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南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社科部,吉林 长春 130028)
我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三个新趋势:一是撬动二元结构藩篱、城乡资源互动融合、统筹发展的趋势;二是政府转变职能、公共服务多元、民间组织繁荣的趋势;三是基层民主政治加速成长、管理结构创新、公民社会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4页。的趋势。这三大趋势表明,我们既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社会转型各种矛盾的叠加凸显。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民气,万众一心、持之以恒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是一个紧迫课题,而且是一项重大任务。
2001年,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十年间,“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认同和实践基础,公民道德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也不容否认,拜金主义、利欲熏心、诚信缺失、责任冷漠等问题依然存在,如“瘦肉精”、“膨大剂”、“问题奶”等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和社会焦虑。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社会公德、强化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对于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不仅要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作用,而且要充分调动各类民间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慈善捐赠、公益服务、社会救助、抢险救灾等公共服务中,发挥好民间组织的示范引领、组织协调、衔接政府、发动群众的积极作用。其中,尤其要注重发挥志愿者组织的重要作用。
志愿者组织(Volunteer Organization),是指由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不以任何物质报酬为目的,以满足公共需求、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自觉参与社会救助、社会服务等公益性活动的人员组成的民间组织。所以要特别强调志愿者组织的重大作用,这是由志愿者组织自身的六大特征决定的:一是参与公共服务的自觉性、志愿性。[1]参加社会公益服务不是别人强迫的,而是自己主动要求、自觉参与的;二是活动目的的非营利性。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各项公益活动,只以公共需求为取向,不以获取团体营利和个人报酬为目的,即便在活动过程中产生利润,也不能用于团体内部分配,只能用于回报社会;三是覆盖领域的广泛性。志愿者组织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亲和力、渗透力和凝聚力都比较强;四是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志愿者组织的一切活动,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不拘一格,能够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多样性、多元化的服务;五是组织设立和运行的民间性。志愿者组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其活动是对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重要补充;六是公益性和时效性统一。志愿者组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了直接或间接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作用,在提倡社会互助、加强人文关怀、增进社会福利的同时,对突发事件、大型活动等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服务,既有长期目标任务,也有短期应急服务,体现了公益性和时效性的统一。[2,3]综合这六大特征,可以看出志愿者组织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志愿者组织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以下六大功能,是建设惠及13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是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展功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儒家先贤孟轲在《孟子·梁惠王上》中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世名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自强不息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勤劳勇敢、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民族品格,志愿者组织通过各类公益服务活动,有助于弘扬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人们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广大青少年继承发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扶危济困、奉献友爱等民族传统美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亿万富翁王文忠①人民日报2011年5月31日第九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舍弃在北京的六家皮草门店,回到家乡河北省枣强县芍药村任村支书,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个人出资400多万元改造村容村貌,使后进村变成了先进村;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自任队长,组织15人的抗震救灾志愿者突击队,并出资36万元购买救灾物资,个人缴纳特殊党费10万元;玉树地震发生当天,他带领18名党员昼夜兼程八天八夜,把30万元的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二十多年来,他为社会捐助资金超过千万元。志愿者组织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活动,在传承演进民族传统美德过程中,把志愿者精神转化为一种公民综合素质提升的动力,进而把人的综合素质提升转化为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发展因素,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是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提升和强化功能。社会公德,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全体社会公民的行为。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标准、道德操守。它既是对本职人员职业活动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这一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志愿者组织因其活动的自发、自觉和自愿特点,在从事公益服务活动中能够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约束,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是履行职业道德的表率。