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思考

2011-08-15 00:50:08徐小红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职职业学校

徐小红

(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如皋226500)

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思考

徐小红

(如皋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如皋226500)

强化“规划意识”,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模式,让中职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现实意义;事实状况;应对策略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体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个体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作用,对处于择业期的中职生来说,尤其重要。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迈向职业人生的第一步,是中职生走向职场的起始点,也是他们溶入社会的预备式,它直接关系到中职生未来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关系到中职生今后就业的成败和事业的走向。

本文侧重对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考察。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事实状况

不少中职生是带着中考失利的“不情愿”思想走进职业学校大门的,他们自信心明显不足,他们挫败感非常严重,他们感觉人生的理想已被中考无情碾碎。再加之中职生年龄小阅历浅,绝大多数不能自发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于影响自己今后就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意识淡薄,这导致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人生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专业概念淡化,迟到旷课,迷恋网络等现象相当严重,他们甚至把自己的“管理权”让给了家长,让给了学校,让学校和家长代替自己进行规划,而自己丧失了自我选择的能力,不知道如何自主选择,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什么地方。

就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一个观察点吧。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四星级职教中心,地处县城,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每年招生2500人以上。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2009级2630名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问卷调查。经过梳理,我们获得了如下数据:有过职业生涯规划想法的有1136名,占43.2%;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有543名,仅占20.65%;明确自己的个性特长、理想目标所在的有279名,仅占10.6%。就以上现状来看,目前,许多中职生没有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或者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太多不理性的因素。笔者所在的地区是教育发达地区,所在的学校是四星级的,状况尚且如此不乐观。放眼看来,整个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在这个问题上的事实状况绝对是不堪的。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体、对学校、对国家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一)从学生的个人成长来看

每个青年学生都有梦想,每个青年学生都可能创造奇迹。中职生也不例外。我们都知晓一个说法: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使每一个学生明确梦之所在,梦之所向,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帮助学生起飞。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早做规划,做好规划,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竞争力,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使他们阔步行进在人生旅程上。

(二)从学校的自身发展来看

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学生发展的状况。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质,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让他们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确立自我职业发展目标,按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学生出路良好,学校才能前程无忧。

(三)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看

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对所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大中职毕业生普遍产生了就业危机感。严峻的社会就业环境,客观上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急需拓展和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否则,我们的学生很难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大量的中职毕业生流向社会,却又没有恰当的岗位,无疑会给社会带来很多的不稳定状况。这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是非常不利的。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应对策略

鉴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意义,面对如此不堪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现状,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发挥引领作用,让我们的学生改变现状,塑造自我。那么,我们该怎么有效地引导中职生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我认为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市场经济的建立,就业制度由“统包统配”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尽快从不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或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学业最后阶段的事的思想观念中转变过来,真正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学校教书育人的系统工程,彻底改变当前零散、间断、应急式的指导方式,本着及早入手、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将此工作贯穿始终,一抓到底,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学校形成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局面。

(二)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提高指导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机构,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集中资源融教育、管理、服务、咨询于一体。该机构需及时掌握社会就业动向和社会人才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设立咨询室为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心理咨询,让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进而更合理地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建立相应的高水平职业指导老师队伍

加强老师的思想和业务建设,着力培养跨学科,跨部门,具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专业素质过硬,熟悉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为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学校要通过国内外进修的方式,努力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

(四)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

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和职业规划指导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意识、提高他们的求职技巧及就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他们顺利进入职场并最终达到人职匹配。

(五)适时开展多种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学校必须适时举行“敬业与乐业”、“谈理想”等等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开展“我爱我的专业”、“我的未来我做主”等等主题演讲比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文明风采大赛设计类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创业方案设计大赛;还要邀请历届优秀毕业生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专家来校开设讲座,引导学生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好自己的一生。

(六)开展“一专多能”教育,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中职生为了适应未来社会职业的发展需求,在校期间必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此基础上,扩展自己实习实践的空间,做到“一专多能”,增强自己的应岗能力;同时,在生产实习和服务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一直开展“一专多能”教育,学生进校之初选择一个专业,进校之后,学校组织学生学习第二第三专业,这样,学生毕业的时候,就能掌握多项技能,拿到多个证书,更合理地更理性地实现自己的规划,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就业能力。

(七)坚持面向社会,与市场需求对接

学校须时刻关注国家和本地区就业政策的动向和相关信息,经常组织师生到人保局,到社会提供就业的部门进行调研,建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在内的学生就业数据库,完善数据跟踪、分析、反馈机制,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的科学决策水平。学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见习,或者邀请知名企业管理人士来校做讲座,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从而及时把握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便更合理地规划自己。

总之,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我们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一定能构建学校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模式,一定能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G712

A

1671-5993(2011)01-0028-02

2011-03-03

徐小红(1976-),女,江苏如皋人,南京师范大学2007级教育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中职职业学校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