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周贻白地方戏研究

2011-08-15 00:42
关键词:活态方言戏曲

王 雯

(江汉大学 语言文学研究所,武汉 43005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周贻白地方戏研究

王 雯

(江汉大学 语言文学研究所,武汉 430056)

针对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表演的事实,运用活态传承、地域标志性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周贻白在地方戏研究中所体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出地方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首先保持其地域性的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周贻白;地方戏;活态;地域标志性文化

周贻白在对地方戏的研究中,既建构了戏曲声腔流变谱系,又区分了舞台呈现的地方戏差异;既总结了地方戏艺术形式上的共性,又探究了其百花齐放的发展途径;既勾勒了地域生态之间的相互滋养,又梳理了审美文本之间的相互借鉴;既积累了著名伶工的相关资料,又回顾整理了传统戏班剧目.由此可见,周贻白对地方戏的用力之勤、用心之深.这些成果阐释的正是周贻白"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戏剧观念.所谓"非奏之场上不为功"[1]直接指向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活态".它所体现的戏剧观也就是种"活态"戏剧观,即探究古老的戏曲艺术与技艺在原生环境中生生不息的繁衍历程与生命体征.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多种多样,但保护的要点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2]60.而戏曲的"活态保护"理所当然始自"奏之场上".周贻白的地方戏研究,从地域生态、文化身份和生命体征等方面给予当下地方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以重要的指导与启示.

一、地方戏具有与生俱来的地域性

戏剧史家周贻白在为地方戏溯源的过程中,着重从地域性的角度勾画其演变轨迹.所谓地域性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产生的,与该环境息息相关,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习惯、习俗都从各个方面决定了其特点和传承.既典型地代表了该地域的特色,是该地域的产物,也与该地域息息相关"[3]56.因此,地方戏的地域性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地方风俗等方面,它们共同孕育了地方戏并促使其在各自的生态环境里竞相绽放.周贻白考证了地域性在地方戏命名、方言、声腔和场上搬演等方面的决定性作用.

1.声腔以地域命名

比如如何理解"南路""北路"声调,周贻白作出了明晰的分析:"湖南的'南路',是经过江西乐平或安徽青阳蜕化出来的'四平腔',由'四平腔'推而广之的一种声调,而再由湖北的汉剧转播过来的.在地域言之,安徽或江西是南方,所以叫'南路'.西皮出自陕西梆子,经襄河而至武汉,再传流到湖南,所以管它叫'北路'.论其渊源所自,这种分别,较之称'二黄',称'西皮',实可表明其来处,似不能以偶然视之."[4]384由这段文字可知,周贻白注意到声腔在跨地域性流播过程中,其名称时常会发生变化,有的根据所经地域来命名,有的则不然.这说明地方戏的命名有一定的随意性,名称本身并不体现声调的艺术特性,而是以发源地为中心坐标,以其东西南北的流播方位来取名.这种命名方式应该首先在民间普遍采用,而后成为在艺人间约定俗成的共识.也正因为此,要在原有的行政区划和文化的语境下,才能理解声腔之间的地域关联以及各地方戏之间的历史关系.因此,周贻白认为依地域命名的声腔既能表明声腔之间的差异,又能显示其各自的来路.这个看法是值得肯定和关注的.

2.方言决定地方戏的声调差异

方言俗称"地方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通行在一定地域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5].这种民族语言的地域变体决定了戏曲"殊状共体"的分布特点.以闽方言为例,通常分为闽北方言、闽东方言、莆仙方言、闽中方言和闽南方言.闽语的这种内部分歧决定了闽剧也依东南西北不同的地域而产生了剧种差异.如闽东、闽北的闽剧,闽南的高甲班(戈甲班、九角班),闽西的山歌戏,莆仙的兴化戏,台湾的歌仔戏.周贻白指出:"彼此间方言不同,其声调皆各成一路,互不相通."[4]494即方言决定了戏曲声调的差异,使得各地方戏能够各自为政,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又如湘剧,旧分为高腔、湘昆、乱弹和灯戏四类.周贻白认为,高腔、湘昆、乱弹的声调,"因各地语音及所结合的邻省戏曲有所不同,旧有湘东、湘西、湘南、湘北之别.湘东以长沙班为代表,湘西以常德班为代表,湘南以衡阳班、祁阳班为代表,湘北以岳阳班为代表"[4]511.即地方戏的地域特征不仅有源于当地方言的影响,而且有来自于邻省戏曲的影响.当然,周贻白更多强调的是地方语音对于地方戏的决定性作用.需要补充的是,语音、语汇、语法是方言组成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受到地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地域变体.因此,地方语汇和方言语法虽然常常被忽视,但它们同样是地方戏保持其本色、立足于地方乃至全国舞台的根本.正因为地方戏建立在各地方言的基础之上,因此从案头文本到舞台上宾白、声腔的表演,都应该从方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出发,以方言区文化生态特征为依据来进行创作和搬演.