志愿者组织对弱势群体给予真诚的帮助,使受帮助的人感到社会的温暖,体验到人间真情,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合作共赢的乐趣,提高了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增强了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者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使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强化,并随着历史条件变化,赋予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内涵,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三是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凝聚功能。据上海科技网统计,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中,活跃在抗震救灾一线的志愿者总人数达100多万人。这些志愿者在整个救灾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不仅是物质援助、精神救助和服务帮助,而且通过他们的行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让受灾群众看到了希望,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并且感染吸引和凝聚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资源,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道德理念层面转化为具体实践层面,在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汶川地震志愿者来自全国各地,涵盖社会各个阶层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如江苏民营企业家陈光标,在第一时间带着60台工程机械,每台配备两位驾驶员,昼夜兼程进入灾区;以宋志永为首的13位唐山农民兄弟,也是在第一时间,从唐山出发赶到灾区。这种大规模的、民众自发的救灾活动,在世界救灾史上称得上史无前例。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资料,“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内外各界向灾区提供的各类捐赠总价值超过937亿元,其中资金捐赠约657亿元,物资捐赠折价105亿元,志愿服务价值约165亿元,献血等其他捐赠形式价值大约10亿元。
四是对公平正义、社会和谐的推动和促进功能。志愿者组织在帮助老弱病残、扶助贫困人口、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活动日益广泛,作用日益突出。例如,目前大部分成骨不全症(脆骨病)患者的家庭生活极其困苦,许多家庭无法负担病症患者的骨折手术和矫正手术的费用,成骨不全症儿童的教育受到歧视和排斥。针对这一特殊人群,“瓷娃娃关怀协会”②参阅瓷娃娃关怀协会(china-dolls)官方网站:http://www.chinadolls.cn于2007年5月由成骨不全症患者自发成立,2008年11月正式在北京注册。该协会是一个从事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工作的民间组织,致力于促进社会和公众对于成骨不全症等罕见疾病患者的了解和尊重,消除对于他们的歧视,维护该群体在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的平等权益,推动有利于成骨不全症等罕见疾病脆弱群体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出台。更难能可贵的是,瓷娃娃关怀协会开展针对贫困家庭脆骨病儿童的“一对一”(One Help One,OHO)救助项目,协会为贫困家庭找到爱心人士结成对子,资助额度为每月100—200元不等,主要用于改善受助儿童的生活、教育环境。该项目的特点是长期性、小额性,捐助款由资助方直接发放给受助家庭,大大增加了透明度和可信度,截至2011年4月已经资助了12个家庭。再如,云南财经大学的严端素同学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无偿为农民工子女补课,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纠正和补充。这些生动事实告诉我们,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焦虑情绪、满足草根阶层的诉求和期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志愿者活动的领域越来越宽,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社会分配不公、利益诉求多样、社会包容性弱化的今天,志愿者组织通过公益服务,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周边人群,是提高社会公众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是对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补充和完善功能。美国经济学家伯顿·韦斯布罗德提出的政府失灵理论(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4]指出,政府和市场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具有局限性,导致了对非营利部门的功能需求,这是非营利部门存在的主要原因。由于政府和市场都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需求,志愿者组织作为政府以外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有了存在的功能需求和客观基础。比如,当前地方政府对市场监管不力,导致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坑害消费者的现象屡禁不止,有的地方采取地方保护政策,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这也是对黑心企业和制造商道德能力低下的宽容与放纵。在这种情况下,“3·15”维权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深入市场,明察暗访、查黑打假、依法维权,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对黑心商进行道德拷问,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呼唤道德回归,唤起公众良知,形成对不法商家的高压态势,通过政府和民间、消费者、志愿者的合作与互动,[5,6]改善和优化公民道德建设的生态环境。
六是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提炼功能。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深入,构成了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开放型社会。在这样一个彰显主体意识、尊重个性自由选择的文化多元时代,道德标准也存在着模糊性和暧昧性,以至于产生了美丑不分、是非混淆等社会现象,人们越发感受到道德选择的困惑和迷茫。志愿者组织以无私奉献的公益行动,树立了道德操守的标杆和准绳,他们依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把民族传统美德与外来的优秀人类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提炼升华,创新了很多道德建设的新理念、新形式、新方法、新实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塑造了民族精神品牌。这是公民道德建设一笔珍贵的历史遗产,值得我们去呵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1]温艳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与经济效应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美)Larry I Smith,Scott W Boyle《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昝玉林.网络社会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形式的发展[J].青年探索,2008,(2):80-81.
[4]胡小武.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33.
[5](美)彼得·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的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Young Dennis《Alternative models of governmentnonprofit sector relations:theoret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