下的国有企业干部人事管理研究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篮球公务员
水利系统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探讨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究
走基层
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全面促进人事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