3.舞台搬演具有地域性差异

北京的皮黄剧本和长沙一带的"南北路"一样都是源出于徽调和汉调,因此剧本多"老词".但是因为长沙和北京所处的区域不同,社会文化、经济地位有别,因此京剧逐渐在地方戏中独立风骚.周贻白充分肯定了京剧在艺术上的优势,并指出它的优势是令长沙一带的"南北路"望尘莫及的.他说:"唱词方面,北京的皮黄剧,差不多完全脱离了说书式的叙述调子,而成为纯粹的代言体.声腔方面,则已由字多声少,而变成字少声多.至于场子的精简,动作的边式,行头的华美,伴奏的鲜明,已为任何地方戏所不及.而且新戏叠排,名脚辈出,则长沙一带,更觉瞠乎其后,难以追上了."[4]394早期的京剧与长沙一带的"南北路"声腔同源、剧本相似,但由于两者在地域生态环境上的显著差异,早期京剧从叙事方式、咬字行腔、服装扮演、砌末行头、场面配置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与同源的地方剧种不同的面貌,并形成了新戏叠排、名角辈出的兴盛局面.这种剧种之间的命运兴衰,充分说明了地域生态文化对于地方戏发展的客观影响.不仅如此,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甚至可以影响同一本事在不同地域的表演形式.以北京皮黄剧《扫地挂画》与长沙班的《烧窑封宫》为例,它们"实为同一故事的两个地区的演法"[4]395.这即是说,同一故事流经不同地域时,浸染了所经地区的观众喜好和地域文化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演形态.

由上可知,周贻白考察了地方戏与生俱来的地域天性,论证了地方戏的生命力源自其诞生和流播地区的地域生态文化环境,揭示了地方戏跨地域交流的方式.而这种跨地域交流的方式决定了地方戏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毫无疑问,地域性是地方戏的本质属性之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地方戏的地域性又不是封闭、一成不变的,艺人们的随处作场使得地方剧种之间建立了积极的交流与联系.如同生物界的遗传基因一样,地域性是地方戏的遗传基因,只要地方戏还存在,地域性基因就会一直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戏的保护应该从保护其地域性开始.

二、考量地方戏的地域标志性文化身份

自中国昆曲艺术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加快了对传统戏剧艺术保护的文化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剧种保护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其中传统戏剧92项), 2008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其中传统戏剧33项)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其中传统戏剧46项).[3]325-382总共包括了昆曲、汉剧、楚剧、湘剧、闽剧、歌仔戏、傩戏、皮影戏、木偶戏等171种传统戏剧.

2.代表性传承人保护

2007年4月,文化部印发了《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确定了第二批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五大类的551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4名.[3]401-415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地方戏是得到国家承认、学术界认可和民间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事项.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产生之前,周贻白就注意到地方戏的文化遗产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其地域标志性文化身份.地域标志性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足以代表某一地域独特文化传统、艺术品位与科技最高水平的传统文化事项".地域标志性文化的认定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学界的首肯";二是"当地民间社会的普遍认同,以及这种认同的历史到底有多远".[2]90

周贻白认为中国戏剧根本上来自民间,与群众的社会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为了证实这一点,他于1954年末至1956年指导后学任光伟对山西的雁北地区、临汾地区、运城地区,陕西的宝鸡地区、渭南地区的农村流行剧种,如老西府秦腔、同州梆子、蒲州梆子、晋北的耍孩儿和灵丘罗罗等做了考察.[6]210此次考察以班社成员、老观众为对象,围绕原产地或最早流行地,重点对各剧种的历史渊源、流变以及相近剧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农民远比城市居民更离不开戏剧.究其原因有三:(1)戏剧行为是农民生存理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戏剧是祈求来年丰收、平安温饱的重要仪式.(3)戏剧纯为农村社会全民参与的自娱活动.因此,"农村确是真正产生戏剧并保证其繁衍生长的沃土"[6]211.由周贻白及其学生的田野调查可知,地方戏早已因其历史渊源、生态渊源和民俗文化渊源而得到民间社会的普遍认同.

由于对戏曲表演的重视,周贻白不但为王国维以来的戏曲研究开拓了新的路径,而且开始把地方戏的民间认同推到学术认同的高度.周贻白将"激越鄙俚之音"的地方戏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并通过田野调查成果确定其农村社会文化身份的事实说明,他已经试图将地方戏作为地域标志性文化来考量.

三、引导对地方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以往的戏曲研究主要建立在物质性的继承的基础之上,以戏曲文献、文物、案头文本的考证、考据、梳理为主导,它为人们辨清戏曲发展的源流、轨迹,了解并保护戏曲的历史形态提供了有效的依据.而"非物质传承"这一名词虽然出现得晚,但实际上相关工作已经在戏曲研究中展开,只是并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周贻白的戏曲研究继承了王国维文献考据、考证研究的传统,并试图厘清戏曲的源头和发展脉络.但是,场上重于案头的戏剧观使得他能够别开生面地以著名伶工、戏班剧目、腔调与伴奏、角色与扮演、扎扮与动作、后台规矩等具体戏曲活动为另一路径开展研究.正由于对场上之曲的戏曲本体的强调,因此在对地方戏的研究过程中,周贻白的视角是以发掘和梳理地方戏舞台表演的活态事实为中心的.

