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

2011-08-15 00:43慕旗娟王贺锋
关键词:公平效率教育

慕旗娟王贺锋

(许昌学院 a.社会科学教学部;b.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伦理视域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

慕旗娟a王贺锋b

(许昌学院 a.社会科学教学部;b.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许昌461000)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量化标准来衡量,应当注重它的伦理价值和精神价值,不彰显公平的效率不能算是真正的效率,不注重提高效率的公平,也只能算是滞后的公平,因此,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的有机统一应是教育领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我们不能只顾公平,不看效率,也不能为求效率,牺牲公平。我们要尽可能地在公平中注入一点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点人道,从而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教育公平;教育效率;伦理

近些年来,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已成为人们争论激烈的热门话题,有人简单地用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教育的公平与效率,而忽略了这对范畴的伦理价值的贡献。本文既结合了众多教育理论观点,着眼于当前教育中所存在的种种不和谐因素,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入手,探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教育公平与效率进行理性的剖析,进而构筑和谐的伦理平台,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伦理探析

在国外,有关“教育问题”的讨论中,很少会出现公平与效率之争,因为从学校教育的方面上看,公平往往与优秀是一对矛盾体,若对待所有学生同一标准,同一尺度,那么具有较高天赋的学生的才智就有可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若注重偏向智力高的学生的发展,那么资质平平的学生就也有可能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所以在国外的大多学者看来,教育的公平与优秀是相互对应的。然在我国,公平与效率之争本是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领域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的提出。不可否认,此提法是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但也应当看到,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在特定历史时段有效的策略,其自身包含着一些明显的缺陷,它降低了公正的地位,并割裂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忽略了政府对于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这原本仅仅是经济领域里调节分配与收入的原则,未经有效论证就被运用到了公共领域中来,实际上是显示了经济学话语的“霸权”。由于公共资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一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口号的介入,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不免有失公平,会不自觉地让效率占了主导优先地位,而公平则可能成为效率的附属品。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内,公平问题若长时间得不到重视,甚已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将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因此,近年来关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讨论已愈演愈烈。正如罗尔斯曾言:“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个缺乏基本制度支撑的社会是一个不可预期的社会,而缺乏社会公正制度安排的社会必定会造成一个畸形化的社会。

事实上,一方面,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在总体上是相关的。没有无效率的公平,也没有无公平的效率,两者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首先,教育公平的彰显有利于教育效率的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若在分配上趋于公平,那么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效用、产出方面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性,这就充分调动了教育效率提高中最关键的人的因素,而人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具有积极性、最富创造性的因素。

其次,教育效率的提升又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扩展。若要增加社会教育资源,务必要提高教育效率,方可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保障。由此可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二者是紧密相连的,不彰显公平的效率不能算是真正的效率;不提高效率的公平,那也只能算是滞后的公平,也就失去了教育公平应有的价值之义,因此,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的有机统一应是教育领域追求的终极目标。

另一方面,虽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又是非直接相关的,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的概念不同。就教育效率的定义来讲,就是指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这里再引入一个概念,即教育效用,它是指国家和社会办教育所要取得的回报。在教育投入与耗费一定的情况下,教育效率越高,教育的效用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由此可见,教育效率是反映取得教育效用快慢的一个概念。而教育公平是指人们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教育机会供给认识的价值判断,那么教育公平则是反映对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与再分配的概念。可见,这两个概念的指向性具有明显的不同,一个是关于教育效用价值的生产,另一个是关于教育效用价值的分配,这两个概念涉及的并不是同一范畴。

其次,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的涉及范围不相对称。衡量一个社会阶段的教育体制是否公平或能否增进公平,不仅仅要看教育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还是要看教育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以及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安排。目前我们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即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区域差距等等,究其原因,都可以追溯到教育制度实施的偏颇上来,这并不仅仅靠教育效率的提高就能解决的。再来看影响教育效率的因素,除了教育公平以外,还有很多非教育公平的因素。比如:教育部门自身内部缺乏激励、监督机制,这是教育效率低下的一个关键的原因。

由此可见,教育公平的实现并不是提高教育效率就可以解决的,而教育效率的低下也并不是教育公平单独造成的,两者不是相互矛盾,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空间,两者并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阐释,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应该彼此平衡发展,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给每个人他所“应得”的,这也是社会公正应有之义。

二、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伦理诉求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1](P127)就教育的本质来说是通过人的培养来服务于社会,我们一直在追求教育的公平是因为只有公平的教育才能真正使整个社会共享它给人类带来的福祉;我们一直在寻求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长足发展是因为一个民族的延续,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一个社会的和谐进步等等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来支撑。“实施真正的教育,将会有效的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时也将会有效的改善我们目前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以及人文素质。”[2](P166)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中确实存在着种种不和谐因素,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反方面把握对此进行认真而深入地分析:

首先,经济的落后和发展失调是造成教育供给不足和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最为根本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3](P27-28)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教育所具有的边缘性特征,致使教育公平与效率和谐发展不仅有赖于政策的制度性倾斜,更有赖于经济的稳定、长足发展,也有赖于社会公正的实现。

其次,制度性政策引导的偏颇是导致教育领域内可能出现矛盾的现实原因。公平与效率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方面,即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占有,要做到公平与效率并重确实不易,制度性政策的引导并非完全能做到面面俱到。再加上有些地区甚至用行政手段人为拉平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没有建立和践行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从整个教育管理体制方面来看,一个高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同时也应是一个公平的机制,因为它为追求教育公平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4]效率和公平兼顾是一个一般规律,彰显公平的制度应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率的制度,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社会制度的建立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都必须有与之相联的公平制度做保障。

再次,最为根本的是教育缺乏理念。没有科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就不可能有强劲的政策保障,也更不可能全面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实质上说到底,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教育是要立人”即教育人如何做人。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因此,只有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让更多的人福祉到教育公平的原则,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展现教育的高效率。

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伦理审视

鉴于以上对教育领域内不和谐的现状及其原因的探讨和分析,启示我们要真正解决教育公平与效率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的观念上,从教育立人的本质内涵上,对其做以伦理审视: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建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首先,政府应高度重视既要保障公民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又要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我们不仅要积极动用社会力量,筹集教育发展基金,而且要把发达地区相对过剩教育资源转移到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来,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制度,对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地区孩子上学要给予更多的减免和补助,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措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除此之外还应摒弃陈旧的就业观念,如性别上歧视现象等,进一步完善劳动就业体系,创建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与加强优化配置,在教育资源投入等公共产品相对有限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教育者要强化服务意识,每一个教师都要自觉地提高为教育事业和学生服务的本领,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似乎掌握的知识多就意味着个人能力强、水平高。殊不知表面上看是将知识增长的显现与人的全面发展相混淆,实质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技术当作教育的目的,把人当做是掌握知识的工具,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过度强调知识的实用性。虽然经济社会的发展永远不能离不开知识,但如同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一样,高分低能如同泡沫经济现象是我们的教育领域应当警惕的。教育终究是要育人,而人都有被理解、被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对于教育者要懂得既当指导者,又当学习者,了解学生身心状况、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研究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倾听学生心声,以心搏心,以情换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感受学生的悲欢离合。

再次,最关键的是社会中的我们要正视每一个人的权利,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在教育中因材施教,通过教育,使个人树立人生的信念与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对比分析国外的教育体制,引以为鉴,结合本国的教育传统与现状、经济发展需要和力所能及的条件,形成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首先,在国外,教育捐款己成为教育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美国许多公立旗舰大学的资金来源中,州政府的财政拨款比例已经变得越来越小,社会筹资比例越来越大,大约占其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国一些著名爱国人士也为高等教育捐赠了可观的经费,今后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内地企业家捐赠,争取更多的教育捐款,救助高校那些贫困学生。

其次,我们对教育到底是要培养人,还是培养人才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紧缺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但毕竟现实生活中并不需要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科学家、军事家等尖端人才,社会真正急需的是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现代和谐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树立终身教育的伟大思想,这也是实现教育公正的基础。社会在发展,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地得以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持续不断地得以满足,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规划和整合教育机制,以促使每个人能够在最恰当的时机和场所,接受最适当的教育。

(三)科学理解教育公平与效率应有之义

从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思想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文艺复兴时期的维多里诺、近代杜威等倡导的“和谐教育”、“儿童中心主义”等理念都提倡一种理想的教育公平。如今,我们也依然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孜孜不断的追求,我们不能说到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实现了教育公平,只能说怎样达到了公平的一种状态。需要反复强调的是,不能简单地用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的量化标准来衡量教育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量化的经济效率只是教育效率的一种形式而已,然教育对个体人格、认知、行为的影响乃至对整个社会精神价值的贡献是难于量化的,却也是永远不容忽视的。时至今日,虽然社会的教育体制日臻完善,但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依然是教育发展面临的两难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只是相对的,不是平均主义,也不可过于理想化,但又是必须为之长期奋斗的目标。逐步缩小差距,不断提高彰显教育公平的程度,这是政府、社会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我们不能只顾公平,不看效率,也不能为求效率,牺牲公平。我们要尽可能在公平中注入一点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点人道,从而在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

[1]〔德〕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赵健伟.教育病: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4]张杰.对我国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理性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9).

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项目“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平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编号:[2011]-JKGHAD-0654)。

慕旗娟(1983-),女,硕士,河南省许昌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贺锋(1979-),男,硕士,河南省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公平效率教育
公平对抗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怎样才公平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笨柴兄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公平比较
跟踪导练(一)2