周贻白对地方戏的把握是以其源流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之上,他又总结了保持地方戏的活态性、本真性所必须遵循的两大规律.

1.以方言、帮腔和民间故事小曲为基本构成要素

方言、帮腔和民间故事小曲是地方戏的生长基因,它们既是各地方戏所具备的共同艺术特性,又显示出地方戏的地域性生态边界.共同的艺术特性是地方戏物种存在的土壤和基石,而地域生态的边界则帮助保持地方戏独特的美感形式.

2.以"彼此交流,各自发展"[4]479为主要生存方式

地方戏大到声腔,小到演出剧目,都呈现出一种相互借鉴学习又各自独立发展的格局.就拿"南昆" "北弋""东柳""西梆"旧时的四大声腔来说,周贻白指出,"'昆曲'的来源较古,'弋阳腔'的变化较多, '梆子腔'的传播较广",柳子腔多腔掺杂.[4]522四大声腔各有各的优势特长,各有各的流行地区,各有各的拿手绝活.就演出剧目而言,湖北花鼓戏有《卖棉纱》,黄梅调也有这个戏,但安徽黄梅调略丰富了上场唱段内容,剧中人除姓名外还增加了籍贯和住址,演员演唱时还以黄梅调句尾虚声帮腔,由此以来,湖北的花鼓戏《卖棉纱》就变身成黄梅戏剧目了.又如湖南有花鼓戏《张三返情》,湖北花鼓戏也有《喻老四返情》;湖南有《小姑贤》,湖北也有《贤小姑》等.这些不同地域都有的戏,艺人在移植改编时只变动了剧中人物的人名和他们的活动地点,就各自在自己的地域舞台上搬演起来.这些事实说明,地方戏的生存不像生物界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方戏浓厚的地域色彩决定了其演员技艺、观众群、演出时空、剧目和场面等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地域文化的渗透、戏班的流动、民间艺人的随处作场、观众的宗教仪式心理等,使得地方戏不断繁衍,但是否能够存活,则要看它们在方言、帮腔和民间故事小曲上的灵活变换了.

周贻白对地方戏的研究还有一个特别的贡献,即他明确指出地方戏的高台大戏化现象很普遍,而这对于曾经百花齐放的地方戏来说,并不是发展的机遇而恰恰是发展的瓶颈,是对"彼此交流,各自发展"的地方戏传统生存方式的背离.由此,也深深体会到周贻白对于地方戏发展的忧虑,即如果这种高台大戏化的倾向继续下去,那么地方戏将远离它天性中的民间生态传统和地域生命体征,被禁锢在高台大戏的樊笼里,从此失去其艺术魅力甚至生命力.在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刘文峰指出,闽南地区国有剧团的获奖剧目无法下乡演出,原因在于:一是"得奖剧目的故事情节农民不喜欢";二是"条件有限,农村的庙台无法搬演调演剧目".[7]这样的事实说明,地方戏的"大戏化"现象延续至今,且因为有了奖励、名誉等利益的刺激, "大戏化"的地方戏正在完全远离传统,背弃乡民和脱离故土.因此,周贻白关注到的地方戏的"大戏化"倾向,不仅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当前地方戏保护与发展所必须应对的现实问题.

四、结 语

地方戏的未来是殊途同归还是各自发展?如何引导地方戏固守与发扬其地域性特色与民间性传统?如何帮助地方戏摆脱高台大戏化的泥沼?周贻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即"彼此交流,各自发展",也即地方戏地域性生态特征的保持和地域标志性文化身份的维护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序[M].北京:中华书局,1953:1.

[2]苑 利,顾 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周贻白.周贻白戏剧论文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5]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

[6]傅晓航,周华斌.场上案头一大家[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

[7]朱飞跃.注目地方戏剧种、剧团生态——新世纪第二届全国地方戏剧种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戏曲研究,2004 (2):337.

Protection aw arenes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Zhou Yibai's study on Chinese local operas

WANG Wen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Jianghan Univ., Wuhan 430056,China)

For the fact that Zhou Yibai's theatrical ideas of"no stage is no theatre performance"directly point to the"living" performance in Chinese opera stage,using theori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uch as living heritage,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landmark,etc.,this paper discussed Zhou Yibai's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uring his study of Chinese local operas and concluded that local opera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hould be the first to maintain their regionalism.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Zhou Yibai;Chinese local operas;living;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landmark

1671-7041(2011)04-0107-04

I207.36

A*

2011-04-07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10DB05)

王 雯(1975-),女,江苏仪征人,博士,讲师;E-mail:w8848w@163.com

猜你喜欢
活态方言戏曲
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意义
方严的方言
方言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在“活态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场域视野下彝族《指路经》的“活态”解读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